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元宵佳節,萬家團圓的日子。在廣州市社會福利院,有一群特殊「媽媽」的陪伴,孩子們並不孤單。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廣州市社會福利院護士長賴偉紅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機會,辭別久未見面的母親,選擇回到孩子們身邊,用責任與愛築起一道防護牆。
因牽掛院裡孩子辭別家人
新春佳節是萬家團圓的傳統節日,由於工作原因,很多一線醫護人員必須值班輪崗。因此,與家人在春節團聚,成了很多醫護人員期盼許久的願望。
廣州市社會福利院護士長賴偉紅也是其中一個。除夕當天,她和孩子啟程前往廣西南寧,探望久未見面的母親。母親看到她後,非常高興,念叨著女兒終於回來了,這次一定要在家多住幾天。
在家中,賴偉紅一直關注疫情發展。1月26日早上,賴偉紅想到福利院裡的孩子,決定回去上班,跟母親說明了情況。「怎麼這麼快就要走,你不是說這個春節陪我做眼科手術嗎?」賴偉紅的母親被確診白內障後,一直對做手術很猶豫。女兒一直鼓勵她,並承諾陪她做手術,這才讓老人下定決心。
如今,聽到女兒要提前返穗,母親非常不舍。但體諒女兒對工作的認真和負責,母親最終目送賴偉紅趕赴廣州。
在廣州市社會福利院,像賴偉紅一樣從全國各地趕回來的還有很多人。「大家都很自覺,不需要我通知,很多在正月初二、初三就趕回單位,還有些人整個春節都留在院裡。」提起這支護理隊伍,護理一部部長梁燕芳一臉自豪。
1月27日,賴偉紅正式上班,而她的丈夫當天也是白班,這使得5歲的孩子留在家中無人照顧,夫妻倆為此十分發愁。「實在沒有辦法,我委託了小區附近的阿姨幫忙看顧,阿姨也很為難,畢竟現在疫情嚴重,我也只能厚著臉皮求她幫忙。」賴偉紅提起此事,還有些愧疚,覺得對自己的孩子沒有完全盡責。
確保返崗人員準確填報信息
1月27日起,廣州市社會福利院對所有首次返崗人員進行健康排查,門崗處設立體溫監測點,所有人員必須體溫監測合格,並經過消毒,方可進入院內。
為了摸清全體幹部職工假期動向,賴偉紅提出自製各部門返崗人員情況登記表,重點排查春節假期首次返崗人員假期去向和身體狀況,這一決定得到了院領導的支持。
27日當天,福利院各部門從上至下都開始摸查情況。「近期前往湖北探親、有湖北親戚來穗探親,以及近兩周在湖北中轉過的幹部職工全部居家隔離觀察14天。」對於表格填寫不明晰的幹部職工,賴偉紅在電話裡詳細介紹填報要求,並且反覆強調,「哪怕沒有離開廣州,如果出現流涕、咳嗽等都必須去看醫生,等症狀消失後再評估是否適合返崗。」
匯總上來的數據,賴偉紅每一個都詳細查看,對填報信息不全的,她還會逐個打電話詢問,耐心解釋,確保填報的數據可靠精準。
為確保疫情防控工作不留漏洞,賴偉紅組織福利院護理人員、後勤洗衣和清潔人員進行《醫療垃圾的處理(廢棄口罩的收集和交接)》培訓。在培訓會上,她要求所有後勤保障人員要注重自我防護,必須佩戴口罩及手套。
她還抽空檢查後勤人員的工作,要求增加大門把手、電梯按鈕、梯牆、地面、固定電話、辦公電腦鍵盤等區域、物品的消毒,同時提醒護理人員注意手部衛生,減少收養人員交叉感染的機會。
「希望福利院的孩子們健康快樂成長,自己有時間可以多陪陪家人。」問起疫情過後最大的願望,賴偉紅回答道。
【來源:南方plus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