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福清丨回憶小時候的味道,吃完這些就夠了!

2021-02-17 福清市文化體育和旅遊局

一座城市帶來的記憶

不僅僅是走過的路,遇見的人

還有各種專屬於這座城市的味道

這些專屬於福清的味道

這些,是「福清土特產」

卻也是福清的伴手禮


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出了一些帶有福清味道的「土特產」。這些,都是福清人從小吃到大的~又便宜又好吃啊~

新鮮的包菜,富含蛋白質的蝦仁,爽口的五花肉,鮮香的香菇,充滿海的味道的海蠣、花蛤,再加一份小魷魚,這些大自然饋贈給人類的美味協同精緻大米,加上精準的火候烹飪出營養豐富的可口菜乾飯!更難得的是不僅米飯的量很足,菜料也很足,絕對有媽媽的味道!一份菜乾飯妥妥能吃得飽飽的。

 

 

點了菜乾飯,當然要配上一份酸辣甜香的雜燴湯才算完美。剛一出爐,撲面而來的就是一股濃濃的香味。果然,雜燴湯正是真正的福清口味。一口勺子舀起,滿滿的肉皮、腐竹、豬心、豬小腸、豬肺、豬肚、芋頭、花菜、芹菜等等,葷素搭配,營養均衡,好一碗雜燴湯!

福清有四寶,其中一寶就是我們大名鼎鼎的番薯丸啦!

地瓜製成的外皮加上裹著豐富的餡料,花蛤粉絲的搭配更是妙不可言,此丸只應福清有,人間那得幾回聞?Q軟嫩滑的番薯丸,難怪成為外出遊子的思鄉之物。

 

作為福清四寶之一的海蠣餅,小編難以抑制對它的喜愛!海蠣餅的存在感不是一般強,早餐時有它,下午茶時有它,家裡來客要有它,過年過節必定要有它。金燦燦的外表,酥脆可口,包裹著包菜、紫菜、瘦肉、海蠣等等。手捧一塊熱氣騰騰的海蠣餅,燙到抖手,一口下肚,寒冷驅散不說,溢滿口腔的鮮味簡直叫人慾罷不能。

 

一口熱氣騰騰的薯錢湯,驅走了冬日的涼意,暖到心裡。鮮甘薯切成片狀曬乾而成,加水煮成帶湯水的「番薯錢」後,既可以作為飯後甜點飲用,亦可以加入大米用文火熬成番薯粥作為主食食用,既有紅薯的清香又包含米的醇香,別有一般風味。

 

挑著扁擔來往於茶市間的小販,在人們吃茶時候叫賣,茶食的名字也由此而來,記憶中「dali,dali」的叫賣聲已隨記憶遠去,但是酥脆的口感仍存於心中,難以忘懷的老福清味便是如此。製作茶食工藝複雜,卻難不倒這些手藝人的巧手,當然,吃貨的力量也是強大的,如今的茶食可用於涮火鍋、也可加韭菜、海鮮來份不一般的炒麵!

 

小小的寸棗,包裹著一層糖衣,就像一根根小金條,香香脆脆,咬起來嘎嘣嘎嘣脆,麻花、寸棗、茶食合稱為福清小食三劍客,酥脆香甜,久放不綿!稱作「街邊食物不褪色的傳奇」也絕不為過!

縴手搓成玉數尋,

碧油煎出嫩黃深,

夜來春睡無輕重,

壓扁佳人纏臂金。

 

金黃醒目、甘甜爽脆這八個字足以道盡麻花的非同一般!色香味誘人,好吃不油膩,記憶裡牽絆味蕾的味道,這一刻,你也能夠找尋到。

「未見其餅,先嗅其香」,用來形容金錢餅絕不為過。主要成分是牛油、麵粉、雞蛋和糖,金錢餅顏色都呈現金黃色,又香又脆,外形小巧,裹滿芝麻。蛋香濃鬱,口感酥脆。

 

經過烘炒的花生仁與融化的糖漿完美搭配,那飽和的顏色,讓人無法拒絕的紋理,就像是在催促你快快品嘗它。口感松酥爽口,層次纖薄如絲,入口香甜而不膩,回味悠長。

麥芽糖是米、大麥、粟或玉蜀黍等糧食經發酵製成的糖類食品。甜味不大,有軟硬兩種,

硬者系軟糖經手工攪拌,混入空氣後凝固而成,為多孔之黃白色糖餅,有無夾心的,也有蔥香花生夾心餡的~一口一個,小編已經停不下來了!

脆米酥是不少福清人小時候的記憶。脆米酥採用大米、玉米、黑米製作而成。剛出爐時還帶著熱氣,咬上一口,酥香四溢,還是那個小時候的味道。

紅烏龜形狀鼠曲紅粿和清明粿,象徵長壽,飽含著祝願。鼠曲粿有甜有鹹,紅粿中包裹著紅豆、豆沙;清明粿中包裹著地瓜、紅豆和花生。味道雖不一樣,但寄予的情感相同,咬一口鼠曲粿,接受來自食物的美好祝禱!



色澤赭黃、形似餃子。裡面多是糖和炒香的花生,外皮材料使用福清的番薯粉,製成福清地方特色民間小點。蒸、炸、煎三種做法都賦予了九帽新的活力!

多用於祭祀,起家,起家飽含著福清人對於起家粿的美好寓意,發家致富,幸福團圓,這就是人們寄予食物的美好情感。

福清的年糕叫做糖粿,傳統糖粿呈圓形,寓意合家團圓。年糕諧音年高,有發財、步步高、甜蜜的意義。帶著粿葉的清香,紅糖的甜蜜一直到達心裡,十五過後,分切年糕,煎、炸、蒸挑種做法入鍋,闔家團圓一起吃年糕,食物的美好也就在於此。

 



福清四寶可少不了光餅的存在,粗糙、簡單、樸實、不起眼,而這道家鄉的味道,卻讓天涯海角的福清人一生相隨。

有種情結叫做扁肉情結,若如初見般久食不膩,秘制雜骨高湯底,配上鮮肉餡的扁肉,吃飽了,厚運就會旺來!

 

福清魚丸也叫水丸,海鰻魚和命魚製成的肉糜,經過3小時的手工敲打,製成魚丸皮,再包裹上豬肉、醬油等製作而成的餡料,吃起來質地細膩而富有彈性,食之爽滑豐潤,無魚丸不火鍋,他總能輕而易舉徵服你的胃和心,胃感到充實,心也覺得滿滿的。

 

這也是小編難得一見的爆菊場景,果然,菊花裹上蛋清製成的糊,入鍋炸制幾秒,就新鮮出爐,滿嘴還是菊花的香味,似乎有點重口味!你要不要也來試一試?溫馨提醒:此菊花為食用菊花,不是隨便一朵菊花都能爆菊哦~

 

從光餅,到番薯丸,到茶食,到海蠣餅,到爆米花,到各種福清本地傳統小吃,這些都是福清人耳熟能詳的味道,這些口味都是福清人幾十年如一日的喜好,是貫穿著每個日常的生活味道。這些福清味道和福清生活,不僅僅是與你,更希望你能將福清的故事和味道,帶回去送給朋友。

Fuqing China

Fuqing China

這個元宵節,

我們相遇在兩館一中心,

尋找專屬這座城市的老福清味道。

無論白天,還是夜晚,老福清都在兩館等你。

美味源自傳承,美味源自匠心,

一代又一代的福清人,

堅持祖傳的製作工藝,

用心釀就美食文化。

美食,是可以吃下去的故鄉記憶。

我們走過那麼多城市,

回想或者印象或許已經模糊。

但如果用美食去記憶一座城市,或許就不一樣了。

福清記憶,一直在這裡等你!

相關焦點

  • 福清小吃丨回憶小時候的味道,吃完這些就夠了!
    這些專屬於福清的味道這些,是「福清土特產」卻也是福清的伴手禮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出了一些帶有福清味道的「土特產」。脆米酥是不少福清人小時候的記憶。脆米酥採用大米、玉米、黑米製作而成。剛出爐時還帶著熱氣,咬上一口,酥香四溢,還是那個小時候的味道。
  • 小時候的回憶,當年的味道
    橘子罐頭昨天吃到了許久沒有吃過的「黃桃罐頭」,是的,你沒有聽錯,是「罐頭」,現在世面上貌似也很難找到罐頭了!在李幼斌主演的《亮劍》裡面,我們經常會聽李雲龍說到日本的「牛肉罐頭」,牛肉罐頭是啥,咱沒吃過,咱也沒法問!小時候那會,也是受整個社會物資供給的影響,也是受經濟發展水平的限制,東西短缺,並且可以選擇的種類也很少!
  • 還記得小時候糖果的味道嗎?
    小時候的我們都沒有太多零花錢,也沒有太多糖吃,只要有一點就開心的不得了,下面讓小編給你盤點一下我們小時候吃過的糖果,共同來回憶一下小時候的溫馨時光吧!大蝦酥:大蝦酥是我最喜歡的一款糖,又香又酥,從上世紀六十年代就有這個糖果了,我直到八十年代初才吃過這種糖,咬一口口感疏鬆,味道香酥,直到現在都可以說百吃不厭,過年當然也不會少了它啊。
  • 工地的味道,在舌尖舞蹈。
    工地的味道,在舌尖舞蹈。 吃飽了不想家這句話經常掛在外出工作的人嘴邊我們一起看看在四海為家中鐵二十局人的記憶中他們舌尖上
  • 「地瓜縣」福清,帶您一起感受舌尖上的鄉愁
    在東張鎮古文化遺址中,發現粟粒和稻草的痕跡,說明穀類糧食在當時福清人的食物結構中佔有一定地位。福清的水稻種植僅限水源相對充足的部分鄉村。福清還產花生、麥子、大豆等。用大麥製成的麥糊、麥粿,是部分地區季節性主食。用小麥製成的麵條、饅頭,視為較高檔的食物。龍高地區用大豆製成的豆籤,成為一些家庭的「更頓」。近幾十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福清人吃多了大魚大肉,反而視地瓜為「奢侈」之物。
  • 福清特色小吃「番薯丸」,外皮雖然軟,但有嚼勁,你吃過嗎?
    對於福建福清人來說,再熟悉不過。在被稱作「地瓜縣」的年代,番薯是福清人賴以果腹的口糧,因來自域外番邦,所以閩地人稱之為「番薯」。番薯丸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這種樸實的鄉土美味對於福清人來說,是記憶中最初的味蕾刺激。番薯丸,又稱地瓜丸,是福清特色小吃,外形圓圓的,代表全家團團圓圓。其外皮是用澱粉或者地瓜粉加上去皮的番薯,揉搓而成,內部的餡則是由剁碎的豬肉、蔥,和紫菜、牡蠣組成的。
  • 【回憶】舌尖上的小時候!(一定有觸動你心靈的)
    果子麻山,農村的孩子都不陌生吧。果子,就是花生啦。將這些肉使勁熬啊熬,將湯熬的黏糊糊的,然後倒進盆裡,放在室外,第二天就可以享用美味了。用煎餅卷上餚肉和大蔥,那叫一個香啊。流口水了,嘿嘿~上初中時最經常吃,從家裡帶了鹹菜,然後去學校門口買塊宣餅,很香很有咬勁。一般大宣餅的表面會給壓上各種花紋,小時候就喜歡掰那個印花吃。一般人是買不了一個的,因為實在太大了,所以,這種餅一般都是用刀切著賣,或者直接掰著賣。
  • 【美食福清】最思念的福清味道——芋頭大米粉
    每逢佳節倍思親記憶中阿嫲的米粉香味飄蕩在放學回家的路上每當放下書包阿嫲親手端上一碗熱騰騰的芋頭大米粉吃下的是說不盡的滿足阿嫲的芋頭米粉——最思念的味道▽▽▽這道家鄉美食,配料豐富,營養美味。福清酸筍酸筍在福清應該叫筍蜜,只有福清人才吃。放在湯裡面酸酸的。可以在做肉粉啊,蟶粉時候用。很多外地人說可以接受榴槤可以接受臭豆腐但就是無法領教酸筍,我們只能哈哈哈。醃酸筍的季節在春秋兩季,當竹子出筍後,長出約30公分高時,便可連根砍下,剝去筍殼,切成筍絲或筍片,放於陶罐中,撒上鹽巴,置於火塘邊,烘烤數日,酸味即出,便可。
  • 舌尖上的漳浦
    四物湯,大補,媽媽的味道!杜潯酥糖,豬油夠香,花生夠脆!豬肝面線,家裡的味道永遠最好豆花,忘不了小時候路邊五角錢一碗的味道舌尖上的漳浦,請你徵服!每一個漳浦人都應該吃遍漳浦無敵手(•̀ᴗ•́)و~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騰訊微博,分享舌尖上的漳浦,把所有人都饞得團團轉。
  • 阿姑農產品,小時候的味道
    小時候,糧食少,但僅有的黑饃香的就叫人直流口水。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由於家裡條件不好,買不起菜油,孩子們用辣椒麵撒上鹽,條件好的加些花椒粉,早上上學時吃著黑饃加辣子,是實實在在的一種享受。如今,那種味道再難找到。
  • 奉化人小時候常吃的奇葩水果,你還記得什麼味道嗎?
    那金鈴子的味道如何呢?正在購買金鈴子的市民鍾小姐對記者說,這金鈴子的味道的確算不上好,但是自己看到了仍然忍不住要買。問起原由,她告訴記者,自己一看到金鈴子就想起小的時候,住在爺爺奶奶家,一到夏天,院子裡就滿藤金燦燦的金鈴子,摘一個剖開,裡面有無數鮮紅的籽粒聚在一起,嘗一口,一股清甜的味道在舌尖蕩漾開來。
  • 武漢戰「疫」記:舌尖上復甦的城市味道
    (抗擊新冠肺炎)武漢戰「疫」記:舌尖上復甦的城市味道中新社武漢4月3日電 題:武漢戰「疫」記:舌尖上復甦的城市味道中新社記者 張芹一碗熱乾麵、一杯蛋酒,是武漢小夥楊子航每日過早(武漢方言,意為吃早餐)標配。
  • 舌尖上的通化——遊子思鄉的味道
    山中有城,城中有水山城相融,山水相依舌尖上的通化.mp3來自通化市旅遊服務中心00:0001:21通化,一座森林覆蓋率67.15%,被稱為天然生態氧吧的康養之城一路春風野菜香,野山菜也成為了許多遊子魂牽夢縈的家鄉味道。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這些野蔌山餚!刺嫩芽,又名遼東楤木、刺龍芽、刺老芽等,小小的嫩芽長在多刺的喬木上,生長於深山之中,採摘非常不易。
  • 福清這些老賴,被抓了!
    執行局局長薛葉興向媒體通報了今年以來福清法院涉民生案件的執行情況以及司法救助的情況,重點介紹了在涉民生案件的執行工作中所採取的主要措施和取得的階段性成果。隨後,福清法院舉行了司法救助款發放儀式。經辦法官向符合條件的特困申請執行人發放了總計33萬元的司法救助款。拿到司法救助款的申請執行人均向執行法官連聲表示感謝。
  • 清真寺蒸餃才下舌尖,又上心間,分不清哪個是滋味哪個是情懷
    走在清真寺的街道上,街道兩邊已經不是之前的樣子了,曾經在回民小學上了六年小學,對這裡的一切都是那樣的熟悉,感觸頗多啊。於是我就開啟了一場味蕾的回憶之旅。讓我們出發吧。我先去路邊的老店裡,買了兩個麻球,還有紅糖燒餅,芝麻醬燒餅,油炸糕等。
  • 中國年 丨 舌尖上的年味兒-杭州醬鴨.(截止發貨日1月25日)
    舌尖上的年味兒-杭州醬鴨「每歲八九月間,各酒肆皆自製醬鴨多者數百,少者亦百餘遠自申江亦有來購者一過冬至,即銷售一空好吃不膩的杭州醬鴨醬鴨表皮呈深褐色,肉質則為棗紅色嘗起來鹹中帶甜、筋道耐嚼吃完唇齒留香、讓人回味無窮、久吃不厭在吃重油重辣的冬天醬鴨的出現簡直就是飯桌上的一抹清流
  • 「踐行光碟」丨「品嘗舌尖上的美味 抵制舌尖上的浪費」光碟行動
    「踐行光碟」丨「品嘗舌尖上的美味 抵制舌尖上的浪費」光碟行動 2020-12-18 16: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刺龍苞,春天的味道留在舌尖
    刺龍苞,春天的味道留在舌尖文、圖&視頻:呂勝菊  春天,是一個挑戰詩意、挑戰詞彙的季節,各種花兒競賽著綻放,各種葉兒競賽著舒展,各種鳥兒競賽著歡唱,讓人目不暇接。味覺的確是一個有趣的記憶,如果說回憶是一座城,那麼味道就是護城河,承載著你對家鄉的美好記憶、對親人的念想。回憶一旦觸發,味覺的盛宴即在每人心中按不同的方式上菜。」每個人都對家鄉的味道都有獨立的記憶!每個村莊的味道,對不同的人來說是不一樣的!
  • 重光:舌尖上的家風
    舌尖上的家風重光農曆七月十五,是村上的古會
  • 愛國吃起來,這些好吃不貴的國貨零食,不比進口的差!
    最濃重的四川特色,這款蜀道香天椒麻辣牛肉入口麻辣鮮香,軟硬適中,回味也非常持久,入口在舌尖上持續散發出牛肉的滷香味與四川麻辣醬完美融合的口感,真的是越吃越有味道!輕輕送入口中,千絲萬縷的銀絲對舌尖形成多點多角度的密集刺激,絲絲甜蜜,香酥可口,入口即化,果凍杯裝,80後經典回憶!記憶中的龍鬚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