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的弟弟—蘇轍,竟有這麼多孩子!這與他性格分不開!

2020-12-18 星星讀書

「三蘇」指的是大詩人蘇軾、蘇軾的父親蘇洵以及蘇軾的弟弟蘇轍。其中,我們對蘇軾的了解比對他父親和弟弟的了解深入的多。關鍵是,蘇軾的名氣太大了,不僅享譽整個大宋朝,至今影響深遠。其實,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蘇軾的弟弟蘇轍也是個很可愛的人,從他有那麼多孩子中就可以看出來。

三蘇

蘇轍,也就是蘇子由,雖然沒有做過很大的官,也沒有蘇軾的名氣大,但是人家照樣活得怡然自得。蘇軾有過三個妻妾,但是他一生也就只有四個孩子。但是呀!蘇子由一共生過七個子女,其中有三個兒子和七個女兒。按照大文學家林語堂的話說就是:蘇子由,一聲不響只顧得生兒育女。當然,這只是個比較幽默的話。但這也確實是反映了蘇子由的生活。

蘇轍

蘇軾和弟弟蘇子由的關係非常好,蘇軾每到一個地方做官,只要是離子由家不遠,他都會居住在弟弟家,有時候連續住好幾個月。他們兩個吟詩作賦,飲酒暢談,好不快哉。但是,蘇軾和子由的性格完全相反。蘇軾有著狂放不羈的赤子之心,天真活潑,喜歡玩笑戲謔,說話直白,不顧後果。而子由是那種沉默寡言類型的,為人比較可靠、老實,而且喜歡無憂無慮,淡泊自甘,不追求大富大貴。

所以說,在仕途上,蘇軾因為心直口快遭人嫉恨而多次被貶,而蘇子由呢,生活沒有大起大浮,平平淡淡,悠然自得。這也就是為什麼蘇轍能夠悠閒地生出那麼多孩子來,不過蘇轍確實不太愛說話,也沒有蘇軾認識的人多,所以,蘇轍的孩子都是蘇軾幫著婚配的。

蘇轍還說過一句比較經典的話:「一日空閒長似兩日,所以人若一生七十年都在空閒中過,他實際上等於活了一百四十年,這是求長壽最容易的辦法。」這些話可以看出蘇轍所追求的是那種安逸的生活。蘇轍不喜歡爭名奪利,他考取功名也因為喜歡作詩,還有就是父親和哥哥的榜樣。若生活在戰亂年代,估計蘇轍就會做個「隱逸仙人」。

蘇軾和子由的性格互為補充,性格絕大程度上決定了他們的生活方式,所以,你喜歡這樣性格的蘇子由嗎?

相關焦點

  • 蘇軾和蘇轍:與君世世為兄弟
    蘇軾一家可謂是妥妥的文學界明星家庭,而且,一家三人都在唐宋八大家裡。蘇洵擅散文,尤擅長政論,議論明暢,筆勢雄健;蘇軾我們也是熟得不能再熟了,標籤有那麼——多,光環有那麼——大;而同樣作為大家的蘇轍,留給世人的印象似乎只有蘇軾的弟弟,蘇洵的兒子,並沒什麼亮點的樣子。
  • 蘇軾蘇轍,兄弟情深,蘇軾半夜被雨驚醒,起身寫詞給弟弟
    而在宋哲宗紹聖元年八月,蘇軾被貶至惠州的時候,亦是寫了一首詞作給弟弟蘇轍。當時半夜三更,蘇軾被雨驚醒,想到自己此時此刻的悽涼處境,心中不自覺地就思念起了自己的弟弟。同樣是寫的「梧桐」,同樣是寫的「三更雨」,蘇軾在這裡,所寫的是,雨驚醒了夢中的自己。有一種虛幻的美好被現實無情擊碎的感覺。三四句,說自己正睡在竹蓆之上,感受到夜間的涼意,才明白這時候已經是到了秋天,還聽到促織不停地叫著,像是在催促婦人趕緊織布一樣。前一句寫天氣很冷,後一句有寫了一種日常生活的場景。
  • 蘇轍:如果我是東坡的大哥該有多好
    那首先得起帶頭作用吧,讓弟弟妹妹在良好的環境下成長,並且給予弟弟妹妹十足的耐心以及貼心的照顧,妥妥就是一枚大暖男形象。這麼說,其實有些抽象,不妨舉例說明吧!北宋有對特別著名的兄弟,如果說他們的兄弟情是假的,那麼我這輩子都不會再相信何為是兄弟情了。沒錯,他們正是蘇軾蘇轍二兄弟。
  • 弟弟蘇轍寫詩抱怨生活苦,蘇軾心疼回詩安慰成名作,太有才了
    最近小編因為受孩子的影響,也看了不少古詩詞,其中最有趣的就數蘇軾了。在蘇軾的人生歷程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與他的命運休戚相關,那就是他的好兄弟蘇轍。對於豁達豪放而又極重感情的蘇軾來說,血濃於水的骨肉親情是他生活的精神支柱和創作源泉。
  • 失敗的蘇洵怎麼教育出蘇軾,蘇轍兩個成功的孩子的
    蘇軾成名很早,剛進入北宋文壇和政壇就格外耀眼,他的成功離不開父親蘇洵的培養。蘇軾很小的時候,他的思想已經超越了同時代的人,腦袋特別活絡。當時,蘇軾的弟弟蘇轍也光芒四射。一個家庭的兩個兄弟之所以能如此傑出,是因為他們的父親蘇洵。
  • 蘇軾蘇轍在船上各寫首同名詩,一首萬馬奔騰一首小清新,難分高下
    比如宋代,曾經有一位人氣很高的偶像,他的魅力漂洋過海,連東南亞國家都對他趨之若鶩。他的魅力跨越歷史,直到今天,還有很多人把他視為偶像。他就是蘇東坡!不過,用蘇東坡他爹的話說,蘇軾不過是一個「偶像派」,因為所謂蘇軾的「軾」,就是指的漂亮的馬車外飾。那麼誰是實力派偶像?那個人就是蘇軾的弟弟,蘇轍。所謂「轍」,就是車子的車輪部分。
  • 蘇轍奉命出使遼國認為受屈辱,遠在杭州的蘇軾聽聞,寫詩勸慰弟弟
    公元1089年(宋哲宗元祐四年),時年54歲的蘇軾,以龍圖閣學士的身份出任杭州知州。弟弟蘇轍遷翰林學士兼吏部尚書,八月份蘇轍奉命出使遼國,慶賀遼主生辰,在蘇轍的心目中認為遼國屬於卑事小國,出任使用臣受到了屈辱,寫詩給哥哥蘇軾抱怨不願意前往。
  • 蘇軾蘇轍兩兄弟的蘭花詩,怎麼都有一個共同點
    畦留夷與揭車兮,雜杜蘅與芳芷」,屈原精心栽培了這麼多的蘭花及香草,可見這裡面寄託了他的一顆忠君報國的赤子之心。孔子也曾經這樣讚美過蘭花,「不以無人而不芳,不因清寒而萎瑣。氣若蘭兮長不改,心若蘭兮終不移」。這裡也是指出做人要像蘭花那樣,有甘於寂寞、不求人知的坦蕩胸懷。
  • 蘇軾給蘇轍寫的經典詩,2017年高考考過,一個選擇題難住不少考生
    「學校天天讓孩子們學古詩有什麼用?高考作文都不讓寫!」,作為一線教育工作者,筆者確實聽到過很多這樣的話。是的,多數情況下,高考作文的要求都會標明:詩歌體裁除外。但這是因為如果寫詩歌,在判卷上主觀性太大,畢竟一首詩好與壞確實是見仁見智的事,是很難判分的。事實上,雖然作文不讓寫詩,但詩詞賞析題卻是高考常考的。
  • 蘇洵、蘇軾、蘇轍:一個失敗的父親與兩個成功的兒子
    作為蘇軾的粉絲之一,我親切的稱他為蘇東坡、蘇叔叔。我還知道,蘇軾有一個弟弟叫蘇轍,同樣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 在唐宋八大家中,唐朝有兩位:韓愈、柳宗元,宋朝(準確地說是北宋)有六位:歐陽修、蘇洵、曾鞏、王安石、蘇軾、蘇轍。 你發現沒有?在「唐宋八大家」裡,有三個姓蘇的,那他們是什麼關係呢?
  • 蘇軾、蘇轍後人與平陽竟有這樣的聯繫!
    書中「職官」載有宋縣丞蘇然,並注為「東坡後」,表明蘇軾的後人蘇然曾任宋朝平陽縣丞。而後,順治、康熙、民國各版《平陽縣誌》也都有載。明朝隆慶年間(1567-1572)所載,很可能系因循舊志,其可靠性應該不成問題。然而,蘇然生平如何,在平陽政績如何,書中不著一字,且也不知其究竟為蘇軾幾世孫,令人抱憾。關於蘇軾的兒子,據蘇轍《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銘》和《宋史·蘇軾傳》,有蘇迨、蘇邁、蘇過三人。
  • 答案是蘇軾蘇轍兩兄弟之間的關係如何
    一定是非常有意義的一年,在這一年裡,兩位偉人橫空出世誕生了。他們是蘇東坡和蘇轍,兄弟倆的成就是驚人的。他的弟弟蘇轍上四年級。根據宋仁宗,我為子孫贏得了兩位首相。你可以看到這兩個的文採斐然。蘇東坡和蘇轍都因為他們的文學才華而傳播了很多好故事。
  • 蘇軾寫給弟弟的詩被引入高考試題,很多考生都被誤導:蘇軾真能吹
    自從去年教育部發布了消息,要求以後高考語文閱讀量要增加,特別是古文部分,將有大幅度提升,一時間全國家長譁然,許多孩子開始囫圇吞棗起古詩詞。但是中華五千年的文化沉澱,沒有經過長時間的積累,如何能夠在短時間內消化呢?這不,去年的一篇古詩詞賞析就考倒了許多考生,這首詩是誰的呢?
  • 1076年的中秋節,蘇軾因為思念弟弟,寫下一首傳世名詞
    歐陽修一見到蘇軾的文章,就被深深打動,但他誤以為這是他弟子曾鞏的文章。為了避嫌,歐陽修只好將這篇文章定為第二名。後來歐陽修知道原來作者叫蘇軾,於是稱讚道:「此人可謂善讀書,善用書,他日文章必獨步天下。」而蘇轍則在本次會試中,名登五甲。
  • 蘇軾寫給弟弟蘇轍的詩,形容人生是「應似飛鴻踏雪泥」,寫得妙
    1061年,也就是宋仁宗嘉祐六年,蘇軾與弟弟蘇轍一起參加「制科」考試,連名並中。仁宗皇帝非常高興,認為自己給子孫找了兩位好宰相。歐陽修也感嘆:「自前未有,盛事,盛事。」這一年,蘇軾被授予大理評事、鳳翔府籤判,十一月赴任。在赴任途中寫了給弟弟子由的詩《和子由澠池懷舊》。
  • 從名字意蘊看蘇軾、蘇轍的人生發展
    蘇軾評價弟弟的文章「氣宏而淡泊」,與其為人相似,不願被人所知,然而「秀傑之氣終不可沒」,總之就是低調、內秀、有實力。其實老成持重並不等于謹小慎微,蘇轍幾次在歷史上的重要「出鏡」都令人震撼。嘉佑六年八月,兄弟倆在京參加仁宗皇帝親自主持的殿試。
  • 蘇軾除夕夜睡不著給蘇轍寫首詩,短短幾句,安慰世間多少年少失意
    蘇軾的這首詩則是除夕夜他睡不著、感慨萬千之下給蘇轍寫的:《守歲》欲知垂盡歲,有似赴壑蛇。修鱗半已沒,去意誰能遮。況欲系其尾,雖勤知奈何。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譁。晨雞且勿唱,更鼓畏添撾。這是一首五言古詩,寫它時蘇軾25歲。一年前24歲的他參加了制科考試,成績被稱為「百年第一」,揚名京師,後被封為鳳翔籤判。想起弟弟蘇轍還在汴京,他便在除夕前後一連寫了3首詩給對蘇轍,這首《守歲》就是其中之一。說起來蘇軾、蘇轍當真是兄弟情深,《守歲》、《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都是蘇軾為蘇轍所寫。
  • 蘇軾與蘇轍:生同母死同穴的好兄弟,最好的情詩都要寫給你
    雖然歷史有許多兄弟相殘的結局,但在民間,兄友弟恭,姊妹同心的事實也不在少數,比如一代文豪蘇軾與弟弟蘇轍不僅同為「唐宋八大家」之一,還與弟弟感情深厚,在生死關頭最先想到的不是愛妻,也不是兒子,而是這位一同成長一同學習一起趕考一起為官的弟弟,因此在以為大限將至的時候,他寫下了「與君世世為兄弟,更結來世未了因」這句感人肺腑的詩句。
  • 蘇軾被雨驚醒,寫給弟弟蘇轍的一首詞,開篇7個字,便是經典名句
    而據統計,蘇軾詩詞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詞語,是「子由」二字。出場次數竟然高達229次,令人咋舌。這個子由,正是他的親弟弟,蘇轍。唐宋八大家中,「三蘇」便是他們一家父子,蘇洵,蘇軾,蘇轍。蘇軾與蘇轍,與其說是兄弟,不如更像知己,二人兄弟情深,又同是文壇大腕,在中國歷史上也極為少見。蘇軾寫給蘇轍的詞很多,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那首《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 蘇軾聽說蘇轍瘦了,急得寫趣詩,詩中一食物現代很多人都接受不了
    當年蘇軾聽說身在雷州的弟弟蘇轍瘦了,急得寫下這首趣詩,勸弟弟要多吃肉。在詩中蘇軾苦口婆心,句句令人捧腹,但讀到詩中的「黑暗料理」還是有詩詞迷表示要吃不下飯了,只能說頂級吃貨的境界一般人達不到。讓我們先來見識一下這首詩:蘇軾的好吃是出了名的,從黃州的豬肉吃到嶺南的荔枝、海南的牡蠣。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東坡不只是好吃,而且會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