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浪襲法國

2020-12-23 環球網

本文轉自【新華網】; 7月31日,一對情侶在法國巴黎塞納河畔避暑納涼。 法國31日遭遇熱浪襲擊,多地最高氣溫突破40攝氏度,法國氣象部門當天對包括巴黎大區在內的全法29個地區發布高溫橙色警報。 新華社記者 高靜 攝

本文轉自【新華網】; 7月31日,一名女子在法國巴黎塞納河邊看書。 法國31日遭遇熱浪襲擊,多地最高氣溫突破40攝氏度,法國氣象部門當天對包括巴黎大區在內的全法29個地區發布高溫橙色警報。 新華社記者 高靜 攝

本文轉自【新華網】; 7月31日中午,法國巴黎一家藥店的溫度計顯示實時溫度為38度。 法國31日遭遇熱浪襲擊,多地最高氣溫突破40攝氏度,法國氣象部門當天對包括巴黎大區在內的全法29個地區發布高溫橙色警報。 新華社記者 高靜 攝

本文轉自【新華網】; 7月31日,人們在法國巴黎塞納河邊曬日光浴。 法國31日遭遇熱浪襲擊,多地最高氣溫突破40攝氏度,法國氣象部門當天對包括巴黎大區在內的全法29個地區發布高溫橙色警報。 新華社記者 高靜 攝

本文轉自【新華網】; 7月31日,人們在法國巴黎塞納河邊避暑納涼。 法國31日遭遇熱浪襲擊,多地最高氣溫突破40攝氏度,法國氣象部門當天對包括巴黎大區在內的全法29個地區發布高溫橙色警報。 新華社記者 高靜 攝

本文轉自【新華網】; 7月31日,人們在法國巴黎塞納河邊避暑納涼。 法國31日遭遇熱浪襲擊,多地最高氣溫突破40攝氏度,法國氣象部門當天對包括巴黎大區在內的全法29個地區發布高溫橙色警報。 新華社記者 高靜 攝

本文轉自【新華網】; 7月31日,人們走在法國巴黎塞納河邊。 法國31日遭遇熱浪襲擊,多地最高氣溫突破40攝氏度,法國氣象部門當天對包括巴黎大區在內的全法29個地區發布高溫橙色警報。 新華社記者 高靜 攝

本文轉自【新華網】; 7月31日,一名女子在法國巴黎塞納河邊的小賣部購買冷飲。 法國31日遭遇熱浪襲擊,多地最高氣溫突破40攝氏度,法國氣象部門當天對包括巴黎大區在內的全法29個地區發布高溫橙色警報。 新華社記者 高靜 攝

本文轉自【新華網】; 7月31日,孩子們在法國巴黎塞納河邊玩耍。 法國31日遭遇熱浪襲擊,多地最高氣溫突破40攝氏度,法國氣象部門當天對包括巴黎大區在內的全法29個地區發布高溫橙色警報。 新華社記者 高靜 攝

本文轉自【新華網】; 7月31日,人們在法國巴黎塞納河邊避暑納涼。 法國31日遭遇熱浪襲擊,多地最高氣溫突破40攝氏度,法國氣象部門當天對包括巴黎大區在內的全法29個地區發布高溫橙色警報。 新華社記者 高靜 攝

相關焦點

  • 記者觀察:法國巴黎恐襲五周年 恐襲陰雲仍在
    五年前的11月13日,巴黎在一天內遭遇了6起恐襲,共造成至少130人死亡,300多人受傷。五年過去了,最近的這兩個月裡,法國再次發生3起恐襲。專家認為,近期的這幾起恐襲與五年前的巴黎恐襲存在關聯,法國仍然面臨著恐怖主義的威脅。 2015年法國系列恐襲的起因開始於2015年1月份的《查理周刊》襲擊案。
  • 法國氣溫刷新歷史最高紀錄 熱浪繼續肆虐歐洲
    參考消息網6月30日報導 英國《衛報》網站6月28日發表了題為《法國氣溫45.9攝氏度,創歷史新高》的報導,現將內容編譯如下。6月28日,西歐地區初夏的極端熱浪持續,法國氣溫創下新的最高紀錄,比之前的紀錄高出近2攝氏度,而西班牙的消防隊員們還在全力與山火搏鬥。這場山火是西班牙歷史上最嚴重的山火之一。
  • 巴黎恐襲5年後,法國恐襲風險指數調至最高級別
    【歐洲時報11月13日賈言編譯】自2015年11月13日巴黎發生襲擊以來,法國遭受恐怖威脅的風險一直維持在較高水平。然而最近幾個月,法國本土接連發生恐襲,政府將恐襲風險等級調至最高水平。10月30日,警察在法國巴黎艾菲爾鐵塔附近的特羅卡德羅廣場巡邏。(圖片來源:新華社)五年間,法國本土已經發生了20次恐襲,此外還有19次恐襲未遂,61次被挫敗。除此之外,自夏季假期結束以來,多重因素疊加導致政府在重新評估後「從9月份便開始」調高恐怖威脅風險等級。
  • 歐洲熱浪衝擊波破記錄,高速路融化
    歐洲熱浪衝擊波破記錄本周早些時候,歐盟各國政府都警告市民,熱浪將如何導致有害空氣,增加發病率,並使電網超載。熱浪周四席捲了中歐地區,周五將在法國、西班牙和希臘造成104華氏溫度。歐洲熱浪衝擊波破記錄法國衛生部長Agnes Buzyn告訴人們為高溫做準備,並表示有些惱火,有些人沒有採取政府建議在熱浪期間呆在室內。
  • 恐襲後的法國:要安全還是自由
    ,在恐襲過後想要依舊寬容、開放,並讓安保顧及自由,但這有不小的難度世界說專員 胡維妮 發自法國巴黎過去一年,巴黎兩次遭遇恐襲。如果說巴黎的「一月恐襲事件」屬定點襲擊且目標人群明確,十個月後,製造「11月13日巴黎連環恐襲案」(致130人死亡)的「聖戰分子」朝露臺、足球場、音樂廳裡的人群隨機開槍,你我無論何種信仰都可能倒在他們槍下。兩次恐襲,雖皆由伊斯蘭教極端分子發起,但因性質和規模不同,政府的應對措施也不盡相同。《查理周刊》襲擊發生後,不少人視其為法國版的9·11。
  • 法國舉行首個恐襲遇難者國家哀悼日活動
    原標題:法國舉行首個恐襲遇難者國家哀悼日活動當地時間3月11日下午,法國首個恐襲遇難者國家哀悼日活動在巴黎艾菲爾鐵塔前的特羅卡德羅廣場舉行。法國總統馬克龍出席並致辭,整個活動持續了大約1個小時。鑑於當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活動現場的人數被限制在900人,其中包括西班牙國王費利佩六世、法國兩位前總統奧朗德與薩科齊等。2018年9月19日,馬克龍提議設立恐襲遇難者國家哀悼日,以悼念在法國本土及海外因恐襲喪生的法國公民。2019年11月7日,法國正式頒布法令,確定每年的3月11日為恐襲遇難者國家哀悼日。
  • 外媒爆法國尼斯教堂恐襲案襲擊者新冠陽性
    法新社剛剛援引消息人士透露,10月29日法國尼斯教堂恐襲案襲擊者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報導還援引消息人士表示,這可能會進一步拖延對該襲擊者的審問。此前報導:法國尼斯持刀傷人事件致3人死亡,多國政要表示譴責【環球時報記者 王傳寶 李靜】法國尼斯市29日上午發生一起震動全法的持刀傷人事件,導致至少3人死亡、數人受傷。同樣在周四,法國和沙特的一些地方發生襲擊事件,目標是法國警察和警衛。法國總統馬克龍日前因發表涉及伊斯蘭教的言論引發多個伊斯蘭國家不滿。
  • 西班牙和歐洲的熱浪或將是新常態:各位,防暑要「打持久戰」了!
    位於法國南部加爾省的加拉爾蓋萊蒙蒂厄市6月28日最高氣溫達到45.9攝氏度,創下法國氣象觀測史上最高氣溫的新紀錄。此前一天,法國氣象部門向南部4個省份發出高溫紅色預警,向其他76個省份發出高溫橙色預警,這是法國自2003年引入新的高溫預警系統以來首次發布紅色預警。  根據法國氣象部門的說法,熱浪往往出現在7月和8月。
  • 法國房東為恐襲分子提供住所卻爆紅 遇難者家屬不滿
    視頻截圖海外網4月11日電在巴黎系列恐襲案中為恐怖分子提供住所的賈瓦德本達烏德日前被控「窩藏恐怖分子」罪成,處4年監禁。此人在出庭受審時一段短短數秒的視頻卻一夜之間意外「爆紅」,折射出網絡世界「無釐頭」式的流行效應,也引發了巴黎恐襲受害者家屬的強烈不滿和質疑。
  • 我在巴黎丨疫情和恐襲雙重威脅下,法國準備好了嗎?
    在這5年裡,恐襲案的14名嫌疑人中有11人被逮捕,3人依舊在逃。在逃的3人中有2人據信已經在敘利亞死亡。9月2日,巴黎特別重罪法庭剛剛開庭開始正式審理2015年的《查理周刊》恐襲案件。所有涉案的14名嫌疑人,不論歸案與否都將受到審判。
  • 歐洲面臨破紀錄的熱浪,40多人在水裡溺亡,氣溫高達45.9度
    歐洲面臨破紀錄的熱浪,40多人在水裡溺亡,氣溫高達45.9度今年夏天,歐洲人已經在炎熱中苦苦掙扎了好久,但是氣象學家警告說,未來幾天的天氣會變得更熱。西歐、中歐甚至是歐洲東北部的許多國家都發布了中高溫警報。英國天氣預報員說,本周英國將迎來一場超級熱浪,這可能創下最熱一天的新紀錄。
  • 法國恐襲調查:情報系統全面失敗 特種部隊互相「踩腳」
    法國士兵在巴黎艾菲爾鐵塔下巡邏。 新華/法新(資料圖)    歷經近6個月調查,法國一個委員會6日說,由於情報系統完全「不給力」,因而法國去年遭遇多起嚴重恐怖襲擊。  法國議會今年2月組建一個委員會,調查這些襲擊事件,聽證時間達到200小時,上百人接受詢問。  調查委員會6日說,這些案件中的許多襲擊者先前都在法國情報機構監控名單上,但監控不力、各情報部門通氣不暢,致使他們有機會作案。  調查委員會主席喬治·弗內什說:「我們的情報機構都不合格。
  • 歐洲熱浪襲擊--極端天氣不只是氣候問題,也牽引著未來經濟動蕩 | 文茜的世界周報
    歐洲的六月,已經不是「夏天將至」的預告尤其在熱島效應下,法國和德國的都市地區,更是「無聲殺手」熱浪痛宰的區域。 法國民眾:   法國過去六月最高溫紀錄為攝氏 41.5 度,如今這波熱浪,讓法國南部 27 號一舉出現破紀錄的攝氏 43 度,使得法國當局「如臨大敵」。
  • 紀念130人死亡大恐襲!面對嚴峻形勢,法國加緊反恐步伐
    2020年11月13日是巴黎恐襲五周年紀念日,五年前的那個夜晚是巴黎近年來最悲傷的一晚,至少有137人(包含7名恐怖分子)遇難,震驚全球。從那時開始,歐洲變成了恐怖分子主要的目標區域,被襲擊的地區也越來越多、越來越頻繁,即使力度也越來越小。
  • 法國尼斯恐襲親歷者:人像保齡球瓶一樣到處飛
    (網頁截圖)國際在線消息:據英國《每日郵報》7月14日報導,法國東南沿海城市尼斯當地時間7月14日晚發生恐襲,目前已造成至少80人死亡、50人受傷,其中16人重傷。中國駐法國大使館領事部的工作人員向國際在線記者證實,有2名中國公民在法國尼斯恐襲中受傷,具體情況正在進一步核實中。
  • 致命恐襲發生5年後再現爭議漫畫,法國《查理周刊》在想什麼?
    5年前,一幅漫畫引發了一場驚動世界的恐襲。那一年,接二連三的恐襲讓人們心神不寧。5年之後的9月2日,巴黎特別重罪法庭開庭,十三男一女由於為《查理周刊》恐襲的武裝分子提供幫助而成為被告;身負重傷的倖存者菲利普·蘭松還在艱難地嘗試走出那場恐襲的陰影;而當年因為恐襲「告別」先知題材漫畫的《查理周刊》如今卻決定重新刊發那些讓它惹禍上身的漫畫……真的「一切都被寬恕了」嗎?
  • 世界氣象組織:熱浪或將使防疫更困難
    西媒稱,氣象專家警告說,由於各國為遏制新冠疫情擴散而施加的限制措施,北半球即將迎來的夏季熱浪將使得脆弱人群面臨更高的風險。
  • 法國2015年1月《查理周刊》系列恐襲案16日宣判
    來源:央視網當地時間16日,巴黎特別重罪法庭就涉嫌參與2015年1月《查理周刊》系列恐襲案的14名被告做出一審判決。在11名出庭被告中,主要犯罪嫌疑人阿里·裡薩·波拉被判處有期徒刑30年。缺席審判的3名被告分別是貝胡辛兄弟和哈亞特·布邁丁,他們均與恐襲兇手之一的庫裡巴裡有關。貝胡辛兄弟是庫裡巴裡的密友,哈亞特·布邁丁是其女友,他們被指控在襲擊的準備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這三人在2015年1月襲擊案發生前前往敘利亞並加入了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法國情報機構曾認為貝胡辛兄弟已經在敘利亞死亡,但檢方認為相關證據不足,因此仍然將兩人列為被告。
  • 是什麼讓歐洲熱浪如此要命?沒有空調!僅5%的歐洲家庭安裝此物
    法國此前曾達到45.9攝氏度(114.6華氏度)的灼熱高溫。而目前法國再次進入高度戒備狀態,因為巴黎的氣溫預計將達到42攝氏度(107.6華氏度)。The current heat wave presents a serious threat to Notre Dame Cathedral.
  • 法國穆斯林譴責恐襲,不滿總統雙標:言論自由有邊界
    圖:事發後法國民眾不顧近日以來嚴重的疫情,自發聚集到共和國廣場悼念遇害者並抗議譴責極端恐襲 / 網絡來源複雜、想法多樣的移民和難民群體,與法國主流社會之間不容忽視的張力,持續撕扯著法國社會。到目前為止,這起謀殺案在法國國內引起的討論已經超過了恐怖主義本身,而是一路上升至宗教、法治乃至文明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