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日本人總喜歡跪著?只怪當年遣唐使沒有將凳子帶回日本

2020-12-23 騰訊網

古語有云「行如風臥如弓站如松」,這是古人對於一般男子的基本要求,這種要求不僅僅是對於他們形體上的一種約束,更是對於一個人的素質方面的塑造。

從古至今我們由席地而坐發展為現在的坐在各種各樣喜歡的椅子上的時候,我們也發現了有一個民族,他們尤其喜歡的一個坐姿是跪姿,而這個民族的跪姿不禁引發了很多人的好奇,為什麼日本人總是喜歡跪著呢?

日本人習慣跪坐是一種文化禮儀,說起來和咱們華夏歷史還有著一定的淵源。

而日本人喜歡跪坐著也是學習的中國人的傳統禮儀和生活習慣。

在南北朝以前,咱們古人也是跪著的。

中國古代沒有凳子,沒有床。

凳子是南北朝才出現的,最初是遊牧民族為了上馬用的東西,到了宋代才流傳開。

漢朝後期,中原地區從域外胡人那裡引進了胡床(類似於釣魚時坐的摺疊凳),於是漢人開始慢慢放棄難受的跪坐。後來逐步演化成椅子。但坐椅子成本太高,一直到宋代才普及開來。這是為啥呢?椅子能要多少錢呢?

其實沒那麼簡單,椅子讓人坐姿升高,家裡的餐桌、家具、餐具(跪坐時都是高腳),甚至包括窗戶等房屋結構都要改,所以成本太高。直到宋代經濟高度發達,老百姓才徹底從跪坐的習慣中解放出來。

而且古代的服裝也比較「不科學」,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穿的衣服都像我們今天的幼兒開襠褲,長長的褲子從兩個褲筒之間打開一個口子,方便於平時的上廁所等活動。

除了這條褲子以外,這個時期的人們還會在「開襠褲」外邊搭配一條大裳,這樣一來自己就不會暴露了。

不過這樣的穿著就必須要跪地而坐了,如果像今天這樣隨意的坐在椅子之上,自己就很可能「走光」,這是有失禮儀的事情。

而且那個時候還沒流行高腳椅子,一般都是「榻」,即一個墊子,坐著顯得有些不雅。所以在正式場合,特別是女性,那都是得跪著的。

後來隨著「褲子」的流行,以及椅子的出現,這種跪禮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日本是中國的重要鄰國,在歷史上日本曾經長期以中國為師。因此日本國內的文化和習俗深深的受到了中國古代歷史上的文化影響。

尤其是唐朝時期遠在東海之上的島國日本仰慕大唐王朝的繁榮盛世。多次派遣唐使團前往唐朝的首都長安學習唐朝文化和各項社會禮教制度。並且將整個長安的規模建制畫影圖形帶回國內,在日本的京都修建了一個微縮版的長安。

但為什麼當時的日本沒有將椅子也帶回日本呢?

原因是那時候還未形成椅子,只能成為凳子,在民間也尚未流傳開來,唐朝人依然流行「跪姿」,而日本在學習大唐文化的過程中,採取全盤照收的模式,所以唐人流行的跪姿就被日本學了回去,而忽視了凳子的偉大之處。

後來唐朝末年經歷了安史之亂後,國力開始衰落,日本大臣紛紛向朝廷上書,認為已經沒有必要向唐朝派遣留學生,日本就這樣與中原王朝切斷了聯繫,凳子也再也沒有機會傳到日本。

說來這都是遣唐使的鍋,他們沒有將凳子帶回日本。

當然,日本跪坐禮習俗之所以能保存至今,同樣和服裝有關

從電視上我們也可以看到和服的樣式,人幾乎被包到了一個「筒子」裡,女性走路的時候都邁不開大步,更不用說隨意的坐下了,所以跪坐就是他們最舒服的坐姿。

以我們平常人的想法來看,跪坐姿勢保持時間過長以後一定會出現酸麻的感覺,可日本的跪坐姿勢非常科學,一般不會出現酸麻現象。

他們在跪坐時會將雙膝著地,兩腳大拇指或者腳掌進行最大限度的「重疊」,然後把屁股壓在後腳之上,女性在坐好以後雙膝需要併攏,而男性可以稍微打開一些,這樣一來身上的和服也能呈現出最端莊最美麗的狀態。

日本人其實不是跪著,而是跪坐著。中國人的跪,是雙膝靠地,大腿和小腿基本是九十度,屁股離地很遠。

這種跪當然不可能持續很久,不然膝蓋受不了。而日本人跪坐卻可以持續很久。這主要是,日本人的屁股其實不是懸空的,而是坐在後腳跟上,有支撐點。

當然,即便是這樣,如果給中國人或者外國人這樣坐,時間長了也是受不了的。日本人從小就練習,自然沒問題。

雖然長時間的跪坐讓許多人覺得非常的不舒服,但我們能看到不僅僅是日本,從印度興起的瑜伽之中也能看到許多類似的坐姿,這種坐姿是有什麼好處?才引得日本流傳印度用它來養生嗎?這個答案當然是肯定的。我們跪坐時候的腳面與站立和坐在椅子上之時的狀態是十分不一樣的,平時在單位上班的時候是絕對不會有人跪坐的,腳面一直保持的是同一個狀態,時間久了不改變讓腳踝的筋也會反映不靈敏,一運動的時候也很容易出現崴腳的狀況。

當然這也不僅僅是對我們的腳腕有好處的,經常進行跪坐還有助於增加腸胃的蠕動,因為這樣讓整個人都舒展開了,腸胃的動力也比原來要好很多,還能增加飽腹感,不容易暴飲暴食,對我們的腸胃也是很好的,還能少吃來達到減肥的目的。

如今的日本也有很多人已經不再經常跪坐,不過這些人主要是以男性為主。

說起日本的跪坐習俗,能把這個習俗完美呈現出來的還是日本的女性。

前段時間有一個關於亞洲女性地位的調查,而日本女性在整個亞洲處於最低水平。雖然說日本女性已經有一部分進入了職場,但在傳統觀念的影響之下,她們也基本沒有什麼作為。從日本的原生社會開始,女性就一直保持著溫和順從的形象。

除了要日常整理家務扶養孩子以外,女性在家中還要對丈夫盡心服侍,丈夫外出工作回家以後,妻子要出門相迎並幫丈夫拿公文包,回到家裡還要備好茶水供丈夫飲用。

而在整個「服務」的過程中,女性都保持著跪坐的姿態,為的就是樹立自己順從的形象,這種觀念到了今天也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綜上所述,日本的跪坐一來是對文化的傳承,二來是女性地位的體現。

這種習慣已經根深蒂固,日本人從小學時期就要開始學習跪坐禮儀,幾乎所有的社會人員都要掌握跪坐的標準姿態。

這種禮儀雖然來源於中國,但真正的興盛卻是在日本,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以後,跪坐也成為了如今日本的文化符號之一。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日本人總喜歡跪著?跪著或蹲著對身體有什麼好處?
    漢族人的跪坐,主要有這樣幾個原因:首先,古代沒有凳子或床。凳子出現在南北朝時期。它們最初被遊牧民族用來騎馬,直到宋朝才傳播開來。床也是如此,它們最初被稱為胡床。在古代,中國人不僅睡在地上,而且也沒有凳子坐。就只能跪坐在地上了。
  • 不走登州的日本遣唐使
    作為一座完全仿效大唐都城建造的城市,雖然它面積只相對於長安的四分之一,被嚴格按東南西北走向劃分的72個正方形街坊,以及興福寺、元興寺、唐招提寺等9大寺院使其宛若一座佛教都城。公元754年的一天,奈良東大寺(今大華嚴寺)的一座新建祭壇之上,一位來自大唐帝國的僧人正在主持一場盛大莊嚴的法事,為包括聖武、光明皇太后,以及孝謙天皇之下皇族和僧侶約500餘人授戒。
  • 日本人為什麼總是跪著?中國古人是如何「坐」的?
    之前,看到有人問「為什麼日本人是跪著坐的」,覺得有點好笑。 現將我對這個問題的理解,系統整理如下: 所謂的日本式跪坐,不源於日本,源於古代中國。
  • 日本遣唐使500人被殺,竟然是唐代書法大家幹的!
    給大家翻譯一下:有一次,五百人的日本遣唐使團選擇從海州登陸。遣唐使團團長聲稱帶有日本天皇的親筆書信,要西去長安覲見大唐皇帝。日本遣唐使團往往會隨船攜帶大批貢品。這次他們來時分乘十艘大船,裡面照樣裝滿了無數珍寶,可謂價值連城。這天,海州官員李邕一方面將日本使團成員全部安排到驛館,好生招待。另一方面派出重兵包圍驛館,禁止遣唐使團中的任何成員隨便出入。
  • 日本女子為何總喜歡跪著?跪著或蹲著對身體有什麼好處?
    現在我們經常能在電視和網上看到許多有關日本的電視劇電影,每部影片之中都有的一個鏡頭,就是在家中或者許多居酒屋中,裡面的人都跪坐在鋪著榻榻米的地板上,這個場景不僅僅能在這些影片中看到,現在在他們每家每戶的日常生活中都是可以看到的。日本人為什麼這麼熱衷於跪坐呢?
  • 喜歡日本御守的可愛?原來中國也有!
    為什麼中國御守沒有人關注?中國有御守嗎?御守傳承自中國古代的護身符文化,中國當然也有御守。擁有可愛的外形,肚子裡還有實用的「寶藏」,這就是中國伴手禮——麼麼御守。護身符是御守的起源,又是如何從中國傳到日本的?
  • 他的出現讓日本遣唐使成功轉型成留學僧
    東夷小帝國日本遣唐使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舒明天皇二年(630年),犬上御田鍬是第一任遣唐大使。當時的唐朝剛剛平定國內,太宗對遠道而來日本使團讚賞有加,準許其不必每歲入朝進貢。有唐一代,日本朝廷陸續派出十多批使團,波瀾壯闊的遣唐使畫卷由此揭開序幕。
  • 電影《天地英雄》中的日本遣唐使,在當時的大唐是怎樣的地位呢?
    日本遣唐使 來栖( 中井貴一 飾 )影片中由日本演員中井貴一出演的來栖,是一名日本遣唐使,唐朝皇帝手下的一名侍衛,他是一位能力出眾、令罪犯喪膽的侍衛,而且還是個感情豐富的紳士,幾年前他曾請求大唐皇帝能讓他重回日本,去探望他年邁的老母親。但是皇帝不願意失去這位令罪犯喪膽的侍衛。同時,他希望能夠將叛軍校尉李緝捕歸案。於是皇帝就對來栖下了命令:找到校尉李並殺了他,是來栖回家的前提。就這樣,來栖被派往西域輯捕校尉李。
  • 日本人為何喜歡跪著?原因有2個,他們有苦說不出來!
    日本人為何喜歡跪著?原因有2個,其中1個難以啟齒!其實說日本人喜歡跪著是不合適的,因為跪姿是日本的一種文化傳統,而這種文化傳統,最早源於中國。就算沒有發明凳椅,古人的這種坐姿也太奇怪了吧?為何不一屁股坐地上,或者乾脆蹲在地上呢?蹲在地上這種姿勢,現在仍十分流行,特別是一些農村的朋友,很喜歡蹲在地上進食,但實際上蹲久了腿就會發酸很難受;一屁股坐地上這種姿勢,估計除了傻子才會這樣幹。
  •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遠渡重洋的遣唐使,到底給日本帶回了什麼?
    按說使者沒有特定的地方,比如周邊的國家,什麼吐蕃、高句麗、日本之類的,只要是往大唐派使者都算是遣唐使。如果算數量來說,日本派出的遣唐使也不是最多的。但是由於日本遣唐使給日本帶來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其意義相比其他國家更為重大,所以後來一提遣唐使基本上就單指日本的遣唐使了。其實,這個遣唐使前面本來是遣隋使。
  • 為何日本人不喜歡坐板凳,而喜歡跪地而坐?網友:跪著腳不麻嗎?
    為何日本人不喜歡坐板凳,而喜歡跪地而坐?網友:跪著腳不麻嗎?每個地方都會有不同的習慣,當我們站久了感覺勞累時,會選擇坐下休息一會兒,不過在日本,人們卻很少有坐在板凳上的習慣,即使是在吃飯時,人們也是採取一種跪坐的形式,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 二戰時,日本人為什麼總喜歡大屠殺?日本老兵的回答讓人毛骨悚然
    在這段時期,日本侵略者製造了多起震驚中外的大屠殺事件。像旅順大屠殺,整整兩萬人被日軍殺害,全城僅剩36人倖存下來。南京大屠殺更是慘絕人寰,殺害我國同胞30萬以上。日軍的一舉一動都讓中國人看起來觸目驚心!
  • 日本人為何總是「跪坐」,難道真是當地的傳統?看完你就懂了
    這裡是大偉帶你去旅行,大偉今天帶你走進:日本人為何總是「跪坐」,難道真是當地的傳統?看完你就懂了。為什麼日本人總是跪坐,難道真是當地的傳統嗎?看完你就懂了,相信許多小夥伴也都特別好奇,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來到此地你會恍然大悟,為什麼日本人只向唐朝下跪?!
    圖:這可不是中國皇帝,而是奈良時代的日本天皇夫婦奈良時期的日本,宛如盛唐。日本詩人得意地吟道:「國比中原國,人同上古人。日本人尊崇強者,你把他打得服服帖帖,他就跪你。兩年後日本遣唐使人數,陡然比以往增加了兩倍!從七世紀初至九世紀末約兩個半世紀裡,畢恭畢敬的日本先後向唐朝派出十幾次遣唐使團,每次少則三四百人,多則八百餘人。肩負著「取經」重任的日本留學生們像海綿一樣,從盛唐文化裡汲取了無數養分,滋養了大和民族。在唐朝,日本遣唐使是所有國外使者中最有風度和禮貌的。
  • 日本的貓文化:日本人為何痴迷愛貓,帶你走進神秘的日本貓世界
    日本的貓文化十分有名,日本人也非常喜歡貓。在日本,有貓咖啡館、貓神社和貓旅遊業,甚至還有一個貓火車站長、貓日(2月22日)和貓島。為什麼島國人民對貓這樣情有獨鍾?在日本,貓與人同居於一個屋簷下,得到日本人各種細緻的呵護和照顧,各種愛貓產品、愛貓服務層出不窮,成為日本人生活中的重要成員。
  • 日本人的身高普遍矮,卻要怪中國,聽到理由是在胡扯嗎?
    日本人的身高普遍矮,卻要怪中國,聽到理由是在胡扯嗎?現代人對自己的外在形象要求都特別高,尤其是身高問題,對於男性群體來說,他們非常重視身高。不過,中國還稍微好一些,最慘的或許日本女性給人的感覺身高還可以,日本男性就有些偏矮了。為什麼會出現在這樣的情況呢?有些人就說日本人的身高普遍怎麼都是中國人的錯?怎麼回事呢?或許很多人一提到日本的時候還是會覺得心潮澎湃,總覺得過往歷史是不可抹殺的。
  • 為什麼日本人總喜歡,「跪」著吃飯、說話,坐著不是更好嗎?
    我們從日本的各種影視作品及紀錄片中可以發現這樣一個細節,那就是日本人在日常的坐姿,尤其是回到家之後的坐姿,往往是跪姿。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有這樣的體會,我們跪的時間稍微長一點的話,膝蓋就會感覺非常不舒服,甚至整個腿部都不舒服。那麼既然不舒服,為什麼日本人在平常還願意跪著呢?
  • 中國遊客在日本,看日本人坐下常常跪著,感嘆:站著不好嗎?
    中國遊客在日本,看日本人坐下常常跪著,感嘆:站著不好嗎?隨著旅遊的範圍越來越大,很多人都選擇出國遊,而日本就成為比較熱門的選擇。眾所周知,日本的旅遊評價大多比較好,另外上海抵達日本比較方便,所以前去旅遊的人還是比較多的。
  • 日本沒有放棄使用漢字的原因
    倍感自豪的是現代中國的唐代文化在奈良的印跡,能去親身感受一下唐代文化,真的是感謝日本「遣唐使」們的文化傳輸,讓中國唐代文化永遠烙印在奈良,能長遠傳輸中國文化。①不同行業和職務的人說話也不同,體現出日本社會嚴禁等級制度、團隊思維,日語敬語很發達,敬語使用公眾場合下日語十分典雅,過於繁複的語法學習敬語非常困難,土生土長的日本人也不能完全掌握。
  • 二戰後,為什麼澳大利亞不接受日本投降?只怪日本做過一件事!
    1945年8月,隨著法西斯最後一個國家日本籤署無條件投降後,歷時長達14年的世界級戰爭宣告結束。然而,在日本戰敗無條件投降後,發生一件「特別」事件。按照國際規定,戰敗一方投降後,戰犯會被遣返回國,如此一來,也就沒有生命危險了,在這種有利條件下,有一個國家卻沒有照做,這個國家就是澳大利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