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艾瑞巴蒂!
我是職業ETC辣哥。
近期我寫過一篇名為《一年300000000隻!四川人為什麼這麼愛吃兔兔?》的文章,詳細(囉嗦)而又謹慎(草率)的解釋了四川人——
「兔兔這麼卡哇伊,為什麼要ci兔兔」的原因。
但當我還在糾結如何解釋的時候,好兄弟剛子卻已經發出了靈魂一問:
「兔兔這麼可愛,怎麼做才好吃?」
對於這種人,我只想先甩給他一堆深夜「鶴頂紅」。
溢出滿屏的香氣告訴我們。
「人好看萬人追,兔好看太傷悲」。
四川人愣是沒放過兔兔任何一個部位。
除了甩開嘴,四川人還沒管住腿。
天府之國境內山頭林立,形成了兔肉「六大門派」。
武林盟主 自貢
在四川,吃兔魁首當屬自貢無疑!
自貢人開發出了數量繁多的兔肉菜式。
天下武功盡出少林,自古武林魁首,哪個姿勢不多?
非常有名的冷吃兔、乾鍋兔就出自於自貢!
冷吃兔相傳,杜甫路過自貢,吃到了蜀地有名的「麻辣兔丁」。詩人砸吧兩口,「唉呀媽呀太好ci了,勞資要兜著走!」於是當地人製作時便用大火脫去更多水分以供杜老闆攜帶儲存。詩聖路途中熱兔冷吃,陡然啟動好吃開關。登時一拍大腿,將這種做法傳播了出去。於是,便有了現在四川家家戶戶都會做的冷吃兔!
乾鍋兔在自貢兔諸多吃法中,我本人最喜歡這道。乾鍋兔一般調成孜然麻辣味,風味相當突出。另外,它一般會加入香炸酥脆的土豆、藕、花生碎等配菜,下飯!巨下飯!!
除開冷吃兔乾鍋兔這種廣為流傳的做法,自貢還有薑絲兔丁等特色菜餚大肆風行。
盟主之位,穩!
華山派 成都
提起成都,本地人下意識得在後面綴上一句:
「雙流老媽兔頭」!
據說多年前成都一位偉大的母親生了一個寶貝兒子。
兒子幹啥啥不行,挑食第一名!
於是老媽每日費盡心思做他最愛吃的兔頭,並順便開了個店。
沒想到,寶貝兒子竟是一個隱藏美食家。
他上癮的菜,鄰居老鄉都上癮,從此兔頭名聲大噪。、
老媽兔頭由於兔子頭部肉少,故而容易入味。麻辣汁液滲入兔頭,絲絲縷縷,咬在嘴中香味瞬間炸開來。啃一口頰肉,仿佛找到寶藏,滋味濃厚,直欲吞手!
如果說,兔頭能滿足你的啃噬欲。
那麼兔腿,則能滿足你的「肉慾」!
泰山派,雅安
雅安比較出名的美食,大家通常耳熟能詳的是「椒麻雞」。
但養兔作為雅安第一產業,當地的麻辣兔腿才是幕後「匪首」。
辣哥有幸吃過一次,引為此生兩三事。
麻辣兔腿兔腿不同於其他部位的肉,作為兔兔彈跳力的保證,肉質非常厚實。製作兔腿一般要收汁包裹均勻。咬一口下去滿滿一嘴汁肉,帶著麻辣鮮香和厚重的口感,非常滿足。
過嘴癮的的話啃兔腿是最合適不過。
大口吃肉大口喝酒!
一手抓一兔腿,一手扯一酒壺,直生俯覽眾山小的豪氣。
恆山派 廣漢
如果說雅安麻辣兔腿走的是豪放派,圖一個大開大合
那麼廣漢纏絲兔就是另一番「纏綿」悱惻了。
纏絲兔,即是用麻繩將兔子纏起來。
為啥要纏,玩×M?(前方高能)
當然不是為了好玩!
一是可以更好的鎖住香料以便入味。
二是具有一定便於保存的作用。
這種複雜而又有特色的工序具有非常鮮明的四川特色。
纏絲兔「纏絲兔」的名稱由來,文字史料是無法考證的。相傳是一代宰相「房琯」被貶到廣漢,受地方土豪邀請參加婚禮。土豪家中尤擅用這種方法醃製兔肉。並說此菜沒有名字,請房老哥賜名。(有沒有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說)房老哥文化人,見此兔被絲線纏繞,腦殼一亮想到了「千裡共嬋娟」,故而命名「纏絲兔」!
由於被麻繩緊緊捆住了精華,
被香料醃製透徹的兔肉,吃在嘴中香味四溢。
恆山派的細膩,恰如其分。
嵩山派 南充
時下年輕人最時尚的吃肉方式,莫過於烤肉!
常見烤牛肉豬肉五花肉,
兔肉卻不常見。
手撕烤兔手撕烤兔之所以好吃,是因為要經過重要一步——「醃」!醃製後的兔肉再上架,已經有了80%的調性!再經過炭火烤制,由於兔肉本身的特性,吃起來厚處不油膩,薄處夠脆嫩。徒手撕開,口水直流。
如果說手撕烤兔這個名字較好理解,那麼「跳水兔」就委實有點意思了!
衡山派 廣漢
四川人取名字非常寫意。
「龍抄手」、「鍾水餃」、老媽兔頭……
有以店名諧音為名的,有以發明人角色為名稱的。
那跳水兔怎麼講?
兔子跳到水裡淹死再吃?
跳水兔兔子確實跳了水!但卻是被加工成塊狀後。將去過腥的兔肉與小米辣等做汁融合,鮮嫩微辣,彈齒留香!這樣做出來的兔子,不僅遮蓋兔肉本身較易失水的特點,且最大化的突出了兔肉的風味。又因便於操作,經典程度堪比西紅柿炒蛋!
兔肉相對寡淡,所以全國來說並不流行。
但卻是名副其實的好東西。
而大家都曉得的是,川菜重味!
在四川調味界的安排下,兔肉煥發出了神奇的光彩。
從而產生了四川人愛不釋口而大部分外地人不知其味的情況。
這讓我想到了牛蛙、小龍蝦。
這兩種食材曾經也飽受非議,受困於一城一地。
但是隨著頭部品牌的營銷,經典吃法開始風行,最終上了全國人民的餐桌!
故而,
兔肉不缺潛力,缺的只是有人站出來將它有效推廣出去!
真心希望,兔肉可以成為大家餐桌上的一道經典菜。
也希望大家可以多去嘗試這些美味,體驗到四川真正的「兔味」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