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扶貧方法論 | 女性脫貧是徹底消除貧困的重要組成部分

2020-12-27 騰訊網

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國際發展與全球農業學院教授陸繼霞

Q&A

中國報導:您認為中國女性減貧脫貧情況在世界範圍內具有怎樣的意義?

陸繼霞:中國女性減貧脫貧的經驗和故事在世界範圍內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力,可以與世界上其他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進行分享,從而與其他國家一道,共同建設「婦女免於被歧視的世界」,促進性別平等和全球婦女事業的發展。

從全球範圍內來看,貧困女性的數量遠遠高於男性。中國自1995年世界婦女大會之後,便從多個領域、多個層面採取多種措施,為婦女減貧和促進婦女發展事業積極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在很大程度上,為女性在政治、經濟領域獲得權的提升和在家庭地位的提高而努力,效果顯著,向世界展示了中國貧困婦女發展風採的同時,也極大地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和獨特性。

解決女性貧困意義重大

△ 嶽西縣白帽鎮脫貧攻堅專職副書記、「70後」的汪金玲(中)在餘河村了解光伏扶貧布局情況。

「從全球範圍內來說,女性不脫貧,就談不上人類消除貧困。女性脫貧是徹底消除貧困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現性別平等道路上的重要一環。」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國際發展與全球農業學院教授陸繼霞在接受《中國報導》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女性同樣是扶貧的主體,她們同男性一樣,發揮了「半邊天」的重要作用。

在陸繼霞看來,幫助女性脫貧,具有不同於男性脫貧的重要意義。

「當前,受生理原因和文化等因素影響,女性被社會所賦予的角色期待比較多元,無論是在家庭還是在市場領域,都扮演著重要角色。」陸繼霞表示,「因此,婦女在健康、教育、就業創業等領域擺脫貧困並發展,無論對於其自身尊嚴和經濟地位的提升,還是對於其子女教育和家庭成員的健康、家庭和諧等多方面而言,都極為重要。」

然而在現實中,由於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等結構性要素的影響,女性——特別是貧困婦女,在教育、培訓、就業、健康和社會保障等方面,面臨著極大挑戰,「女性容易遭受邊緣化的對待,無法獲得和男性平等的獲得權、資源分配權。」陸繼霞認為,這是導致女性貧困的主要原因之一,另一主要原因則是部分女性自身的受教育水平和能力有限。

解決女性貧困,首先需要激發內生動力。「貧困婦女的脫貧經歷是不斷增強內生發展動力提升自信的過程。」陸繼霞表示,女性應該積極主動學習技術、掌握技能,為增加就業機會、健康機會而努力。

「我們也會為貧困婦女積極爭取優惠政策措施。」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相關人士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婦聯全力推進「巾幗脫貧行動」,聚焦深度貧困,因地制宜精準落實立志脫貧、能力脫貧、創業脫貧、巧手脫貧、互助脫貧、健康脫貧、愛心助力脫貧7項幫扶舉措。2016年以來,各地婦聯共舉辦懇談會、勵志講堂等各類扶貧宣傳活動15萬多場,吸引1600多萬人次貧困婦女參與,進一步激發貧困婦女脫貧內生動力。

舉措有待完善

△ 培訓老師(中)免費向農村婦女講授育嬰知識,讓她們能夠掌握一技之長,助力脫貧攻堅。

女性在提高自身的同時,也需要外部條件的完善。全國婦聯相關人士表示,扶持發展婦女特色產業,帶動婦女就業脫貧是行動之一。

「我們同各地婦女組織一道,動員1019萬人次貧困婦女和骨幹參加脫貧培訓;通過帶動140萬人次建檔立卡貧困婦女發展手工,實現就地就近就業;幫助50餘萬貧困婦女通過電商增收;開展家政扶貧,培訓70多萬人次,幫助『能走出去』的貧困婦女轉移就業50餘萬人次;為婦女創業就業提供支持,全國累計為婦女發放創業擔保貸款3837.73億元,獲貸婦女656.90萬人次,扶持帶動122萬建檔立卡貧困婦女發展生產、增收脫貧。」該人士表示,此外,全國婦聯還加大「兩癌」免費檢查和救助力度,緩解貧困婦女因病致貧返貧;充分發揮基金會作用,實施「母親健康快車」「母親水窖」等公益扶貧項目,為5000多萬婦女兒童帶去溫暖。

「從全國婦聯的努力也可看出,婦女是脫貧攻堅的重點對象,也是脫貧攻堅的重要力量。」陸繼霞認為,雖然以上舉措效果顯著,但解決女性貧困,仍需要從社會政策和文化範疇等角度來進一步考慮,並破除一些障礙。

「例如,當前諸多針對家庭層面而非農戶個體的貧困原因所設置的減貧政策,在實踐過程中的效果會大打折扣;而一些針對社區或者家庭層面,但沒有性別敏感的產業發展項目,也會將婦女排除在外,無法惠及女性。」陸繼霞表示,從文化因素來說,農村婦女尤其是貧困婦女仍然面臨著市場和家庭帶來的雙重壓力,這些都是今後破局女性脫貧和發展時的難點。

脫貧不是終點

△ 村民在鳳陽縣劉府鎮一家扶貧車間內進行服裝加工。

進一步鞏固婦女脫貧成果,推進與鄉村振興巾幗行動的有效銜接,是下一步的工作重點。

全國婦聯相關人士表示,全國婦聯會按照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的「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建立解決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的要求,在當地黨委政府建立的防止返貧監測和解決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中,把脫貧不穩定、貧困邊緣婦女、因疫情或其他原因收入驟減或支出驟增的婦女等,納入關愛幫扶範圍,除此之外,還會做大做強婦女特色產業。

「我們會立足當地資源優勢,發揮女能手、致富女帶頭人和職業農民、家庭農場、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的作用,大力發展婦女特色產業,帶動更多的農村婦女增收;支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專業化農業服務組織、服務型農民合作社等發展,提升婦女組織化程度;推動農業產業結構從種養業轉到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讓農村婦女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幫助她們在更廣領域、更深層次參與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該人士對《中國報導》記者表示。

陸繼霞亦表示,今後,中國可以針對女性貧困問題,從政府、社區、企業到社會組織和家庭等,採取部門聯動的方式開展具有性別敏感的項目設計,針對女性的特點實施和開展發展項目,增加農村貧困女性就地就近就業的機會,「『扶貧車間』的形式就具有極其明顯的親女性的特點。」陸繼霞說,此外,還應該在社會保障和福利水平上繼續提高女性受益的水平。

撰文:《中國報導》記者 左琳

圖片來源;新華網

責編:何晶

相關焦點

  • 亞塞拜然駐華大使:相信中國2020年底前能消除絕對貧困
    亞塞拜然駐華大使傑納利·阿克拉姆在接受中國網採訪時表示,中國在減貧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為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作出了重大貢獻;相信中國政府已經為實現年度目標做好了必要準備,有把握在2020年底前消除絕對貧困。他認為,「消除絕對貧困並非脫貧攻堅的終點,而是國家扶貧計劃進入新階段的標誌。中國消除絕對貧困後,可以採取改善醫療和教育、減少不平等、刺激經濟增長等戰略舉措。」
  • 中國反貧困方法論_媒體_澎湃新聞-The Paper
    日部鄉的脫貧攻堅戰是中國反貧困之戰的一個縮影。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按照世界銀行每人每天1.9美元的國際貧困標準,中國累計已有8億多貧困人口脫貧,佔同期全球減貧人口總數的70%以上。隨著脫貧攻堅進入倒計時,2020年中國將消滅絕對貧困。貧困是一個全球問題,反貧困則是一道世界難題。
  •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扶貧脫貧事業的演進歷程
    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作為執政黨的中國共產黨以徹底解決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貧困問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為目標,根據不同歷史時期的具體國情提出了消除貧困、實現共同富裕的一系列具體措施,不斷推進扶貧脫貧工作取得重大成就。
  • 【地評線】南方網評:消除貧困是人類共同理想
    賀信闡明了中國致力消除貧困的歷史進程、偉大成就和國際貢獻,充分展現了中國與世界共同應對疫情挑戰、合力推進減貧事業、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堅定決心,為辦好本次論壇提供了重要指引。  擺脫貧困是一個世界性難題,反貧困是人類共同的使命。自黨的十八大起始,脫貧攻堅戰全面打響。經過8年持續奮鬥,中國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減貧目標。
  • 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
    脫貧攻堅的目標便是通過持續扶貧,從根源上改變弱勢群體的弱勢地位,同全國人民一道邁入全面小康。只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實現「脫真貧、真脫貧」,有效解決好貧困人口的生存和發展問題,徹底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最後一公裡」,才能凸顯全面小康社會成色,才能讓人民群眾滿意,讓全面小康經得起歷史的檢驗。  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建成小康社會的必要條件。
  • 「老外有話說」消除貧困,中國經濟史上的偉大成就!
    幾個世紀以來,無論是個人還是國家都夢想著消除貧困。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曾說過:「貧窮是一種社會病…….,我的理想是能夠徹底地根除極度貧困。請注意,我所說的不是降低、減少或者控制,我說的是根除。」「窮人不需要憐憫,他們只渴望獲得公正」,米吉亞尼還曾這麼說過。但是,公正在哪兒?應該由誰來創造和維護所謂的社會公正?
  • 2020前全面消除貧困:未來1000天,中國要每分鐘脫貧20人(動畫)
    這是解決極端貧困問題。2,將挨餓人口的比例減半。 1990年全球極端人口有19億,2015年降至8.36億,其中,中國的脫貧貢獻率超過70%,7億多中國人在這期間擺脫了可怕的貧困陷阱。 世界銀行中國局局長羅蘭德曾說,如果沒有中國扶貧工作的成功,聯合國減少貧困的千年發展目標就難以實現。他給中國扶貧成績打分,給出了95分的高分。
  • 消除絕對貧困等於扶貧工作終結?人民大學教授孫久文:不!未來將轉向...
    每經記者:張懷水 每經編輯:陳星今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現在距離年底只有4個多月時間,脫貧攻堅成效如何?2020年以後,我國現行標準下絕對貧困的消除是否等同於扶貧工作終結?未來扶貧工作的方向和著力點又在哪裡?
  • 燕趙大地的脫貧壯歌:首次消除區域性整體貧困,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
    從城鎮殘疾人就業到農村殘疾人託養,從技能培訓到創業就業,從政府政策兜底保障到全社會協同推進,河北省為殘疾人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式保障服務,全省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數量迅速下降。記者從河北殘聯了解到,截至2019年年底,河北省7746個貧困村全部出列,6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歷史上首次消除區域性整體貧困,連續打了兩個翻身仗。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從30.3萬人下降到了7774人。
  • 新時代婦女扶貧減貧的中國經驗
    中國婦女扶貧減貧的巨大成就,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體現,是男女平等基本國策在扶貧減貧領域的生動實踐,為我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注入了強勁動能,也為促進全球婦女減貧進程乃至全球婦女事業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經驗。一、堅持用黨的光輝思想指引婦女扶貧減貧的前進方向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婦女群體。
  • 寧夏從全國貧困樣本變身為脫貧攻堅典型示範
    央廣網銀川12月15日消息(記者廉軍)記者15日從寧夏脫貧攻堅新聞通氣會上獲悉,寧夏脫貧攻堅實現了從深度貧困到消除絕對貧困、從苦甲天下到全面小康、從貧困樣本到典型示範的「三個根本性轉變」。據寧夏扶貧辦副主任張吉忠介紹,無論是「苦瘠甲天下」,還是「最不適宜人類生存的地區」,昔日的寧夏西海固地區都是中國貧困的樣本。經過多年脫貧攻堅,寧夏貧困地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變,為全國提供了可借鑑、可推廣、可複製的寧夏減貧案例。2019年寧夏列入第一批全國扶貧經驗交流示範基地,成為國際減貧中國方案的寧夏樣本。
  • 《千頃澄碧的時代》,用光影書寫中國扶貧方法論
    《千頃澄碧的時代》,是一部熱血、感人的故事片,是導演寧敬武、監製唐科、製片人周昀,以及全體主創,共同從社會學的角度來嘗試解讀「貧窮的本質」,更是對「中國扶貧方法論」的一次總結。《千頃澄碧的時代》,這樣一部以蘭考縣脫貧攻堅戰為基礎原型的影片,早在2016年底就開始了創意上的籌備。
  • "中國脫貧鼓舞了我們,貧困非天命"
    12月29日,奈及利亞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查爾斯·奧努奈居(Charles Onunaiju)在尼主流媒體《先鋒報》上撰文稱,中國脫貧攻堅對全球其他地區,特別是非洲的關鍵影響在於:貧困不該被視為一種天命,而是一種社會危害,只要具備必要的政治意願、集中且可持續的政策框架,就可以消滅它。
  • 中國精準扶貧成就彰顯世界意義
    經過8年持續奮鬥,我國近1億貧困人口實現了脫貧,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幫助這麼多人脫貧,這對中國和世界都具有重大意義。中國脫貧攻堅成績斐然、世界矚目。中國式扶貧是中國道路的亮麗篇章,同時也為世界減貧事業提供了可資借鑑的中國方案。
  • 美國專家:中國消除極端貧困是「偉大的歷史成就」
    1981年,薩克斯首次到訪中國,還曾見證「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早期實施。他告訴記者,他已密切關注中國近40年,看到了「絕對非凡」的發展成就。脫貧戰略各層面執行良好《參考消息》:隨著貴州省最後9個貧困縣脫貧,中國完成了2020年消除絕對貧困的目標,您對此如何評價?
  • 中國扶貧方法論|扶貧幹部:從「雪中送炭」到「錦上添花」
    北京大學貧困地區發展研究院院長 雷明Q&A中國報導:未來農村的扶貧規劃將在鄉村振興的框架下得到進一步明確和施行。扶貧幹部的角色會發生哪些轉變?雷明:「兩不愁三保障」實際上是通過雪中送炭的方式,使貧困人口擺脫絕對貧困,鄉村振興則是在過上溫飽不愁的日子後再把日子過得越來越富。現階段及以後,扶貧幹部主要是在雪中送炭的基礎上錦上添花。扶貧幹部只有理清了二者之間的內在聯繫,才能找到自身定位,提供更加有效的工作思路和措施。
  • 中國特色扶貧開發政策規範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制度保障
    &nbsp&nbsp&nbsp&nbsp2018年6月1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指導意見》稱,「過去5年,我們充分發揮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構築了全社會扶貧的強大合力,建立了中國特色的脫貧攻堅制度體系,為全球減貧事業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譜寫了人類反貧困史上的輝煌篇章」。
  • 《亞洲減貧報告2020》發布:亞洲進入消除極端貧困最後階段 中國...
    報告指出,當前亞洲進入徹底消除極端貧困最後階段,在全球減貧業績中,亞洲作出了最重要貢獻,其中,中國貢獻突出。截至2019年,按照每人每天1.9美元的貧困線標準衡量,大部分亞洲發展中國家的貧困發生率已經降到了3%以下。中國的絕對貧困發生率到2016年已降到0.5%,2019年已趨近於0。
  • 脫貧攻堅:中國方案、中國經驗和中國貢獻
    脫貧攻堅的中國方案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之所以能夠取得巨大成功,一個重要因素,就在於形成了一個行之有效的脫貧攻堅中國方案,開創了中國脫貧攻堅的新局面。一是黨委領導,建立了黨政一把手扶貧工作責任制。
  • 習近平:消除貧困是人類共同理想
    習近平指出,消除貧困是人類共同理想。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始終把讓人民過上好日子作為奮鬥目標,為此進行了長期艱苦卓絕的努力。2012年以來,中國在之前扶貧攻堅的基礎上,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經過8年持續努力,今年中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已經全部脫貧,貧困縣已經全部摘帽,近1億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為全球減貧事業作出重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