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櫻桃媽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
麗麗最近發現一個事情,自己家裡的孩子在和幼兒園小朋友玩耍的時候總是特別喜歡搶其他小朋友的玩具,每次都把其他小朋友弄的又哭又叫。面對這種情況麗麗感覺到非常煩惱,不知道應該怎樣對孩子進行教育。但是她發現有其他孩子也會出現這種情況,那麼這種情況到底是什麼原因所引起的呢?
一、孩子總是搶別人玩具?凡勃倫效應在作怪
有不少朋友在平常生活中會發現一個特殊的現象,有很多消費者在購買產品的時候產品的價格越高反而越受大家的歡迎,也更加容易購買。但是如果產品的價格比較低就更不容易被大家購買。這種情況其實就是凡勃倫效應,由於這個效應是美國著名的經濟學家凡勃倫所先發現的,所以這種情況就以他的名字命名了。
孩子搶奪其他孩子的玩具也是屬於這種情況,他們總是認為玩具還是其他人的好,所以才會出現很多的情況。
二、愛搶別人玩具的孩子,有哪些特點?
1.自我意識發展的特點
一般來說孩子在出生之後並沒有自我意識,但是隨著年齡增長會逐漸開始進行發展,到三歲時期發達到發展的最高峰。處於這個階段是孩子對於周圍的事物就有了自己的初步見解,並且開始有了特別強烈的佔有欲。
而這種佔有欲和成年人的世界還是有著很大區別的,在孩子的眼裡只要他們能夠觸碰到的東西都是屬於自己的,如果其他人進行觸碰就會導致他們特別不開心,甚至還會搶奪其他人的東西。
2.家庭環境誘導
如果我們對孩子進行研究就可以發現他們經常出現搶奪其他人玩具的情況,這和本身的家庭環境也是密不可分的。
如果在平常家庭教育當中父母太過於溺愛自己的孩子一直滿足孩子有各種各樣需求,就會導致孩子的性格相對來講比較霸道,所以他們會把所有的東西都認為是自己的。如果其他人來家裡玩耍或者奪走了自己曾經擁有的玩具就會導致他們非常不開心,在這種情況下也會嘗試進行搶奪。
3.物品恐懼感
孩子會出現這種情況除了家庭教育的原因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由於孩子沒有安全感所引起的,在很多情況之下由於孩子擔心自己的東西被其他人奪走,所以會覺得比較恐懼,同時沒有安全感。那麼在這種情況下他們為了讓自己更有安全感就會阻止其他孩子來拿走自己的東西。
通過以上的了解大家就可以發現如果孩子經常做出類似的動作主要原因還是心理原因。父母在了解了這些原因之後就能夠更好的進行解決,那麼也能夠給孩子帶來更好的交流。
三、孩子愛搶玩具,家長不妨這樣處理
1.告訴孩子物權分別
孩子之所以出現以上的這些情況最為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由於沒有特別清晰的物權意識,不知道東西的歸屬感到底是誰的。所以父母在平常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告訴他們怎樣來分辨物權,等到孩子有了非常明確的物權意識之後就不會在沒有經過其他人允許的情況下觸碰其他人的東西,也能夠讓父母對他們的教育更加方便。
2.讓孩子說出自己的需求
每一個人在平常生活中都會產生各種各樣的需求,但是對於很多孩子來說表達自己的需求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比如他們在和其他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就不知道應該怎樣表達自己的需求,不知道如何向其他的孩子表達自己想要玩這個玩具的意思。所以父母在平常一定要教會孩子怎樣學會表達,這樣才能夠讓他們更好的和其他人進行溝通交流,自然也就能夠和其他孩子更和諧的相處了。
3.幫助孩子學會交換
分享和交換是我們在平常生活中和其他人相處時經常使用的一種方法,也能夠讓我們滿足自己的願望的同時獲得一段新的友誼。所以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一定要教會他們怎樣和其他人學會交換,這樣就能夠幫助孩子更容易得到自己想要玩的玩具,同時還能夠對他們的社交能力起到一定的鍛鍊作用。
孩子經常搶奪其他小朋友的玩具會給很多父母帶來煩惱,同時會讓父母覺得自己特別沒有面子。有很多父母在這個時候會對孩子大打出手,但是這些教育方法並不是特別好。以上的這些教育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大家可以嘗試一下。
櫻桃媽媽陪你一起育兒,關注我,了解更多育兒小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