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
文/老K
我自己曾經患嚴重神經症一年,其中焦慮、強迫抑鬱都經歷過,但說實話根據我的感覺來看,抑鬱症是最絕望,但強迫症是最痛苦的。
我的強迫症主要是以思維為主,比如走在路上會擔心自己「萬一瘋了怎麼辦」,「人死後會去哪裡」,「會害怕神懲罰自己」等這種一般人聽到笑掉大牙的思維強迫症。
後來經過大概100多次的心理治療我開始反思,其實上述這些念頭,一般人偶爾也有,但是他們不會過度關注,但強迫症患者卻一直陷在其中,甚至連吃飯睡覺都在想這些問題,嚴重影響生活。
強迫是對自我的不接納
當初五年前剛好是畢業的時候,因為很多壓力所以那個時候就很焦慮,突然有一天產生了個想法「人死後會去哪裡?」,我被這個念頭嚇壞了,第一覺得這是個未知,所以拼命希望去想明白,結果一旦想下去就控制不住,後來什麼事情都不想做,天天查人死後的各種可能,嚴重影響生活。
其次,我覺得這個念頭不是一個正常人該想的,總是想去排斥,希望自己忘掉這個念頭,結果越這樣我越焦慮,越痛苦,結果深陷其中。
之後我從一個強迫念頭泛化到方方面面,不得已採取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心理治療我才慢慢擺脫。
其實大多數強迫症患者都是完美主義,人大腦會無時無刻產生各種念頭,這些本來就不是我們能夠控制的,而強迫症患者因為自己的性格特點,只能接受那些好的念頭或者社會層面允許的,而一旦這些念頭是骯髒的或者邪惡的時就開始各種抵抗,但要知道這些所謂「症狀」其實本質是正常的,那些反應是自然和天生的,如果我們對抗就是在跟自己打一場永遠都不會打贏的仗,是永遠打不贏的。
或者從更大層面來說,強迫症患者是對自我的不接納,不接受意味著內心有一個批判性的聲音,這個聲音不斷地判斷、挑剔著自己的心理活動和行為舉止。
那麼這個問題是從何而來呢?
心理學認為,一個人的性格和人格和早年的經歷有很大關係,一個孩子的行為是從外部他律漸漸內化為內部自律的。也就是說,我們會先接受成長環境中的他人評價影響,進而內化成我們自我評價系統,並自動使用他人評價規則來監控自己的行為和心理活動。
通俗地說,原本是別人不接受我們的某個行為,後來變成了我們自己無法接受那個行為。
最後一步步開始越來越容易抗拒自己了。
什麼才是強迫症的康復?
當我們明白了上述的問題後,我想說的是,康復了並不是你沒有強迫念頭、強迫行為等。
真正的痊癒是是自己學會接納自己,學會了允許自己會出現那些想法給我帶來的不舒服和焦慮不安,學會不再排斥、抵抗和消除了 ,學會接納出現的一系列異常的念頭、觀念、思緒、雜念和情緒。
比如,一個人大腦出現想殺人的念頭時,我們要先明白這只是個念頭,並不是真的,我們只需要做自己該做的事情,久而久之就會慢慢淡化這個念頭,我知道這個過程並不好受,但是我們只能學會」認命「,因為強迫症的能量非常巨大,對抗是沒有任何勝算,我們只能允許,等它自然離開。
不過即便這樣,很多強迫症患者還是喜歡鑽牛角尖,一是覺得自己是善良的人 ,不應該出現這個想法。二會把這個念頭當成真的,害怕自己真的會殺人怎麼辦。
我想說,一個人再善良也會出現各種骯髒的念頭,但我們不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我們是有自知力,所以念頭並不等於我們真的會實施行為。
總之,我們的改變,就是改變一個排斥的態度,一個排斥的心理,一個絕對化的心理。 我們的自愈就是學會了接納的態度。學會接受了所有違背自我意願的事情的心態,更要接受現實 ,接受現實和自己的不完美,放棄絕對化 ,因為這個世界沒有絕對化 ,百分之百化 ,這個也是自然規律。
最後,我想和大家再強調一點,一些朋友可能了解需要接納症狀後,結果天天腦子裡思考怎麼接納,其實這也是錯誤的,有人管這個叫「理論強迫」,就是用理論來對抗症狀,但本質這也是一種強迫,其實這點很好理解,就是強迫換了外在的包裝而已,以前不過擔心害怕門關沒有,現在不過是擔心害怕自己是否理解和用對方法而已。
走出來的方法也很簡單,就是不用根本不用去理會這些擔心。因為你怎麼做都是正確的,你和生活動起來,你也就走出來了。
希望大家看完後能夠理解,堅持方法更重要的是回歸生活,就像有人說「生活不是藥,但沒有生活,我們一定會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