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以後跑速逐漸變慢 平均每年下降1%

2020-12-27 網易體育

網易體育9月4日報導:

研究發現,年過40之後,跑者的速度和比賽成績確實受到年齡的影響而逐漸變慢。不過,這種減速並不是斷崖式的,平均每年只下降1%左右,到了70歲以後下降速度會提高至1.5%。


耶魯大學的經濟學家雷-費爾從1994年就開始研究跑者年齡和比賽成績之間的關係,他表示:「隨著年齡的增長,跑者們仍然想創造自己的最好成績。所以當速度變慢時,他們會感到失望和悲觀。其實,他們和年輕時相比仍然可以保持較高的競技水平。」

2018年,費爾和同事愛德華-卡普蘭專門發表了一篇文章,主要是研究年齡增長和跑步成績下降之間的關聯。他們選取了200位跑者,年齡在40-95歲之間,統計了他們的5K、10K、半馬和全馬的成績。

結果發現,跑者們直到40歲以後,跑速和比賽成績才出現明顯下降。40-70歲之間,隨著年齡的增長,跑者的速度和成績平均每年下降1%左右。70歲以後,每年的下降速度達到1.5%,而在90-95歲之間時,平均每年下降2-3%。

「即使到了90歲時,跑者的速度和成績下降速度也只是之前的兩倍而已。」費爾已經78歲高齡,他在45歲時跑出了自己最好的馬拉松成績,2小時58分45秒。而到了53歲時,費爾的馬拉松成績是3小時10分。雖然成績變慢了,但畢竟已經增加了8歲。如果按照費爾的研究公式進行換算的話,他53歲的成績比45歲的成績還要快26秒。

對此,費爾建議40歲以上的跑者,不要太在意年齡對成績的影響,只要堅持科學的方法進行訓練,成績下降並不是那麼明顯,甚至可能創造更好的成績。

本文來源:網易體育 作者:換寶 責任編輯:楊碩_NS4396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跑了三年配速還降了不少?
    你也許會和我有同樣一個經歷,跑步第一年的配速後邊幾年都沒法超越。作為一名每月跑量100公裡上下的大眾跑者,我深有感觸,當跑步已成為習慣以後,總會有所思考。為什麼跑步?如何跑更輕鬆,如何跑得更快,如何跑更享受。今年是跑步第四個年頭,也是跑步最認真的一年。之前跑完會情不自禁的打卡,現在也會,不過現在會加上了具體的數值。每年完成1次馬拉松,完成150次跑步,這應該是一個合格跑者的最低要求。
  • 燃燒大數據 | 地球越變越暖,跑者越跑越慢?
    隨著全球變暖的趨勢,跑者馬拉松完賽時間平均每年都以+6秒的速度變慢。同時他們也分析得出結論,全球氣候變暖是影響跑者完賽成績變慢的關鍵因素。要特別指出的是,無論「全球變暖」還是「跑者速度變慢」都是一個趨勢,是一個逐漸演變的過程,也就是說看的是一個宏觀的整體形勢,而不是說每一年的平均氣溫都是比上一年高的,每一個跑者的馬拉松平均完賽成績都是比上一年慢的
  • 跑馬拉松比賽,為什麼前幾公裡一定要慢?
    半馬的前1-3公裡,全馬的前面5公裡,一定要比平均配速慢10到15秒。這是因為我們在運動的初期都有一個癢虧階段,吸入的氧氣,滿足不了身體突然增加的耗能。這時候身體就會以糖代謝為主,而糖代謝會產生乳酸,增加身體的疲勞感。
  • 配速不變心率卻飆升,嚴肅跑者別緊張!
    木頭(脂肪)燃燒得慢,存量很多,耗氧也很多。 在配速不變的長跑過程中,供能物質從糖類脂肪混合供能,變成了脂肪供能佔絕大多數,耗氧量也自然隨之變大。
  • 40歲的你10公裡還能跑進40分嗎
    很多人都覺得40歲以後體能越來越差,還有些人說是50歲以後,沒錯,從生理機能上來看是這樣,但是經過科學訓練,你也能創造一個小小的奇蹟,那就是體能越來越好,精力越來越旺盛,40歲的你比30歲的你還要強健。那怎麼衡量你的體能越來越好呢?一個很重要的指標就是十公裡,你能跑多長時間?或者說十公裡的配速是多少?
  • 40 歲以後,如何克服力量訓練帶來的心理挑戰
    我們都想在40歲以後還能繼續保持自己年輕時的體力和訓練狀態。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身體是會發生變化的,而且恢復過程也會不同於你20多歲時。一般來說,35歲以後,肌肉便會開始以每年1%的速度遞減,40歲時,每10年約失去3%-8%的肌肉質量或高達6斤的肌肉,到了60歲,男性體內肌肉含量僅相當於年輕時的75%,肌肉質量將下降25%~30%。
  • 四十五歲,5公裡跑需要32分鐘,能恢復到5公裡20分鐘嗎?
    年齡四十五歲,五公裡成績32分鐘,屬於大眾跑者水平,如果你想提高跑步配速,需要跑簡歇,還要跑長距離鍛鍊耐力,四十五歲年齡想提高配速,只要你心裡有目標就一定會實現自己理想。五公裡跑20分鐘,每公裡配速4分鐘,其實並不難,有網友年齡65歲跑步四年不到,最好成績半馬1.25,十公裡比賽39.16秒。
  • 40歲以後堅持3個動作20分鐘,勝過每天跑10000步
    40 歲是一道坎,人體各項機能都開始走下坡路。如果不及時維護,那麼很可能就要返廠維修,甚至報廢。但肯定有人問,不是我不想運動,但腿腳不靈光,跑不動跳不動,咋運動啊?別急今天小編要給大家推薦1 類運動損耗小收益大對40歲以上人群特別友好勝過每天走跑一萬步!
  • 跑得慢,其實挺好的
    偶然看到《跑步聖經》,隨後又找到同類的書籍《掌控》、《運動改變大腦》等,頓悟,原來跑步真的是要慢一點,姿勢要端正一點,核心力量需要更強一點,跑鞋支撐性要好一點,衣服要速幹的好一點……總之,跑步的最終歸宿,不是快,而是快樂。跑得慢,真的沒關係。
  • 為了推廣5G給4G降速?搜狐科技實測闢謠,但4G網速下降是實情
    「在拒絕升級5G套餐後,用了多年的4G突然就降速了。」隨著今年幾大運營商都推出5G網絡套餐,網上相繼出現了「為推廣5G給4G降速」的傳言,引發網友熱議~4G網速是否真的普遍變慢了?搜狐科技將本次測速數據與2014年左右的數據進行對比後發現,某些地區、某一時段存在4G網速變慢的情況,但是不存在4G網速整體下降的情況。雖然4G網速沒有整體下降,但是確實存在同一運營商在不同地點的4G網速差異較大。比如,電信在國家圖書館的4G下載速度為79.2 Mbps,而在中關村銀網中心的電信4G下載速度僅為6.85Mbps。
  • 掌握配速的神器,跑一場「前慢後快」的馬拉松
    跑者有個共識,就是前後半程,差距不要超過5分鐘,越是高手,越能夠以一個類似於勻速的方法,跑完全程,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均勻配速。對初學者來說,獲取這個知識本身過程非常艱苦,多數人都是在跑了很多次「前快後慢,甚至跑崩」的比賽後,在不斷摸索中,在痛苦反思之後才完成對能量分配的再度認知。跑步配速,看書是無法了解的,一定是需要「體悟」、知行合一的過程。
  • 平時按照配速去跑步弊端太多,跑步的最佳方式是心率跑,推薦一下
    按照配速跑步的弊端。而多數人剛開始跑步是以配速為標準去跑的。隨著跑齡的逐漸延長,大家對跑步的認識也在不斷提高。漸漸地,就會發現如果按照配速去跑步是存在著許多弊端的。按照配速去跑步會使我們無法準確地評估自己的身體狀態,常常會在運動強度大,已經超出了自身所能承受的最大範圍的情況下跑步而不自知。
  • 40歲以上的跑者,怎樣越跑越年輕?
    40歲以上的跑者,應該跑齡已不短,這時應從養生的角度進行跑步鍛鍊,不要再追求跑速,不要再大運動量,不要帶著壓力跑。怎麼舒服怎麼跑,身體健康,心情放鬆,達到鍛鍊的目的就行。
  • 輕鬆跑配速是多少?用絕對速度來衡量慢是對慢跑的最大誤解
    全馬3小時大神和5小時跑完全馬的跑者,慢跑配速怎麼可能一樣呢?,更不是以絕對速度比如配速600、700來衡量慢跑,慢得正確,慢得合理,才能有效發展基礎耐力!正如前文所說,精英選手輕鬆跑配速一般在4分左右,這對於絕大部分大眾跑者已經是一個十分恐怖的速度,但對於精英選手而言這就是他們輕鬆跑的目標配速,同樣的道理,全馬300、330、400、430水平的跑者輕鬆跑目標配速也有所不同,我們將文章剛開始的長表做了精簡,大家看下表就該知道自己應該以何種速度進行輕鬆跑了。
  • 為什麼馬拉松比賽前幾公裡一定要慢?
    撰文/石春健編輯/燈芯絨出品/馬孔多跑步研究室為什麼比賽前幾公裡一定要慢?半馬的前1-3公裡,全馬的前面5公裡,一定要比平均配速慢10到15秒。這是因為我們在運動的初期都有一個癢虧階段,吸入的氧氣,滿足不了身體突然增加的耗能。
  • 為什麼跑步時配速總不如別人?原因或許很意外,和強壯體格有關
    世界著名馬拉松選手肯亞的基普喬格,他的全馬最好成績是1小時59分40秒,平均配速是2分50秒,這是能力的象徵。不過,對於大眾跑者來說,大家大可不必羨慕嫉妒恨,因為只要跑起來你就實現了健康跑步的價值。但是,我們也無法忽視配速。
  • 青年女演員趙今麥曬半馬跑步成績,配速7分44秒,網友:有點慢
    作為我國00後著名的青年女演員,能夠跑成21公裡的距離,其行為得到了很多人的點讚,也有極個別網友認為這個速度有點慢。趙今麥於2002年9月29日出生於遼寧省瀋陽市,曾經參演過多部著名作品,在國內算是小有人氣,也是前途無量的青年演員之一。從她個人社交平臺的動態來看,經常參加跑步的活動,算是一名跑步的忠實愛好者。
  • 4G網速變慢了?真相來了
    來自山東淄博的網民「老百姓」(手機尾號0867)說:繼5G網絡出現後,4G網絡出現了降速現象,花同樣的錢卻得不到過去的待遇。網絡運營商推出的5G套餐,很多老百姓都望塵莫及,一是手機設備原因,二是資費較高。望關註解決4G降速問題。在微博上,不時也有網友吐槽4G網速變慢。
  • 以後跟跑友都不好意聊天了
    以我的經驗是用最快的速度跑3公裡(尤其是最後一公裡要全力衝刺),如果害怕受傷,去爬一趟101(以最快的速度),或者找一個2KM長度的陡上坡使出全力跑上去。如果很懶,就用仿間的懶人公式: 220-年齡也可以,如40歲就是180等(記得誤差為正負5),如我52歲時,最大心率應為168,但101登高時曾經出現173的心跳。
  • 為什麼有人跑了三年配速依然很慢?
    跑了三年,速度仍然很慢。通過其它的訓練方法,我們需要突破身體的舒適區,突破速度的瓶頸。很多跑步者,儘管跑的年齡很長,但在配速上並沒有進步,總是固定在一定的範圍內。快速而不能起動,緩慢而不能前進,看不到任何進步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