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玩味成都,ID:wwcd028】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你曉不曉得,四川美食是誰的天下?
兔兒腦殼?火鍋兔?鮮鍋兔?跳水兔?
在吃貨心中,四川必須是兔頭的天下!作為一個地道的四川人,兔兔那麼可愛,吃起當然很美味啦!沒有一隻兔子能活著走出四川。
外地人眼中,兔子可能是這樣的:
而四川人眼裡的兔子是這樣的:
雙流老媽兔頭
啞巴兔
手撕烤兔
鮮鍋兔
兔湯鍋
小兔子奶茶
而且,必須是兔兒腦殼才算吃兔的靈魂所在。
對兔頭的接納與否,迅速把人群分為兩類。
不吃兔頭的人覺得兔子這個東西有點靈性,跟家禽不一樣,自己家裡也養過。畢竟感覺有點親的和陌生沒有接觸過的還是有區別,吃兔頭簡直血腥又恐怖!
我真的不忍心吃兔頭,可愛的兔兔……
想起了小時候養的兔兔,但是兔子不被吃掉被扔掉更可憐,被我吃了也可憐,總之好可憐。
我這種膽小鬼看到兔頭,就已經很害怕了……
兔頭滷得紅紅的,看起來那麼恐怖,真是沒有要吃的欲望
而在99.99%愛吃兔頭的四川人心中,難過的日子裡,有兔頭的陪伴,快樂源泉又回來了。
經本人細心發現,編輯部就「潛逃」一位從不吃兔頭的人士。你說你個四川人,從小耳濡目染的,怎麼沒有學的有模有樣?
作為非官方四川美食推廣大使,只要發現,便義不容辭將其馴化為兔頭星人,必將打開美食新世界的大門!
自帶兔頭尋找雷達的我找到一家街邊兔頭店,還沒走近,光聞到味就讓人狂咽口水。
-「老闆,我要幾個兔頭」
-「好,啥子味道喃」
-「兩個麻辣兩個五香嘛」
她在看到兔頭的一刻,極其抗拒,連連擺手,估計連腳趾母兒都摳緊了。平時對接甲方也沒見這麼情緒激動!
兔頭就在眼前,哪有不吃的道理。如果有人把世間美味送到你嘴邊,都選擇不吃,那朝夕相處的同事情就是一盤散沙,風一吹就散了。
在本人舌燦蓮花的誘導下,終於,她有了一絲動搖。
吃兔頭如果逮到亂啃是吃不到啥肉的,可以先戴上手套,把兔頭從牙齒中間掰開,右手捏上牙,左手捏下牙,掰開腦殼,就像這樣!(友情提示:以下圖片可能些許暴力,請自行選擇跳過)
這樣下巴的兩塊肉就很好啃了,然後從下巴處啃臉肉,還有親吻舌頭,感受兔舌的柔軟。
吃到的第一口,果不其然,這位揚言吃兔頭是不可能吃的,這輩子都不可能的同事,終於還是跪倒在美味的兔頭面前。
「吃起有點像雞肉的口感,而且很入味。」真香,再來一口!
然後掀開顱骨,從兔頭的頸部用力吸吮兔腦花兒,軟軟糯糯,麻辣的香氣在舌尖蔓延,令人上頭!
接下來只要有肉的地方,都可以一一吸入口中。吃兔頭的樂趣,就在於啃、吸和掰。
「老闆兒,再加三個嘛,多點辣椒,再來瓶唯怡!」從此,世間又多了個愛兔頭的人~
眾所周知,四川是兔子來了就跑不脫的地方。在四川,兔子完全「供不應求」。
目前我國是世界上第一養兔大國,兔業協會曾披露一個數據,當下全球的兔肉年產量是200萬噸,其中我國的年產量60萬噸。
兔肉的消耗,僅四川就42萬噸,佔全國年產量的70%,換算成只數,差不多是3億隻兔子。
四川每年就要吃掉3億多隻兔子,其中成都人一年就要吃掉2億隻,平均每人每年要吃14隻兔子。儘管如此,四川每年還需從外省調2000萬-3000萬隻肉兔,才夠吃啊!
一架從荷蘭阿姆斯特丹飛來的、航班號為KL891的貨運飛機降落成都。機上的乘客有點特別,是2062隻來自法國北部的萌兔子。
——華西都市報。
四川人還真是天生就愛吃兔。現在四川空前的兔肉產量和兔肉消費量,實際上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隋唐時期,將兔引入蜀地並開始大量飼養的這一措施。
為啥兔子就能在四川大量飼養。
必須和四川省獨特的地理和氣候條件分不開。氣候溫和溼潤,雨量充沛、水系發達,牧草生長繁茂,產草量高,青綠飼料資源十分豐富。
成都平原周邊多丘陵,尤其在自貢等地區,幾不適宜飼養大型牲畜,反而更適合兔的生長。
四川有一百種方式花式吃兔,麻辣兔頭,泡椒兔,酸辣兔,椒麻兔,五香麻辣兔,幹燒兔,涼拌兔丁等等。似乎不做成麻辣的,就對不起兔兔的犧牲!
兔頭就是四川人的家鄉味蕾記憶,不管你走多遠,腦海中關於兔頭的味道熟悉又頑固,像是精準的味覺定位系統,在千裡之外的異鄉吃到那一口巴適的兔頭,眼淚花就止不住了。
對於四川人來說,兔子是什麼?
成都人:雙流老媽兔頭、鄧氏兔頭、梅記兔頭、王媽手撕烤兔、虹口烤兔……
自貢人:仔姜兔、乾鍋兔、芭夯兔、廁所兔、冷吃兔……
是不是兔子躲過了成都和自貢,就能好好過完這一生了?
那你可能忽略了這些:
內江人:資中兔子面
樂山人:兔肉乾
瀘州人:跳水兔
廣漢人:纏絲兔
……
綜上,如果一隻兔子想完整過完兔生,就千萬別來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