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龍袍有幾種顏色? 雍正時期為石青月白色(圖)

2021-01-08 中國新聞網

皇帝龍袍有幾種顏色? 雍正時期為石青月白色(圖)

  從古至今,龍袍對於普通大眾來說都是特別神秘的。其實古代中國人締造出了很多瑞獸,比如龍、麒麟、鳳凰等,尤其是麒麟,有太平、安康、祥瑞的意思。可為什麼偏偏選擇龍作為皇帝衣衫上的圖案呢?簡單地說,因為龍的寓意要比麒麟更深刻一些。

  麒麟形象早期受長頸鹿的啟發

  麒麟說起來很有意思,有學者認為,我們創造麒麟這個瑞獸早期是受長頸鹿的啟發。從某種意義上講,人創造這樣一個形象,一定是基於某一種形象。在遠古時代,有人把這個形象帶過來的時候,中國人就不能接受,所以就對麒麟的形象加以改變,把它的脖子縮短了,紋飾也變得更花一些。

  我們認為麒麟只是一個祥瑞之獸,而龍作為神獸,能夠上天入地,包括入海、入水,無所不能。這是龍作為皇帝象徵的一個最基本的特徵。我們說皇帝是「真龍天子」;皇帝開心叫「龍顏大悅」,不開心了就是「龍顏不悅」;皇帝的床叫「龍床」,坐的椅子是「龍椅」——什麼都跟龍有關。以前還有一出京劇叫《打龍袍》,主要是說皇帝犯了錯誤,犯錯誤依然會受到懲罰,但是不能直接體罰皇帝,所以就打龍袍作為一種象徵性的懲罰。

  龍袍形制不變,材料不同

  這是一件清中期皇帝的夏季吉服龍袍。在我們的印象中,明黃色才是皇帝使用的顏色,才是龍袍的顏色,而這件龍袍卻是藍色的。可能有人會覺得是不是搞錯了,其實沒有錯。實際上,龍袍的顏色有四種——黃、白、紅、藍,即明黃(這是我們大家都比較熟悉的)、月白色、大紅和石青色。過去說的「八旗」也是這四個顏色——正黃、正白、正紅、正藍以及鑲黃、鑲白、鑲紅、鑲藍。

  到了雍正時期,龍袍就定為這四種顏色:石青、明黃、大紅、月白,而且石青色是打頭的。到了乾隆時期,把顏色比較重的石青色改成了藍色,所以藍色的龍袍越往後顏色就變得越淡。

  皇帝一年四季的衣服是在變化當中的。皇帝因為有禮制管束著,所以龍袍的形制都是一樣的,但使用的材料不同。這是一件夏服,是透光的,把手擱進去,隔著衣服能隱隱約約看見。這是一種很薄的紗,上面繡著龍。

  賞析

  右圖是一塊明代龍袍的衣料,還沒有經過剪裁。可以看得很清楚,中間是人的頸部,也就是頭部,這個地方是要裁掉的。明代龍袍上的龍都碩大無比,不像清代。清代龍袍形成定式以後,一件龍袍上有九條龍。而這塊料子上後面只有兩條,前面是一條大龍。這塊明代晚期的料子,能夠保存到今天非常不容易。中間留了一條線沒有織上,應該從這個地方剪開。這個布料是直接織錦的,從它的背面可以看到,即在織造這塊布的時候,直接就把圖案織在上頭了。也就是說,龍袍上的圖案實際上是先織上去,然後再剪裁的。

  馬未都

  祖籍山東榮成,生於北京。著名收藏家、觀復博物館創辦人及現任館長。

相關焦點

  • 這才是清朝皇帝的龍袍,不僅僅有金黃色,沒有電視劇中那麼好!
    這才是清朝皇帝的龍袍,不僅僅有金黃色,沒有電視劇中那麼好!普通人家的衣服沒那麼多講究,能有塊布能夠裁剪出來就很幸福了。而清朝皇帝的龍袍就不一樣了,是有一定的規格,樣式有講究的。圖為清朝皇帝的龍袍,很容易就皺了,沒有很驚豔的感覺。
  • 一直以為龍袍是黃色,直到我看到了黑色的龍袍!
    人靠衣裝馬靠鞍,皇帝留給人們的印象就是他那一身黃燦燦的龍袍,但歷史上的龍袍其實並不都是那樣。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各個朝代龍袍的變遷。秦朝的「龍袍「恐怕是所有朝代中顏色最特殊的了。秦始皇深受陰陽五行學說的影響,認為秦朝是以水德立國,而水德為黑,所以秦朝的服飾以黑色為尊貴,秦始皇的龍袍也就是黑色的啦。
  • 為什麼朱元璋的龍袍是黃色的,秦始皇的龍袍是黑色的?
    這是因為秦朝是水德,五行中,水為坎,主色主黑,所以秦朝龍袍是黑色的。 漢朝建立後,劉邦可能覺得黑色很不錯,漢初龍袍的顏色也是黑色。 到了漢文帝時期,他很喜歡黃色,是歷史上第一個穿黃色龍袍的皇帝,但是他的子孫卻沒有這個喜好,仍以黑色為主。
  • 清朝皇帝的衣櫃:傳統的剝離與再融,一件龍袍竟然承載一個時代
    以皇帝的衣著為例,看慣了清宮劇,人們對清朝的皇帝的印象就是,經常穿著一身明黃色的,繡著一條條龍紋的龍袍,頭上戴著一個鬥笠似的帽子。即使是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也能更直觀的感受這種形式的龍袍,在一些攝影攤點上會有這種影樓裝。
  • 破解清朝皇帝龍袍中的密碼
    清代帝王服飾正是這樣,把傳統特色與本民族元素完美的融合,而除了在服裝的方寸之間,滿、漢兩種文化也得以在更廣闊的天地和平共處。 ■ 「龍袍」之上不僅龍唱主角 那麼,作為皇帝吉服之一的龍袍,上面是布滿了龍的圖案嗎?在房宏俊的指引下,記者這才發現,龍袍上除了龍唱「主角」之外,還充滿著形形色色的「配角」,甚至連平時人們不大喜歡的蝙蝠也在其中。
  • 盤點雍正皇帝時期的4位議政大臣,其中有三位是雍正皇帝的親信
    雍正皇帝是清朝歷史上比較神秘的一位皇帝,喜歡他的人說他是清朝歷史上最英明神武的皇帝,而不喜歡他的人,則說他是清朝歷史上最殘暴的皇帝;而真正的雍正皇帝,可能兩者都有。雍正皇帝勤勉執政,挽回了康熙末年的頹勢,為乾隆時期的鼎盛奠定了基礎;但同時,他又心狠手辣殺人無數。
  • 雍正皇帝的神仙配色
    雍正十二色菊瓣盤雍正皇帝學養深醇,眼光極高,追求器物的至善至美,對顏色釉瓷器情有獨鍾。御窯廠把皇帝的喜好作為色釉調配的最高標準,嚴格按照造辦處提供的樣品配釉燒制。清宮舊藏的雍正十二色菊瓣盤,就是雍正各釉色菊瓣盤中的上品。十二件為一套,高度均為3.3釐米,口徑17.8釐米,足徑11.3釐米。通體菊花瓣式,有黃、紅、藍、綠、紫、白、醬、藕荷等十二種顏色。據檔案記載,雍正十二色菊瓣盤完全是按照皇帝的御旨專門為皇家燒制的,典雅端莊,超凡超俗,展現了雍正朝單色釉瓷器製作的最高水平。
  • 揭秘,龍袍象徵皇帝,為何宋朝皇帝卻不穿龍袍而穿官服?
    思想封建的古代,皇帝為了鞏固皇權,彰顯皇權的獨一無二,經常會將某些東西,當時只有皇帝才能擁有和使用的,比如「朕」這個稱謂,比如龍椅,又比如龍袍,只有皇帝可以使用,否則就會被視為大逆不道。輕則問罪,重則株連九族。
  • 古代皇帝的龍袍不能進行水洗,穿髒了怎麼處理?
    為了表明自己的功績,嬴政在三皇五帝中各取一字,稱自己為皇帝,而且自稱為朕,自己說的話被稱為召,自己穿的衣服稱為龍袍。但是秦國嚮往黑色,龍袍的顏色還是黑色的。唐朝以後,專制主義進一步加強,皇帝的地位越來越突出。唐高祖李淵就明確規定,普通百姓也不可以穿龍袍類型的衣服,更不允許在衣服上刺龍。
  • 你知道帝王穿龍袍,卻不知衣冠禽獸,是對古代臣子朝服圖案的豔羨
    而皇帝是真龍天子,所以他只能穿龍袍。我們看到的電視劇當中,平常所看到的是黃色的龍袍,其實龍袍有4種顏色:黃、白、紅、藍。周代崇尚紅色;到秦崇尚黑;漢滅秦後則崇尚黃,漢文帝劉恆穿的龍袍第一次採用黃色。之後,將黃色作為中央皇權代表的習慣一直保持到了明清時期。
  • 古代皇帝為何穿龍袍,有什麼說法嗎?
    古代都有「真龍天子」之說,於是皇帝都以龍紋作為服裝上特有象徵,向世人宣布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其次,皇帝龍袍是啥樣?皇帝的龍袍是皇帝的專用品,也代表皇權。古代龍袍只有皇帝穿,任何人不能私自製作,否則就有殺頭之罪。
  • 清朝皇帝的龍袍能不能用水洗,真正答案是:還沒穿髒就已經換掉了
    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在我國古代封建王朝時期,皇權是神聖不可侵犯的,作為一國之君,帝王需要絕對的權力。在絕大多數人的印象中,皇帝們都要身穿龍袍,端坐於金鑾殿之上,接受百官的朝拜。
  • 古代歷代君王都穿著龍袍上朝,為何到了宋朝,皇帝不穿龍紋袍了?
    眾所周知,龍是帝王的象徵,不論是天界還是人間,皇帝、玉帝穿的衣服上都會畫上一條一條龍,但宋朝時期,皇帝們的穿著都非常樸素,且不僅只會穿著黃色的龍袍,顏色多到紅色,甚至是白加紅,衣服上的紋路更是清減,為何宋朝如此獨樹一幟呢?
  • 使二月河遇雍正皇帝
    不料讀了兩章,覺得不大對勁,甘鳳池仿如驚鴻,一閃即逝,主角漸漸換成了李衛、允祥、雍正皇帝等,舞臺不再是快意的江湖,而是壓抑的廟堂和幽暗的宮廷;最關鍵的是,當時我雖只是初中生,已經知道雍正奸同鬼蜮,行若狐鼠,這本書卻把他寫得那麼好,有勇有謀,有情有義,未免令人反胃。中午問表哥這是什麼書,他答:二月河的《雍正皇帝:恨水東逝》。《雍正皇帝》共計三部,《恨水東逝》乃是下部。
  • 皇帝的龍袍到底是怎麼做的 一件龍袍17條龍均為黃金織造而成
    在影視劇中我們經常看到很華貴的龍袍,那麼真實歷史上的龍袍到底長什麼樣,真的有史書上記載的那樣華貴嗎?答案是真的,我國曾出土過明朝的一些龍袍,從這些龍袍上我們可看出當時的皇帝穿著是多麼的奢華。皇帝龍袍是專人專供製作明朝皇帝的龍袍一般都是量體裁衣而成,是要根據皇帝的身高體重等數據來制定龍袍的。這些尺寸定好之後,就會有專門的人員來挑選面料。用織造機直接將袍子的面料織好,再根據原來就設定要的面料尺寸直接裁剪而成,最後將這些裁剪好的部分拼接起來,這樣一件嶄新的龍袍就這樣製作完成了。
  • 古代皇帝的龍袍價值連城,穿髒了又不能洗,他們是怎麼做清潔的
    龍袍這個東西,便是皇帝的工作服裝,作為至高無上的人,那工作服裝務必是最好的,龍袍代表的是皇權和身份,必須霸氣側漏,皇帝的龍袍上面繡有九條金龍,胸口、身後各一,左右兩個肩各一,前後左右膝關節處各二,也有一條繡在衣衫裡邊。
  • 龍袍象徵絕對的統治,可為何到了宋朝,皇帝的龍袍上卻沒龍紋?
    近千年來,各代皇帝都會把「龍」作為圖騰,也許是為了讓大家更加相信皇帝就是真正的「真龍天子」。不論是在搜尋引擎上搜歷代皇帝的畫像,還是通過各種電影電視劇所看到的各代皇帝,他們大部分都有一個相同的特徵,就是他們所穿的衣服上都有龍紋。
  • 古代皇帝的龍袍不能用水洗,那臭了又該怎麼處理?
    中國是一個有著兩千多年封建歷史的國家,封建制度的代表者為執政的皇帝。為了體現皇權的至高無上,皇帝地位的獨尊,在位的統治者都頒布了許多政策用來區分天子於庶民。早在奴隸社會時期,周天子就曾提出「列鼎制度」,只有天子才能用九鼎,九鼎儼然成為了天子、權力的象徵。
  • 封建王朝中,皇帝的龍袍洗不洗?
    從秦始皇稱皇帝以來,皇帝就成為中國曆朝歷代毋庸置疑的最高統治者,為了強調自己的君權神授,中國的皇帝們在給自己添加一層層神秘色彩的同時,也一直在用衣食住行等所有方面加強自己的神聖性,就連皇帝穿的衣服,都被稱之為龍袍 。這種華美精緻,造價昂貴的衣服,有且只有皇帝才能夠穿戴。
  • 清朝皇帝到底有多愛讀書?雍正讀書像被p成「雍正萌萌噠」壁紙
    近期,一幅「雍正萌萌噠」的壁紙又在網絡上掀起了一片熱潮,很多網友將其存為表情包,在聊天的過程中使用。其實,這張雍正帝的萌照取自於《清人畫胤禛吉服讀書像》,現收藏於故宮博物院。很顯然,讀書應該是清朝皇帝的日常,同時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否則也不會特地以此為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