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不能吃「新冠狀病毒肺炎」是因為吃了蝙蝠引發出來的

2020-12-22 夕陽下的狂奔者

蝙蝠,神秘、醜陋,內向,是上天故意把它造成了禁止食用的模樣。

可有些人,放著鮮美肥嫩的雞鴨魚肉不吃,偏偏千方百計,飛簷走壁的捉蝙蝠來吃。你是想練倒掛,還是想當蝙蝠俠,還是相當醜八怪?

蝙蝠,我們方言叫鹽老鼠,父母告誡,它是好動物,不能傷害。

於是,在天麻麻黑的院子裡,蝙蝠盤旋低飛的時候,我和小夥伴就坐在板凳上一起唱兒歌。

一大群蝙蝠就在頭頂上一直盤旋,盤旋,直到我們回屋吃飯,它們才漸漸隱入夜空,不知去向。

其實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蝙蝠是好運和幸福的象徵。蝙蝠諧音:遍福」,一群蝙蝠飛翔就代表著吉祥幸福,延綿久長的意思。

對蝙蝠的敬畏,和對蛇、刺蝟、黃鼠狼一樣,是我們這老人們心中的小仙仙,不能動,更不能害它們,老人說,傷害了它們,它們會報復人類的。

可現在有人竟然把小仙仙給殺啦,賣啦,燉啦,烤啦,吃啦!

現代醫學界已經證實,蝙蝠身上攜帶有超過100多種病毒,有伊波拉、狂犬病、SARS 等等。蝙蝠體溫常年40度,自帶病毒卻不會對自身造成傷害。同樣的病毒,寄生在人類或者其它動物身體內,便可危及生命。即使人類的免疫系統啟動高燒40度來對付病毒,也無濟於事,因為病毒早就適應了這個溫度。惹到這個病毒,就像惹到了大馬蜂,真是請「神」容易送神「難」哪

蝙蝠還是那個蝙蝠,病毒還是那些病毒,可它們並沒有給古代人帶來瘟疫和重大惡性疾病。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古人能與蝙蝠和諧共處,古人懂得人類只是白天的主人,而蝙蝠,是夜間的王者。

在古代,一般動物的名字是單字,只有神獸才是雙字,如麒麟、貔貅等,那時候蝙蝠還叫蝙,跟豺、狼、虎、豹,馬、牛、羊同等地位。生存在洞穴巖石中的蝙蝠,常與人為鄰,那時沒有槍手、蚊香啥的,蚊蟲叮人很厲害,漫慢長夜全靠蝙蝠捉蟲才得以安眠。蝙蝠捉蟲以飽腹,又給人造福。所以,古人待他如神獸,在其名後加上了「蝠」字,同福。

古人認為,蝙蝠能驅五毒,趕鬼怪,巡夜保平安。蒲松齡還寫過一首驅蚊詩歌:「爐中蒼朮雜煙荊,拉雜烘之煙騰,安得蝙蝠滿天生,一除毒族安群民。」唐代世人姚合也曾作詩:「時聞有仙鼠,竊藥簷隙間。」古人認為,家中有鼠,五穀豐登,家來蝙蝠,安康幸福。

你說,有些人怎麼能把它吃了呢?就在疫情發生時,還有人短視頻曬燉蝙蝠。

如今,我們的城市和鄉村,已經難見蝙蝠的身影。人人都有家,動物也有家,失去父與母,稚兒誰來扶?失去子與女,父母多痛苦?將心比心想一想吧,所有生命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是為了活下去,你憑什麼剝奪人家活著的權利?

有人說他們是病毒源頭,但他們無罪。攜帶病毒是自然進化的必然結果,但只要人類不食用它或者那個宿主,病毒怎會上身呢?和很多動物比起來,人類不是更要殘忍的多嗎?要說有罪,人才是,因為一旦食慾和興趣上來,不惜害命。

停止殺戮吧,放下舉在所有野生動物頭上的刀,大自然定會給予人類美好。

相關焦點

  • 新冠病毒和吃蝙蝠有關嗎?生活中見到的蝙蝠會傳染新冠病毒嗎?
    新冠病毒真的和吃蝙蝠有關係嗎?蝙蝠為什麼「百毒不侵」?日常生活中見到的蝙蝠會不會傳染新冠病毒?……帶著這些問題,近日,記者採訪了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劉奇。劉奇從碩士期間開始研究蝙蝠,至今已有8年。圖為劉奇博士和團隊在野外工作(前排第一為劉奇 受訪者供圖)Q:新冠病毒和蝙蝠的淵源?
  • 加拿大歌手發表「冠狀病毒」咆哮:演唱會取消怪吃蝙蝠的農貿市場
    加拿大歌手布萊恩·亞當斯發布了一篇罵罵咧咧的帖子,抱怨他的演唱會因為冠狀病毒疫情取消了。此前,亞當斯在Instagram上分享了一段視頻,視頻中他在吉他上彈奏1983年的熱門歌曲《一刀切》(Cuts Like a Knife)。
  • 這裡仍在大吃蝙蝠
    世衛組織11日疫情報告稱,新冠病毒與蝙蝠亞種菊頭蝠存在關聯。但印尼肺病專家伯翰(Erlina Burhan)博士表示,印尼食用的食材「可能與攜帶病毒的蛇和蝙蝠不同」。目前,印尼未報告確診病例。帕尼基(Paniki)北蘇拉威西省米納哈桑人的傳統菜餚,一種以蝙蝠為原料製成的咖喱類食物。
  • 明星吃蝙蝠經歷被扒,畫面曝光引發熱議,粉絲:節目組逼的
    新型冠狀病毒將人們隔離在家中,避免進一步擴散,從現在科學家的研究中表明,新型冠狀病毒很有可能是來自於人們的「口舌之欲」,食用野生動物。矛頭指向了武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專家在武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發現了大量新型冠狀病毒,而這裡曾經是很多野生動物的交易地。在諸多野生動物當中,最扎眼的莫過於野生蝙蝠了,野生蝙蝠自身攜帶大量高傳染性病毒,新型冠狀病毒就是諸多病毒中的其一。
  • 女網紅直播吃蝙蝠視頻曝光, 畫面太猛無法直視, 背後真相竟然是這樣
    ↓↓↓▲ 武漢肺炎疑野味傳人,網上瘋傳武漢蝙蝠料理武漢肺炎疫情尚未遏止,其中病毒的來源備受關注,內地疾控中心指,武漢肺炎病毒來源是武漢一家海鮮市場非法銷售的野生動物,網上近日傳出圖片,武漢曾有蝙蝠料理出售(福壽湯)。
  • 新冠未褪,伊波拉再起…為什麼這麼多傳染病都與蝙蝠有關?
    因為伊波拉的致命力,加上目前尚未有任何疫苗被證實有效,伊波拉被列為生物安全第四級(Biosafety Level 4)病毒,也同時被視為是生物恐怖主義的工具之一。 不僅是伊波拉,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曾在中國引發軒然大波的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常稱:「非典」),以及正在肆虐全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這些致命疾病毒背後都有蝙蝠的身影。
  • 武漢病毒所發文稱新型冠狀病毒或來源於蝙蝠
    2003年,非典(SARS)爆發之後,很多急性呼吸症候群相關的冠狀病毒(SARSr-CoV)在其天然宿主——蝙蝠中被發現。以往研究表明其中一些SARSr-CoV具有感染人的潛力。在該篇文章中,石正麗團隊報導了這次在武漢引發新型肺炎疫情的冠狀病毒——nCoV-2019。
  • 女網紅直播吃蝙蝠視頻曝光,畫面太猛無法直視,背後真相竟然是這樣!
    ▲ 武漢肺炎疑野味傳人,網上瘋傳武漢蝙蝠料理武漢肺炎疫情尚未遏止,其中病毒的來源備受關注,內地疾控中心指,武漢肺炎病毒來源是武漢一家海鮮市場非法銷售的野生動物,網上近日傳出圖片,武漢曾有蝙蝠料理出售,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的來源是武漢一家海鮮市場非法銷售的野生動物。
  • 蝙蝠號稱「毒王」,有人卻還敢吃它?蝙蝠到底是怎麼進化來的
    與此同時,一些老的物種因為適應不了地球的環境開始滅絕,就如同我們知道的恐龍一般。所以在如此長的生物進化過程當中,我們想要相信的了解蝙蝠是如何來的,已經不是太好追尋了。就現在已知的事實來看,目前發現的最早蝙蝠化石距今已有5000萬年。但根據蝙蝠的各項特徵來看,從哺乳動物的遺傳譜角度出發,蝙蝠的演化史可以達到8000萬年之久。
  • 最新官宣新型冠狀病毒又與蝙蝠有關?蝙蝠究竟有何魔力?
    別問我為什麼會這樣,這件事還要從一隻蝙蝠說起」#這件事還要從一隻蝙蝠說起# ,應該是2020年春節最流行的網絡接梗大賽了。昨天凌晨,中國疾控中心團隊最新論文登上《柳葉刀》,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成果:新冠肺炎病毒源頭與舟山蝙蝠有關。
  • 如果人類消滅了蝙蝠,會發生什麼?病毒傳播更狂,生態穩定被破壞
    儘管到現在為止官方仍未把這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爆發歸因為食用野生動物,但是公眾早已將那些在武漢吃野生動物的人看作是罪魁禍首了。同時有些人好奇,既然蝙蝠身上攜帶著幾百種對人類有害的病毒,為什麼人類不對蝙蝠趕盡殺絕呢?
  • 為什麼這麼多疾病都和蝙蝠有關?
    以下內容整理自尹燁所著《生命密碼2:人人都關心的基因科普》,原標題「新冠肺炎的教訓:「蝠」兮禍所依,野味切莫吃,有適當刪減。人類從歷史中學到的唯一教訓就是:人類從歷史中從未學到任何教訓。2020年的肺炎疫情,堪稱這個世紀迄今為止最大的一次疫情。截止成稿時(2020年6月2日),全球累計約650萬人感染。
  • 吃蝙蝠到底誰來管?
    疫情當前,追本溯源,人們又一次把目光聚焦到蝙蝠等野生動物身上。據相關科研結果,新型冠狀病毒可能來源於蝙蝠。從一些人的餐桌美味到人人喊打,許多人提出應立法禁止食用野生動物。記者為此採訪了業內專家和部分野生動物養殖戶等。吃蝙蝠誰來管?
  • 新冠病毒已存在70年!專家警告:蝙蝠或含有其它冠狀病毒
    【南方+7月29日訊】據英國媒體7月28日報導,一項研究稱,導致目前全球65萬多人死亡的新冠病毒可能最早於1948年在蝙蝠身上進化而來。此前的研究已經確認,菊頭蝠(horseshoe bats)是新冠病毒的宿主,也是新冠病毒(SARS-CoV-2)的可能來源。由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領導的科學家將引起新冠病毒的病原體與在蝙蝠身上發現的最接近的病原體進行了比較。
  • 一隻蝙蝠引發的蝴蝶效應 蘋果下調iPhone出貨
    一隻蝙蝠引發的蝴蝶效應 蘋果下調iPhone出貨根據郭明錤估算,蘋果2020年第一季度的出貨量將會達到3600萬到4000萬之間。受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影響,包括富士康在內的代工廠也遇到了問題,有人擔心蘋果供應商是否能夠在近日恢復生產。對此,富士康表示可以在2月10日復工。富士康母公司鴻海精密集團表示,目前仍然按計劃在2月10日恢復國內各地的代工廠運行。
  • 科普:為什麼蝙蝠感染冠狀病毒後不會生病
    新華社北京5月7日電(記者彭茜)從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冠狀病毒、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冠狀病毒,再到如今的新冠病毒,蝙蝠被認為可能是多種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為何蝙蝠長期攜帶冠狀病毒而不生病呢?近日,一項新研究揭示了其中「奧秘」。
  • 四川蝙蝠動物學家:蝙蝠是人類的好朋友
    四川在線記者 寇敏芳 此前,有專家團隊認為,蝙蝠極有可能是新冠病毒的宿主。此消息一出,朋友圈迅速跟上,圖文並茂的網文《一隻蝙蝠的自述》在自媒體刷屏。在這裡,蝙蝠自述為「長得醜、脾氣怪、性格孤僻,全身還攜帶了100多種病毒」的「毒王」。
  • 新冠繼續,伊波拉捲土重來……為什麼這麼多疾病都和蝙蝠有關?
    如今伊波拉病毒的新一輪爆發,對衛生官員構成了新的挑戰。以下內容整理自尹燁所著《生命密碼2:人人都關心的基因科普》,原標題「新冠肺炎的教訓:「蝠」兮禍所依,野味切莫吃,有適當刪減。2020 年,在全球暴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國內稱 Novel coronaviruspneumonia, 簡稱 NCP,世衛組織則稱COVID-19),其罪魁禍首依然是一種新的冠狀病毒,和 SARS 冠狀病毒很相近,世衛組織在 2 月 12 日將其命名為SARS-CoV-2。
  • 舌尖上的蝙蝠
    因此,能在蝙蝠身上存活的病毒可以說都是病毒中的佼佼者,當它們轉移到人類身上時,發燒——這一人類對抗病原體入侵的保護性機制也便奈何不了它們了。亨德拉病毒、尼帕病毒、馬爾堡病毒、歐洲蝙蝠麗沙病毒、梅那哥病毒、伊波拉病毒、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冠狀病毒、SARS冠狀病毒乃至最近肆虐的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這些令人膽寒、造成人類嚴重損失的病毒都要追溯到蝙蝠。
  • 都敬佩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那麼如今對第一個吃蝙蝠的人怎麼看呢?
    如今為了對抗新冠狀病毒,每一個國人都奉命在家隔離消毒,雖說惶惶不可終日有點誇張,但心中仍有一絲絲芥蒂。以前還認為人類無疑是地球上的主宰,而現在對自然更多的是敬畏。我們常聽說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值得尊敬,迎難而上,獲得成功,若是沒有新冠狀病毒,或許第一個吃蝙蝠的人也如同吃螃蟹的人一樣受人推崇,畢竟能人所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