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拔4000米高原守護火車頭是什麼感受?

2020-12-26 澎湃新聞

2020年年初至今

由中車大連公司製造的

HXN3高原機車馳騁「天路」

走行總裡程超過710萬公裡

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約25%

截至目前,HXN3高原機車年內發送旅客突破3100列,運送貨物近5000列約1500萬噸,客貨運輸均超過歷史同期水平。

HXN3高原機車逐漸成為世界海拔最高、線路最長高原鐵路上的主要牽引動力。

青藏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第三極,生命的禁區。青藏鐵路是世界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跨越「世界屋脊」,穿越海拔4000米以上地段達960公裡。

海拔起伏大、線路坡度高,空氣含氧量低、晝夜溫差懸殊都會影響機車性能,複雜的線路條件對高原機車的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

中車大連公司HXN3高原機車擁有更大功率的發動機促使燃油充分燃燒,提供了強大的高原鐵路牽引動力。

就是在這片廣闊的雪域高原上

有一支高原機車服務團隊

他們

挑戰天路

奉獻邊疆

勇闖一流

贏得信賴

譜寫著一曲曲

為機車安全運用

保駕護航的服務高原讚歌

權慶東

中車勞模、客戶服務部服務經理

從事產品售後服務20年,一直在為各鐵路局和地方鐵路用戶提供現場技術服務,經驗十分豐富。

從公司首臺HXN3機車引進技術項目開始,他主持HXN3機車、HXN3高原機車、HXN3B機車的現場技術服務,成為HXN3系列機車技術服務引領人才。十年來,權慶東帶頭履行大機車人的社會責任,累計攻克難題百餘項,現場培訓千課時。

權慶東:「以前的機車是線性控制,現在主要是微機控制,車上的微機系統和控制系統都進行了一定的升級,以前幾乎沒有接觸,現在通過前期的N3車,通過學習國外先進技術,自己也親身實踐,自己掌握得比較靈活,所以在隱形故障的發現和處理上,取得了一定成績。」

為提升高原機車在高海拔地區運用的適用性,服務站人員不計較苦髒累,不分工種,實行晝夜倒班,搶修、臨修、普查、改造、大部件更換和物料各組通力合作,保證第一時間搶修機車,解決用戶用車難題。

近兩年,服務人員多次跟車穿越5100米海拔禁區,採集運維信息2000餘條,用創新思維發現和解決高原機車適用性、可靠性技術難題20多項,整改優化工藝30餘項。

主持編寫具有指導意義的固化操作手冊,應急處置課件6項。累計為企業節約運維服務成本上百餘萬元,達到了減少機車故障發生率,降本增效,提高機車安全可靠運用的目的。

權慶東:「通過平常經驗的積累,最後再給它固化,把常見的一些故障,也結合自己的技術能力,把國外的技術引進,有一些自己的吸收,對故障手冊的編輯,都能滿足用戶的使用。公司也提出了「四個信賴」的要求,做最值得信賴的供應商,對交付給用戶的產品進行全程、全壽命的服務。」

在高寒缺氧艱苦的環境下,服務人員以追求「做最值得信賴的供應商」為工作目標,在客戶服務部兩代勞模的帶領下,克服高海拔地區帶來的諸多身體不適用,深入服務現場,通過技術創新、難題攻關、工藝優化和技能培訓在檢修、整備、技改等多方面開展運維保障工作。

孫廣致

青藏服務站站長

「服務站臨修7人、改造7人,臨修部分成立了三個臨修組,每組設置一個核心,可以達到同時具備處理3臺臨修機車的能力。改造人員根據改造項目的需求隨時增減。第二批車當時機務段對這批車的需求是很緊迫的,2019年6月2日,到段5臺,6月3日就上線運用,這是我們對客戶的承諾。我們是車到段以後,立即組織現場所有人員進行機車整備,電氣上每一根線都要過,看看結實不結實,管路上的校核也都要搞,整機調試任何故障都不會放過。6月3日凌晨4點半我們把五臺車交出去了,才去吃了口飯。」

董昇

柴油機公司青藏服務站負責人

「每天的工作量很大,經常幹到深夜,冬天受疫情影響,人員流動受到很大限制,當時正在進行水泵改造,格爾木晚上都是零下 20多度,乾柴油機的又不能穿很厚的衣服,因為活動不開,一天下來人都凍僵了。正常情況下幹三個月休息一個月,5個月左右,回家休20天。」

夏廣滿

青藏服務站技術項目主管

「員工上來以後,基本都是從平原到高原來作業,有個別員工會出現高原反應,有血壓升高、頭暈,噁心、甚至是視線模糊等方面。在現場管理當中著重點:第一保證完成改造的任務,第二要保證在格爾木段改造人員的人身安全,在工作中當牢記使命,為我們公司節省成本,創造效益。」

權慶東:「2018年在蘇家屯機務段成立了權慶東工作室。去年評為了大連市級的工作室,在這邊主要是蘭州公司的服務人員,新入職的大學生, 在電路圖、技術提升上,都對他們有所幫助,傳幫帶是必須要做的,N3 N3高原 N3B 普及的各個機務段比較多,不傳幫帶的話,現場應急處理能力就達不到對客戶的要求,工作室有20多個人,有一半以上都是公司主要售後服務站點的主要負責人。」

郭巖

青藏服務站信息主管

作為一個新人在學習上收穫很大,機車領域了解得不是很清楚,有充分的時間去了解機車運行的狀態,出現故障怎麼去排查,從師傅中吸引的寶貴的經驗,對了解車型技術有一個很好的空間不斷去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

全面提升用戶和服務人員對機車的維護能力,服務站主要成員通過與技術檢修人員結對子,拜師傅形式交流機車運用維修經驗,提升現場人員技術技能水平,促成廠段合作、共享的新形式培訓關係。

維護公司經濟利益和產品聲譽,實現服務現場零投訴和服務質量零缺陷目標,五年間青藏服務站多次得到用戶和公司高度讚揚並被格爾木機務段贈予「戍邊疆默默奉獻,駐天路續寫輝煌」的錦旗。

陳寧

格爾木機務段技術科副科長

「大連機車,值得信賴!」

神鷹披著霞光,祥雲飛過藍天

歲月如此靜好,只因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

雪域高原上

大連機車人用一雙雙被風雪雕刻的手,用一道道印刻在黝黑臉龐的皺紋,書寫了銳意進取、艱苦奮鬥、頑強拼搏的動人詩篇。

作為交通強國戰略和擦亮「國家名片」的踐行者,中車大連公司堅持「產品+服務」的商業模式,加快大功率中高速柴油機關鍵核心部件技術攻關,著力提升關鍵產品和關鍵環節的保障能力。

相信不久的將來

會有性能更先進、運用更可靠的高原機車

駛上世界屋脊

成為一列列鋼鐵巨龍的核心動力

遍布青藏高原

——

來源:機車搖籃

原標題:《在海拔4000米高原守護火車頭是什麼感受?》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登上西藏4000米海拔高峰,完全沒有高原反應,冬季的西藏太美
    西藏高原是多少旅行者嚮往的人間淨土,是信徒朝聖的歸處。西藏四季的風景各有千秋,但是很少有人喜歡天寒地凍的冬季,這時候的道路不便,時常遇到大雪冰封,寸步難行的窘境。眾所周知西藏是高原地帶,來到西藏旅行最大的難題就是需要克服高原缺氧對人體機能帶來的不便。很多人從行程開始到最後結束行程都無法適應缺氧環境,導致高原反應,呼吸苦難、頭暈胸悶,四肢無力,甚至會有噁心嘔吐的症狀。所以來到西藏旅行做好高反預防以及對應處理的措施是行程的第一步。隨身攜帶氧氣瓶這是每個進藏的遊客必做的功課。
  • 川藏線第一座海拔4000米高山折多山!人生第一次高原反應如何應對
    康定-折多山-新都橋 單程 77公裡 折多山海拔4298米西出折多,折真多川藏線上,共有14座海拔超過4000米的高山,而折多山,就是入藏第一座!海拔高度4298米,折多山,這座山的名字在藏語中,原本就是彎曲的意思,寫成漢語就是"折多"二字。
  • 海拔4274米!他們守護著「天路」安全
    中國民用航空西藏自治區管理局公安局阿里昆莎機場分局民警用這樣的信念守護著這條真正的「天路」。阿里高寒缺氧,醫療條件差。一旦有人突發疾病,很難得到及時治療。過去這裡有個說法,「在阿里得了病只有等死」。航班縮短了阿里與內地城市的距離,架起了阿里通向外界的「空中生命線」。2020年3月,49歲的阿里昆莎機場公安分局副局長羅丹親自上陣抬擔架,將一名60多歲的危重病人順利送上飛機。
  • 我在海拔4000米的高原遇見你——色達、稻城亞丁
    也許是為了那高原的燈火,人間的星光;也 許是為了一睹藏民族回歸自然的天葬;也許是到世界上最大的佛學院來場修習,淨化心靈;也許是繞著最高處的壇城撥動轉經筒虔誠祈福,讓疲憊暴躁的心緒回歸恬淡與泰然……在多數人的印象當中,高原的夜景是星空的天地,然而這裡的夜晚卻是滿山燈火。這裡沒有城市絢爛霓虹,歌舞喧囂,但一盞盞微弱的燈光從無數僧舍中射出、匯集、猶如無聲的力量在此聚集。
  • 向4000米海拔自駕遊,318此生必駕
    向著4000米的海拔進發,面對一路上的山川河流的壯闊,是心靈靈魂的洗滌;13 天全 程自駕的旅程,面對前路險境一一破除;還有個人對於高原反應的一些建議和呼吸方法,希望可以幫助到對高原恐懼的朋友一些幫助~今年是我寫遊記的第2年,雖然沒有什麼大起大落,但是旅行真的給我帶來了很多靈感和開闊的思想。
  • 西藏海拔5000米有什麼?
    你能想像,在海拔5000多米的地方會有什麼?一般來說,海拔每增高100米,氣溫約下降0.6℃成都平原平均海拔600米不計算其他因素,海拔5000多米的地方,比成都足足低了26℃左右,真~S~k~r~冷~亞堆扎拉山口,海拔5025米。
  • 統一風雲人物專訪|西藏光達總經理馬光輝:4000米高原上的傳奇業績
    ,讓統一成為西藏區域最受歡迎的品牌,被業內人稱為「海拔4000米的奇蹟」。成功在於能人所不能1、統一:西藏地區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大家都很陌生,您為什麼選中這片市場?馬總:我本身是青海人,對青藏高原比較熟悉,有一種家鄉情結,剛好看到這片市場很有潛力,就紮根在這裡奮鬥,想做出一些成績。我最早是卡車司機往返於青藏線,在這個過程中看到西藏市場的前景。
  • 川西高原的畢棚溝,海拔高度2000~5000米。以幽、險、雄、奇著稱
    川西高原的畢棚溝,海拔高度2000~5000米。以幽、險、雄、奇著稱川西高原的畢棚溝,海拔高度2000~5000米。以幽、險、雄、奇著稱川西高原的畢棚溝,海拔高度2000~5000米。以幽、險、雄、奇著稱川西高原的畢棚溝,海拔高度2000~5000米。以幽、險、雄、奇著稱川西高原的畢棚溝,海拔高度2000~5000米。以幽、險、雄、奇著稱川西高原的畢棚溝,海拔高度2000~5000米。以幽、險、雄、奇著稱川西高原的畢棚溝,海拔高度2000~5000米。
  • 海拔4700米會發生什麼?來圍觀長安歐尚X5「三高」測試
    近日,長安歐尚X5進行了高原測試的直播,海拔高度達到了4700米,為我們展現了它在高寒、高溫、高原這「三高」環境下的表現。對於車企來說,在車輛上市之前對車輛進行極端環境下的測試很有必要,不過這種測試往往都是非公開的,而且能夠在4000多米的高原上進行測試比較少見。那麼這次長安歐尚X5為什麼要對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測試進行直播?傳達給我們哪些信息?且和小智慢慢往下看。
  • 海拔5400米的高原河谷,有這樣一群中國軍人
    而當我們洋溢在節日的喜慶中時,在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上,一群高原戰士風餐露宿,守衛著祖國的每一寸土地,守護著我們的安寧。在10月1日的央視軍事報導節目中,有一大半篇幅是以高原戰士們為主角的。在雪域高原的苦寒之地,守護著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告別了康西瓦烈士陵園後,路俊霞來到了神仙灣哨所。神仙灣,這是一個聽起來很有仙氣兒的名字,但這裡的生活並不神仙。
  • 海拔6000米!他們挑戰高空極限飛行
    人員和裝備都會面臨低溫缺氧的嚴峻考驗然而要在高原惡劣天氣環境下挑戰海拔6000米高空極限飛行陸航官兵需要怎樣練就過硬的本領?為錘鍊部隊高原作戰能力近日一場海拔6000米的高空極限飛行訓練在新疆軍區某陸航旅展開↓↓新疆軍區某高原訓練場數架直升機聽令起飛
  • 海拔6000米的雪域高原!為祖國戍邊,為人民站崗!他叫李家成,來自...
    海拔6000米的雪域高原!為祖國戍邊,為人民站崗!他叫李家成,來自四川閬中!5名官兵,在海拔6000米的高原發出「請祖國和人民放心,我們絕不把領土守小了」的聲音振聾發聵,也激蕩著每一個中國人的心。
  • 關於香格裡拉海拔高度和高原反應問題的解答
    香格裡拉的海拔高度是多少?高原反應嚴重嗎?
  • -20℃,海拔5384米,他們有許多話想說……
    >面對鏡頭戰士們有許多話想說……零下20攝氏度,大風七八級向海拔5384米進發!海拔5000多米的喀喇崑崙山脈,被稱為「生命禁區」。清晨,高原寒風凌冽,氣溫降到了零下20攝氏度,身著新式防寒保暖衣的官兵們背著30多公斤的物資,從海拔4500米駐訓點出發,前往海拔5384米目標點位。隨著海拔升高,風力達到了七八級,戰士們沿著山脊線緩慢前行。
  • 在海拔3816米的瓦裡關過年,啥感覺?
    瓦裡關山,一座東北-西南走向的孤立山體靜靜臥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在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的青藏高原
  • 海拔4800米的流石灘尋找藍寶石色澤的綠絨蒿
    一到四千多米的海拔,就發現衣服穿少了,冷得讓人瑟瑟發抖。雖然天氣如此,這個時節依舊是錫金報春的季節,從三千多海拔到四千多,都是它乳黃色的身影。遠遠就看到山坡上一大片錫金報春與大理蓼一起密布是高山草甸上的是金黃色高原毛茛和委陵菜。委陵菜有很多種,分布在不同的海拔和不同的生境,四千多海拔的主要是叢生委陵菜和狹葉委陵菜。
  • 為何一到青藏鐵路,中國火車頭要換成美國的?今天總算搞清楚了
    一提到西藏,很多人就會想要去看看布達拉宮的雄偉吧,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交通的不斷發展,去西藏已經不是很困難的事情了,相信很多人去西藏都會經過青藏鐵路,但是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青藏鐵路的火車頭是來自美國的
  • 在海拔4000米的世界高城,熱血足球正在激情燃燒
    康巴傳媒(記者 蘭珍 見習記者 白瑪央忠 )理塘縣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被稱為世界高城和天空之城高原的綠茵上足球划過一道美麗的弧線足球的種子現已生根發芽(請橫屏觀看↓↓↓)這支甘孜高原上強健有力的隊伍,正用他們特有的拼搏精神,堅持著自己的足球夢。據介紹,目前理塘縣共有5隻業餘足球隊。其中,由13歲至15歲23位孩子組成的兩支校園足球聯隊,一樣在這「天空球場」上追逐著自己的足球夢。
  • 「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是何時超過4600米的?
    身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其「身高」是何時超過4600米的?國際學術界過去的主流觀點認為,早在4000萬年前其中南部就已達到此高度。我國科學家根據首次精確測定的青藏高原中南部新生代地層年代序列發現,該區域4000萬年前「身高」尚不足2300米,直到2600萬年至2100萬年前,才可能達到3500米至4500米。
  • 科學匯|要想在海拔五千米以上的高原擼串吃火鍋,必須得滿足哪些條件
    寒冬來臨,在海拔5000多米的雪域高原,邊防官兵們不僅吃上了熱辣十足的火鍋,還動手包餃子、烤羊肉......日前,這則新聞備受關注。有網友點讚說:「在高原上擼串,這後勤補給真強大!」但也有人好奇:為什麼高原上吃火鍋會被當成新鮮事,難度在哪裡呢?本期科學匯就來講一講「高原」吧!我們還邀請了杭州市紫金港中學科學高級教師鄧敬東、歷史與社會學科高級教師王曉紅為我們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