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爾默多會院裡,小德蘭沒有享受過平安。我們如果一定要說,她享受過平安,那是經過重重的苦難之後的事,而又是何等的痛苦之後。無人知曉!她在進會之前,所受的精神痛苦,並未因入會就消失了。正相反,她的痛苦更增加了。『靈心小史』上有所描寫。其用語隱晦,但比實話實說更動人。她在會九年,心中常是一陣黑暗一陣光明,而最後,她到達了完全忘我,一切依靠天主的境界,在這超凡的心境中,把靈魂交給了天主!
她內心的悲劇,就是生活在不知天主是否愛她。她自覺脆弱、無能,自己不能達到她進會時所有的理想,就是『成聖』。在一段很長的時期,她靈魂墜入於可怕的黑暗。她感覺:她入會是為尋找耶穌,現在反被耶穌所遺棄!為解除這煩惱,她想在院長口中,或在神父講道時,聽到些方法。在入會初期,她在聖女人德蘭,及聖十字若望的書中,找到些光明指引。但日後她放棄了。她只願從所愛的耶穌方面找到。可是有魔鬼在阻擋,很困難避免這些誘惑!甚至有一次,她自問.我的聖召,是否只是個兒戲,或夢想?瑪莉天神姆姆初學導師說過一句很正確合情合理的話,『這種懷疑的心,害了許多人!』
小德蘭在這辛苦找天主之際,天主並未放棄她。許多次,天主默默的答應了她。比如,她害怪病時,聖母向她微笑,以及聖誕夜天主給她回頭的恩寵。還有一次,是她在花園祈禱時,聖母抱住她把她藏在聖母的面紗內。日後她自己說這是超性的事實。還有一次,是在拜苦路時,她受了愛的刺傷。因此她得到,又有被刺傷的痛苦,又有甘飴的感受,相信天主未放棄她。這是天主賞給人正在苦中找天主時的特殊恩寵。本來她從來未希望得到如此的聖寵,並且她還拒絕。在她的筆下,常有這類的字句『我不願得到情感上的愛,只要耶穌自己感覺情感就夠了』。她還說:『我寧願自我犧牲,也不要有出神的特恩(心醉神迷)。』她要的是犧牲克苦!最黑暗,最痛苦的!感覺自己一無所能,一片空虛!『心靈中的煎熬!』
這就是小德蘭神修的開端,這使她更接近平凡的弟兄姐妹,更接近罪人。她自知非常渺小,一無所能,不會自反,不會改過,不會躲避祈禱中的分心走意。面對某位修女,不會容忍。寒冷的深夜,不能入睡時,也不會忍耐。很早起床,也不甘心接受。天主所喜愛的人,有這些感想。其實,這證明他們神修的路,已走出很遠了。是一般凡人作不到的。小德蘭這種心態很重要。一位小說家,對小德蘭很敬愛,他說:『小德蘭自知失敗,她自稱這是勝利。』一個人罪人,既是不能進步,處處失敗,只好自己設想,已在修德的路上了!我們如果如此想,那就大錯而特錯了。小德蘭實則從來未失望過。自己雖然真信自己無能可憐,但常是努力,自強不息的往前行。她知道,不如此,不能達到光明的境界!這位勇敢的小女孩,從來未想失敗是合理的,只是把失敗神聖化了。
所以她神智清醒的走她的道,她自知軟弱無能,一文不值。在眾聖人面前,她感覺自己一無所是,她只驚嘆,欣賞聖人們。自己盡力效法他們。她自己知道所有的困難,也很清楚自己無法勝過。她只是修院深處一個軟弱的小孩。天主未給她成英雄的聖召。可是在寫作中,她說很渴望成宗徒、當十字軍、當傳教士為主殉道。但天主既是如此造了她,天主的聖意就是願意用無用的她,還做些有用的事。她說:
『我長大成人,不可能!我要接受我自己,我怎樣,就怎樣,接受我無數的缺點。』所以,這就是她怎樣,就怎樣的尋找天國的道路,在她的軟弱之中,也借著她的軟弱向前走。這位謙遜的小修女,未曾受過神修或神學的教育,只是念過要理問答,及聖經。可是她達到了聖保祿最深奧及正統的道理:『在我最弱的時候,我才最強。』
這就是小德蘭神修之路,『小路,直路,短路,一條很小,但很新的路。』她自覺太小,很小,將將『一粒沙』。但她相信,全心相信,她的軟弱,可以使她接近天主。她怎能懷疑?耶穌自己說過幾次之多:『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如果你們不悔改,不變成小孩,你們進不了天國。』『你們要讓小孩子跟我來,因為天國是屬於他們的。』『誰變成像這小孩一樣,他在天國將是最大的。』這就是神學家們所謂的『神嬰之路』,也就是小德蘭的小路。她的會名上有『嬰孩耶穌』,並不是偶然的,是希望聖嬰耶穌保護她。教宗本篤十五世說:『這個小路,阻止人發驕傲。任何人都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來達到超性的目的。在危險或受誘惑的時候,絕對不能依靠自己,那是欺騙自己。』很容易?一定不是。在此,我們不要誤解小德蘭用的『小』字。為能走『小路』需要多少自我控制、多少努力、多少謙遜,完全依靠天主,聽天主的安排!小德蘭的神修之路,不是『安寧主義』,反而需要常期的奮鬥,才能找到天主,與天主結合。
另一方面,這也不是禁欲主義。小德蘭遵行小路,只靠人的力量是不可能的。她寫說:『你不要想,你可以爬上第一階,可是天主只要求你儘自己的力量。』她自己從來『不失望』,甚至天主好像不理她的時候,亦是如此。她完全把自己託付給天主了,無憂無懼,一切只聽天主的安排。為表示天主自己要抱她上升,她,小小的她,她發明了一個說法,這為聰明的人人們,可能很可笑,就是『電梯』。她說:『我們現代,有許多新發明,人們不要很費力的爬樓梯。有錢的人用電梯,這就省事多了。我也願意有個電梯,幫我到耶穌面前。因為我太小太弱,不會爬上全部的樓梯。』此外在一次興奮的時候,她大聲說:『耶穌,幫我升天堂的電梯,就是,你的雙手!』
在這方面,小德蘭,年輕的裡修小修女,無人知曉的小女孩,成了偉大的神修家。自認無知無用,使她投入了天主的懷抱。她向耶穌祈禱說:『我太渺小,不會做人事,我瘋狂的希望,就是你愛我。』真的瘋狂嗎?不,因為這為她是個事實,基督愛她。即使她自己不感覺天主愛她也不懷疑,她堅決的相信,天主永遠真的愛她。『天主愛人!』這是許多大聖人呼喊的聲音,小德蘭在書上看過,比如在她們會的大德蘭,或聖十字若望,還有『師主篇』,還有在小德蘭未讀過的書土。天主愛小德蘭,為她自己是件事實。這事,她童年時就已定案。她的『小路』,不是別的,就是聖保祿所說的『更高的路』,即基督愛的路。
不過,想走這路,應當整個的投入肉體、精神及靈魂。基督的愛,促使我們的生活有所規劃。小德蘭是個神修家,她只活在超性界,但她也很實際,並且也懂心理,很了解人心。如果我們看她的著作,比如她說『幫助人靈』,我們會驚奇,這個小修女,幾乎未同社會接觸過,不認人間煙火,怎麼能如此清楚的分析良心上很微妙的問題?她時常默想及接觸神修的問題。因而她自己發明了一套方法,這是受環境所逼迫出來的。她被派當初學生的副神師,要教導年輕的學生。現在她不只面對天主,面對自己負責,她也要為初學生們負責。她知道,靠自己『一無所能』——這又是她的小路,先從謙遜開始。她自己無能做的,無限的愛可以做。她用的方法,就是她告訴給別人的方法:『熱心祈禱,善盡神功』,每天遇到的小事,也做得盡善盡美,自此提出永久進步的方法,隨時隨地,簡簡單單接受所遇到的痛苦及喜樂,善儘自己的本分,無論事情如何困難,都要做的盡善盡美,與人人友善,儘量給人幫忙。行小克苦,勿使人知。這一切的一切,都在基督的愛中去做。小德蘭所做的,就是這些,別無其它。不過,這些每天的小事,做起來,不需要比做更英勇的事,更大的勇敢嗎?特別做這些努力,一次次的克制自己,犧牲自己,同時還表現著很快樂,很自然!
『靈心小史』,充滿了這些小事,使我們看到小德蘭在做這些小事的用心及努力!如果這是人間一種基本德行,我們就不得不信在修女院中也有類似的訓練。就是在最普通的地方,也可看到修女們做這些小事。比如在餐廳,衣帽間,走廊或放掃把,水桶的地方。有時一位修女服侍一位脾氣很壞的老修女,這位長者一句謝話都沒有。有時另一個修女特別對一位修女禮貌,恭而敬之,因為她對這位修女平常有反感。有時內心感謝一位修女,因為這修女說她不好。或吃不好吃的菜。或不愛聞小德蘭手中玫瑰花的香味。而實際上這是假花。可能有人說,這都是些不值得提的芝麻小事,說這話的人,全是因為不懂人情大理。他們不知道,在這些小事上奮鬥的人,才能在大事上取得勝利!小德蘭把這些每曰的小事超性化,才消除了自私自利,而能將自己完全託付給天主的愛,達到了聖德。這種聖德,她自己說,『不在於行什麼善功』,而『只是一種心靈的狀態;使我們在天父懷中,感覺謙遜渺小,非常軟弱。從而敢依靠天父的大愛』!換言之,將自己整個的獻給大慈大悲的天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