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皇宮為何建得如此寒酸?

2021-01-18 煮酒君

但凡大一統的中央王朝都會建造成金碧輝煌的宮殿來彰顯身份、國力。秦朝有阿房宮、漢朝有未央宮、唐朝有大明宮、明清兩朝則是故宮紫禁城。但是有這麼一個經濟高度發達的朝代,它的皇宮卻顯得平淡無奇、默默無聞。

這座平淡無奇的皇宮就是趙氏宋朝皇宮,無論是曾經繁華的汴梁城,還是後起之秀的臨安城。兩宋時期,與前朝相比趙氏皇帝居住的皇宮都顯得略顯寒酸。據史料記載,宋朝的皇宮規模很一般,史載「宮城周回五裡」。所謂的「周回五裡」指的是周長五裡,要知道唐朝的大明宮,周長最少也達到15裡。而且宋朝的「宮城周回五裡」指的還是皇城,皇城之內還有宮城,要知道大明宮的的周長15裡指的可是宮城。兩相比較之下,宋朝的皇宮兼職就是「四合院」。

這樣的宮闈建造跟宋朝的經濟實力可以說是「背道而馳」。我們都知道宋朝的經濟在古代封建王朝當中名列前茅,而且發動的商品經濟、海外貿易經濟為宋朝帶來了巨額的財富。據英國經濟史學家麥迪森的《世界經濟千年史》,宋朝建立那年人均 GDP已達到600 美元,經濟總量佔全球的21%,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按道理來說,在這種發達經濟的支撐下,宋朝的皇宮就算不像大明宮那麼磅礴大氣,也不至於如此「小家碧玉」。

實際上,宋朝皇宮「小家碧玉」是有原因的。所以是宋朝皇帝都算比較平庸的,除了宋真宗好大喜功去泰山封禪外,大部分皇帝的規規矩矩、本本分分的處理國家政務,沒有特意的去追求物資的享受(宋徽宗除外)。

再加上宋朝建國之初,宋太祖趙匡胤一直在思考如何汲取前代教訓使江山社稷得以永固,感懷前朝百姓因收到剝削壓迫而最終奮起反抗,遂下令命人刻了一座石碑,立在太廟寢殿的一間密室裡,平時遮蔽得很嚴,任何人不得進入,只有太廟四季祭祀和新天子即位時,這間密室才能打開,屆時天子在一名不識字的宦官引領下進入,別人都不知道碑上刻的是什麼。靖康之變後金人入侵,才打開了這間密室,眾人才看到了碑上的內容,根據王夫之《宋論》的記載,這塊神秘石碑上刻的是趙匡胤交代給後世子孫的3句話:「保全柴氏子孫,不殺士大夫,不加農田之賦。」因為「不加農田之賦」,所以宋朝治國也秉承著「勤儉持家」的原則,儘量不去增加百姓的負擔,自然而然就減少了修建宮殿的頻率。

當然這三句話更多的是要表達趙氏皇族對前朝皇室、對士大夫、對農民的敬畏之心。這種敬畏之心,可不是口頭說一下。事實上,在宋太宗繼位後感懷皇宮太小,想要擴大皇宮的規模。當即找來了工程師傅,連圖紙都畫出來了,可是在馬上就要施工的時候,卻碰到一個難題,那就是拆遷。為了順利修建皇宮,趙光義派出了許多說客去做周邊農民/市民的思想工作,希望皇宮附近的這些人家遷走,但最終落得一個「居民多不欲徙」,趙光義只好放棄了擴建計劃的結果。

在兩宋這樣皇帝修建宮殿退讓老百姓的例子還有很多,南宋紹興二十九年皇太后韋氏附葬於永祐陵,因陪葬工程,需要拆遷一部分「士庶墳冢屋宇」,宋高宗在下令拆遷前,特意要求「先估實直」,最後按照市價加倍的標準進行了補償。

還有就是但凡朝廷因故要拆一些房屋,如果這些房子都租出去了,所以在制定補償標準時不僅考慮了對房屋主人進行補償,對租房人也給予了補償,但即使如此,仍有人提出標準不夠高,朝廷於是「再行審核,稍與添給」,最後提高了補償標準,並增加了一筆搬家費,才妥善處理了這件事。

從這三件事例不難發現正是兩宋統治者對老百姓的敬畏之心、憐憫之心,最終在使得兩宋的皇宮不如阿房宮、未央宮、大明宮那樣雄偉壯麗。

相關焦點

  • 繁榮富庶的宋朝,卻沒有一座富麗堂皇的皇家建築,這是為什麼?
    在古代中國,宋朝的統治者相較於其它朝代更加重視商業的發展,提高了商人的社會地位;因而宋朝工商業很發達,並產生了最早的資本主義萌芽。發達的工商業能創造更多的社會價值,趙宋朝廷的稅賦收入自然也應該更多,那麼體現皇家威嚴的皇宮自然也是宏偉無比。
  • 國民美食:宋朝皇宮一天消滅350頭羊,為了養羊甚至耽誤打仗
    其實宋朝人的餐桌也是如此,但和如今的我們比起來,千年前的宋朝餐桌上,他們只鍾情於一種肉食——羊肉!宋朝人為何偏愛羊肉?羊,作為已知的、人類最早養殖以及食用的家畜。它一直是世界各國古代人民最重要的肉食來源之一,這和當時的社會背景有很大的關係。馬——首先宋朝中原本來缺少馬匹的,就算有,也是作為戰備要儲備起來的。
  • 東南亞「最寒酸」的皇宮,就在馬路旁邊,不收門票,遊客隨意進出
    比如,位於峇里島中部的「烏布皇宮」,就是峇里島最有代表性的人文旅遊景點之一,只要來過峇里島旅遊的遊客,肯定都會到「烏布皇宮」來打卡,否則好像白來了峇里島旅遊一樣。曾經的烏布只是峇里島中部的一個小村莊,由於地理位置的局限,不靠海,剛開始並不太受到關注。
  • 《清平樂》為何很少有太監的戲份?宋朝太監很守規矩
    《清平樂》為何很少有太監的戲份?這與宋朝歷史上太監的「低調」密切相關。宋朝時期,太監很守規矩。太監,最初指的是高級別的宦官,後來泛指所有的宦官。作為皇宮裡一群特殊的人群,太監為居住在皇宮裡的皇室成員提供服務,是他們的家僕。皇帝一出生,就與太監朝夕相處。太監是皇帝人生中的重要參與者。因此,從感情上來說,皇帝對太監有著天然的信任。
  • 建文帝如果不自焚,就在皇宮坐著,朱棣敢殺他嗎?
    如果建文帝朱允炆坐等朱棣,那就是書呆子,必然被殺,根本不存在朱棣敢不敢殺的問題。有人可能會問:朱棣如此冒天下之大不韙,不怕激起民憤,乃至民變嗎?皇位的合法性何在?這麼問其實也是書呆子一枚,根本看不透朱棣是什麼人。
  • 宋朝富有而繁榮,為何總是發生農民起義?
    為何兩宋社會動蕩不安,農民起義頻繁?宋朝富有而繁榮,為何總是發生農民起義?這是一個關於社會經濟結構的問題。宋真宗除了讓專門的大司農等農業專家進行培育改良,其自身也在皇宮之中進行試種。後來,宋真宗又引入了暹羅(現在的泰國)的良種水稻,對前來宋朝貿易的阿拉伯人也十分看重,他們帶來的胡蘿蔔等,也在宋朝進行大量的種植。
  • 皇宮秘聞——明朝建文帝朱允炆的結局之謎
    建文帝朱允炆在繼位的第一年,朱元璋的兒子燕王朱棣就起兵造反了,直攻南京,當時明朝的皇宮還不在北京,而是南京。在建文四年的時候,燕王朱棣率兵攻入皇宮,奪得皇位,而在朱棣成為皇帝的同時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成為了一個謎。
  • 《水滸傳》中,西門慶為何頭上要戴花?這是宋朝男人的時尚
    當然了,能夠推動男子簪花如此盛行,還得靠皇室上層的「以身作則」。比如宋徽宗,就非常喜歡戴花,不論是外出遊玩,還是進宮上朝,都會戴花。 在進士及第的時候,皇宮會設席招待,還會賞賜每人一朵宮花。能夠受到這種待遇,自然很讓人驕傲的了。 《驀山溪》中的「金杯酒,君王勸,頭上宮花顫」就描述得非常恰當。 連上層的皇親貴族、文武百官都如此看重戴花,那麼社會上的達官貴人,自然也不會放過對於這一禮儀的追捧。
  • 大理請求內附,宋朝百般避讓,宋朝和大理的關係為何如此怪異?
    總體來說,大理國一直想親近宋朝,當宋朝的藩屬;但宋朝卻百般迴避,唯恐避之不及。註:段譽,歷史原型為大理憲宗段和譽(1083年-1176年),在位時被宋朝冊封為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司空、雲南節度使、上柱國,這是宋朝與大理建立官方關係之始。
  • 清平樂:揭秘宋朝女子妝飾,張貴妃的頭冠為何如此搶鏡?
    一、「一年景」花冠 雖說這張貴妃頭上的花冠確實讓人看得眼花繚亂,可在宋朝,頭上戴花是盛行一時的潮流。皇宮在舉行簪花宴時,就會叫御苑常備應時的鮮花,用來賞賜臣下和宴會簪戴。根據《宋史·輿服志》的記載,宋代皇帝會給新進士設宴,叫作聞喜宴,到時候給新進士賜花戴。
  • 龍袍象徵絕對的統治,可為何到了宋朝,皇帝的龍袍上卻沒龍紋?
    「冕服」一般是皇宮中舉行什麼大型活動時皇帝所穿的衣服,雖然看起來金光閃閃,非常有氣勢,但是它是肉眼可見的繁瑣,穿上之後非常不靈活,甚至還能導致行動不便,所以皇帝只有在參加什麼登基、祭祀等這種大型活動時才會穿。
  • 平民、士大夫、朝廷,宋朝佔卜文化為何如此流行,「上下通吃」?
    不僅平明百姓如此,由於道教的興盛,朝廷內上至皇帝、下至百官,也破沉迷於佔卜數術,如遇大事,定要佔上一卜以看吉兇。佔卜文化自《周易》始,自古有之,卻在宋代走向空前的興盛,佔卜從業者數不勝數,佔卜類圖書也大量出版,且佔卜的發達非只民間,宮廷更甚。宋佔卜文化如此盛行,原因為何?
  • 宋江為何不推翻宋朝統治?再讀《水滸傳》,終於懂了宋江
    那時我頗為不懂,為何梁山好漢如此敬重宋江?為何宋江屢屢退讓,接受招安?為何不舉兵,直接推翻宋朝統治? 故事前期,總是令人心頭喜悅,情緒激昂的。那時,梁山泊剛開始聚義,無數英雄豪傑盡往。 每次有豪傑上山,宋江從不為難,真誠以待,是以頗得人心。無數人敬重宋江,人稱「呼保義」,又換「及時雨」。
  • 「上至王公,下至平民」,宋朝女子相撲為何如此繁榮?
    宋朝統治者重視經濟的發展,對南方的開發問題也十分重視。新興城市相繼發展起來,帶來了許多的民間娛樂活動,為老百姓提供了新的消遣方式。相撲運動在這個思想政治開放的朝代發展起來,得以流傳開來,且範圍十分廣泛,上至王權貴族,下至布衣平民。在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相撲運動的活動以及比賽等。
  • 宋朝18位皇帝,其中6人無子繼位,4個疑點揭出真相!
    宋朝(960年-1279年),共經歷319年,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王朝超過300年的朝代。除了漢朝,夏、商、周朝,宋朝的歷史可以說是比較長的一個朝代了。那麼朝代歷史如此悠久的王朝,為何宋朝18位皇帝,其中6人無子繼位,到底是什麼原因?主要有4點。一是宋朝皇帝體質偏弱。
  • 宋朝GDP佔世界80%,為何不堪一擊?《水滸傳》早已告訴了我們答案
    無論從經濟發展,還是科技文化發展,宋朝確實是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的一個高峰。網絡上甚至流傳著這樣一個說法:宋朝GDP佔到當時全世界的80%。且不說這種說法是否靠譜,但也說明宋朝確實富庶繁榮,可謂富得流油。這裡就出現了一個問題,大宋如此富裕為何不堪一擊?為何「靖康之恥」時,大宋廟堂輕易就被一鍋端了?
  • 你見過如此寒酸的機場嗎?機票都是手寫,遊客:還不如超市小票
    你見過如此寒酸的機場嗎?連機票都是手寫,遊客:還不如超市小票。這個地方就是在一座小島上,機場就是聖克魯斯機場,這裡的機場是相當的簡陋,而且和大家所認知的機場,是存在很大差距的。首先就是飛機票,因為總是要先拿到飛機票才能去坐飛機。通常情況下正常的飛機票就是列印出來的。
  • 宋朝太學對太學生其實有各種優待
    俗話說得好,無利不起早,太學生這麼早就祭灶,說明祭灶能給他們帶來好處。至少他們心目中,祭灶能帶來好處。宋朝老百姓祭灶,地點通常在廚房。太學也有廚房,甚至有好幾個廚房。但是太學生人數太多,假如一千多人烏烏泱泱都去廚房,廚房再大也得被擠爆。所以他們只能分別在齋裡祭灶,也就是在各自的班級裡祭灶。太學生祭灶會擺什麼供品呢?有灶糖,有甜酒,另外還有三道果盤:大棗、荔枝、蓼花糖。
  • 年關將近,宋朝太學生在忙什麼?
    俗話說得好,無利不起早,太學生這麼早就祭灶,說明祭灶能給他們帶來好處。至少他們心目中,祭灶能帶來好處。宋朝老百姓祭灶,地點通常在廚房。太學也有廚房,甚至有好幾個廚房。但是太學生人數太多,假如一千多人烏烏泱泱都去廚房,廚房再大也得被擠爆。所以他們只能分別在齋裡祭灶,也就是在各自的班級裡祭灶。太學生祭灶會擺什麼供品呢?有灶糖,有甜酒,另外還有三道果盤:大棗、荔枝、蓼花糖。
  • 宋朝歷史上堪稱「異族」,富得流油,為何軍隊戰鬥力卻十分薄弱?
    但是宋朝在歷史上堪稱「異族」,雖富得流油,但其軍隊戰鬥力卻十分薄弱,版圖遠不及其他大一統王朝,且屢次遭異族欺凌,堪稱「經濟巨擘,軍事巨擘」。事實上,宋朝的軍力之所以如此強盛,有其不得已之處,大致有三個原因:第一,「崇文抑武」的國策削弱了國民的尚武精神,也嚴重製約了武將的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