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全文共2066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
前陣子帶哥哥去新開的兒童樂園玩,幾個小朋友很快打成了一片。媽媽們也閒聊起來,但半個小時還不到,就聽到旁邊傳來了小孩子的哭聲。跑去詢問原因,原來是3歲的小可非要從瑞瑞手裡搶玩具,瑞瑞提議交換,小可也不同意。爭搶之中,小可把瑞瑞推倒在地了。
小可媽媽帶著一臉歉疚從小可手裡搶過玩具還給瑞瑞,並且讓小可道歉。這下本來就噘著嘴的小可也哭了出來。
安撫好孩子,小可媽媽嘆氣說:「不知道為什麼,這段時間小可突然學壞了,總是搶別人的玩具和零食,在幼兒園也是這樣。」其實在私信中,也有很多媽媽向我們提出同樣的問題,那麼孩子為什麼突然變身「小土匪」了,這種狀況又該如何破解呢?
孩子為什麼愛「搶玩具」?
在美國,家長們大多聽過這樣一首魔性的兒歌【幼兒所有權法則】,其中有幾句非常有意思,分享給大家:
「我喜歡就是我的,我先看到就是我的,我搶過來就是我的。」這首歌恰恰反映了2-3歲孩子的物權意識,雖然很"強盜邏輯",但跟他們的自我意識發展息息相關。
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看,3歲的小可正處於自我意識發展的巔峰時期。經過了三年的「我能動」「我能走」「我會自己來」的經驗積累。在3歲左右的孩子心裡,自己就是這個世界的"真理","他者"的概念十分模糊。
所以對於大人而言,孩子是喜歡「搶玩具」。而在孩子自己眼中,則是很自然地拿來自己喜歡的玩具。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上文中的小可不但拿走了瑞瑞的玩具,還拒絕瑞瑞交換玩具的請求。
面對搶玩具的孩子,引導試試這三招
哥哥班上也有過這樣一位小朋友,凡是自己喜歡的玩具或零食,根本不會問別人的意見,直接拿來吃,同班小朋友看到他都會譁啦躲開。
老師特別跟那位孩子的家長做了溝通,才知道這家人認為:這是孩子的天性,會隨著年齡增長改善。然而,班主任直接指出:雖然自我中心可以理解,但如果不加以引導,就可能會影響孩子的社交發展。那該怎麼辦呢?爸爸媽媽們可以試試下面的幾招。
第一招:讓孩子理解「所有權」概念
在一檔綜藝節目上,戚薇分享了她和女兒lucky的一件趣事:lucky看上了戚薇的裙子,並且說是自己的。結果戚薇氣衝衝地說:「這是我的!」而有些爸媽卻覺得:「我的就是你的。」在育兒的過程中,沒有給孩子一個明確的「所有權」概念。
因此,想改善「搶玩具」這一行為,就先要讓孩子知道:有些物品是自己的,而有些物品是別人的。比如有一次我帶Tim去公園玩,他就一直在「霸佔」蹺蹺板,溝通後我才知道,Tim覺得蹺蹺板是自己的。於是我趁機向他解釋了「公共財物」的概念。
第二招:通過共情讓孩子理解「他人」
在上文中的例子中,我們看到小可媽媽的這樣處理小可的「不良」行為:她訓斥了小可,並且搶過小可的玩具還給瑞瑞。但這樣做其實於事無補,小可並沒有從根本上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錯誤」的。也不會覺得自己對瑞瑞造成了傷害,反而還會覺得很委屈。
事實上,當發現孩子搶了別人的玩具,你可以告訴孩子:「你這樣的行為是錯誤的,會讓小朋友非常傷心害怕。」並且可以引導孩子思考,如何用更「溫和」的方式,玩到喜歡的玩具,比如建議交換,或一起分享玩具。平時在家也可以用「過家家」的方式情境重現,教孩子學會協商。
第三招:引導孩子發現「交換」的樂趣
在著名的【資本論】中,馬克思率先提出「交換」的概念,並且認為這是人類分工協作的基礎。
事實上,也正是交換促成了「共同想像」甚至文明的發展。所以從某種角度說,讓孩子們體會到「交換」的意義,比強迫他分享更有意義。
有次哥哥的幼兒園就組織了「玩具市集」,讓整個校區的孩子都參與進來,通過交換獲得自己喜歡的玩具,也收穫了友誼。在和孩子一起玩時,家長可以去製造一些需要「交換」的環節。比如分給他積木中所有正方形的部分,自己留下三角形。當需要拼某個圖形時,大家必須交換才能成功。這樣逐步引導孩子的「交換意識」,在潛移默化中養成交換和協商的習慣。
引導孩子莫「矯枉過正」
需要特別提醒大家的是,在2-3歲這個特殊的心理發展階段,孩子的自我意識發展,既需要用社會規則來約束,也需要保證其合理發展。
有些爸爸媽媽看到自家娃喜歡「搶玩具」就給孩子扣上「壞孩子」的帽子。或者是像小可媽媽一樣,強制孩子分享,試圖讓孩子因為父母權威「改正」,這些都是矯枉過正的行為。
育兒專家李雪說:讓孩子了解「物權」,先要讓他感受到父母對「物權」的尊重。
也就是說,只有真正「擁有」物品,才會懂得尊重別人的擁有的權力。簡單來講,當父母不去強迫孩子分享自己的玩具,他也就理解了「每個人都應該擁有自己完全能支配的物品。」這樣一來,他也就能去主動尊重別人,不去擅自搶奪其他小朋友的玩具了。
凌晨媽媽育兒:
孩子之間互相爭搶玩具,看似是一件小事兒,背後卻蘊含著他們如何處理「自己和他人」、「自己和物質世界」的大學問。如果對這種行為置之不理,或反應過激,都會對孩子的心理產生深層次的影響。
一位凌晨開始創作的二胎媽媽,我手寫我心,點滴都是我帶倆孩子的育兒經驗。希望我的育兒經驗能帶給您一點幫助!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