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袍象徵絕對的統治,可為何到了宋朝,皇帝的龍袍上卻沒龍紋?

2020-12-26 正說史實

引言:在我國古代,皇帝一般都會被譽為「真龍天子」,古代人相信皇帝就是神仙在凡間的化身。通過古裝影視劇我們會發現,皇帝大都身披金色龍紋大袍,這種龍紋就是用來彰顯皇帝的威嚴。

近千年來,各代皇帝都會把「龍」作為圖騰,也許是為了讓大家更加相信皇帝就是真正的「真龍天子」。不論是在搜尋引擎上搜歷代皇帝的畫像,還是通過各種電影電視劇所看到的各代皇帝,他們大部分都有一個相同的特徵,就是他們所穿的衣服上都有龍紋。

漢高祖畫像

在古代沒有相機,當時全靠畫像替代。大概看完各朝各代的皇帝畫像後,發現其他朝代的皇帝大都身披龍袍,非常大氣,可偏偏只有宋代皇帝的畫像樸素到在再也不能樸素,簡直就像一個大臣。《宋史·輿服志三》中曾有記載:「唐因隋制,天子常服赤黃、淡黃袍衫,宋因之」大概意思就是宋朝的服制承襲了隋唐。

宋朝官服

唐朝李世民的畫像中我們能看到非常明顯的龍紋,之前說過宋是承襲隋唐,那為什麼在宋朝皇帝身上的「龍紋」卻不見了呢?

其實歷代皇帝畫像並不是那代人所繪

我們不論是在影視劇中還是在那些史書中看到的皇帝帥氣的衣服,這種服飾叫做「冕服」。「冕服」一般是皇宮中舉行什麼大型活動時皇帝所穿的衣服,雖然看起來金光閃閃,非常有氣勢,但是它是肉眼可見的繁瑣,穿上之後非常不靈活,甚至還能導致行動不便,所以皇帝只有在參加什麼登基、祭祀等這種大型活動時才會穿。

嘉慶帝畫像

而再看李世民的畫像時,會發現李世民的畫像其實不是唐朝人所作的,而是由明朝人所繪。為什麼這麼說呢?李世民畫像中的「龍紋」是明代初期的樣式,如果再看一眼朱元璋的畫像或許就真相大白了。所以李世民的畫像很有可能是當時明代畫師根據當時的龍袍樣子所作的。

李世民(左)、朱元璋(右)

我們現在看到的秦始皇、漢高祖等皇帝的畫像大部分都是現代畫家通過參考閻立本的《歷代帝王像》所作的畫,而這個閻立本其實是個唐朝人,身為唐朝人自然不可能見過唐代之前的皇帝長什麼樣,所以當他繪製《歷代帝王像》的時候,同樣也是借鑑其他人,再加上自我創作,有偏差是很正常的事情。

秦始皇畫像

宋朝龍袍上並沒有龍紋

其實在北宋的時候並沒有出現繡著龍紋的黃袍,而這種「龍紋」歷史記錄中最早出現的時期是金朝。而到了元朝時,這種「龍紋」的圖案就已經開始廣為流傳了。所以這種繡著龍紋的黃袍很有可能是起源於南宋,之後被金、元慢慢吸收,最後被明、清發揚光大。

元文宗(左)、元明宗(右)

宋朝皇帝穿衣樸素跟當時的審美有很大關係。不論是瓷器還是服裝,宋朝都一味追求「極簡」,不像唐朝那樣以大紅大紫為美。而且宋朝還非常提倡「節儉」,就算是皇帝,也不會在穿著打扮上花大價錢。

宋代瓷器

那麼,宋朝真的就連一件「龍袍」都沒有嗎?其實是有的,但是不像各大影視劇中那樣,宋朝的「龍袍」是頭戴通天冠,身穿心形曲領的龍袍,這才是真正的宋朝龍袍。以後千萬別再被古裝影視劇誤導了。

真正的宋朝龍袍

參考資料:

《宋史·輿服志三》

《歷代帝王像》

《清史稿·志七十八·輿服志》

《易·乾》

(註: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侵刪)

往期精彩文章

「自梳女」是什麼?洞房時手握剪刀抵抗新郎,孤獨一生只為不出嫁

他是李雲龍的原型,因作風問題連降兩級,上司見他還得敬禮

古代敬事房是什麼?為何太監們擠破頭都要進,嬪妃們卻都很害怕

相關焦點

  • 龍袍是帝王的象徵,為什麼到了宋朝皇帝都不穿龍紋了
    《清平樂》劇中·宋仁宗《宋史·輿服志三》中記載,宋朝的服制承襲了隋唐。在唐朝皇帝李世民的畫像,能看到很明顯的龍紋,既然宋承襲隋唐,那麼為什麼象徵著「皇權」的龍紋不見了呢?皇帝若每日穿著華麗的「冕服」上朝,就好比你現在穿著婚紗上班,氣勢是有了可是太不方便。其次我們看到身穿龍紋的李世民畫像,其實不是唐朝人繪製的,而是出自明朝人之手,極有可能是明代某位宮廷畫師,根據當時皇帝龍袍圖案繪製而成,李世民衣服上的龍紋是明初的樣式,與明太祖朱元璋的畫像一對比,有內味了。
  • 揭秘,龍袍象徵皇帝,為何宋朝皇帝卻不穿龍袍而穿官服?
    說到黃袍,就是帝王才能穿的禮服,又叫龍袞,是因為袍上繡有龍形圖案而得名,雖然現實生活中,並沒有龍這種生物,但自古以來,關於龍的傳說卻從沒停止過,就連我國傳統文化的源頭《周易》裡,也有許多關於龍的記載,裡面的很多卦象,都用龍來形容,比如《易·乾》記載,「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 古代歷代君王都穿著龍袍上朝,為何到了宋朝,皇帝不穿龍紋袍了?
    眾所周知,龍是帝王的象徵,不論是天界還是人間,皇帝、玉帝穿的衣服上都會畫上一條一條龍,但宋朝時期,皇帝們的穿著都非常樸素,且不僅只會穿著黃色的龍袍,顏色多到紅色,甚至是白加紅,衣服上的紋路更是清減,為何宋朝如此獨樹一幟呢?
  • 一直以為龍袍是黃色,直到我看到了黑色的龍袍!
    歷史上的九五至尊們都穿什麼衣服?人靠衣裝馬靠鞍,皇帝留給人們的印象就是他那一身黃燦燦的龍袍,但歷史上的龍袍其實並不都是那樣。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各個朝代龍袍的變遷。秦朝的「龍袍「恐怕是所有朝代中顏色最特殊的了。
  • 破解清朝皇帝龍袍中的密碼
    清代帝王服飾正是這樣,把傳統特色與本民族元素完美的融合,而除了在服裝的方寸之間,滿、漢兩種文化也得以在更廣闊的天地和平共處。 ■ 「龍袍」之上不僅龍唱主角 那麼,作為皇帝吉服之一的龍袍,上面是布滿了龍的圖案嗎?在房宏俊的指引下,記者這才發現,龍袍上除了龍唱「主角」之外,還充滿著形形色色的「配角」,甚至連平時人們不大喜歡的蝙蝠也在其中。
  • 為什麼朱元璋的龍袍是黃色的,秦始皇的龍袍是黑色的?
    其實不然,皇帝穿黃袍其實是隋唐以後才流行起來的,秦朝的龍袍就是黑色的。 到了漢文帝時期,他很喜歡黃色,是歷史上第一個穿黃色龍袍的皇帝,但是他的子孫卻沒有這個喜好,仍以黑色為主。
  • 奇聞怪談之龍袍怎麼洗?
    龍袍是帝王的象徵,巔峰權位的象徵,那很多人要問了,能水洗嗎?不能水洗臭了可咋搞?畢竟皇帝的臉面很重要啊其實早在秦漢南北朝時期,並沒有那麼講究,亦或是工藝並沒有那麼發達,龍袍也不過就是皇帝的一件衣服,龍袍是可以水洗滴。
  • 清朝皇帝的龍袍能不能用水洗,真正答案是:還沒穿髒就已經換掉了
    龍袍是皇帝的專屬衣物,作為一國之君,皇帝本人的龍袍也是自身地位的象徵。可是諸多讀者肯定會有一個疑問,就是皇帝每日所穿的龍袍,是否需要清洗?歷史學家們會對此給出怎樣的回答?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在我國古代封建王朝時期,皇權是神聖不可侵犯的,作為一國之君,帝王需要絕對的權力。在絕大多數人的印象中,皇帝們都要身穿龍袍,端坐於金鑾殿之上,接受百官的朝拜。自隋唐時起,明黃色開始成為皇室貴族的專屬顏色,尤其是皇帝的龍袍,更是以此顏色為主,其他人膽敢擅自使用,必然會性命不保。
  • 兩個宋朝的冷知識:龍袍為什麼是紅色,宋體字是宋朝的麼
    一、宋朝的龍袍為什麼主要是紅色的黃色的龍袍主要是明清兩代,明朝的龍袍是土黃色,清朝的龍袍是明黃色,取的主要是大地的顏色。但在之前龍袍可不一定是黃色的,比如秦朝是黑色。按照每一朝代克制前朝的理論,到了大宋,是火德,火德尚紅。所以宋朝皇帝的龍袍多為紅色。趙匡胤當年被「黃袍加身」的時候,那個衣服確實是黃色的,但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龍袍。
  • 封建王朝中,皇帝的龍袍洗不洗?
    第一:龍袍製造過程極為繁瑣,一件成品龍袍需要不同的工人分工合作,比普通服裝的人工成本要增加數十倍之多。據清朝文獻資料記載,由於龍袍是皇帝專用衣物,所以在設計和製作龍袍的時候,可謂是不計成本。工人們極盡巧工,精益求精,選擇最上乘的布料,採用緙絲、刺繡製造出一件有著龍騰圖案,金光燦燦的精美服飾。
  • 古代皇帝的龍袍不能用水洗,那臭了又該怎麼處理?
    秦始皇於公元前221年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制度的國家,他規定只有皇帝才能自稱為朕,皇帝的印章稱為玉璽,皇帝步行專用道路稱為御道,皇帝的車馬奔馳的道路稱為馳道等。這些政策被其後的帝王不斷的沿用和創新,並在隋唐時期出現了皇帝專用的服飾---龍袍。古時候人們認為皇帝為真龍天子,因此皇帝的服裝上面都繡有龍紋圖案,故稱為龍袍。
  • 皇帝龍袍十幾年不清洗,他是如何忍受那個味道的?妃嬪也不嫌棄?
    龍袍,顧名思義,繡著龍的袍子,乃是指皇帝專屬衣物,代表著皇帝至高無上的地位。而很多人估計不知道,龍袍是從來不洗的,一件龍袍穿十幾年都是小事,甚至還會傳給下一代皇帝繼續穿。比如,溥儀在偽滿洲國登基那天想穿的龍袍,就是光緒皇帝留下的。
  • 清朝皇帝的衣櫃:傳統的剝離與再融,一件龍袍竟然承載一個時代
    以皇帝的衣著為例,看慣了清宮劇,人們對清朝的皇帝的印象就是,經常穿著一身明黃色的,繡著一條條龍紋的龍袍,頭上戴著一個鬥笠似的帽子。即使是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也能更直觀的感受這種形式的龍袍,在一些攝影攤點上會有這種影樓裝。
  • 皇帝的龍袍到底是怎麼做的 一件龍袍17條龍均為黃金織造而成
    在影視劇中我們經常看到很華貴的龍袍,那麼真實歷史上的龍袍到底長什麼樣,真的有史書上記載的那樣華貴嗎?答案是真的,我國曾出土過明朝的一些龍袍,從這些龍袍上我們可看出當時的皇帝穿著是多麼的奢華。皇帝龍袍是專人專供製作明朝皇帝的龍袍一般都是量體裁衣而成,是要根據皇帝的身高體重等數據來制定龍袍的。這些尺寸定好之後,就會有專門的人員來挑選面料。用織造機直接將袍子的面料織好,再根據原來就設定要的面料尺寸直接裁剪而成,最後將這些裁剪好的部分拼接起來,這樣一件嶄新的龍袍就這樣製作完成了。
  • 天天在電視上見的龍袍,你知道有多貴嗎?製作一件至少要919人
    說到龍袍,一般人會下意識認為,就是皇帝穿的衣服。但事實上,皇帝穿衣的規矩無比講究,龍袍看著有龍有紋,論等級卻要次於「禮服」屬於「吉服」,上下通裁,適合在吉慶宴會或朝見臣屬時穿。在清朝,皇帝的服飾基本上分為三大類,即:禮服、吉服和便服。
  • 古代皇帝為何穿龍袍,有什麼說法嗎?
    皇帝為什麼要穿龍袍?說法很多,講究也很多近年來,很多歷史宮廷電影和電視劇被熱播和追捧,我們在追劇時其中一個角色令人羨慕,這就是皇帝。吃香喝辣,甚至擁有后妃佳麗無數。當然我們在羨慕古代皇帝的同時,會發現皇帝穿的服裝與眾不同。皇帝都是穿著帶有龍紋的古裝,這是皇帝的象徵。
  • 給清朝皇帝做一件龍袍需要花十幾萬?沒錯,光繡工就得五百人!
    事實上去過博物館的朋友可能會注意到,龍袍上面除了兩條龍之外還有很多細小的複雜圖案,紛繁複雜並且個個都十分精緻。其實這些圖案每個都有象徵意義,在古代封建社會龍袍的製作是頭等大事,歷史上因為龍袍圖案出錯而導致被殺頭的事時有發生。其實關於龍袍還有更多鮮為人知的事情,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
  • 趙匡胤的新衣:龍袍非皇袍,皇帝也不一定就要穿龍袍
    在我們的印象之中,除了象徵華夏圖騰的龍能夠表現無上權力之外,就已經找不到其他動物圖騰可以替代了。而且在眾多接觸過影視劇和歷史案例之中,都能見到明晃晃的龍袍。特別是在明清時期,黃色更是特屬於皇家的色彩,非天子不可擅用。但歷史是存在發展規律地,而且黃色也並不是每一個朝代都是最為追捧的顏色,也不是皇帝就要身著黃色。
  • 皇帝龍袍有幾種顏色? 雍正時期為石青月白色(圖)
    可為什麼偏偏選擇龍作為皇帝衣衫上的圖案呢?簡單地說,因為龍的寓意要比麒麟更深刻一些。  麒麟形象早期受長頸鹿的啟發  麒麟說起來很有意思,有學者認為,我們創造麒麟這個瑞獸早期是受長頸鹿的啟發。從某種意義上講,人創造這樣一個形象,一定是基於某一種形象。
  • 古代皇帝的龍袍價值連城,穿髒了又不能洗,他們是怎麼做清潔的
    龍袍這個東西,便是皇帝的工作服裝,作為至高無上的人,那工作服裝務必是最好的,龍袍代表的是皇權和身份,必須霸氣側漏,皇帝的龍袍上面繡有九條金龍,胸口、身後各一,左右兩個肩各一,前後左右膝關節處各二,也有一條繡在衣衫裡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