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蘇軾),是一位隱藏屬性的「餐飲界大咖」。比如他發明了東坡肉、東坡魚、東坡肘子、東坡豆腐、東坡羹、東坡餅等等叫好又叫座的家常菜。他以一人之力,開創了一個叫做「東坡」的菜系。
如果單以數量來講,西奇妹覺得蘇東坡吃的最多的食物,當屬「荔枝」了。有詩為證:
《惠州一絕 / 食荔枝》,蘇軾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從詩中,我們可以看出蘇軾的這首詩寫於嶺南。
蘇東坡於宋哲宗紹聖元年,被人以「譏斥先朝」的罪名舉報,結局就是他被貶嶺南。這樂呵呵的蘇老爺子一到嶺南(廣東惠州),可高興壞了。因為他發現這裡的荔枝實在是太好吃了,所以寫了一首詩,說自己一天吃三百顆荔枝,在嶺南過得快活似神仙。可是問題亦隨之而來,以蘇東坡的工資,一天能買幾顆荔枝?而且吃這麼多,不會上火?
蘇東坡的工資有多高?
西奇妹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來計算蘇東坡的工資。
▲蘇軾一生屢遭貶謫,足跡遍布神州大地。
《宋史.蘇軾傳》:「紹聖初,御史論軾掌內外製日,所作詞命,以為譏斥先朝。遂以本官知英州,尋降一官,未至,貶寧遠軍節度副使,惠州安置。居三年。」
從這段資料中我們可以看出被貶廣東惠州時,蘇東坡已經不是「知州」官銜了。他留在身上的,僅有一個「清遠軍節度副使」的閒散官職。
「某某節度副使」,在宋代一般是專門設立給宰執以及侍從等高級官僚的貶降,也就是個虛職。「節度副使」的工資,是可以在正史中明確查到的:
《職官十一.奉祿制上》:節度副使,三十千。
但是蘇軾當時是被貶,對於被貶期間的官員,按照規定,工資對半砍。也就是說紹聖三年蘇軾在惠州的工資為十五千(十五貫)。
嶺南荔枝的價格有多高?
搞明白了工資,那麼我們接著分析北宋時期荔枝的價格。
史料中對於惠州荔枝的價格,很遺憾找不到記錄。但我們可以找到同一時期四川荔枝的價格。來看:
《與王觀復書.又》:「大如雞卵,味極美,每斤八錢」。
這一段話摘錄自黃庭堅被貶四川黔州時給友人的書信。說這一年荔枝大豐收,每斤才八錢。他可高興壞了,四捨五入等於不要錢。
考慮到當時四川黔州與廣東惠州的物價應該不會相差太多。這一年雖然因為大豐收,內陸荔枝價格必跌,但蘇軾在嶺南荔枝的原產地,價格想來也不會貴到哪裡去。如果我們按照一斤8文,蘇東坡一個月工資十五貫(北宋的一貫大約等於770文)計算一下。
如果蘇東坡一個月光吃荔枝不幹別的,他可以買上1443斤,折算下來每天48斤。但宋代的一斤,相當於現在的640克。我們再計算一下,約等於61斤。
一般一顆正常體重的荔枝大約20克,也就是蘇東坡每天可以吃到1500餘顆!所以詩中所說的「日啖荔枝三百顆」,蘇軾是買得起的!
假如吃了300顆荔枝,會上火嗎?
現在最後一個問題來了,如果真的吃了300顆荔枝,會上火嗎?
會!還很嚴重!
事實上蘇東坡(疑似)因為太愛吃荔枝而上火,長了「痔瘡」,有信為證:
北宋· 蘇軾《與程正輔書》某舊苦痔疾,蓋二十一年矣。近日忽大作,百藥不效,雖知不能為甚害,然痛楚無聊兩月餘,頗亦難當。出於無計,遂欲休糧以清淨勝之,則又未能遽爾。但擇其近似者,斷酒斷肉,斷鹽酢醬菜,凡有味物,皆斷,又斷粳米飯,惟食淡面一味。
西奇妹來解釋一下:這一段是蘇軾在惠州期間,給友人程正輔寫信,聊到困擾了自己二十多年的痔瘡最近又發作了,雖然知道是舊疾,痔瘡也要不了自己的命,但痛苦了兩個多月了,實在受不了。只好戒了「重口味」的美食,改吃些清淡麵食。想必這段時間,連他最愛的荔枝也是不能夠吃了吧。
同一封信,我們接著往下看:
北宋· 蘇軾《與程正輔書》其間更食胡麻、面少許取飽。胡麻,是也。去皮,九蒸曝白,去皮,擣羅入少白蜜,為面,雜胡麻食之,甚美。如此服食已多日,氣力不衰,而痔漸退。
這一段是接著上一段的。寫到這裡蘇軾話鋒一轉,他高興地跟好友分享說自己的痔瘡已經治癒了。因為他又發明了一道叫「茯苓餅」的藥食同源美食。他一邊吃著上火的荔枝,一邊又猛吃降火的茯苓餅。邊吃邊治,美哉美哉!
此心安處是吾鄉:
西奇妹一直覺得「美食」是一種非常治癒的東西。對於蘇東坡來說,它或許是一碗鄉愁、一碗人間煙火。
在所有孤獨的遠方,唯有美食,方是故鄉。
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留言給西奇妹,發表你的想法。
-------------------------------------------------------
作者:西奇妹
本文由西奇博物館原創發布。未經許可,嚴禁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