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穴位能治療頸椎病?可自我按摩7個穴位

2020-12-23 凱風網

現在頸椎病已經成為一種職業病,好發於長時間伏案工作以及不良姿勢的人身上,患者可出現頸肩膀疼痛、頭痛頭暈、四肢麻木以及肌肉萎縮等。目前為止,還沒有特效方法能徹底根治頸椎病,不妨按摩特效穴位來減輕頸椎病症狀。

按摩哪些穴位能輔助治療頸椎病?

1、秉風穴

首先端正坐好,用對側的食指、無名指和中指按摩秉風穴2分鐘,讓肩膀部位有酸脹和上肢發軟無力為宜。可達到散風活絡效果,能輔助治療落枕和頸椎病,而且能減輕頸部僵硬、上肢酸麻以及肩胛疼痛等症狀。

2、風池穴

風池穴在頸後兩側枕骨下方,需尋求他人幫助來按摩,每次按摩半分鐘,讓局部有酸脹感為宜。可達到祛風解毒和平肝瀉火效果,可緩解頸椎病所引起的頸肩膀不適、頭暈腦脹以及頸椎活動受限等症狀。

3、肩井穴

用雙手大拇指緊緊按壓肩井穴一分鐘,然後再按揉二分鐘,讓局部有酸脹感為度。可達到活絡消腫和祛風清熱效果,能緩解頸椎病引起的頸椎活動受限,肩背部酸痛,肩膀疼痛以及肩周炎等。

4、曲池穴

用大拇指以逆時針和順時針的方向分別曲池穴按揉二分鐘,讓局部有酸脹感為度。能達到降逆活絡和清熱和營效果,輔助治療頸椎病所引起的頭痛頭暈、頸椎疼痛以及手臂麻木等。

5、外關穴

使用中指或食指對內關穴按3-5分鐘,以有酸脹感為度。能達到通經活絡和清熱解表功效,可輔助治療頸椎病、肋間神經痛以及偏頭痛等,同時也能緩解上肢關節疼痛以及落枕。

6、合谷穴

用大拇指指腹掐揉合谷穴30次,兩個手要交替掐。能達到鎮靜止痛和清熱解表功效,而且能通經活絡,緩解頸椎病、手臂麻木疼痛和腕關節疼痛等,同時也能減輕落枕以及腰扭傷。

7、天牖穴

首先端正坐好,全身心放鬆,用大拇指螺紋面對天牖穴按揉三分鐘。此穴位具有通經活絡和清頭明目功效,能緩解頸椎病所引起的頭痛頭暈,同時也能減輕頸肩背部痙攣強直。

溫馨提示

頸椎病患者除了對以上7個穴位按摩外,也要做好日常生活中調理,不能長時間低頭和伏案工作。夏季待在空調房中時,需做好頸部保暖,避免讓空調和風扇直吹。

相關焦點

  • 脖子扭動有響聲就是頸椎病?三大穴位按摩緩解頸椎病
    三大穴位按摩緩解頸椎病風池穴:頸後兩側枕骨下方,髮際兩邊大筋外側的凹陷處,拇指和食指分別置於風池穴處,揉捏半分鐘左右,以局部有酸脹感為佳,可用於治療頸椎病所致的頭暈、頭脹痛、頸項強痛不適、頸椎活動受限、頸椎怕風怕冷等。
  • 頸椎病特效按摩穴位法圖解,簡單實用!
    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以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居多。按摩方法:被按摩者取坐位,按摩者站在被按摩者身後,一隻手扶住被按摩者的前額,另一隻手用拇指和食指分別置於被按摩者的風池穴處,揉捏半分鐘左右,以局部有酸脹感為佳。功效主治:此穴具有平肝息風,祛風解毒,通利官竅的作用。多用於治療頸椎病所致的頭暈、頭脹痛、頸項強痛不適、頸椎活動受限、頸椎怕風怕冷等。
  • 背部穴位位置圖大全幾大妙招按摩背部
    背部是人體的督脈所在,督脈處於脊柱中央,兩邊是足太陽膀胱經,人體五臟六腑相相關的穴位如心、肝、脾、肺、腎等的俞穴都在背部,背部按摩在養生保健中歷來都被醫家們重視。2、按摩下背部時,可以刺激的主治肝臟疾病的肝俞穴;主治膽囊疾病的膽俞穴;鍵脾、和胃、化溼的脾俞穴等等。3、按摩左右肩胛刺激到的穴位,對治療頭部、面部疾病、頸椎病、肩周炎等,都有一定的治療作用;4、按摩背的側部,可以治療肋間疼痛的疾病;儘量挺胸,按摩頸肩部的大椎、風門穴位,可以治療頸椎病、頸肩綜合症。
  • 穴位按摩手法有哪些
    核心提示:減肥是很多女性朋友們經常談起和關心的話題,按摩是目前比較流行的一種減肥方法,但是如果要實現完美的按摩,有效地達到減肥的效果。掌握按摩的手法是很重要的,那麼穴位按摩手法有哪些?我們一起來看下面的介紹。
  • 自我穴位按摩 遠離髕骨軟化症
    慢性勞損或健身過度可損及膝關節氣、血、肉、筋、骨,導致氣滯血瘀、經絡不通、關節澀滯,而致此病。  由於膝關節周圍有較多穴位,如鶴頂、內外膝眼、陽陵泉、陰陵泉等,通過自我手法按摩這幾個穴位,可通經絡、活氣血、利關節,達到「通則不痛」之功效。
  • 心臟不適時,中醫推薦你按摩這7個穴位
    按摩能疏通全身經絡,達到活血祛瘀效果,對各個臟腑功能起著不同的養護作用。心臟是身體上最重要的器官,當心臟不適時可以對相關穴位按摩來緩解。按摩哪些穴位可保護心臟?三陰交穴是少陰、足太陰和厥陰的交匯點,同時也是氣血兩補的重要穴位,能達到養心神和促眠效果,可促進大腦功能。2、內關穴內關穴在手腕第一橫紋上兩寸,兩筋中點。向下按壓,一直有酸脹感後放鬆,休息5秒鐘後再繼續按壓。能緩解心臟、胃部以及胸部不適感。
  • 冠心病的穴位按摩
    按摩治療冠心病的原理(1)增強免疫能力(2)調整內臟功能(3)促進血液循環(4)按摩調節心律治冠心病自我保健選穴位原則,穴位、經絡、反射區,哪裡不舒服按哪裡。冠狀動脈狹窄,有的是先天的,是有家族史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是後天造成的。血粘稠,會造成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硬化的血管彈性變小。
  • 耳鳴穴位按摩治療法
    那我們就來看看中醫穴位治療吧。起勢雙腳自然站立,同與肩寬,膝蓋微屈,雙手下垂,送胯放鬆,閉目養神,以下每節拍打時皆如是開始,以調息身心。拍打百會穴和頭部兩側第一步,拍打百會穴,百會穴在頭頂正中央,是人體的最高點。百脈所會之處。《針灸資生經》上說,百會穴「百病皆主」,即什麼病都能治。此穴百病都會治,所以叫「百會」。
  • 除了吃,按摩穴位也能補血
    補血除了吃,按摩穴位也能補血 除了食物能夠補血之外,還有哪些方法能夠補血呢?下面推薦按摩穴位的方法,也具有補血的效果,一起來看看。
  • 按摩腳部穴位,補腎是關鍵!除了補腎,還有哪些穴位對身體有益處
    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現象,有些人喜歡泡腳,來緩解腳部疼痛感觸和工作一天的壓力放鬆,並且,有些人對養生方面比較重視,可以尋找一些腳部穴位,減輕身體某些不適的症狀,但是,大家知道腳部穴位有哪些?通過什麼方法正確尋找腳部補腎要穴?
  • 人體穴位 從女人穴位看出身體異常徵兆
    女人有個不老穴 常常按摩終身不易變老中午11點,按揉三陰交穴健脾胃三陰交是脾經的經穴,每天中午11點,脾經當令之時,按揉左右腿的三陰交各20分鐘,能把身體裡面的溼氣、濁氣等排出去,強健脾胃,無溼氣擾亂,可減少溼疹、蕁麻疹、過敏等疾病的發生;另外,對女性白帶過多,子宮下垂等,都有恢復作用。
  • 頸椎病不當按摩可致癱瘓,專家:只有正確的方法,才能治好頸椎病
    如果按摩不當,頸椎錯位導致腦梗塞,中樞神經出現障礙後可導致癱瘓,甚至死亡。目前,臨床發現人體有720個穴位,其中,有醫療功效的有402個,有害的有108個,所以再不知道這些穴位的性質時不要輕易觸碰。可是現實卻是,如果頸椎病復發或者是因為疲勞帶來的脖子疼痛感時,多數人們都會選擇扭動脖子和按摩來緩解頸椎疼痛。但是,這些方法真的有效嗎?
  • 腳底是人體最大的福田 按摩腳底穴位治百病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腳底是人體最大的福田 按摩腳底穴位治百病 腳板底是人體所有身體器官的反射區。一般來說,腳底按摩乃是全身的保健護理,因此傳統的腳底按摩也都是為了治病,殊不知減肥也能以腳底按摩來達到目的。
  • 七個穴位治療肩周炎
    按摩肩髃穴的作用與好處        緩解治療肩臂疼、肩關節周圍炎、上肢不遂、項強、瘰癧、癮疹等,肩髃穴位的位置具體在哪裡呢,怎麼找?疏經利節,祛風通絡、理氣化痰 此穴屬手陽明大腸經,位於肩關節,並與陽蹺脈相交會,故疏經活絡、通利關節的作用甚強,為治療上肢痛、麻、涼、癱諸疾要穴;此穴還具有祛風通絡、清熱止癢 的作用,可治療外感風邪或風與血分之熱相搏於肌膚之間所致的風熱癮疹;此穴的通經理氣、化痰散結的作用可用於治療瘰癧、癭氣。   【天宗穴位位置圖】
  • 學習穴位按摩打通健康養生「筋絡」
    專家提醒,高血壓患者可按摩穴位輔助治療,但千萬不要擅自停藥。此外,在情緒激動或者身體不適、漏服降壓藥等情況下,一些患者血壓會突然升高,常伴隨頭暈、頭脹痛,有的可能還會出現噁心、胸悶等症狀。這時不論是高血壓病人還是家屬都會比較緊張,反覆地量血壓,殊不知,緊張的情緒會導致血壓居高不下或越量越高。一般建議,在這種情況下,第一時間測量血壓是正確的。
  • 胃火按摩什麼穴位 有胃火長按這裡
    主要是由於生活習慣以及飲食習慣等引起的,在中醫學上,胃火是可以通過按摩穴位來解決的。今天小編給大家講講胃火按摩什麼穴位、胃火什麼原因引起的以及有胃火怎麼辦。胃火按摩什麼穴位1、按摩內庭穴治療胃火旺中醫認為,內庭穴最顯著的一個特點就是可以祛胃火。凡是胃火引起的牙痛、咽喉痛、鼻出血、口臭、胃酸、便秘都可以揉內庭穴,它的祛熱、祛胃火效果非常好。
  • 腹痛腹脹睡不好,按摩這7個穴位,讓您輕鬆化解積食
    積食後,如果受涼出現發燒症狀,很有可能會引發上吐下瀉,嚴重者或可致脫水,這種情況就必須要去醫院就診輸液補水。積食的原因有很多。平素吃得多,消化不及時,下一頓就又開始了,就會造成積食;一頓吃得多,短時間內消化不了造成積食;突然開始暴飲暴食,進食量超過平時消化功能上限,必然會引起積食;飲食不定,比如前一天只吃一頓,第二天連吃多頓,這種情況也是很容易積食的。
  • 腰不好,有哪些按摩手法,護腰的三個穴位,可了解下
    而且每逢陰天下雨腰疼的感覺更加強烈,讓人非常不舒服,想要更好緩解腰部疼痛,可以通過按摩的方法。腰部按摩,看似非常簡單,但實際一定要找到相應的穴位,手法輕盈且有力度,這樣才能夠有效緩解腰痛,讓腰部的肌肉得到放鬆,那麼腰部按摩的手法有哪些呢?
  • 常見四大穴位按摩手法
    按摩,又稱推拿,其歷史悠久,是我國傳統醫學中獨特的治療方法之一。按摩是以中醫的臟腑、經絡學說為理論基礎,結合現代醫學的解剖和病理診斷,而用手法作用於人體體表的特定部位,以調節人體生理、病理狀況,來達到理療目的的方法。
  • 按摩3個穴位 有助於降血壓
    高血壓是最常見的慢性病之一,臨床上多採用西藥治療,雖然降壓效果快,但都具有一定的不良反應。對於高血壓患者,不妨嘗試按摩穴位來輔助降壓。下面推薦3個具有很好的降壓功效的穴位。  百會穴  百會穴具有平肝潛陽、鎮肝熄風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