北京從前叫「北平」,那你知道「南平」在哪嗎?

2020-12-22 廣志博士

「漸霜風悽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武陵山下白衣相,南平,是柳永的故鄉。

故鄉渺邈,歸思難收,柳耆卿柳三變,京城繁華江南煙雨都見過了,人間風景半世浮華都觀賞,憶及故鄉,還是一番山水清明的好錦繡風光。

「南平」與「北平」

北京的前身是北平,一個「平」字,求一份平安順遂,而南平與北平雖然像是相對而立,各居南北,實則沒有什麼相關性。

北平源自明朝,是明太祖遷都後取的「祥瑞」之名。借了古稱,順了吉時,祈願福運昌盛。北平是三朝國都,心臟之所,其歷史意義可以說不可比擬。

而南平,在福建北部,群山之間,風度翩翩地安居一隅。

南平之地淵源頗久,先秦時地屬百越,百越雜處,各有種姓,地處叢林,繞寨敬居。百越是我們傳承至今是我們俗稱的少數民族,他們的文化與秘術至今都晦澀,福建的「閩人」善於種植水稻和冶煉青銅,多族文化的交融匯聚成璀璨一時的百越文明。

百越人繁盛的文化終結於秦王的大一統。「南取百越之地」過後,南平併入漢族文明,秦始皇焚書坑儒,百越文化斷了代,南平併入中原版圖。

在宋開寶八年,此地正式命名為南劍州,自此亦稱南平。

南平立建寧、延平、邵武3府,是明清時期的駐軍地,自民國至今,旅遊業與生產業逐步發展,也逐漸成為了福建最重要的工業基地之一。

南平風光

南平之地。環山繞水,風景明秀。

山是武夷山,是「晚風清。斷霞明。行至晞真、館下月華生。」的仙人居所。武夷山上水簾洞,古今晴簷終日雨,春秋花月一聯珠,那是美猴王騰雲駕霧的所在,懸泉瀑布,西遊伊始,仙人羽化,道家聖地。

武夷山相傳是仙人遊歷休憩之所,通天之境,祥瑞多福。故而南平之境也是仙人庇護之地,風調雨順,福泰安康,戰亂不侵,在千年歷史之中少有動亂。也應了名字中的「平」。

水是閩江幹流,閩江水,雲山路,水石勢澎湃,閩江水自福建出,自琅岐島入東海。白虹匹練,滋養一方水土。

因為這條本地的「母親河」,南平有極為豐富的水力資源,建溪、富屯溪等支流蜿蜒而過,南平的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居全省第一,這是天佑的饋贈。

南平是山水佳人,武夷山、杉嶺、仙霞嶺、鷲峰山共同構成了福建的第一大山脈。南平之地群巒疊嶂,溼度大,霧日長,南平的山上多有寺廟,青蒼松下黑瓦簷,黃袍道士搖著鈴鐺拾階而上,百年不變的和光同塵。

福建之北,道南理窟

南平與道家文化淵源頗多,相傳太極祖師張三丰便出自南平的閩北,南平也被譽為太極文化的發源地,武夷山有諸多宮觀道院,南平也建有太極文化研究協會,至今去武夷山的遊客,也能看到武夷山頂,太極宗師氣沉丹田凝練,配上武夷山的煙雲停霧,恍恍像是仙人降世。

武夷山蜿蜒而下九曲溪,太極七德,修心如流水,曰:謙之德、靜之德、堅之德、廉之德、和之德、仁之德、正之德。

九曲溪附近分別有星村,半月山,升日峰,這是道教的日月星藺照,九曲溪還緣溪坐落著兩口「龍井」,順有地勢形成天然的太極圖,意在通天。

三三秀水清如玉,六六奇峰翠插天,南平武夷山,周回一百二十裡,名曰真升化玄天。武夷山歷來是方士羽客隱遁之地,相傳武夷山有地仙之主,受命玉帝的武夷君。各路地仙匯聚於此,祝天壽,問太平。

武夷山是洞天福地,是羽化登天之所,武夷山的山水縈巖瀠洄,天生奇志,加之大霧漫天,久久不散,故而有無數的奇聞異志,仙鬼傳說。

西遊記就是其中最出名的一個,水簾洞美猴王一躍而上,榜此安身,水簾洞也卻如西遊的水勢浩浩,如落珠簾,故也稱為珠簾洞。

溪邊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從古栽。南平的一絕,便是茶道。

武夷巖茶是當地道人精心培育的品種,是我國頂尖的烏龍茶,也許真的是應和了道家的天人合一,武夷巖茶有巖骨花香,九曲水韻,南平的茶道,蘊含著道教理學的禪意,香遠益清,安定凝神。

而南平茶道的開創者,是儒家大成者,朱熹。晦翁煮茶,過往者品一茗,識大滋味。

閩越朱子,文道昌盛

若說北平是政客,龍盤虎踞,百家爭鳴,那南平便是儒士,落拓灑脫。南平是文人所,山水裡浸著墨香,聲聲書讀了千年,有時代的文化積累。

南宋朱熹的隱居之所,便是南平,朱子文化自此發源。

朱熹建立考亭學派,研究理學,著書講道,過著無事一往來,茶瓜不須投的閒散日子。朱子講道,各方學子便薈萃於此,構築了南平相當濃厚的學術氛圍。

朱熹在南平住了五十年,死後亦葬於此,他的紫陽書院到還在武夷山,與朱先生一脈相承的理學大家楊時、羅從彥、李侗並稱為延平四賢,其雕像至今塑立在南平的四賢街上。

南平的文化氛圍與教育水平相當優越,譬如南平佇立著黃崗山,帶給了芸芸學子噩夢般的黃岡試卷。

南平多忠閒,文天祥曾在南平開都督府聚兵起義抗元,「鬼城牆」至今猶在茫蕩山的蓮花峰上,百年前的枯骨鮮血,眾志成城的相似而戰都鐫刻在文山城牆上,百年歲月,山水不忘。

自南平踏出的,還有鄭成功,延平郡王出身文人之鄉,周身軍人氣度,生為遺臣,歿為正神,遠渡臺灣,收復失地,他死在臺灣,但康熙即位後,將這位遠洋孤忠接回南平,落葉歸根,故裡安葬。

明朝同樣出身南平的還有海瑞,這位「海青天」一身清廉兩袖清風,他推行清丈、平賦稅,並屢平冤假錯案,打擊貪官汙吏,死後十裡長街相送,是當地著名的父母官。

南平同樣是柳永的故鄉。這位煙花巷裡的柳公子世居南平,半生不得志,算是世道辜負,便奉旨填詞,自號白衣卿相,成了個詩詞買笑,百裡紅袖招的詩酒風流人物。

他好詞,好慢調,好俚語,他曾為自己的家鄉寫過《巫山一段雲·六六真遊洞》:「六六真遊洞,三三物外天。九班麟穩破非煙。何處按雲軒。」

這便是南平的風物了吧,南平有2000多位進士和17位宰相,法醫宋慈,南宋榜眼黃中,明朝內閣首輔楊榮皆出於此。山水養人,南平算得上是人傑地靈。

南平最早的傑出人物算是百越之人,百越之地的閩北之人大多居住在此,他們善辯五穀,雜五方之俗,祭祀鳥蛇,由鄭成功引入的延平戰勝鼓、建甌挑幡,以及道家文化與百越習俗結合而成的邵武儺舞、政和四平戲等。

南平的地下埋葬著閩越的文化長廊,繁盛的百越文明隨著挖掘而逐漸重現於世。

兩宋時期的建盞文化與建本文化也在南平多有時興,黑瓷中代表性的天目瓷和先民造紙術成就的麻沙本都存放在南平的博物館中,訴說著這座城市的歲月與光輝。

如今的南平,以工業和旅遊業作為主體,繁盛地蓬勃發展著,相當可惜的是,南平的地區生產總值不足2000億元,是福建九個地級市中產值最低的一個,但南平地大物博,各色的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待人發掘。天光物化無數,加上歲月予以沉澱,這個凡間的「白玉京」,自會安存於世,生機不衰。

相關焦點

  • 【姿勢】北京,這個離北平最遠的城市
    如今,缺水、缺新鮮空氣、缺房子住、永遠缺人才,這便是今日北京之現實……那時常有太陽升起,如今則被霧霾籠罩……來源:《新周刊》作者:媒體人胡赳赳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昨日之我與今日之我,是自我的面目全非,是昨天我叫北平,今天我叫北京。
  • 回首看國劇《步步驚心》下雪的北京叫北平 第三視角 可能你我都是...
    冬日初雪陸續在各地下起,最早的地方在祖國最北側,然後由北向南飄來,不知道今冬的這場雪又從何時開始,下雪便想起流行於網絡的一句話:「一下雪,北京就變成了北平。」
  • 北京,離北平最遠的城市
    ,今天我叫北京。北京是現世,現世以安穩為主;北平是往事,往事不安穩卻有傳奇。老舍說:「我心中有個北平,可是我說不出來。」尹麗川說:「北京一下雪,就變成了北平。」1928年至1949年的民國時期叫北平,逾期20年。
  • 北京,北平.
    老舍說,秋天一定要住北平。天堂是什麼樣子,我不曉得,但是從我的生活經驗去判斷,北平之秋便是天堂。論天氣,不冷不熱。論吃食,蘋果,梨,柿,棗,葡萄,都每樣有若干種。論花草,菊花種類之多,花式之奇,可以甲天下。西山有紅葉可見,北海可以划船…一到秋天,北京就又變成北平了!
  • 有一個地方,叫做南平(美食)
    每周一,我們都會在烏魚娛樂聊南平。前兩集說了精彩有趣的南平話,今天這集說南平美食。南平普通話受到傳統南平話和傳統福州話的影響最大,與之相似,南平美食也是受到傳統南平和傳統福州這兩股力量影響磨合而成的。當然,我們這集說南平美食,其實是接著在說有趣的南平普通話,會說「叮叮糖」、「跳跳雞」、「螃切」、「魚圓」、「姆利」、「瓢根」、「騎馬酥」這些詞語的,你一聽就知道是南平人了。
  • 【新人文生活】臺北 離北平最近的城市;北京 離北平最遠的城市
    1998年,《新周刊》對臺北的評價是:「最陌生的城市」。15年過去,隨著自由行等各種交流,臺北已經成了最親切的城市。在這裡,你可以拾回舊時的回憶。  在評價一本名為《從臺北到北京》的書時,一位雜誌總編說:「這是一本關於距離的書——不是從臺北到北京,而是從北平到北京。這是一本關於夢境的書——夢裡是北平,醒來是臺北,或者北京。
  • 北京的7個「曾用名」,除了叫過「北平」,還被叫過什麼名呢?
    北京的7個「曾用名」,除了叫過「北平」,還被叫過什麼名呢?北京是一座三千多年歷史的古都,「北京」是因朱棣取得皇位後建北京城,這是正式命名為北京的開始,至今已有600餘年的歷史。但北京在不同的朝代有著不同的稱謂,大致算起來有二十多個別稱。
  • 冬天的北平味兒:水蘿蔔、燒羊肉,飯館子
    有人說:飯館子無論在什麼地方,哪一個城池,只能做的好吃,都可繫戀,豈止北平呢?這話自然也有道理,但北平的飯館子,與別的地方不同,若只按好吃說,那可以說各處有各處的口味,不必一定北平。若按飯館子的分類及組織法說,則全國以北平為第一,我們分析著大略談一談。第一先談談它等級的分別: 最高者為廚行,只有一個人,住宅門口,有一小木牌,上寫廚行某人。
  • 從「北平」到「北京」
    新中國定都在北京。九個月前,1949年1月31日,還被稱為「北平」的這座城市宣告和平解放,讓馳名世界的文化古都免於戰火完整地保存下來,為新中國定都奠定了基礎。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北平」改稱為「北京」,確定為新中國的首都。  新中國定都這件載入史冊的大事,是從驚心動魄、艱苦卓絕中拉開大幕的。
  • 頂級老饕告訴你,從前的「網紅」燙麵餃有多好吃?-【北平的獨特食品】④
    (圖片來自首都博物館) 北平有個賣燙麵餃兒的老彭,凡是在東北城住過的人,沒有不知道老彭的。他本來也是沿街叫賣,後來財商專門學校搬到馬大人胡同設校,校門外有一空場子,老彭看準了這一個地方,就天天推車子到那兒賣,專做學校買賣,變成固定攤位了。
  • 你知道嗎,北京時間其實不是北京時間!
    「下面音響是北京時間15 點整」當你聽到這句熟悉的報時其實距離北京當地時間15點整還差14分30秒是的你沒有看錯北京時間其實不是北京當地的時間經常出去玩的人會說北京時間就是GMT+8 啊但你知道這個時間是怎麼來的嗎?
  • 北京只在秋天變成北平,它卻時刻讓你雲淡風輕!
    常有人說,一到秋天北京就美成了北平,但很多人不信,因為北京的秋天總是太短,會讓人覺得夏天的酷熱剛過初冬的嚴寒就來了。 天那麼高那麼藍、風那麼輕那麼爽,能夠滿足你對秋天所有的想像。 但我們都知道,隨著幾場秋雨,最好的季節很快就將過去。
  • 非常越讀丨唐魯孫·北平上飯館的訣竅
    所以進飯館吃飯,無論是整桌的燕翅席,或者是叫兩個小炒,會吃的都有個一定之規,讓堂口到灶上都知道您是位吃客,灶上的調和不敢隨便亂配,堂口的堂倌更不敢欺生慢客。北平老饕進飯館,講究可多啦,有的吃堂口,有的吃灶兒上,吃灶兒上還分是吃紅案子還是白案子。譬如說吃堂口,那就是堂倌伺候殷勤周到,處處給主顧省錢做面子。
  • 梁實秋 | 北平的冬天
    從日出做到日落,疲乏的回家途中,遇見幾個頑皮的野孩子,還不免聽到孩子們唱著歌謠嘲笑他:煤黑子,打算盤,你媽洗腳我看見!我那時候年紀小,好久好久都沒有能明白為什麼洗腳不可以令人看見。煤球兒是為廚房大灶和各處小白爐子用的,就是再窮苦不過的人家也不能不預先儲備。有「洋爐子」的人家當然要儲備的還有大塊的紅煤白煤,那也是要砸碎了才能用,也需一番勞力的。
  • 那一年,北平失去詩人徐志摩,上海灘再無名媛陸小曼
    你教給我什麼是生命,什麼是愛,你驚醒我的昏迷,償還我的天真。沒有你我哪知道天是高,草是青?「如此浪漫的詩情,無疑是陸小曼催生了他的靈感,她是他所有創作的源泉。「我自陽曆三月起,自用不算,路費等等不算,單就付銀行及你的家用,已有二千零五十元……眉眉親愛的,你想我在這情形下,張羅得苦不苦?同時你那裡又似乎連五百都不夠用似的,那叫我怎麼辦……眉眉,你如能真心幫助我,應得替我想法子。」陸小曼過慣了奢靡的生活,因而不知金錢為何物。無奈之下,他只好拉下臉四處借錢,拆東牆補西牆。其中還向前妻張幼儀借過。
  • 傅冬菊為和平解放北平立下了怎樣的功勞?你知道嗎?
    「赫赫京都千百年,鍾靈毓秀萃龍淵」,作為一座馳名世界的文化古都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北京稱得上是我國知名度最高的城市,它的存在顯示了我泱泱大國深厚的底蘊!
  • 都說北京奧運會是最成功的,那你知道最失敗的奧運會是哪一屆嗎?
    2008年對中國體育界來說是意義重大的一年,在這年我們國家舉辦北京奧運會,這屆奧運會也被一致認為是歷史上最成功的一屆奧運會。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讓外國人對我們中國的看法徹底改觀,無論是在奧運村的建設還是比賽場館的專業性,眾多外國媒體都給北京奧組委豎起大拇指
  • 北京是什麼時候開始叫北京的?
    建都後的燕國一天天強盛起來,到了戰國時期成為七雄之一,薊城那時候已經相當繁榮。 後來隨著七雄爭霸,秦滅了韓、魏、楚,破了趙,燕國危在旦夕之際,在這裡發生了一個家喻戶曉的故事——荊軻刺秦。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個故事的發源地就是今天的北京。 作為燕都的薊城,也成為北京城的一段光輝的開端。
  • 你知道都城由南京遷到北京的明朝 實行的是「兩京」制嗎?
    你知道都城由南京遷到北京的明朝實行的是「兩京」制嗎?該政權由南京遷到北京後實行的是南北「兩京」制,而且是我國古代歷史上建都於今天北京和南京這兩個城市的唯一朝代(近代中華民國也曾都於南京和北京,但並非以兩個城市為都城的「兩京制」)。
  • 889【鄃城書韻】北平的冬天——主播:張雪
    從日出做到日落,疲乏的回家途中,遇見幾個頑皮的野孩子,還不免聽到孩子們唱著歌謠嘲笑他:煤黑子,打算盤,你媽洗腳我看見!我那時候年紀小,好久好久都沒有能明白為什麼洗腳不可以令人看見。煤球兒是為廚房大灶和各處小白爐子用的,就是再窮苦不過的人家也不能不預先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