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歷史劇中,康熙具有很高深的管理才華,他不在乎你是滿人還是漢人,只要你有本事,忠於朝廷那我就重用你,劇中受到重用的漢人有李光地、周培公和姚啟聖等,這就顯示出了這位大帝的心胸之寬闊,這才是一個能成為千古一帝的人應有的心胸。
在《康熙王朝》中,姚啟聖是一個尖酸刻薄但是才華橫溢的糟老頭子。在康熙收復臺灣的過程中,姚啟聖可謂功不可沒。他的「三撫」和「三剿」策略是康熙能順利」平臺」核心理念,而起用臺灣降將「施琅」和「遷界禁海」則是收復臺灣功成的關鍵所在。
姚啟聖是一個非常傳奇的人,他是第一個官越做越小的人,從正二品巡撫慢慢降到了一個馬夫,並且順治帝下令姚啟聖永不能入朝為官,總體來說很傳奇又很悽慘。但是皇帝降他的官卻又一直沒有殺他,可見這個人肯定有其過人之處。
那麼,康熙又是怎麼知道這個人的呢?在啟用姚啟勝之前,康熙知道這個名字是源於周培公的舉薦。周培公又是誰?那是康熙皇帝少年時期老師的另一個學生。儘管他是漢臣,但他的才華卓著在平定三藩的時候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後來,周培公由於某種原因被康熙安排在盛京,再見之時,周培公已經到了彌留之際,這時他向康熙推薦了姚啟聖。這是康熙重用姚啟勝的重要原因之一。
康熙皇帝當時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重用姚啟聖,直到之後的一次會談,姚啟聖直接被康熙啟用。當時在康熙大帝召集大臣商量平定臺灣問題的時候,一群大臣都沒有什麼具體意見,有的主戰有的主和,都不和大帝的心意。此時,姚啟聖展現了他的傑出才能,提出了對待臺灣方面的:三剿、三撫戰略,震驚四座當即康熙皇帝開始假意貶低群臣,獨贊姚啟聖。此舉一下子抓住了姚啟聖這個脾氣很大,能力不小漢臣的心。當時康熙皇帝急需收復臺灣,當時縱觀群臣姚啟聖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還有一點是,康熙本來就是一位聖君。姚啟勝的性格使他痛恨,但也讓康熙十分喜歡。最重要的是姚啟勝的自身才能,正因為如此,姚啟聖才會得到了康熙的重用,才能平定南方的亂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