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有云「行如風臥如弓站如松」,這是古人對於一般男子的基本要求,這種要求不僅僅是對於他們形體上的一種約束,更是對於一個人的素質方面的塑造。
從古至今我們由席地而坐發展為現在的坐在各種各樣喜歡的椅子上的時候,我們也發現了有一個民族,他們尤其喜歡的一個坐姿是跪姿,而這個民族的跪姿不禁引發了很多人的好奇,為什麼日本人總是喜歡跪著呢?
日本人習慣跪坐是一種文化禮儀,說起來和咱們華夏歷史還有著一定的淵源。
而日本人喜歡跪坐著也是學習的中國人的傳統禮儀和生活習慣。
在南北朝以前,咱們古人也是跪著的。
中國古代沒有凳子,沒有床。
凳子是南北朝才出現的,最初是遊牧民族為了上馬用的東西,到了宋代才流傳開。
漢朝後期,中原地區從域外胡人那裡引進了胡床(類似於釣魚時坐的摺疊凳),於是漢人開始慢慢放棄難受的跪坐。後來逐步演化成椅子。但坐椅子成本太高,一直到宋代才普及開來。這是為啥呢?椅子能要多少錢呢?
其實沒那麼簡單,椅子讓人坐姿升高,家裡的餐桌、家具、餐具(跪坐時都是高腳),甚至包括窗戶等房屋結構都要改,所以成本太高。直到宋代經濟高度發達,老百姓才徹底從跪坐的習慣中解放出來。
而且古代的服裝也比較「不科學」,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穿的衣服都像我們今天的幼兒開襠褲,長長的褲子從兩個褲筒之間打開一個口子,方便於平時的上廁所等活動。
除了這條褲子以外,這個時期的人們還會在「開襠褲」外邊搭配一條大裳,這樣一來自己就不會暴露了。
不過這樣的穿著就必須要跪地而坐了,如果像今天這樣隨意的坐在椅子之上,自己就很可能「走光」,這是有失禮儀的事情。
而且那個時候還沒流行高腳椅子,一般都是「榻」,即一個墊子,坐著顯得有些不雅。所以在正式場合,特別是女性,那都是得跪著的。
後來隨著「褲子」的流行,以及椅子的出現,這種跪禮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日本是中國的重要鄰國,在歷史上日本曾經長期以中國為師。因此日本國內的文化和習俗深深的受到了中國古代歷史上的文化影響。
尤其是唐朝時期遠在東海之上的島國日本仰慕大唐王朝的繁榮盛世。多次派遣唐使團前往唐朝的首都長安學習唐朝文化和各項社會禮教制度。並且將整個長安的規模建制畫影圖形帶回國內,在日本的京都修建了一個微縮版的長安。
但為什麼當時的日本沒有將椅子也帶回日本呢?
原因是那時候還未形成椅子,只能成為凳子,在民間也尚未流傳開來,唐朝人依然流行「跪姿」,而日本在學習大唐文化的過程中,採取全盤照收的模式,所以唐人流行的跪姿就被日本學了回去,而忽視了凳子的偉大之處。
後來唐朝末年經歷了安史之亂後,國力開始衰落,日本大臣紛紛向朝廷上書,認為已經沒有必要向唐朝派遣留學生,日本就這樣與中原王朝切斷了聯繫,凳子也再也沒有機會傳到日本。
說來這都是遣唐使的鍋,他們沒有將凳子帶回日本。
當然,日本跪坐禮習俗之所以能保存至今,同樣和服裝有關
從電視上我們也可以看到和服的樣式,人幾乎被包到了一個「筒子」裡,女性走路的時候都邁不開大步,更不用說隨意的坐下了,所以跪坐就是他們最舒服的坐姿。
以我們平常人的想法來看,跪坐姿勢保持時間過長以後一定會出現酸麻的感覺,可日本的跪坐姿勢非常科學,一般不會出現酸麻現象。
他們在跪坐時會將雙膝著地,兩腳大拇指或者腳掌進行最大限度的「重疊」,然後把屁股壓在後腳之上,女性在坐好以後雙膝需要併攏,而男性可以稍微打開一些,這樣一來身上的和服也能呈現出最端莊最美麗的狀態。
日本人其實不是跪著,而是跪坐著。中國人的跪,是雙膝靠地,大腿和小腿基本是九十度,屁股離地很遠。
這種跪當然不可能持續很久,不然膝蓋受不了。而日本人跪坐卻可以持續很久。這主要是,日本人的屁股其實不是懸空的,而是坐在後腳跟上,有支撐點。
當然,即便是這樣,如果給中國人或者外國人這樣坐,時間長了也是受不了的。日本人從小就練習,自然沒問題。
雖然長時間的跪坐讓許多人覺得非常的不舒服,但我們能看到不僅僅是日本,從印度興起的瑜伽之中也能看到許多類似的坐姿,這種坐姿是有什麼好處?才引得日本流傳印度用它來養生嗎?這個答案當然是肯定的。我們跪坐時候的腳面與站立和坐在椅子上之時的狀態是十分不一樣的,平時在單位上班的時候是絕對不會有人跪坐的,腳面一直保持的是同一個狀態,時間久了不改變讓腳踝的筋也會反映不靈敏,一運動的時候也很容易出現崴腳的狀況。
當然這也不僅僅是對我們的腳腕有好處的,經常進行跪坐還有助於增加腸胃的蠕動,因為這樣讓整個人都舒展開了,腸胃的動力也比原來要好很多,還能增加飽腹感,不容易暴飲暴食,對我們的腸胃也是很好的,還能少吃來達到減肥的目的。
如今的日本也有很多人已經不再經常跪坐,不過這些人主要是以男性為主。
說起日本的跪坐習俗,能把這個習俗完美呈現出來的還是日本的女性。
前段時間有一個關於亞洲女性地位的調查,而日本女性在整個亞洲處於最低水平。雖然說日本女性已經有一部分進入了職場,但在傳統觀念的影響之下,她們也基本沒有什麼作為。從日本的原生社會開始,女性就一直保持著溫和順從的形象。
除了要日常整理家務扶養孩子以外,女性在家中還要對丈夫盡心服侍,丈夫外出工作回家以後,妻子要出門相迎並幫丈夫拿公文包,回到家裡還要備好茶水供丈夫飲用。
而在整個「服務」的過程中,女性都保持著跪坐的姿態,為的就是樹立自己順從的形象,這種觀念到了今天也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綜上所述,日本的跪坐一來是對文化的傳承,二來是女性地位的體現。
這種習慣已經根深蒂固,日本人從小學時期就要開始學習跪坐禮儀,幾乎所有的社會人員都要掌握跪坐的標準姿態。
這種禮儀雖然來源於中國,但真正的興盛卻是在日本,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以後,跪坐也成為了如今日本的文化符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