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風服飾與民族服飾的區別

2021-02-08 清心雨竹服飾

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

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

——《漢樂府·陌上桑》

中華名族偉大而璀璨的文明始於「倉頡造字,嫘祖制服」,使用文字交流,用衣服遮身蔽體將我們從原始與野蠻的社會帶入到先進和文明的社會之中。

隨著國力的日漸昌盛和對外交流的不斷密切,我們意識到中國是世界上僅存的最古老的人類文明,我們的文化自信也在逐步提升。尤其是2008年中國成功舉辦北京奧運會後,中國,這個古老的國家,中華民族,這個古老的民族,在世界上掀起了一股「中國風」熱潮。各路名人、名流,無論商業巨子還是政界大佬在各種場合都自信的穿著「中國傳統風格服飾」。

    


「民族風服飾」不是「民族服飾」,她是綜合了中國的各種傳統文化,結合現代的製衣和裁剪技藝而成的一種新的服飾品類,其主要體現「飄逸、隨性,優雅、婉約」之美,著重於「舒適、愜意,大方、簡約」的穿著體驗。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多個少數名族的「民族服飾」以民族和地域特色形成鮮明的民族風格,以表現民族信仰和民族審美為主。

「民族風服飾」採用中國傳統製衣面料,以棉、麻、絲質為主,大量採用手繡、手繪、扎染、印染傳統工藝製作,版型參照各種詩詞描繪,壁畫、古畫等文物造型結合現代設計手法,均出自名家之手,由內而外體現獨特的「東方之美」;

結合「民族服飾」特色並融合現代都市風格形成的「創新民族風服飾」,更是以撲面而來的特色民族氣息讓人耳目一新,過目不忘,體現了中華民族兼容並蓄,文化包容的優良美德。

「清心雨竹」於時空中追溯民族風韻,重溫骨子裡的萃意人生,讓你無論是身處田園還是都市,無論是佇立山間還是流連溪邊,都因一身飄逸、仙氣的裝束而更加動人、自信!

(新聞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本公眾號刪除,謝謝!)

清心雨竹

      優雅  ·   隨性           融合   ·   創新     

·↑長按此二維碼可關注 ↑·

微信號:qingxinyuzhu

相關焦點

  • 民族常識 | 56個民族服飾——回族服飾!
    三是具有信仰的因素,回族人去清真寺或過民族節日,需頭纏戴斯達爾、穿準白、穿麥賽襪子,婦女搭蓋頭等,因此回族服飾除了保護身體和裝飾的作用外,還有信仰的因素,這構成了回族服飾的民俗特點。回族的服飾,根據性別形成了男子服飾和女子服飾,且男女服飾區別很大;根據年齡形成幼兒服飾、成年服飾和老年服飾,回族女性服飾分未婚服飾、已婚中年服飾和已婚老年服飾;根據地區和季節、宗教職業形成不同的服飾等。
  • 民族常識 | 56個民族服飾——苗族服飾!
    苗族服飾從總體來看,保持著中國民間的織、繡、挑、染的傳統工藝技法,往往在運用一種主要的工藝手法的同時,穿插使用其他的工藝手法,或者挑中帶繡,或者染中帶繡,或者織繡結合,從而使這些花團錦簇,流光溢彩,顯示出鮮明的民族藝術特色。從內容上看,服飾圖案大多取材於日常生活中各種活生生的物象,有表意和識別族類、支系及語言的重要作用,這些形象記錄被專家學者稱為「穿在身上的史詩」。
  • 民族常識 | 56個民族服飾——納西族服飾!
    古雅純樸的納西族服飾是其傳統文化的一朵奇葩。青年女性的服飾色彩多偏重於明快、豔麗的色調,中老年女性的服飾色彩則多採用青、黑等色的面料,顯得莊重素雅。以「披星戴月」為典範。古代的納西人,男穿短衣、長褲,女穿短衣、長裙。維西一帶,男子的褲子不過膝蓋,女裙以蓋膝為度。
  • 民族服飾(一)
    30年代後旗袍、新中裝流行,21世紀漢族的服裝已與世界流行時尚接軌,多以西式服裝形制為主,但漢民族傳統服飾元素再次受到世界矚目,並被廣泛應用到現代服飾設計中,民族傳統元素在世界舞臺上綻放出瑰麗的花朵。2.蒙古族
  • 民族常識|56個民族服飾——朝鮮族服飾!
    2008年6月7日,朝鮮族服飾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朝鮮族服飾歷史淵源中國的朝鮮族大部分是東北淪陷時期時期陸續被日本從朝鮮半島作為政治移民強制遷徙至東北逐漸形成的一個少數民族。服裝是一個民族文化的象徵。
  • 民族常識 | 56個民族服飾——東鄉族服飾!
    隨著現代社會生活方式的改變,東鄉族的服飾也在發生變化,向大眾化發展,年輕人愛穿新式時裝,舊時的一些服飾漸漸消失。婚姻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因而新娘服飾的符號特徵尤為醒目。東鄉族婦女從少女成為新婦,服飾的變化往往十分明顯。如「蓋頭」的顏色是區分東鄉族婦女年齡以及婚否的重要標誌。東鄉族是由多個民族融合而成的,其服飾必然會受到多種來源的影響。東鄉族至今仍保留著不少古代遊牧民族的傳統和生活習慣,其服飾中也保留著過去老年婦女頭戴的名為「腦帽」的帽子。
  • 中國傳統服飾文化,民族服飾設計,民族服飾傳統手工藝的時尚運用
    民族傳統服飾了解民族服飾傳統手工藝民族服飾,傳統手工藝,指服飾材料製作技術、服飾製作工藝和服飾裝飾工藝,包括服裝製作工藝、服裝定型工藝、百納布工藝、扎染、蠟染、印染、刺繡、補花、織錦傳統的手工藝是民族服飾中最為精彩華美的部分之一,彰顯了民族服飾風貌的特點。
  • 一個民族就必須有自己的民族服飾麼?
    最近在知乎接連遇到關於「民族服飾」與「民族識別」的問題,雖然後四個字提問的人和很多回答的人並不知道,那就索性來好好談談吧~產生以上疑問的根源,其實就在於很多人沒有意識到,雖然民族服飾是民族外在視覺特徵的一部分,但它並不構成民族識別的依據。說大白話就是,在分析一群人究竟是哪個民族的時候,人類學家並不看他們穿什麼衣服。
  • 民族常識 | 56個民族服飾——布朗族服飾!
    唐宋時期,布朗族就有編織、紡織,染色工藝水平也較高。明清以後,布朗族男女皆束髮為髻。現代布朗族的服飾,其形式基本相同,但也略有一些差異。臨滄、思茅地區布朗人的服飾,男子穿黑色大面襟短上衣,下穿肥大長褲,頭纏青色或黑色包頭,有的還戴手鐲,赤足。婦女頭纏一丈多長的青布包頭。
  • 【民族之美】蒙古族服飾彰顯民族神韻
    服飾是最能反映民族心理、民族氣質的一種外在藝術,它除了特有的實用功能外,還是民族形象的標誌,凸顯著民族化和個性化特徵。一個民族的服飾,就是一幅風情萬種的畫卷,也是一座民族民間美術的寶庫,它不僅以多種款式標誌著不同的形象特徵,也蘊涵著民族的文化背景。民族服飾是民族文化的載體,是一個民族的縮影。蒙古高原作為古代北方遊牧民族文化的發祥地,幾千年來,經歷了匈奴、鮮卑、契丹、突厥、回紇、女真等民族更替,為此也創造了璀璨的服飾文化。
  • 民族常識 | 56個民族服飾——普米族服飾!
    普米族是中國具有悠久歷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民族語言為普米語,屬漢藏語系的藏緬語族羌語支,有南、北方言之分,沒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漢文。新中國建立後,普米族也和其他各民族一道,在服飾上受漢族的服飾文化影響較多,服飾趨向簡單。女子頭飾普遍只用花帕,穿領口、襟邊、袖口鑲邊的大襟長衣,外套紅、黑、綠色領褂,腰系彩色鑲邊的黑色或白色方型圍腰,戴一些簡單的飾品。
  • 民族服飾|回族服飾
    回族是回回的簡稱,是我國分布得最為廣的民族。回族的通用語為華語,第二語言為阿拉伯語,信仰伊斯蘭教,經典主要是「古蘭經」,信徒稱「穆斯林」。回族有三大節日:開齋節、宰牲節、聖祭,所有節日都與其他穆斯林保持高度一致。回族把服飾通常稱為「衣著」、「穿戴」。服飾的主要特點是在頭部,男女服飾各有不同。《新唐書》第一次記載了伊斯蘭教教民的形象、服飾和宗教活動。
  • 民族常識|56個民族服飾——彝族服飾
    彝族,是中國第六大少數民族,民族語言為彝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有北部、東部、南部、東南部、西部、中部6種方言,其中包括5個次方言,25個土語。彝族的服飾,多姿多彩,風格獨具,形態有近百種。歷史上,由於彝族支系眾多,居住分散,因此,各地服飾區別明顯,樣式各異,帶有濃厚的地域色彩,琳琅滿目,各具特色。
  •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看赤峰蒙古服飾如何演繹最炫民族風!
    蒙古族以特有的智慧創造了具有濃鬱民族特色的服飾,形成了豐富多彩、精美絕倫的服飾體系。不同的時代背景和地理環境造就了蒙古族各部落間不同的服飾特色。今天,就跟隨小編感受一下赤峰蒙古服飾的獨特魅力。
  • 文化 漫談中國民族服飾
    中國的民族服飾,服裝以其工藝精湛、風格獨特著稱於世;裝飾則以其形式多樣、內涵豐富獨具特色。服與飾,共同構成了中國民族服飾文化的整體,可以說,中國民族服飾既是重要的物質文化,也是民族精神文化的載體。全球化迅猛發展的今天,漢族服飾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少數民族服飾則較為原汁原味地保存了下來。
  • 民族常識|56個民族服飾——黎族服飾!
    大多數黎族人都能兼說漢語,過去黎族沒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漢文,1957年在黨和政府幫助下創製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黎文,信仰仍處在原始宗教階段。黎族主要聚居在海南省的陵水、保亭、三亞、樂東、東方、昌江、白沙、瓊中、五指山等縣市,其餘散居在海南省境內的萬寧、儋州、屯昌、瓊海等縣市以及貴州等省。
  • ...挖掘服飾創新 ——浙江理工大學服裝學院在麗江設立民族服飾...
    浙江理工大學服裝學院民族服飾文化創新主任於天竹和參加茶話會的專家學者們舉行掛牌儀式後合影。   浙江理工大學服裝學院民族服飾文化創新中心主任於天竹介紹,該中心主要是從事服飾文化交流、研討,舉辦民族服飾文化講座,宣傳和普及民族文化知識,積極與其它民族文化組織展開學術研討等等,之所以在雲南麗江設立研學基地,主要是麗江豐富的民族服飾文化資源和優越的人文地理環境,是研究民族服務文化的天堂。
  • 民族常識 | 56個民族服飾——滿族服飾!
    滿族是個勤勞、勇敢、智慧的民族.也是一個善於博收外來文化並融匯創新的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形成富有民族特色的風俗文化,滿族歲時風俗,多與漢族相近,但又保持著不少滿族特色。滿族服飾是指男子穿的帶馬蹄袖的袍褂,腰束衣帶,或穿長袍外罩對襟馬褂,女子穿的長及腳面的旗裝,或外罩坎肩等。滿族主要分布在中國的東三省,以遼寧省最多。
  • 56個民族服飾——壯族服飾!
    壯族服飾歷史 壯族服飾工藝條件 2:就壯族服飾的顏色來說,古代、近代多以藍靛作染料,大概是因為當地的氣候適合其生長。 壯族服飾特點
  • 中國傳統服飾文化,服飾設計文化,民族服飾色彩的借鑑與運用
    本文乃作者琴雪講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民族服飾色彩的借鑑與運用,民族服飾強烈的色彩關係和用色方法,可以給我們帶來一些啟發。民族服飾色彩在進行色彩設計時,要注意兩方面的問題:色彩的性格:民族服飾高純度色彩組合傳達的色彩性格應該與具體的設計風格一致,可以在主色、配色上進行考慮,突顯不同色彩的色彩性格,達到設計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