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臺灣美食家成都再創業:四川人的餐桌可有一碟「臺灣味」

2020-12-22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成都6月24日電 題:七旬臺灣美食家成都再創業:四川人的餐桌可有一碟「臺灣味」

作者 王鵬

「兩岸一家親不是掛在嘴上,而是要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中。」23日下午,在成都的一場美食分享會上,身著繡花衫、一頭爽利短髮的孫亦敏正給成都市民分享臺灣風味水晶粽和滷肉粽的做法,講到高興處,這位70歲的臺灣美食家神採飛揚。

孫亦敏與成都美食愛好者在一起。受訪者供圖 王鵬 攝

孫亦敏已在成都定居15年。在成都美食圈,「臺灣孫阿姨」的名號很響。她曾在臺灣生活40多年,也曾在美國洛杉磯開餐館,生意火爆。如今,這位古稀之年的臺灣美食家決定重新創業,為四川人的餐桌帶來「臺灣味」。

圖為臺灣美食家孫亦敏。受訪者供圖

「之所以在成都定居,是因為我在這裡找到了一生中最缺的東西--認同。」回憶在成都生活的15年,孫亦敏很動情。她幼年跟隨父母去臺灣,在眷村長大,後來又去美國生活。「我們眷村的孩子,從小被叫作『外省人』,到了美國,我又成了『外國人』,我找不到根。」

孫亦敏家中的冰箱堆滿食材。 王鵬 攝

而2005年在成都的一次經歷,讓她下決心跟丈夫來此定居。那一年,她來尋覓美食,在街頭向人打聽哪裡的麻婆豆腐最地道。「我一張嘴,他就知道我是外地來的,不僅非常熱情,還要領我們過去。知道我是臺灣人,他更是說,『哎呀,那我們是一家人』。」

那是件小事,卻讓「半生漂泊」的孫亦敏看到了「包容和認同」。2006年,她將美國的餐館交給兒女打理,毅然跟丈夫來到「天府之國」。成都美食眾多,但她一直記得眷村的臺灣味道。慢慢地,她融入了成都的社區生活,向周圍人分享自己對美食的理解。

「四川人特別喜歡做菜,我就希望兩岸之間,首先在舌尖上取得認同。」為了融合四川和臺灣風味,孫亦敏幾年前開了一堂美食課--「四川人的餐桌可有一碟臺灣味」,反響熱烈。

「其實我的想法很簡單,四川人的餐桌以麻辣為主,放一碟『臺灣味』,把兩岸一家親融入生活方式,沒想到那麼受歡迎。」說起在成都的一點「小成就」,孫亦敏輕柔地笑了。

幾十年浸淫於美食,孫亦敏對美食有著自己的理解。在她看來,食物不應止於果腹,而應給人帶來豐富的內心感受。在孫亦敏的家中,來自天南海北的食材堆滿了冰箱,她也在不斷嘗試,將不同地方風味的食物以更本地化的烹飪方式帶給四川人。

今年4月,在成都青羊區臺辦和西華門社區的幫助下,孫亦敏再次創業,創立美食品牌「孫不悟空」,首推臺灣風味和四川風味融合的滷料。「孫悟空有72變,我希望我的菜品也能千變萬化,這是我的偉大夢想,只要有夢想,人就永遠年輕。」

「我要融合臺灣味和四川味,但不管怎麼變,我的食物總有臺灣的口味,也有臺灣人對美食的一種執著。」臨近端午,孫亦敏與成都廠商合作的臺灣風味粽子再次暢銷起來。這個端午節,不少四川人的餐桌上,將再次迎來「孫阿姨的臺灣味」。(完)

相關焦點

  • 臺灣孫阿姨在成都的「傳家味道」
    除了分享自己定居成都的心路歷程,孫阿姨還現場推介自己新創業的美食品牌——「孫不悟空」以及首創的「五香滷」「麻辣滷」產品,並與「粉絲」一道製作和品鑑美食。15年「蓉漂」生活「孫阿姨廚房」為成都美食代言臺灣美食家孫亦敏,人稱「孫阿姨」。
  • 李偉國:趕上創業最好時候,四川臺灣都是家
    作為華燦工場·成都空間的運營負責人,兩年來,李偉國致力用創意設計增進兩岸青年融合作用,並藉助四川航天科工通信技術研究院資源優勢,累計孵化企業113個,其中21個為臺灣青創項目。  在參與並見證這些創業項目落地中,李偉國更真切地感受到四川的快速發展,「來成都前聽說『少不入川』,現在我逢人總說,『少不了入川』,四川、臺灣都是家。」
  • 四川首位臺籍「勞模」李偉國:趕上創業最好時候 四川臺灣都是家
    封面新聞記者 杜江茜12月2日,四川成都,四川省第八屆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85後」臺灣青年李偉國榮獲「勞動模範」稱號。——他是四川首位臺籍勞動模範。在參與並見證這些創業項目落地中,李偉國更真切感受到四川的快速發展變化,「來成都前,聽說『少不入川』,現在我逢人總說『少不了入川』, 四川臺灣都是家。」
  • 臺灣富邦落戶成都 川臺金融合作再結碩果
    臺灣富邦落戶成都 川臺金融合作再結碩果 2016-12-15 17:01 來源: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 四川省臺辦副主任張軍在開業儀式上致辭  12月9日,臺灣富邦華一銀行成都分行正式在蓉開業,成為又一家落戶成都的臺灣金融機構,標誌著四川與臺灣金融合作再結碩果
  • 2017臺灣傳媒學生紀錄四川活動:"鏡"觀四川"傳"友情
    從總是豔陽高照的臺灣南部過來的學生們,越來越喜歡這座「陰雨的城市」,在他們的鏡頭下,成都既有老建築、舊情懷,也有新業態,In潮流,古老又時尚,休閒又摩登。「『美』是對四川最深刻的印象。四川厚重的歷史樣貌得到了較完整的保留,古色古香,別有韻味。」臺灣學生陳怡茹說。
  • 臺灣富邦落戶成都 川臺金融合作再結碩果(圖)
    臺灣富邦落戶成都 川臺金融合作再結碩果(圖) 2016年12月13日 16:41: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出席開業儀式嘉賓剪彩(圖片來源:四川省臺辦)  中國臺灣網12月13日成都訊  12月9日,臺灣富邦華一銀行成都分行正式在蓉開業,成為又一家落戶成都的臺灣金融機構,標誌著四川與臺灣金融合作再結碩果
  • 我是四川勞模,我來自臺灣!
    「在臺灣做生意,我們很難會想著到臺灣以外的地方發展,你很容易就知道自己五年十年之後大概會在什麼樣位置。」說起現在的空中飛人生活,李偉國感嘆,現在一出門就飛個兩三千公裡再平常不過,而且還能接觸到各種各樣不同的思維和模式,以及各種創業的可能,完全看不到「天花板」。正是看到了大陸無限的發展潛力和機會,李偉國心中的創業之夢被點燃了。
  • 我是四川勞模,我來自臺灣
    所以,他想幫助更多想到大陸發展的臺灣青年找到事業與志業的完美結合點。2017年,李偉國加入了華燦工場。這是一個在民革中央指導下,民革黨員與臺灣青年共同打造的「文化+科技」創新性孵化器,為兩岸青年提供專業創業服務。「公司『年輕人服務年輕人、臺灣人服務臺灣人、創業者服務創業者、透過服務他人成就自己』的價值觀與我的創業想法不謀而合。」
  • 情系臺灣相約四川 第七屆臺灣學生天府夏令營開營
    四川歷史悠久,文化厚重,經濟發展也十分迅速,創業創新蓬勃發展,是一片開放的熱土,特別是始發成都的中歐班列讓成都成為「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而且通過延伸到廈門,與高雄港連接,大大縮短了臺灣貨品運往歐洲的時間。四川市場巨大,機會良多,真誠歡迎臺灣大學生畢業以後到四川就業創業,也歡迎臺灣中小學生來四川學習。兩岸同文同宗,血脈相連,我們要聯起手來,共同開闢世界市場,共同創造美好生活,共同實現民族復興。
  • 前臺灣偶像歌手在成都當牙醫,可米小子有兩人英年早逝,世事無常
    2001年臺灣版《流星花園》熱播,裡面的4個主角成立了F4團體,火爆走紅亞洲。臺灣的經紀公司看到了成功,當年馬上就開節目進行選秀,最終有6人成團出道,經過短暫的培訓成立「可米小子」組合。2002年,也一起出演偶像劇《愛在星光燦爛時》,並正式推出唱片專輯。雖然走了F4成名的路,但並沒有爆紅,不過6個20歲左右的小帥哥,還是吸引了不少粉絲。
  • 「四川·臺灣鄉村暨社區文創演迪」活動在成都舉行
    「四川·臺灣鄉村暨社區文創演迪」活動在成都舉行 2020年12月08日 08:10: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成都12月7日電 (記者 王鵬)由四川省臺辦、省文旅廳共同主辦的「四川·臺灣鄉村暨社區文化創意演迪」活動7日下午在成都舉行。
  • 臺灣同胞首次在四川當選省勞模,快來看看他是誰!
    作為華燦工場·成都空間的運營負責人,兩年來,他致力用創意設計增進兩岸青年融合作用,並藉助四川航天科工通信技術研究院資源優勢,累計孵化企業113個,其中,21個為臺灣青創項目。李偉國在參與並見證這些創業項目落地的同時,更真切感受到四川的快速發展變化。
  • 亞臺青(成都)海峽青創園再增3個臺青創業項目
    中國臺灣網7月16日訊 位於成都郫都區的亞臺青(成都)海峽青年創業園再增3個臺青創業項目,這是從近日舉行的「蓉漂臺青·創業天府」臺商中小微企業沙龍活動中傳來的消息。  據悉,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下,臺灣青年持續看好四川發展機遇。
  • 「新春走基層」為了吃到「家鄉的味道」這個臺灣姑娘在成都開了...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袁婧)這個春節,宓欣怡和家人打算留在成都。和10年前不願來四川相比,她越來越喜歡這座有人情味的城市。讓她沒想到的是,4年前也從臺北搬到成都的父母,似乎比他還適應這裡的生活。從2009年嫁到成都來,十年間,宓欣怡不僅創立了自己的甜品品牌「仙草宓」,而且從最初的1家門店到現在8家,員工數量也超過了70人。近日,在接受四川在線記者採訪時,宓欣怡說,開甜品店的初衷就是為了吃到「家鄉的味道」。
  • 前臺灣偶像歌手許君豪在成都當牙醫
    【前臺灣偶像歌手在成都當牙醫】「可米小子」的主唱許君豪在成都當牙醫。2003年,許君豪在彩排中意外受傷,開口腔診所的父親鼓勵他重新考醫學院。2004年,他被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學院錄取。2011年,畢業後的他繼續去德國攻讀口腔碩士。2015年,他考取大陸執業醫師資格,選擇回成都創業。經過5年的努力,許君豪的口腔診所在成都有良好口碑。
  • 臺灣臺東高商學校參訪團來四川交流訪問
    近日,臺灣臺東縣縣長夫人、健康家庭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陳憐燕率臺東高級商業職業學校(以下簡稱臺東高商)師生一行30人,到四川省進行交流訪問。    成都站  9月18日上午,參訪團來川第一站到達成都職業教育學院,了解四川高等職業教育情況。
  • 這場直播很有「臺灣味」!
    3日晚,馬尾臺灣青年創業創新創客蓋達組織了第二場臺灣美食直播特賣會,許惠明公司的產品是當天直播的主打商品。首次帶貨,他有些緊張,還好有兩名「經驗主播」——臺青李正能和蔡佩紜為他壓陣。  「大家好,我是Allen。」「大家好,我是灣灣妹,今天我們繼續給大家帶來臺灣味哦!」晚8點整,直播準時開始,李正能和蔡佩紜開始介紹第一個產品——臺式香腸。
  • 四川首位臺籍「勞動模範」李偉國:趕上了創業的最好時代
    作為華燦工場 成都空間的運營負責人,兩年來,他致力於發揮「華燦獎」用創意設計增進兩岸青年融合作用,並藉助四川航天科工通信技術研究院資源優勢,累計孵化企業113個,其中,21個為臺灣青創項目。李偉國在參與並見證這些創業項目落地的同時,更真切感受到四川的快速發展變化。「來成都前,聽說『少不入川』,現在我逢人總說『少不了入川』。」
  • 成都、自貢、廣漢……四川六大吃兔城市,誰家的兔子最夠味?
    「人好看萬人追,兔好看太傷悲」。四川人愣是沒放過兔兔任何一個部位。除了甩開嘴,四川人還沒管住腿。天府之國境內山頭林立,形成了兔肉「六大門派」。華山派 成都提起成都,本地人下意識得在後面綴上一句:「雙流老媽兔頭」!據說多年前成都一位偉大的母親生了一個寶貝兒子。兒子幹啥啥不行,挑食第一名!
  • 臺灣男團成員在成都當牙醫,網友:這才叫勵志偶像
    曾紅極一時的臺灣男團「可米小子」主唱許君豪,2002年在採排中受傷,隨後退出娛樂圈,近來媒體曝光他目前在四川成都當牙醫,讓網友們不禁直呼:「太勵志了吧!」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許君豪在2002年一次採排中意外受傷,出完第一張專輯後就退團,「可米小子」從6人變5人,後來雖然短暫復出,但因不適應演藝圈,最後開口腔診所的爸爸則鼓勵他重新考醫學院。2004年,他被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學院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