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跑了三年配速還降了不少?

2020-08-30 一個平凡的跑者

你也許會和我有同樣一個經歷,跑步第一年的配速後邊幾年都沒法超越。作為一名每月跑量100公裡上下的大眾跑者,我深有感觸,當跑步已成為習慣以後,總會有所思考。為什麼跑步?如何跑更輕鬆,如何跑得更快,如何跑更享受。今年是跑步第四個年頭,也是跑步最認真的一年。之前跑完會情不自禁的打卡,現在也會,不過現在會加上了具體的數值。每年完成1次馬拉松,完成150次跑步,這應該是一個合格跑者的最低要求。

疫情期間更多的是跑步的思考,所謂沒有記錄就沒有發生。咕咚記錄了我的跑步裡程,簡單總結一下,跑步前三年基本是為了完成10公裡,半馬的具體目標而跑。現在偶爾拉拉半馬也沒有什麼問題,現在為何而跑?

為了跑得更久,我選擇了降速,控制最高心率180-年齡+10,如果你不是長期跑步,或者有身體不適,就得-10。今年快滿38的我,平均心率控制在152上下。堅持3個月平均配速從6分40秒,到現在的6分2秒。


現在的配速確實沒有控制心率之前快。


但現在每次跑完整個人處於一種輕鬆愉悅狀態。但配速降下來,注重心率以後,與此同時就會刻意練習跑姿。步頻一定是第一個可以改進的指標,180是黃金步頻。我認真對比了一下,我之前的步頻基本在166上下,確實很累。降低配速以後我也提高了步頻,方法很簡單就像盯心率一樣盯著步頻指標跑,盯多了就會找到那種感覺。

跑步三年,實踐證明一名平凡的跑者只要願意刻意練習也可以跑得更輕鬆。那麼如何做呢?

第一步

找到適合你的最大攝氧心率

180-年齡加減你具體情況。如果你堅持長期跑步可以加5到10,如果近期身體不適就要減5到10。最大攝氧心率對應的配速就是你的最佳配速,也許你的平均配速會從4分降到7分,這都不重要,慢下來是你重新快起來的起點。

第二步

購買一個心率裝備

可以是心率帶也可以是心率手錶。對於大眾跑者來說心率手錶足矣,心率手錶配上小綠豆還可以監測自己的跑姿。

第三步

做好長期最大攝氧心率跑得準備

道理很簡單,但很難堅持。正如《跑步聖經》裡邊所寫,不是因為我們跑得不夠快,而是因為我們根本慢不下來。長期的最大攝氧心率跑,也不是每次都是。在我看來,70%應該堅持,還應該有20%的抗乳酸跑,10%的衝刺跑。

慢即是快,運動的分寸=95%舒適度+5%挑戰。

看完本文覺得有幫助,請關注我,一起交流學習!我是一名平凡的跑者,我的跑步目標只有一個:成為一名終生跑者!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有人跑了三年配速依然很慢?
    跑了三年,速度仍然很慢。通過其它的訓練方法,我們需要突破身體的舒適區,突破速度的瓶頸。很多跑步者,儘管跑的年齡很長,但在配速上並沒有進步,總是固定在一定的範圍內。快速而不能起動,緩慢而不能前進,看不到任何進步的可能。
  • 跑馬的配速不可能比間歇跑快,為什麼還要練間歇跑?
    間歇跑在跑者眼中是一種比較有難度的訓練,但同時也是想要提升自己能力的跑者必須要經歷的一種訓練,當越來越多的成熟跑者有了PB的追求,間歇跑也逐漸成為大眾跑者所接受的一種常規訓練。當然,在進行間歇跑訓練前,我們還是要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們要進行間歇跑訓練?既然跑馬時的速度根本快不過間歇跑,為什麼我們還需要用速度更快的訓練來「折磨」自己?
  • 漸變配速跑訓練心得
    8K,逐步減速8K,放鬆跑3K。通過配速變化了解心率變化。(前半段類似最大心率測量)。熱身後,計劃按每公裡適量增加配速,越跑越快,到8公裡時竭盡全力。然後每公裡適量減速,到8公裡結束計劃,進入放鬆跑。訓練小結及體會01完成計劃,感覺效果還可以。不等同於間歇跑、變速跑、節奏跑和配速跑,跑起來更有積極性和挑戰性,對心肺刺激更充分,相對更安全一些。
  • 掌握配速的神器,跑一場「前慢後快」的馬拉松
    跑者有個共識,就是前後半程,差距不要超過5分鐘,越是高手,越能夠以一個類似於勻速的方法,跑完全程,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均勻配速。對初學者來說,獲取這個知識本身過程非常艱苦,多數人都是在跑了很多次「前快後慢,甚至跑崩」的比賽後,在不斷摸索中,在痛苦反思之後才完成對能量分配的再度認知。跑步配速,看書是無法了解的,一定是需要「體悟」、知行合一的過程。
  • 按照520的配速跑5.20公裡到底有多難?
    今天是5月20日,很多跑者都用跑5.2公裡來慶祝這一特殊日子,我也是一樣,本來打算早晨5點20分起跑,結果錯過了鬧鐘。 於是選擇以5分20的配速來跑5.2公裡,跑過才知道。這是相當大的挑戰。以我幾十年的跑步功力,按照520的配速跑5.20公裡,並且控制在每公裡都在5分20左右的配速,結果競也相當吃力的。
  • 按照520的配速跑5.20公裡到底有多難?
    今天是5月20日,很多跑者都用跑5.2公裡來慶祝這一特殊日子,我也是一樣,本來打算早晨5點20分起跑,結果錯過了鬧鐘。 於是選擇以5分20的配速來跑5.2公裡,跑過才知道。這是相當大的挑戰。以我幾十年的跑步功力,按照520的配速跑5.20公裡,並且控制在每公裡都在5分20左右的配速,結果競也相當吃力的。這其實是一種訓練,是對身體速度感最好的把握。
  • 入門跑者,如何找到合適的配速?附跑者配速等級表
    這裡有一些針對入門跑者的一些小技巧,讓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配速。來自美國的專業跑步教練安德魯·卡斯託給大家提供了一些秘密的小建議,能夠讓你快速找到合適的配速,同時循序漸進地提高自己的跑步能力。低著頭傻跑無濟於事,懂得在日常訓練與比賽中摸索規律,反覆試煉中找到適合自己的配速,才是提升跑步實力和PB突破的命門。
  • 盲目追求配速?跑得再快也上不了天,看看什麼配速跑步最科學!
    社交媒體上經常會看到不少大神曬自己的配速像小編這種跑渣看到後內心就會驚嘆:WC,這麼牛B然而,盲目追求配速真的好嗎用什麼配速跑步最科學?一般我們用最高心率220減去自己的年齡,同時乘以70%到80%,慢跑時的心率只要達到這個區間,就說明我們已經達到慢速,就可以很好地起到鍛鍊的效果,如果你不方便測心率,那麼就比平常的配速慢一分鐘左右,比如平常是5分配速,LSD則至少跑6分配速。
  • 提升配速關鍵一步,跑者頂級訓練方式——間歇跑
    要提升跑步配速關鍵的一步,那就是進行間歇跑練習,提高你的耐久跑的能力和速度耐力。大家有沒有發現,剛開始跑步,總是感覺呼吸上氣不接下氣,感覺自己沒跑多遠就會覺得累了,然而後來堅持訓練一段時間後,自己回過頭來發現現在自己跑一樣的距離並不會覺得很累。
  • 配速:恢復,突破
    首先,正視一下自己,2020.9.16,34歲整,身高180,體重188,昨天剛測的10公裡平均配速503,測試地點汽車公園。回首2016年,30歲,體重165,10公裡平均配速411,測試地點操場。2020年,汽車公園,平均配速503目標:10公裡配速進3。
  • 盲目最求配速?就算跑的再快也上不了天,看看什麼配速跑步最科學!
    社交媒體上經常會看到 不少大神曬自己的配速 像小編這種跑渣看到後 內心就會驚嘆:WC,這麼牛B 然而,盲目追求配速真的好嗎 用什麼配速跑步最科學?
  • 馬拉松訓練~配速跑~如何提升馬拉松跑的速度和效率
    完成一次全程馬拉松賽事,通常採取勻速跑的策略,要想安全高效地完成一次全程馬拉松,就必須找到自己的最佳節奏和配速,穩定的配速是安全完賽的關鍵,馬拉松配速跑訓練可以幫助到你,一個優秀的馬拉松跑者通常具備很好的配速控制能力,保證他們按照自己設定的目標完賽。
  • 試試馬拉松配速跑
    什麼叫做馬拉松配速跑?簡單來說,如果你不僅僅滿足於在關門時間完賽,那麼你根據自己能力大體估計自己的完賽時間,再倒推出馬拉松比賽時配速的跑步訓練。平時跑步需要補給能量膠嗎在進行馬拉松配速跑訓練時要進行補給訓練,讓身體適應跑步時進食與消化。
  • 同樣配速別人跑得輕鬆你卻跑不動?抗乳酸跑,讓你跑得又快又遠
    今天要聊的就是:如何進行抗乳酸跑。之前的文章中有談過如何鍛鍊好自己的有氧基礎耐力,當你把有氧基礎耐力打紮實了,就可以開始去提高速度了。但是,當你把速度提高到超出自己平時配速的時候,你會發現很快就跑不動了,腿就像灌鉛了一樣,呼吸節奏也完全亂了,再也沒辦法用這樣的速度跑下去了。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這都是乳酸這物質在作怪。
  • 業餘跑者:熟練掌握配速與心率,才能說自己拿到了馬拉松的入場券
    此文為甲魚聊跑步原創請勿轉載對於跑者來說,經常會聽見以下這兩句話。今年某某馬你跑了嗎?配速多少?心率多少?最後一句不錯不錯,還有提高的空間…你真的了解配速和心率嗎?什麼是配速呢?配速其實是中長跑人的一種專業術語,是速度的一種,指的是每一千米所需要花費的時間。比如說4分30秒配速,指的就是跑1㎞需要4分30秒。跑步時配速多少才算合理呢?通常甲魚按照心率來控制配速。心率有基本心率、訓練心率、最高心率來區分,至於具體應該是多少?這個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判定,沒有固定的數字,所以跑步時保持在合理的區間範圍內就行了。
  • 輕鬆跑的配速是多少?對輕鬆跑的誤解,是很多跑者進步緩慢的因素
    今天要聊的話題是:多少配速才算是輕鬆跑?大部分跑者都有過和大神約跑的經歷吧,當大神說今天要輕鬆跑時,你還以為今天可以和大神一起肩並肩一起跑時,不料一開跑,大神瞬間飆出4分配速,讓你連背影都見不到,瞬間凌亂。跑完之後大神還一臉認真的說:沒錯呀,這速度就是我的輕鬆跑啊……很多跑者會說,大神們都喜歡放煙霧彈,那樣的速度怎麼能算輕鬆跑呢?
  • 五公裡晨跑結束!初跑者一定要降配速,控裡程!
    前段時間一下子提高了一倍跑量,配速也都在五分左右,導致右腿膝蓋疼了起來!休息了四天,今天恢復了正常的晨跑!以後每天五公裡,下雨休息,偶爾跑一次十公裡!
  • 用「魔法一英裡」跑,正確預測跑者的比賽配速與完賽成績
    美國執教經驗超過五十年的著名教練Jeff Galloway 也嘗試過很多類似的計算公式,幫助自己的隊員設置合理的配速目標,而且他還從自己的訓練實例中收集數據,用十年的跑者數據和完賽成績
  • 蘇晨:科學配速最後一公裡 跑贏脫貧攻堅馬拉松
    廣大幹部只有不驕不躁,既不能胡亂衝刺、直喘粗氣,也不能總是停下、彎腰喘氣,要科學合理配速,才能安全又穩健地跑贏脫貧攻堅馬拉松的「最後一公裡」。保持向前不退的姿態,才能到達脫貧終點。脫貧攻堅如同跑馬拉松,沒有退路可言,不進就是退,慢進也是退。
  • 跑個配速520我愛你
    今天,就想跑個配速520,我愛你,送給曾經努力的自己 昨天,有個朋友看了我的跑步日記《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堅持跑步,來一次脫胎換骨的自己》後,在我文後留言「好吧,明天我也開始跑步」。我們都是從小白演變到大咖,在這個過程中,漸漸發現跑步對自己的確帶來了改變,不知不覺也離不開跑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