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的龍袍能不能用水洗,真正答案是:還沒穿髒就已經換掉了

2020-12-26 歷史店

龍袍是皇帝的專屬衣物,作為一國之君,皇帝本人的龍袍也是自身地位的象徵。可是諸多讀者肯定會有一個疑問,就是皇帝每日所穿的龍袍,是否需要清洗?歷史學家們會對此給出怎樣的回答?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在我國古代封建王朝時期,皇權是神聖不可侵犯的,作為一國之君,帝王需要絕對的權力。在絕大多數人的印象中,皇帝們都要身穿龍袍,端坐於金鑾殿之上,接受百官的朝拜。自隋唐時起,明黃色開始成為皇室貴族的專屬顏色,尤其是皇帝的龍袍,更是以此顏色為主,其他人膽敢擅自使用,必然會性命不保。

龍袍一般是指皇帝的朝服,其上繡有諸多具有象徵意義的圖案,令現代人感到有些眼花繚亂。龍袍不僅是天子威嚴的象徵,更是一個國家的整體形象代表,因此歷代皇帝都對龍袍的製作極為重視,甚至不惜花費重金建立專業的龍袍製造機構。

如果從龍袍的形制上來講,宋、明、清時的龍袍,都屬於一脈傳承,後者的製作方式,對前兩者進行了很大程度地仿效,屬於滿漢文化的突出結合體。正是因為如此,我們今天所講的龍袍,都是以清朝龍袍為例,畢竟清朝是距今最近的古代封建王朝。

清朝皇帝所穿的龍袍之上,繡有各種不同的圖案,包括九條五爪金龍、十二章紋、山崖海水等等。一般來說,九條五爪金龍象徵皇帝是「九五之尊」,而十二章紋,則是古代的服飾等級標誌,共十二種圖案,分別是: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等,它們都是世間萬物的代表,意味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萬事萬物都在皇帝的管轄統御範圍之內。

龍袍雖貴為天子衣物,但是它畢竟沒有脫離衣物的範疇,一旦穿久了也必然會被弄髒,如此一來,一個問題也隨之出現,皇帝的龍袍是否需要被清洗?這樣的問題,想必不少讀者都曾想過,但是卻難以給出正確的解釋。歷史學家曾對龍袍是否清洗一事,做過詳細的調查研究,最終發現,皇帝的龍袍完全不需要清洗。難道皇帝的龍袍耐髒?還是皇帝本人對龍袍有特殊的保存方法?其實事實並非如此,因為歷史學家稱,皇帝的龍袍之所以不會被清洗,是因為這些龍袍在被清洗前,早已經被替換掉了。換句話說,皇帝們的龍袍大多數都是「一次性」衣物。

清代時期的龍袍,主要分為禮服、吉服與便服三種,我們這裡所說的龍袍,指的是皇帝的禮服。一般來說,皇帝穿禮服的次數有限,平日裡皇帝都會穿著便服,只有在祭祀、接見外國使臣等重大儀式上,皇帝才會「不情願」的穿上禮服盛裝。因為禮服本身華麗繁縟,其上鑲墜著許多珠寶佩飾,不僅沉重束身,而且行動起來也多有不便。

據《內務府奏銷檔》和 《內務府造辦處各作成做活計清檔》等清宮檔案記載,在北京城中,皇帝龍袍的專職織造人員,共有2602人。這些人都是手藝高超的匠人,每天都要在房間裡晝夜忙碌,為皇帝織造龍袍,以彌補宮廷中皇帝對龍袍的日常消耗。根據這一記載推斷得知,假如皇帝本人對於龍袍沒有需求量,則龍袍造辦處的織造人員,都將面臨下崗失業,成為無業游民。

在我國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歷史中,是否存在龍袍清洗的案例呢?答案是有,但也屬於個例。按照當時的封建思想而言,皇帝穿洗過的龍袍,是會被大肆表揚節儉愛民的,此事被稱為「服浣濯之衣」。「服浣濯之衣」的皇帝只有寥寥數位,包括隋朝開國皇帝隋文帝、明朝開國皇帝明太祖,以及清代著名的「摳門皇帝」道光皇帝。當時的記載稱,道光皇帝「衣非三浣不易」,也就是衣服要洗三次才換的意思。不過您可別誤會,這裡我們所說的「洗龍袍」,並非指洗禮服,而是皇帝平日所穿的便服。

此時一個問題接踵而至,為何古今都沒有清洗禮服龍袍的案例?歷史學家認為,禮服本身就不能被清洗,這是由龍袍本身質地而決定的。清朝對於龍袍的製作,有著極為嚴苛的規定,龍袍必須要用真絲製作,而且還要採用緙絲工藝,一旦入水清洗,不僅能出現縮水和褪色的現象,而且袍上所鑲嵌的珠寶飾物也會失去光澤,如此一來,威武霸氣的龍袍會瞬間變成破衣服,試問哪位皇帝願意穿著它出席重要場合呢?

直至今天,人類也未攻破真絲手繡衣物不能水洗的難題,比如日本的正絹和服也是真絲手繡的,一旦髒了,只能送專業機構幾年洗一次,每次洗還得將衣服拆成布片,洗後換掉內襯,進行乾洗。從而達到清潔的目的。談到這裡,小編要說一句,雖然龍袍是皇帝們的日常奢侈品,但仍然是祖先留給我們的重要文化遺產,值得後人去大力珍惜與保護。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常山趙子蟲

相關焦點

  • 古代皇帝的龍袍不能進行水洗,穿髒了怎麼處理?
    而且龍袍的製作也非常嚴格,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根據史書記載,在清朝的時候,有兩千個人是專門負責做龍袍的。龍袍製作非常精美,先是在胸脯畫九條龍,然後用金絲鑲邊兒。製作龍袍的人每天都是高強度工作,他們必須小心翼翼,因為一旦刺錯一針,將會惹來殺身之禍。當然了,他們的工資也非常高。
  • 古代皇帝的龍袍不能用水洗,那臭了又該怎麼處理?
    中國是一個有著兩千多年封建歷史的國家,封建制度的代表者為執政的皇帝。為了體現皇權的至高無上,皇帝地位的獨尊,在位的統治者都頒布了許多政策用來區分天子於庶民。早在奴隸社會時期,周天子就曾提出「列鼎制度」,只有天子才能用九鼎,九鼎儼然成為了天子、權力的象徵。
  • 揭秘,龍袍象徵皇帝,為何宋朝皇帝卻不穿龍袍而穿官服?
    說到黃袍,就是帝王才能穿的禮服,又叫龍袞,是因為袍上繡有龍形圖案而得名,雖然現實生活中,並沒有龍這種生物,但自古以來,關於龍的傳說卻從沒停止過,就連我國傳統文化的源頭《周易》裡,也有許多關於龍的記載,裡面的很多卦象,都用龍來形容,比如《易·乾》記載,「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 給清朝皇帝做一件龍袍需要花十幾萬?沒錯,光繡工就得五百人!
    皇帝穿的衣服並非都叫「龍袍」要問龍袍是什麼,脫口而出的答案就是皇上穿的衣服就是龍袍。最近幾年清宮劇確實很火,不少作品中皇帝身著的衣物也是十分的華麗,但是電視劇中卻經常出現一些與歷史不符的穿搭,圖案樣式也對不上的情況。衣服自發明以來作遮身蔽體之用。
  • 清朝皇帝的衣櫃:傳統的剝離與再融,一件龍袍竟然承載一個時代
    但儘管如此,我們還是不能將影視形象等同於歷史形象,這二者之間因為種種原因存在極大的差異。以皇帝的衣著為例,看慣了清宮劇,人們對清朝的皇帝的印象就是,經常穿著一身明黃色的,繡著一條條龍紋的龍袍,頭上戴著一個鬥笠似的帽子。
  • 皇帝的龍袍到底是怎麼做的 一件龍袍17條龍均為黃金織造而成
    在影視劇中我們經常看到很華貴的龍袍,那麼真實歷史上的龍袍到底長什麼樣,真的有史書上記載的那樣華貴嗎?答案是真的,我國曾出土過明朝的一些龍袍,從這些龍袍上我們可看出當時的皇帝穿著是多麼的奢華。龍袍上大小17條龍在明朝,龍袍上共有17條大大小小的龍,必須要保證皇帝穿上龍袍之後有兩條龍的龍頭一個在胸前一個在背後,兩條龍的交匯之處一定是在頸部,這種圖案是叫做喜相逢。
  • 破解清朝皇帝龍袍中的密碼
    清代帝王服飾正是這樣,把傳統特色與本民族元素完美的融合,而除了在服裝的方寸之間,滿、漢兩種文化也得以在更廣闊的天地和平共處。 ■ 「龍袍」之上不僅龍唱主角 那麼,作為皇帝吉服之一的龍袍,上面是布滿了龍的圖案嗎?在房宏俊的指引下,記者這才發現,龍袍上除了龍唱「主角」之外,還充滿著形形色色的「配角」,甚至連平時人們不大喜歡的蝙蝠也在其中。
  • 北京出土神秘男屍,穿清朝龍袍梳明朝髮髻,是韋小寶還是順治帝?
    眾所周知,明清兩朝的皇帝都將都城選在了北京,所以北京附近的古墓也非常多,就在2006年,石景山玉泉路某施工現場意外發現了一座清代古墓,考古專家迅速趕來進行搶救發掘。隨著發掘工作的深入,著名的「龍袍乾屍」面世了。顧名思義,墓主穿著龍袍,而且這龍袍還不是一般的御賜龍袍「四團龍補服」,而是真正屬於皇帝的禮服龍袍。
  • 這才是清朝皇帝的龍袍,不僅僅有金黃色,沒有電視劇中那麼好!
    這才是清朝皇帝的龍袍,不僅僅有金黃色,沒有電視劇中那麼好!普通人家的衣服沒那麼多講究,能有塊布能夠裁剪出來就很幸福了。而清朝皇帝的龍袍就不一樣了,是有一定的規格,樣式有講究的。圖為清朝皇帝的龍袍,很容易就皺了,沒有很驚豔的感覺。
  • 古代皇帝的龍袍價值連城,穿髒了又不能洗,他們是怎麼做清潔的
    淡黃色的龍袍是大家在電視連續劇裡最常見的,實際上這個是李淵創造的,到了宋代大多數便是赤紅色龍袍,細心的人可以看到,秦始皇穿的是黑色龍袍。清代大多數延續了明代的規章制度,可是在龍袍的特性上,更為提升了,類型多種多樣。
  • 龍袍是帝王的象徵,為什麼到了宋朝皇帝都不穿龍紋了
    中國古代的皇帝通常被視為神在人間的化身,號稱「真龍天子」。翻看各類史料就會發現,但凡皇帝出生,尤其是開國皇帝,總是伴隨一些異象,要麼電閃雷鳴、要麼奇光幻彩、要麼母親做了祥瑞之夢後產子......總之,此人之所以能成為皇帝,皆因為他不是平凡人,當皇帝更是命中注定的事。
  • 龍袍象徵絕對的統治,可為何到了宋朝,皇帝的龍袍上卻沒龍紋?
    近千年來,各代皇帝都會把「龍」作為圖騰,也許是為了讓大家更加相信皇帝就是真正的「真龍天子」。不論是在搜尋引擎上搜歷代皇帝的畫像,還是通過各種電影電視劇所看到的各代皇帝,他們大部分都有一個相同的特徵,就是他們所穿的衣服上都有龍紋。
  • 封建王朝中,皇帝的龍袍洗不洗?
    從秦始皇稱皇帝以來,皇帝就成為中國曆朝歷代毋庸置疑的最高統治者,為了強調自己的君權神授,中國的皇帝們在給自己添加一層層神秘色彩的同時,也一直在用衣食住行等所有方面加強自己的神聖性,就連皇帝穿的衣服,都被稱之為龍袍 。這種華美精緻,造價昂貴的衣服,有且只有皇帝才能夠穿戴。
  • 古代皇帝穿的龍袍,全身到底繡著幾條龍,答案藏在《周易》中
    導言龍袍,和印璽一樣,都是古時候皇帝皇權的象徵,想必大家看電視劇的過程中,也會看到,無論是哪個朝代的皇帝,這些人的龍袍全身必不可少的是龍。那麼大家有沒有想過,皇帝的龍袍上邊七拐八拐的,究竟繡著有幾條龍?
  • 奇聞怪談之龍袍怎麼洗?
    龍袍是帝王的象徵,巔峰權位的象徵,那很多人要問了,能水洗嗎?不能水洗臭了可咋搞?畢竟皇帝的臉面很重要啊其實早在秦漢南北朝時期,並沒有那麼講究,亦或是工藝並沒有那麼發達,龍袍也不過就是皇帝的一件衣服,龍袍是可以水洗滴。
  • 一直以為龍袍是黃色,直到我看到了黑色的龍袍!
    歷史上的九五至尊們都穿什麼衣服?人靠衣裝馬靠鞍,皇帝留給人們的印象就是他那一身黃燦燦的龍袍,但歷史上的龍袍其實並不都是那樣。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各個朝代龍袍的變遷。秦朝的「龍袍「恐怕是所有朝代中顏色最特殊的了。
  • 皇帝龍袍十幾年不清洗,他是如何忍受那個味道的?妃嬪也不嫌棄?
    龍袍,顧名思義,繡著龍的袍子,乃是指皇帝專屬衣物,代表著皇帝至高無上的地位。而很多人估計不知道,龍袍是從來不洗的,一件龍袍穿十幾年都是小事,甚至還會傳給下一代皇帝繼續穿。比如,溥儀在偽滿洲國登基那天想穿的龍袍,就是光緒皇帝留下的。
  • 清朝皇帝有多奢侈,看了這些藏品才知道!
    ,為朝、祭等莊重的禮儀場合穿用的章服,只有皇帝才可穿用。皇帝朝袍有藍色、明黃色、紅色和月白色四種顏色,分別在祭祀天、地、日、月時穿用,而且不同的朝袍還有不同的搭配方式: ▼ 祭天穿藍色朝袍,佩青金石朝珠
  • 14年前,北京石景山曾出土一具龍袍乾屍,他是何方神聖?
    2009年8月20日,專家們將風乾後的屍體與屍體上穿的龍袍對外展覽,人們震驚不已,究竟這身穿龍袍的乾屍是誰,人們小小的腦袋中充滿了大大的疑惑。不過,棺材蓋還是不會騙人的,因此專家們認為,很有可能黃拙吾的後人受到了皇帝的喜愛,給他的祖先賜予了這樣一個稱號,當然也很有可能本身他就是清朝頗有建樹的人物,只是因為官職不高,政績又不突出,所以沒有記載。
  • 「耐克」和「阿迪」鞋可以用水洗嗎?注意這些,家裡沒礦也能洗!
    「耐克」和「阿迪」鞋可以用水洗嗎?注意這些,家裡沒礦也能洗!現在的運動鞋可謂是非常的火,不管是上班族還是學生黨都特別喜歡穿運動鞋。其實也可以理解,畢竟現在的運動鞋不僅穿著舒服,而且「顏值」也頗高,深受很多年輕人的喜愛。當然,一些好的運動鞋價值也是不菲,不下於一些高檔的皮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