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筆"買賣"划算嗎?看看歷屆奧運會,哪個最賺錢

2021-02-18 央視財經
巴西經濟雖然衰退了,裡約奧運還是有可能賺錢的!要知道,從1984年洛杉磯奧運開始,不少國家憑藉成功的商業運作模式,使奧運會實現盈利。借鑑歷屆賺錢奧運的「門道」,巴西還是可以做好奧運這盤生意的。

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是奧運從「賠本賺吆喝」到「全球好商機」的開始。時任奧委會主席尤伯羅斯首創奧運「私營模式」,通過提升贊助門檻、付費轉播等方式,在既無政府補貼、又不能增加納稅人負擔,以及不能發行彩票的情況下,通過出售電視轉播權等市場化手段廣開財源,不僅花費5億美元順利地舉辦了奧運會,還實現贏利2.27億美元。奧運會從此成為一個誘人的大蛋糕。

1988年的第24屆奧運會在韓國漢城舉辦,這次奧運使漢城一舉成為世界名都。該奧運會的特點是充分利用現有場館,對不夠水準的場館進行翻修改造後繼續使用。韓國漢城奧運會建設了16座新館,翻修利用了原有18座舊場館。通過這樣的方式,節約了大量經費。漢城組委會直接用於奧運會的投資約10億美元

不過,韓國政府撥出20億美元用於漢城的城市建設等非直接投資,大大改善了這座城市的基礎設施

巴塞隆納奧運會是迄今為止最圓滿的一屆賽會。從1986年開始著手籌辦建設工作,巴塞隆納市一共投入94億美元,其中60%為民間自籌,再加上其他方面的直接和間接投資,總額達到240億美元

完善的籌備工作吸引了全部172個奧運會成員國和地區參加盛會,巴塞隆納奧運會組委會在開支計劃中的最大一宗,是城市環境的設施與改善,耗資362億比塞塔

美國亞特蘭大舉行的第26屆奧運會,是從經營角度上非常成功的一屆。組織者的商業開發令贊助商倍加讚揚,其中9家企業在賽會結束後,又同國際奧委會籤訂了新的贊助合同

同時,收看當屆奧運會的電視觀眾創下新紀錄。不過,亞特蘭大奧運會過分商業化的做法也引起了爭議。

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稱,2000年的澳大利亞雪梨奧運會「是有史以來最好的一屆奧運會。」這屆奧運會依靠出售電視轉播權、門票等各種收入,賺了7.65億澳元(約35億人民幣)

雪梨奧運會的成功之處在於,他們在贏利的同時,對奧林匹克公園的體育場館和設施作了長遠的規劃,還利用霍姆布希灣一塊760公頃的河邊廢地(包括一塊不能使用的沼澤地,一個磚廠,屠宰場和一個軍需品廢料場)興建了奧運村,大大節省了成本。

根據2009年6月19日國家審計署發布的北京奧運會財務收支審計結果顯示,咱們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是賺錢了。實際收支數、後續應實現收入和待結算支出的統計結果是,北京奧組委收入達到205億元,較預算增加8億元;支出將達到193.43億元,較預算略有增加;收支結餘將超過10億元

當初,英國奧運事務大臣喬維爾女士說,84億英鎊是英國政府對倫敦奧運會投入的上限,「不會出再多的錢」。但即使這樣,2012年的倫敦奧運會的預算也從其申辦成功之初約40億英鎊,翻了一番多。據透露,倫敦奧運會參賽運動員達1萬,旅客大概有90萬,觀眾有45億,門票總量大概約為900萬張

出售轉播權是奧運會最主要的收入來源。在2004年雪梨奧運會以前,轉播權收入的60%分配給國際奧委會。為了使更多經費用於促進奧林匹克運動的収展,國際奧委會決定2004 年後只收取轉播權收入的49%,加之不斷上漲的轉播權售價,奧運會主辦國分得的實際數額呈增加趨勢。

自1985 年起,國際奧委會將贊助商分為三大類,並將每類授予相應範圍的經營權。

其中包括:1,TOP贊助商。1985年國際奧委會與瑞士國際體育娛樂和休閒集團(ISL)籤訂TOP贊助商計劃,贊助底價為400萬美元,參與合作包括可口可樂等全球35家企業。

2,官斱贊助商。每屆奧組委可以在本國徵集官斱贊助商,收入同樣需在國際奧委會與奧組委之間進行分配。

3,官斱供應商。奧組委可以徵集官斱供應商,允許其產品使用奧林匹兊標識,主要用於通訊設備、裝飾品、衣帽服飾領域,商家需將其產品營業額的10-15%上交奧組委。

自1920年安特衛昔奧運會首次發行紀念郵票、1951年赫爾辛基奧運會首次發行奧運紀念幣以來,歷屆奧運會都發行奧林匹克紀念幣和紀念郵票等周邊產品,衍生品逐漸成為奧運會主辦國穩定的收入來源。除了郵票和紀念幣等主流收藏品之外,一些另類衍生品同樣受到收藏者的追捧,例如奧運主題彩票、奧運手機等。

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共售出約800萬張門票,實現門票收入4.25億美元,佔總收入的25%。2000年雪梨奧運會門票收入高達6.17億美元,佔總收入的21.78%。截至2016年7月10日,裡約奧運會門票已經售出430萬張(預計售出600萬張,已售出比例佔72%)收入達到9.6億雷亞爾(約19.6億元人民幣)

國際化賽事對舉辦城市的建設要求較高,促進了該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及經濟增長。例如1988年漢城奧運會前,政府迚行了擴建機場、整修公路、治理漢江、防止公害等工程,以奧運為契機跨入到新關工業化國家的行列;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會的投資總額達到當年西班牙的 GDP總量的5%;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政府重點建設了包括奧森公園、首都機場、北京南站在內的142個項目,迅速提升了城市建設管理和生態環境水平。

據澳大利亞旅遊局統計,2000年雪梨奧運會期間,海外遊客增加了50萬人,新增加的旅遊產業為澳大利亞帶來了42.7億美元的收入。

2012年倫敦奧運會期間,英國組織了超過25000藝術家與12000項表演的「倫敦2012文化節」,在全英範圍內約2000萬人參與,其中有300萬人參與了付費活動。

除此之外,還有其他收入形式,例如政府預算撥款、民間捐贈、資產拍賣等。

▶中國隊加油!裡約奧運會開幕式精彩瞬間集錦(珍藏版👇)

▶一塊奧運金牌到底值多少錢?

來源:新華網

本文編輯:李天路

覺得不錯↓↓↓歡迎分享和點讚~

相關焦點

  • 太極拳 "腰"與"胯"的關係有必要捋捋清楚
    楊吳太極拳強調"腰為主宰",而陳式太極拳認為"胯"為人體最大的關節群,非常強調旋胯、轉胯、調胯的作用,趙堡太極拳甚至強調"以胯代手"。初學者往常的疑問是: 我該用腰?還是用胯?用了腰,胯不也在動嗎?用了胯,腰不也在轉嗎,二者皆動的狀況下,我是做對了?還是做錯了呢?
  • 我們擁有"自由意志"嗎?
    對於類似決定,你認為自己是自由自主作出的嗎?實際上你被騙了。你執行的只是一個幕後操控者的意圖。每一時刻,你的精神思想都是那個幕後操控者強加給你的。這也包括你無助的經歷到的焦慮、抑鬱、疑病症或者強迫症。那麼是誰在背後控制著你?如何"擦除"操控者避免患上心理疾病?真正的"自由意志"又在哪裡?為了看清誰是幕後操控者,下面先看一個神經心理學實驗。
  • "立身中正"與"胸腰摺疊"
    一一"結構勁"基礎:"骨力"訓練之五(胸錐運動)胸錐七節,是身軀靈活的部位,卻也是最能體現"立身中正"的部位。雖然"立身中正"的涵意遠不止"豎直胸錐"那麼簡單,但對初學者來講,"立身中正"先要體現在胸錐的豎直,使胸背前後均衡。這樣比較容易建立中軸,有了中軸則左右運轉靈活。且有"立木頂千斤"之效。可以參看一些老拳師的照片,能夠始終保持"立身中正"的拳架給人以極度舒適的感覺。
  • 寄語"拳走低架"的朋友,"功夫"與"膝蓋"能兩全乎?
    我從開始練習陳式太極拳已經40 多年了,前20 年練拳不懂得正確的方法,以年輕為資本,為了練出"功夫"來,每日揮灑汗水,拳走低架,甚至認為"膝蓋疼"是獲得"功夫" 應該付出的代價。但是大約是2002年我和大師有一次碰面,我曾諮詢大師關於"膝蓋疼痛"的問題,大師的回答中有這麼一句話:"我們四個人膝蓋都不好"。注意那時還沒有人攻擊陳拳大師的膝蓋問題。我當時對上邊那句話的理解是:"要想有功夫,"膝蓋疼"的代價應該是免不了的吧!
  • "蓄勁如張弓"一一談談"弓"的形成和運行條件
    再有可能涉及到的名詞就是"箭"了。"弓箭弓箭,張弓搭箭,箭射遠方"這是人們思維中的定式。其實"弓體"本身就有它的作用在。在"兩臂弓""兩腿弓"裡,"弦"是虛設的,"箭"是不需要的。先來說一個"臂弓"的形成。只有當你滿足了"腕關節"與"肩關節"之間相吸相系,動態等壓的狀況下,(建立意念之弦)這隻"臂弓"才能成立。一旦"臂弓"成立的狀態下有哪些益處呢?
  • "骨力"和"結構勁"的不同
    武術界開口多談「勁",而鄙視」力",更推崇整體結構勁,即"整勁",很少有談到提升單個骨頭的力量。但"骨力"是最基本的不可或缺的攻防要素,不應被忽視。 所謂的"骨力"並不是指骨密度有多高,含鈣量多大,骨頭多麼耐衝擊,而是指在正確的操作下能使單個骨頭產生出力量來。初學者與人較勁時往往會有"使不上勁"的感覺,蓋因為不會用"骨力"的緣故。
  • "中軸"和"斜軸"
    "立身中正"是太極拳行拳走架的基本要求。移動時"上領下垂"謂之不偏;轉動時"保有中軸"即為中正。"軸"乃圓轉之中位,但並非一定是垂直方向。事實上人體運動時有兩個重要的軸:一為"中軸",一為"斜軸"。" 中軸"或稱"豎軸"由"百匯穴"至"會陰穴",垂直上下,是人體的衝脈的位置。
  • "骨力"與"結構勁"訓練之一:手臂分解
    "骨力"是單根骨頭的能量使用,也可以是一組細小複雜骨頭的聯動使用,比如手或腳,不太容易或沒有必要過份細分。就以一組骨頭看成單個骨頭使用。多根骨頭的組合使用其實就是"結構勁"了。結構組合有大有小,而單根骨頭必然是"結構"的基本原素,值得我們對重要和常用的骨節先行探討清楚。 大臂是整個手臂的根節部位,肱骨粗壯有力,一端通過肩關節與身軀相連,理論上可以輕鬆旋轉360度。
  • 解析一下太極拳的"滲透力"與"滲透能力"
    太極拳技巧探秘之二先來解釋一下"滲透力"和"滲透能力"的不同。一滴水落在大地上,水借自重與勢能,具有"滲透力",而土地因其厚重和有隙,無條件全方位地接納了光顧的水滳,使水滴改變了存在的方式或消失於無形,我們稱其為具有"滲透能力"。人的身體是可以具備類似"滲透能力"的。
  • "敢搶老娘?!"強悍亞裔美女店主拔槍與匪徒交火,打的黑人搶匪落荒而逃!被封,"史上最強悍老闆娘"
    本來嗎,這種事兒在美國確實稀鬆平常(美帝哪天沒打劫呀,哪天沒槍擊呀?)。一般也就是店主舉手投降,搶匪拿錢走人。。。大家都落個舒坦(反正有保險公司呀!)但這次這家店主妹子的事真要好好說給你聽聽。這位大叔則直言不諱的表示,匪徒的運氣太差,"點太背"!以後看見亞裔店主最好躲遠點。。。
  • 太極拳"腰為主宰"的內涵探秘
    太極拳技法探秘 之七"主宰"是一個很霸氣的詞彙,有統治、支配的意思。用通俗的話說,主宰者可不是一般的領導或先行者,而是統馭一方的王者,是軍隊的司令官。太極拳論裡說"腰為主宰",賦予了"腰"極其重要的地位。到底"腰"的功能何在,值得如此推崇,讓我們一起來探究一下。先看一下"腰"有哪些基本的功能和特質。人體運動有兩大要素:"轉"和"移"。
  • "襠走下弧"還是"襠走後弧"?
    一一 "結構勁"基礎:"骨力"訓練之三(胯部運動) 胯部運動一向為拳家重視。一是因為胯關節為人體之最大關節,動力渾厚。其二在於腰胯組成了人體的中心部位。於"動態平衡"至關重要。 先談關於"開胯"的問題。有兩種說法:"開前胯"與"開後胯」。沒有人明確聲稱要"開前胯"但大多數人實際上做得就是打開前胯加上斂臀,尾閭拚命向前抵撐。
  • 我所認識的太極"纏絲勁"
    按陳兆奎老先生的話說:各家太極拳都有"纏絲勁",而陳式太極拳更強調"纏絲勁"。"纏絲勁"的外在表現形式和內在表現形式是不同的,前邊已有兩文探討過這個問題。在內,"纏絲勁"用以保持身體內部的流通和平衡,以著名的"背絲扣"為主要形式。近代人類DAN的標識圖出現後,很多人認為"雙螺旋梯形結構圖"更適合表達體內"纏絲勁"的運動方式,我也認為有一定的道理。
  • 太極拳技巧探秘:之開篇語,談一談太極拳的"道"與"術"
    先來捋一捋"道"與術的關係。古人說「一陰一陽謂之道「,而"陰陰"和合就成了"太極"。所以說:太極,道也!「道」,可理解為真理、規律、本原;「術」是什麼呢?是方法、手段、技藝。太極拳是武術的一種,如果你認可的話,太極拳必然有其獨特的"方法、手段和技藝"。這就是說:太極拳有"道",與"術"兩個元素,二者皆有了無限的探求空間。
  • 加拿大解說員,竟然辱罵中國14歲奧運遊泳隊員是"死豬"!他說自己Sorry,但你們來看看這叫啥道歉?
    加拿大正義的網友們紛紛表示麥克唐納應道歉。艾衍含(2002年2月7日-),來自湖北武漢,中國女子自由式運動員,現年只有14歲,是本次奧運中國代表團年齡最小的運動員。14歲,還是很多孩子懵懂未知的年紀,而萌妹子艾衍含,卻已經在奧運會遊泳賽場上同世界上最頂尖的運動員拼搏了。
  • 你真的了解433的"拖後組織核心"嗎?
    這張實戰圖讓你明白哪個位置是拖後組織核心,打433的球隊,大家根據自家主隊的情況對號入座,看看你們家拖後組織核心都是誰。他們回撤拿到後衛的球之後,有7條向前傳球的線路,這個位置就可以說是全隊的處理器,我們把他稱為"發牌手"是不是很貼切呢?這個發牌手,我們把他稱為4號位,橄欖樹的四分衛有點異曲同工之妙哦。這麼重要的位置,在發牌的時候最重要的素質就是不能別截牌,一旦被截,面臨的就是對手致命反擊。因此,他們許多時候,都選擇給23856傳球,以求安全地把球過渡到球隊的主要進攻手7-11腳下。
  • "腰為主宰"是如何實現的?
    一一"結構勁"基礎:"骨力"訓練之四(腰錐運動)腰錐五節為脊錐上最粗壯的錐節,我們在此將五節腰椎看作個一個骨節整體,它自然弧形前弓,也稱腰弓。人體的這一段為中段。水平方向有帶脈環繞,前部儲有大小腸等密實器官,在內氣的支持下,"丹田"這部分甚至可徑得起巨力錘打。後部有兩腎左右懸掛,"兩腎抽扯"是腰錐略微左右運動的特徵。
  • "發勁如放箭"一一敢問箭射何方?
    太極拳技法探秘 之五每一個練拳的朋友都對"蓄勁如張弓,發勁如放箭」耳熟能詳",甚至在夢裡都親身演繹過這種功夫。那麼這句話只是打個比方呢?還是實在可操作的一種太極技法呢?進一步具體發問:我們每一個人身上,"弓"可有形,"弦"可虛張,但"箭"在哪裡?"箭"射何方?先來看一看楊澄甫的答案。"與敵對手時,內勁如開弓⋯⋯我如弓,敵如箭,出勁之速,敵如箭出矣。
  • 人物|是不是喬丹"兒子"不重要,"二登哥"靠實力上位
    在美國,最受歡迎的運動項目莫過於橄欖球和籃球了,尤其對黑人兄弟來說,強壯厚實的身板是他們獨有的優勢,而選擇一項能成就未來的事業,出人頭地,體育運動則首當其衝。火箭三後衛保羅被交易至火箭前的2016-2017賽季,是戈登最輝煌的一年,這一年他拿下了賽季"最佳第六人
  • "結構勁"基礎:"骨力"訓練之二(腿部分解)
    關於腳底一向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叫"五趾抓地",另一種說法叫"放鬆貼地",前一種說法是要抵抗轉體給腳底帶來的轉向慣性,後者卻是在談一個理想的結果。那麼如何才能在實踐中有效呢?一一隨著身體向一個方向轉動,腳跟隨之,腳趾反向平衡。則既無"腳趾抓地"之僵,亦可得"放鬆貼地"之果,即時刻保持了腳面與大地的完美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