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3月12日,革命先驅孫中山於北京病逝。先生生前一共立有三份遺囑:一份是總結回顧一生革命成果,並為身後國民黨指明方向的《國事遺囑》;一份是《家事遺囑》;另有一份是《致蘇俄遺書》。一般提到《總理遺囑》,大多是指第一份《國事遺囑》。
《國事遺囑》原文如下:
餘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國之自由平等。積四十年之經驗,深知欲達到此目的,必須喚起民眾及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鬥。現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務須依照餘所著《建國方略》《建國大綱》《三民主義》及《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繼續努力,以求貫徹。最近主張開國民會議及廢除不平等條約,尤須於最短期間,促其實現。是所至囑! ----孫文
孫中山之子孫科是訂立遺囑的親歷者和見證人之一,據他回憶:孫中山歸終前,說起了遺囑的事情,汪精衛取出事先擬好了草稿,逐字逐句讀給孫中山。
「先父甚感滿意,這就是現在的《國事遺囑》。」
其實,遺囑在此之前,就已經由汪精衛執筆擬定了。
1925年2月24日,眼見孫中山病情沉重,汪精衛、孫科、宋子文、孔祥熙四人到孫中山病榻前請求訂立遺囑。
遺囑由孫中山口授,汪精衛潤色增刪,因為心情激蕩,汪精衛寫的字很是潦草。在讀給孫中山先生聽了後,孫中山先生點頭表示認可。就在請孫中山籤字時候,門外傳來宋慶齡的哀哀的抽泣聲,孫中山心中不忍,就讓汪精衛將遺囑暫時收起來。四人不敢再請,汪精衛就把遺囑折好,放在衣袋裡,退了出去。從此,這份遺囑汪精衛就每天帶在身邊,直到孫中山病逝前一天,在幾人的見證人,孫中山親自籤字生效。
作為總理的忠實信徒,汪精衛日夜隨侍孫中山左右,對先生的精神、思想知之甚深,由他來草擬遺囑,而遺囑一字不易,可謂得人。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並非孫中山先生的原話。這句話,只是從他的遺囑中提煉出來的金句。可以肯定的是,這十二個字絕不會是清精衛的向壁杜撰。彼時,他還是孫中山先生忠實的追隨者。
汪精衛文才斐然,卻在革命尚未成功之際背叛了先生,自甘墮落作了日人傀儡。倘若孫中山先生地下有知,不知該作何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