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第三批援鄂醫療隊工作總結

2020-12-15 骨小雅課堂

護理團隊概況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第三批援鄂醫療隊護士共100人,基本構成情況如下:

黨員54名(54%);副主任及科護士長各1名;護士長6名;副主任護師5名(5%);主管護師33名(33%);護師51名(佔51%);

最大年齡47歲,最小年齡23歲;40歲及以上8人,佔8%;30歲及以下58人,佔58%;急危重症專業21人(21%);血液淨化專業2人(2%);感染病專業3人(3%);2名隊員曾赴非洲獅子山抗擊伊波拉。

新冠患者救護情況

1.接管2個新冠重症病房的護理工作,共100張床位,共救治新冠重症患者157名,新發壓瘡數為0,院內VTE數為0,CPR2人,床旁氣管插管8人,床旁氣管切開5人,有創機械通氣8人,顱腦穿刺引流手術1人,經鼻高流量給氧11人,有創血壓監測6人,動脈血氣分析457人次,靜脈採血2900人次,俯臥位通氣18次,CRRT25次。收穫表揚信50餘篇,微信感謝數百次,快遞至醫院的錦旗1面;無任何投訴糾紛及不良事件,無院內VTE,無院內壓瘡。

2.基本工作量

(1)11樓東共救治新冠重症患者69人(危重型10人;重型59人,死亡1人;CPR 1人,床旁氣管插管1人,有創機械通氣1人,經鼻高流量4人,顱腦穿刺引流手術1人,心電監護10人;完成靜脈採血1035次,動脈血氣分析101次,無任何投訴糾紛及不良事件,無VTE等併發症發生。

(2)12樓東共救治新冠重症患者88人(危重型17人;重型71人,死亡5人;CPR 1人,床旁氣管插管7人,有創機械通氣7人,氣管切開5人,經鼻高流量7人,有創血壓監測6人,心電監護18人;完成靜脈採血1858次,動脈血氣分析356次,俯臥位通氣18次,CRRT25次。

優質護理特色

1.建章立制,安全為重。

聯合病房的醫護人員來自不同醫院、不同專業,大家相互之間都不熟悉,來到陌生的環境,加上各自都有自己的原生文化,如果沒有規矩,很容易出紕漏。為了確保醫護人員和患者的安全,在遵循協和西院的質量標準的基礎上,護理團隊很快建立了隔離病房內、個人防護裝備室(PPE室)、外圍班、護士長工作流程和質量標準,強化了交接班、查對、藥品管理和院感防控的工作制度的落實,並每天安排護士長進行督查。戰時狀態,時間緊,疫情急,無法進行常規的帶教,所有的工作流程和標準均貼在最顯眼的地方,做到隨時可以人人查看並照著執行。保證工作無疏漏,確保患者安全。

2. 構建職業風險管理應急預案,保障隊員安全

(1)職業暴露應急預案。

主要預防措施包括:物資組確保提供安全有效的防護用具,PPE專職人員為進艙工作隊員提供安全合適的防護用具,檢查確認每位隊員進艙前防護用具穿戴情況;進、出艙嚴格執行兩人同行的規定,下班出艙前互相提醒一起出艙,嚴禁隊員落單;評估床旁有創操作風險,對於高風險操作需2名及以上人員同時在場;艙內工作時謹慎操作,避免用力過猛或動作幅度過大時防護用具脫落或破損等意外。一旦發生職業暴露,應急處置和報告流程為,立即予以暴露部位消毒處理,同時報告艙內組長;按照出艙流程立即出艙淋浴,呼吸暴露者由PPE崗位人員立即給予N95口罩;在醫療組長/護理組長指導下進行現場緊急處置,嚴重暴露者進行用藥等處置,完成緊急處置之後提交書面的職業暴露報告給專家組成員;醫療組長/護理組長分別向醫療與護理總負責人報告,總負責人立即告知醫療隊專家組,並向醫療隊領隊報告,醫療隊專家組對暴露情況進行進一步評估與處置指導。

(2)隔離區突發身體不適應急預案。

主要預防措施包括:根據隔離區醫務人員的生理需求,落實4小時排班;根據隔離區患者病情輕重安排工作量,確保二線班隨時待命;對長時間工作和身體狀況不佳醫務人員採取強制性下崗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及足量營養攝入;進艙前適量食用巧克力等高熱量食物,並適量飲水,避免入艙後脫水;嚴格執行兩兩成組進艙和出艙,下班出艙前互相提醒一起出艙,不得落單,發現不適能第一時間處理;堅持每日進行拉伸、室內活動等放鬆訓練;身體不適,及時報告醫療/護理組長。一旦出現身體不適應急處置與報告流程包括:立即告訴艙內其他隊員;由另一名隊員陪同並按流程出艙,並通知PPE專職人員;PPE專職人員立即到緩衝區門口等候,並實施緊急處置措施,根據隊員情況緊急呼叫外場醫護人員參與急救,並請人報告醫療組長/病區護士長;醫療組長/病區護士長接電話後須立即趕到現場參與急救,並報告醫療/護理副隊長;醫療/護理副隊長立即報告醫療隊領隊。

(3)心理危機應急預案。

心理危機應急預案主要預防措施是了解心理危機壓力來源;落實好職業安全和心理健康培訓;建立現場心理支持和心理危機幹預網絡,配備心理健康「守門員」用於發現和報告處於心理危機的醫務人員,配備心理危機幹預專職人員、精神科醫師和心理危機專家團隊方便及時對心理危機醫務人員進行分級幹預;合理安排工作與生活,設計與安排適宜的工娛活動。當心理健康「守門員」一旦發現高度疑似處於心理危機的醫務人員,及時報告給心理危機幹預專職人員進行全面的心理健康狀態評估和幹預,保障睡眠和提供放鬆訓練等對症處理,休息半天到一天,仍不能緩解者,報告醫療組長/病區護士長將其調離一線崗位。經評估確定處於心理危機的一線醫務人員,醫療組長/護理組長分別向醫療與護理總負責人報告,總負責人立即告知醫療隊心理危機專家團隊,心理危機專家組對心理危機情況進一步評估與處置指導,使其接受專業的心理危機幹預,必要時接受精神科診斷和治療。

建立護理預警,確保患者安全

針對新冠肺炎是新發疾病,無既往診治和護理經驗,護理人員專業背景複雜,在查閱指南和共識的基礎上,確定護理預警指標,明確護士呼叫醫生的指針,確保新冠肺炎病情變化及時能夠發現,及時幹預,成效顯著。沒有發生一例因發現不及時的情況。

早期開展肺康復,貫穿新冠肺炎全程

為預防新冠肺炎臥床患者VTE的發生,同時促進患者的儘快康復,我們率先在患者入院後即開始開展康復訓練。新冠肺炎主要累及肺部,呈滲出改變為主,影響肺泡氧合。為提高攝氧能力,降低呼吸困難症狀,減少心肺併發症。我們從病人入院一周開始針對新冠肺炎不同疾病時期,制定了不同的肺康復操,並有專人現場指導,為了使肺康復鍛鍊可重複和長期指導,錄製新冠肺炎呼吸功能鍛鍊的視頻,指導病友們進行長期的呼吸功能鍛鍊,獲患者一致好評,患者出院回訪反饋仍繼續堅持進行肺康復訓練。

因地制宜,創新護理用具

在醫療物資缺乏的現狀下,湘雅護理人展現出了一貫勇於創新、敢為人先的品質,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和豐富臨床經驗,用塑料水瓶自製簡易尿壺,方便缺氧新冠患者在床上解小便,自製腸內營養、氣道溼化標識牌掛在床旁起到警示作用,大大減少了護理差錯的發生風險。自製襪套約束帶,降低非計劃性拔管事件的發生率。自製體位翻身墊,有效地輔助俯臥位體位的擺放。

設立「臨時家屬」,隔離不隔愛

除了醫學治療外,為了讓患者們保持良好的心情、充足的信心,早日康復,聯合病房的醫務人員們也是竭盡所能。關注患者入住隔離病房後的心理,護理團隊及時進行有效疏導,進行新冠肺炎疾病知識和康復知識的宣教,解答患者的疑問,建立了「武漢加油」醫護患在線的微信群,搭建了病友間有交流平臺,可以互相鼓勵,同時通過微信群裡給他們推送健康知識。生活上給予力所能及地幫助,如給患者家屬聯繫醫生看病、郵寄藥物、購買生活日用品等等。對患者遭遇的家庭變故給予適時陪伴、傾聽、安慰,開導幫助患者儘快走出憂傷,竭盡所能鼓勵患者重拾信心。

在了解到多位患者面臨親屬也被隔離或已經住院,親人間無法有效溝通的情況後,湘雅護理團隊成立了一支以關愛患者心理和生活的「臨時家屬」護理隊伍,制定了《臨時家屬管理規範》方案,要求每個護士對應成為一位患者的臨時家屬,除了給予常規的治療護理,還一對一地為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在生活上給予幫助。因為隔離需要,有的夫妻雖同在協和西院住院,但在不同病房,不能相見,作為臨時家屬的護士了解情況後,主動承擔起了「傳話筒」的工作,給住在不同病房的老夫妻視屏連線,全城尋找生日蛋糕為80歲患者慶生,遠程給患者生病家屬在線諮詢。自「湘雅臨時家屬」的人文護理項目啟動以來,收到了很多「家屬」的美好反饋,共收到表揚信50封,其中一位患者家屬把錦旗和感謝信快遞至湘雅醫院。

重症患者目標化管理,推行精益護理質量

在協和西院湘雅病房,護理隊伍堅持採用主任-護士長-護理組長三級護理查房,護士長每日督查制度,危重症床旁交接班制度、重症醫學科醫生和護理長聯合查房制度,並制定了臨床組長交班單、護士長每日督查表及新冠病房各班職責等各項流程制度和表格。每天堅持落實晨會交班制度,由夜班護士匯報病危病重患者病情,醫生交代患者的重點治療方案,護士長跟醫生查房深入了解患者護理要點指導護士進行各項護理,實施重症護理目標化管理,醫生制定目標,將重症患者每天的治療方案和目標寫在床旁白板上,護士實現治療和護理目標,實現醫護一體化管理。

成立「臨時ICU」,提升救治能力

為了更好地推進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在病房成立「臨時ICU」,將極危重症患者依照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的「四個集中」原則進行治療和護理。「臨時ICU」內,每班次均安排有急危重症專科護士管理患者,床護比為1:2,保證密切關注患者的病情變化。目前開展各項重症特色護理技術,開展俯臥位通氣治療十餘次,超聲引導動靜脈穿刺5次,超聲監測胃殘餘量十餘次、超聲肺部評估輔助體位治療十餘次、有創血壓監測5次,腸內營養10例次,充分體現湘雅護士的專業價值。還成立了血液淨化治療小組,由7名護士和3名醫生組成,24小時隨時待命為患者提供血液淨化治療,目前已為新冠患者行血液淨化治療23次合計一百六十多個小時,並開展枸櫞酸抗凝、血液灌流、DPMAS、血透置管等技術,為患者安全保駕護航。

強化「重症技能」,提高護理水平

新冠重症病房患者95%屬於重型和危重型,對於這個80%為非重症、急診專科出身的醫護團隊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因此,通過迅速培訓、提高護理團隊管理重症患者的能力與水平刻不容緩。護理團隊制定了重症護理線上線下系列培訓,由重症醫學科的護士長們及呼吸治療師孫楊為大家授課,內容主要包括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腸內營養支持及護理、鎮靜鎮痛評估及約束護理、血管活性藥物的使用注意事項、中心靜脈導管的護理、有創血壓監測的護理、重症新冠肺炎患者人工氣道的護理及口腔護理、管道和用藥標識、重症護理書寫、呼吸機波形分析及呼吸機的常見參數設置、報警處理等,確保護理團隊重症監護的整體能力,保證患者安全。

相關焦點

  •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援湖北醫療隊131人凱旋返湘
    4月1日下午,伴隨著慷慨激昂的歌聲,湖南首位支援武漢的醫療專家、堅守72天的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感染控制中心吳安華教授和在武漢協和西院區重症病房堅守55天的湘雅醫院第三批支援湖北醫療隊130名隊員抵達長沙。為來自全國各地的1.5萬名支援湖北醫護人員作專業培訓,治癒118名重症新冠肺炎患者,鐫刻在他們的「軍功章」上,他們帶著「零感染、高治癒、打勝仗」的成績光榮凱旋。
  •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援湖北抗疫國家醫療隊131人凱旋返湘
    鮮花迎接戰士凱旋華聲在線4月1日訊(記者 盧小偉 通訊員 王潔 羅聞)「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麼響亮……」4月1日下午5:55,伴隨著慷慨激昂的《歌唱祖國》,湖南首位支援武漢的醫療專家、堅守72天的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感染控制中心吳安華教授和在武漢協和西院區重症病房堅守
  •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6名援黃岡醫療隊員今日凱旋歸湘
    湖南省累計派出5批619名醫療隊員對口支援黃岡市。這些隊員分別來自全省86家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和疾控中心,有醫師189名、護士409名、檢驗5名、流調7名、藥學1名、管理人員8名。2月28日,湘雅醫院派出第四批共6名醫護人員,加入湖南省第十八批援鄂醫療隊奔赴黃岡抗擊新冠肺炎。
  • 順利解除14天醫學觀察 湘雅醫院援鄂勇士回「家」
    華聲在線4月15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段涵敏 通訊員 王潔 羅聞)今天下午,中南大學湘雅醫院4批142名支援湖北國家醫療隊隊員全部解除為期14天的醫學觀察返回醫院。在門診前坪,等候多時的醫院同事和廣大市民紛紛向走下大巴的隊員們揮手,用掌聲和大拇指向他們致敬。
  •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6名援黃岡醫療隊員凱旋迴湘
    華聲在線3月30日訊(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李琪 通訊員 羅聞 汪泉佺 曹璇絢 嚴曉博) 30日上午,中南大學湘雅醫院6名醫護人員隨湖南省最後一批援黃岡醫療隊員共計45人一道,凱旋迴到長沙。湖南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易露茜、祝益民,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領導張欣、雷光華、胡建中、龔志成等分別到車站和酒店迎接隊員凱旋。
  • 湘雅精神的戰「疫」書寫——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支援湖北紀實
    紅網時刻4月8日訊(通訊員 王潔 記者 劉丹)當愛國情懷滲入骨髓,自身安危就會置之度外;當湘雅精神融進血液,個人利益就會拋在腦後。在這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中南大學湘雅醫院不僅「守湘盡責」,還挺身而出,派出了4批142名白衣戰士馳援湖北。
  • 齊魯醫院第三批援鄂醫療隊整裝待發 該院院長率管理團隊一同赴鄂
    繼前兩批7名醫護人員支援武漢後,齊魯醫院又組成了第三批援鄂醫療隊,12名隊員預計2月2日下午赴湖北,支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危重症患者醫療救治。此外,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院長陳玉國將帶領醫務處副處長、重症醫學科副主任、2名ICU護士長組成的專家管理團隊,與第三批隊員一起赴鄂,用齊魯經驗指導當地抗擊疫情。據了解,自省衛健委決定組建第三批援鄂醫療隊後,該院眾多醫護人員遞交了請戰書,有的醫護人員大年三十就向醫院遞交請戰書,表達了申請加入第三批醫療隊的意願。
  •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迎回三批161位援鄂醫療隊隊員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161位援鄂醫療隊隊員回到醫院。 殷立勤 攝中新網上海4月20日電 (記者 殷立勤)「市一,我們回來啦!」4月20日下午,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分三批先後馳援武漢的161位援鄂醫療隊員悉數解除隔離觀察,正式完成援鄂任務。當日,他們回到市一醫院,整齊列隊,高喊「我們回家了」。
  •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黨委書記張欣:整個疫情防控湘雅打滿全場
    近日,由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基金會、南通大學附屬醫院、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管理局主辦的健康中國創新傳播大會暨第七屆中國醫療品牌建設大會召開,會議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抗疫天團」協和、湘雅、華西醫院的院長、書記參加。
  • 青島市第三批援鄂醫療隊今日啟程返魯
    青島,我們要回家了……」3月25日上午10時,已經在武漢戰鬥了53天的青島市第三批援鄂醫療隊,也是全國首支抵達武漢的非公立醫療隊圓滿完成任務。武漢人民警車開道,鮮花相送,用最高禮遇歡送他們回家。26日上午 9名英雄將返青據介紹,青島市第三批援鄂醫療隊由青島思達心臟醫院5名援鄂醫療隊員和青島頤生健中西醫結合骨傷醫院的4名援鄂醫療隊員組成。
  • 援鄂醫療隊領隊:建設具有ICU功能的重症病房
    央視網消息:5月4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請河南轉運隊,雷神山醫院遼寧醫療隊,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援鄂醫療隊相關負責人回答媒體提問。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援鄂醫療隊領隊、醫學工程部主任朱慶棠就如何在ICU床位不足情況下對重症病人展開救治作了相關介紹。
  • 守護生命,白衣天使築起戰「疫」長城——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第三批...
    在我人生處於最低谷最絕望的時候,我住進了武漢協和醫院西院重症病房,得到了湘雅醫院救援隊最好的醫生、最好的護士的救治,你們的逆疫而行的無畏精神,為我們在死神面前築起了一道白色長城,謝謝你們!」3月7日,在馳援武漢「滿月」之際,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第三批醫療隊收到了一封特別的感謝信,已出院的患者林先生向白衣天使們表達了最真摯的感謝。
  • 民進省委會原副主委陳亞崗率浙江省第三批援鄂醫療隊凱旋!
    民進省委會原副主委陳亞崗率浙江省第三批援鄂醫療隊凱旋!民進中央委員、民進省委會原副主委、浙大四院首任院長、傳染病學專家陳亞崗帶領浙江省第三批援鄂醫療隊(方艙醫院分隊)平安凱旋。由陳亞崗擔任隊長的第三批援鄂醫療隊(方艙醫院分隊)在武漢連續工作49天,是我省援鄂醫療隊中隊伍人數最多、收治患者最多、換防次數最多的隊伍。
  • 太原市組建的第三批援鄂醫療隊整裝待發 隨時候令馳援
    太原市組建的第三批援鄂醫療隊已經整裝待發,隨時等候命令馳援。王海霞是太原市人民醫院的主管護師,在第一次接到援鄂通知後,她毫不猶豫地寫下請戰書,第一時間報名。王海霞說,「在疫情面前,醫護人員不能退縮,一定要衝在最前面,盡到應盡的職責。」經過綜合考核,王海霞最終成為第三批援鄂醫療隊隊員。
  • 62件援鄂醫療隊資料被遼寧省檔案館收錄
    昨日,遼寧省檔案館徵集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援鄂檔案進館儀式在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舉行。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援鄂前方醫療隊124名醫護人員向遼寧省檔案館共捐贈32種62件記錄了遼寧援鄂抗疫一線歷程的珍貴檔案資料。
  • 「抗「疫」群英譜」全員衝鋒在抗疫最前線——記中南大學湘雅醫院...
    全員衝鋒在抗疫最前線——記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感染病科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段涵敏 通訊員 嚴曉博12月2日上午,寒風凜冽,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發熱門診的預檢分診處,身穿防護服的護士長蔡小芳和護士張翠紅正在為就診患者測量體溫並仔細登記相關信息
  • 長沙行動丨中南大學湘雅醫院130名醫護人員馳援武漢
    (一支由130名醫護人員組成的湘雅醫院第三批支援湖北國家醫療隊出徵奔赴武漢。)圖片均由 通訊員 提供)       星辰在線2月7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胡偉男 通訊員 羅聞 嚴麗 汪泉佺)2月7日下午,在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門診前坪,一支由130名醫護人員組成的湘雅醫院第三批支援湖北國家醫療隊出徵奔赴武漢,自發前來送行的領導、同事、親朋、好友、市民紛紛向載著隊員們前往高鐵站的車隊豎起大拇指。
  •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被中宣部授予國家援鄂抗疫醫療隊「時代楷模」稱號
    9月23日,中共中央宣傳部授予國家援鄂抗疫醫療隊等10個抗疫一線醫務人員英雄群體「時代楷模」稱號,表彰他們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一線做出的卓越貢獻,弘揚他們用實際行動踐行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等6支醫療隊組成的國家援鄂抗疫醫療隊獲此榮譽。
  • 上海最大規模援鄂醫療隊出徵...
    華山醫院:90分鐘「成軍」!華山第四批援鄂醫療隊今出徵昨天的元宵夜,當華山人正沉浸在與前三批援鄂醫療隊員連線祝福的氣氛中時,20:57分,華山醫院院長丁強在科主任群發布召集令:明天需要210人馳援武漢,大家可以向文東副院長報名。
  • 湘雅醫院「百人團」馳援武漢,接管重症病房!
    今天(2月7日)下午四點半, 來自湘雅醫院的一支30名醫生、100名護士 組成的國家醫療隊北上援鄂, 2月7日上午9點,團隊成員集結,整裝待發,隊員中包括老黨員、科主任、教授、護士長,同時也有80後、90後、二孩媽,其中很多人參加過援塞抗疫等大型公共衛生應急事件。 這是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組建的第三批援鄂國家醫療隊,他們於今天(2月7日)下午四點半,乘坐G840出徵武漢,接管武漢協和醫院西院區重症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