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洵給長子取名蘇軾,次子蘇轍。他用精妙的文筆解釋取名的原由。
大神蘇軾
軾是車座前的扶手,看似無用,可去掉它,似乎車又不是車。給名軾,希冀你不要去奪風頭。轍,路上的車輪印。本不是車身部件,無法與車輪車輻爭功,車翻人仰,也無過錯,轍處於禍福之間,最是安全。
古人男子在二十歲時,會由德高者或者長者取字,字往往是名的解釋或者補充。比如,蘇軾,字子瞻,瞻是扶著車軾,遠望的意思。蘇轍,字子由,車輪印記,不就是隨車馬自由遊走嗎。韓愈,愈前進的意思,所以字退之。比較遊戲的是王維,字摩詰,人家維摩詰是一個可以與普賢菩薩辯論的著名居士,王維爸爸給兒子取了外國名字,而且硬生生的把他拆掉,一個字給了名,兩個字給了字。
名與字是父親或者長輩取的,朋友之間不能直接叫名,而要用字。比方,我們不可以對著蘇軾說:蘇軾,來來來,喝酒。而要用:子瞻,久仰大名,天色漸暗,一起來喝一杯吧。號是可以自己得瑟的方式起的,蘇軾在黃州東邊小山坡種菜,號東坡居士。白居易香山居士,林和靖孤山居士。
元朝底層的百姓不許有名字,只能用數字代替。朱元璋是後來取得,原來叫朱重八,朱元璋祖父與祖父的兄弟是朱初一,朱初二一直到朱初十,朱元璋父親是朱五四,有個哥哥叫朱五一。朱元璋哥哥加堂哥是朱重一,重二,重三到重七,後面還有朱重九。
更加可憐的是與皇帝或者皇帝的祖上有相同的字,那就得替換掉。比如,杭州有虎林山,因為跟李世民曾祖父李虎同一個虎字,虎字老老實實拿下,改成武林山,武林門。原先夜間起夜用的虎子,改成馬子,後來叫成了馬桶。
王羲之家族連續幾代,統統用之結尾,也不避諱,王獻之,王凝之,一共有二三十個王某之。原來當時,道教風行,之字帶有濃厚的道家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