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慶《平陽縣誌》是平陽縣現存最早的縣誌。書中「職官」載有宋縣丞蘇然,並注為「東坡後」,表明蘇軾的後人蘇然曾任宋朝平陽縣丞。而後,順治、康熙、民國各版《平陽縣誌》也都有載。明朝隆慶年間(1567-1572)所載,很可能系因循舊志,其可靠性應該不成問題。然而,蘇然生平如何,在平陽政績如何,書中不著一字,且也不知其究竟為蘇軾幾世孫,令人抱憾。
關於蘇軾的兒子,據蘇轍《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銘》和《宋史·蘇軾傳》,有蘇迨、蘇邁、蘇過三人。
關於蘇軾的孫子,據蘇轍《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銘》、韓元吉《朝散郎秘閣修撰江南西部轉運副使蘇公(峴)墓志銘》和晁說之《宋故通直郎眉山蘇叔黨(過)墓志銘》,有蘇簞、蘇符、蘇箕、蘇筌、蘇籌、蘇簣、蘇籥、蘇籍、蘇節(節)、蘇笈、蘇簟(《宋史》蘇軾傳附蘇過傳作「篳」)、蘇篴、蘇竺(《宋史》作「箾」),可考者計十三人。
關於蘇軾的曾孫,據《蘇峴墓志銘》,知有蘇嶠、蘇峴,為蘇過長子蘇籥之子。其中蘇峴過繼給蘇迨早亡之子蘇簣為嗣子。又據蘇山《先公(蘇符)行狀》,蘇符有八子,南渡後惟剩蘇山一人。名可知者僅有三人。
關於蘇軾的玄孫,據《蘇峴墓志銘》《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和周必大《文忠集》,知有蘇枘、蘇格、蘇柘、蘇極、蘇栘、蘇杞、蘇植、蘇樸,可考者計八人。
關於蘇軾的五世孫,也據《蘇峴墓志銘》,僅知蘇峴有「孫男五」,不知名。此後,更無從稽考。
民國《平陽縣誌·職官志一》
那麼,蘇然是蘇軾的幾世孫呢?從以上所列看來,蘇家取名,同輩皆有相同的偏旁,如蘇軾兄弟從「車」,其子從「辶」,其孫從「竹」,其曾孫從「山」,其玄孫從「木」。蘇然皆無所屬,看來只能是蘇軾五世孫及之後了。蘇軾生於北宋仁宗景佑三年(1036),到南宋完全滅亡的帝昺祥興二年(1279),不到二百五十年,按一世三十三年計,大約傳至第七世(即其六世孫)。也就是說,蘇然最大可能是蘇軾的五至七世孫。
再來看蘇轍的後代。根據相關文獻材料,其子為蘇遲、蘇適、蘇遜,其孫有蘇簡、蘇籀、蘇筠等,其曾孫可考者有蘇諤、蘇誦、蘇諒、蘇詡,其玄孫可考者有蘇森、蘇林、蘇麓、蘇鬱(鬱),其五世孫有蘇熙、蘇照等,其六世孫有蘇圭、蘇在等,其七世孫有蘇鎮、蘇鎬等。
蘇軾、蘇轍後人兩相對照,惟有曾孫起名方式不同,蘇軾曾孫從「山」,蘇轍曾孫從「言」,到玄孫又相同,皆從「木」。而從蘇轍四世孫至七世孫,還可發現有「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的規律。至此,筆者以為可推測蘇軾後人也有這個規律,蘇然之「然」從「灬(火)」,當為蘇軾五世孫,與蘇轍五世孫蘇熙、蘇照同輩。即若以蘇軾為第一世,則蘇然為第六世。
蘇然作為蘇軾五世孫,從年代上算來,任平陽縣丞應在南宋中晚期。那麼他在此任前後還擔任過什麼職務,發生過什麼事情,只好寄希望於各地文史資料的進一步發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