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藥研發背後:千億市場的心衰藥上市難,企業紛紛搶食最後一塊...

2020-12-16 手機鳳凰網

本報記者于娜 見習記者 郭怡琳 北京報導

近十年來,諾華、拜耳、安進、施維雅頻繁立項慢性心衰藥物研發,卻僅有2款產品順利上市。

11月25日,安進公司(Amgen)發布聲明,停止與美國Cytokinetics(CYTK)公司合作研發慢性心衰藥物Omecamtiv Mecarbil(OM)。OM口服劑的3期臨床研究結果不及預期是項目終止的直接原因。該藥研發過程一路坎坷,2013年曾爆出一項陰性試驗結果,但雙方並未因此放棄。

儘管如此,各大企業依然熱情不減。心衰版圖為何成心血管賽道要地?

對此,齊魯製藥中央市場部高級市場總監王智告訴《華夏時報》記者:「在全球,心衰產品擁有極其龐大的市場,而且心衰還是心血管領域的最後一塊蛋糕。這些誘惑吸引著大量企業投身研發。」

心衰藥物上市難

心力衰竭簡稱心衰,它是各種心血管疾病的終末階段。換言之,所有心臟病患者都可能面對兩種結局:急性心血管病猝死或心衰。2019年,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國家心血管病中心發布的《中國心力衰竭和左心室功能不全的患病率調查》顯示:在我國≥35歲的居民中,大約有1370萬心衰患者。

「我國的急性心衰患者約佔心衰總數的20%。這部分患者每人年均住院約2.4次,一線城市的年均醫療費用近29000元。其中藥品費用和急救費用各佔一半。保守估計相應診療市場規模約390億元。」王智補充道。

上述《調查》指出,我國急性心衰患者心功能達到3-4級時,死亡率為50%。面對這樣的現狀,王智表示:「國內企業著眼於急性心衰治療產品創新及仿製。雖然覆蓋的人群較慢性小,但以創建我國心血管事件死亡拐點為己任,從降低心衰患者的再住院率出發,讓老百姓像管理血壓血糖一樣治得起心衰。」

全球知名醫藥行業調研機構GlobalData研究曾指出:未來10年(2016-2026),美國、日本、歐洲(法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英國)的心衰治療市場,以15.7%的年複合增長率(CAGR)高速增長。該市場在2016年市值37億美元,預計在2026年,市場將超過161億美元。

綜合國內外市場需求,心衰市場的預估規模近千億元。近十年來,諾華、拜耳、施維雅、安進頻繁立項慢性心衰藥物研發。心血管的研發幾乎全部分配給心衰領域,

但成功上市的產品,僅僅諾華和施維雅各有1款,其他企業的研發都死在了沙灘上。這些數字強烈刺激著企業的研發之魂,荊棘路上,越挫越勇。

早在2013年,OM靜脈注射劑的一項中期臨床試驗曾宣告失敗。實驗顯示其不能改善慢性心衰的呼吸困難症狀,從而使這款藥物的前景撲朔迷離。

此後,通過多項實驗嘗試,該藥研發改用口服製劑。2015年,OM在一項中期研究的第二部分試驗取得成功。該藥展示出對心臟功能有明顯改善作用。

今年11月13日,美國心臟學會科學會議(AHA2020)與《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同時公布一項關於OM口服劑的3期臨床實驗(GALACTIC-HF)結果良好。隨即,國內外醫學學術媒體展開大量報導。

兩周後,安進研發負責人DavidReese發表公開信聲明項目終止:「我們很感謝參加GALACTIC-HF的研究者和患者。不幸的是,GALACTIC-HF的結果不能展示藥物可幫助患者延長生命。沒有達到我們為該項目設定的高標準。」記者聯繫安進方面,希望進一步了解事件始末,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回應。

針對行業媒體宣傳未報藥物事件,王智介紹:「從營銷角度分析,這種行為不屬於學術推廣。產品報批前開展學術交流是常規流程。通常藥品上市前2-3年,醫學和市場團隊便會到崗。他們策劃一些學術交流,聽取業界觀點,可以更好地推動後期試驗順利進行。」

安進的高調交流顯然無力扭轉失利。

另一邊,拜耳與默沙東的低調合作卻較為順利。2020年6月,他們的產品vericiguat(非官方譯名:維利西呱),即SGC刺激劑已在歐盟和日本提交了上市申請,並於今年3月的美國心臟病學會年會/世界心臟病學大會(ACC2020)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公布III期VICTORIA研究的陽性結果。

對於這種熱潮,阿斯利康中國心血管及代謝業務負責人朱彤向《華夏時報》記者解釋稱,心衰研發扎堆是綜合因素導致的結果。「中國的心衰患病率持續攀升,從20年前的0.9%已經上升到1.3%。很多危險因素比如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如果不能早期幹預或沒有做好長期規範化管理,最終都會引發心衰。在龐大的心衰『後備軍』和市場需求之外,循證醫學在發展,心衰機制在明確,治療理念在革新。這些改變讓行業內有更多人願意去嘗試和推動心衰領域的新藥研發。」

心衰管理市場將迎爆發式增長

龐大的市場需求下,心衰市場將如何演繹?會否重演當年的高血壓市場紅海傳奇?這是業內關注的一點。

1998年,原衛生部將每年的10月8日設立為全國高血壓日,旨在動員全社會參與高血壓預防和控制工作,宣傳普及高血壓防治知識。一位醫院藥劑科的退休幹事與《華夏時報》記者回憶道:「那個時候國家剛剛設立高血壓日,很多企業積極參與。醫院走廊的牆上貼滿了患教海報,不顯眼處有企業的logo。」

根據當時國家衛計委疾控局和中國高血壓聯盟初步統計,中國18歲以上成年高血壓患者超過3.3億人,血壓在正常高值的人超過3個億。按照《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05年)》記載,高血壓的診斷標準為收縮壓大於等於140mmHg\舒張壓大於等於90mmHg。如果換算成現在130mmHg\90mmHg的標準,患病人數還會增加。

初入中國市場,外企普遍震驚眼前蛋糕的體量之大,而更讓他們垂涎的是國內降壓藥產品之匱乏。

「過去咱們國家高血壓病人很多,而且大部分血壓都很高。臨床主要用地巴唑和複方利血平。病情重的用地巴唑降不下,長期吃複方利血平的會尿血。很多老人都是血壓下來了,腎也吃壞了。要不說那時市場前景很好呢。」幹事補充道。

此時,企業的前景究竟好到什麼程度呢?「每到中午休息的時候,診室外都會堆滿藥代。」幹事說。記者檢索發現,輝瑞公司的絡活喜雄踞中國降壓藥銷量冠軍多年,其使用人數約佔高血壓總患者數的25%。

自1998年起,我國降壓藥市場規模持續走高。直至2015年才出現首個數據滑落,即細分市場的腎素-血管緊張素,其2015年銷售額達240億元,同比增長12.4%,佔據降壓藥市場41.1%份額,較2014年有小幅下降。

因此,高血壓時代是每個企業人回不去的心之所向。

王智說:「高血壓市場的紅海,不可能被心衰市場複製。一方面,心衰相比於高血壓的管理更為複雜。這樣一來涉及產品寬度較大,單個產品市場相應就有縮小。另一方面,集採政策和國內仿製藥共同影響。這個情況限制了藥品的利潤空間,哪怕專利期內的新藥也有佔領市場的壓力。再一方面,普藥患者不信任院外渠道。再好的藥物,如果不能在醫院鋪開,也沒有機會和市場邂逅。」

阿斯利康中國的朱彤則認為:「心衰市場是一個嶄新的時代,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主要以『金三角格局』為主,而現在SGLT2抑制劑作為一種全新的治療方式正在改變這一格局,為心衰領域治療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在積極探索心血管、腎臟和代謝疾病間內在聯繫的路上,我們開拓多種慢性病同治的新思路。在未來,心衰產品的競爭會有很多種可能。始於新藥,忠於新證,這才是心衰市場的正確打開方式。」

2018年10月,《2018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發布,在心衰的診斷、治療、預後等方面進行了全面更新。專科醫學不斷發展,研發水平不斷提升,藥物治療、輔助器械植入(心臟節律管理設備和人工心臟)都將成為心衰的一線治療方案。

隨著市場認知的加深,心衰管理市場將迎來爆發式增長,心衰管理市場的競爭者也會增多,他們也將共同促進心衰診療產業的發展,造福更多患者。

責任編輯:方鳳嬌 主編:陳巖鵬

相關焦點

  • 安進停止慢性心衰藥研發背後:千億市場的心衰藥上市難,企業紛紛...
    儘管如此,各大企業依然熱情不減。心衰版圖為何成心血管賽道要地?對此,齊魯製藥中央市場部高級市場總監王智告訴《華夏時報》記者:「在全球,心衰產品擁有極其龐大的市場,而且心衰還是心血管領域的最後一塊蛋糕。這些誘惑吸引著大量企業投身研發。」
  • 中國創新藥首獲FDA批准、降糖藥「跨界」治心衰……
    今天,小編帶你盤點一波~  接下來,我們就來一起盤點一下2019年NMPA批准的8款重磅腫瘤創新藥。它們或是填補了中國腫瘤的空白,或是為腫瘤患者帶來了全新療法。  05  跨界治療心衰的降糖藥:  達格列淨  今年10月,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已批准SGLT-2抑制劑類降糖藥達格列淨(商品名:安達唐),用於存在心血管疾病或多個心血管風險因素的2型糖尿病(T2D)成人患者,降低心衰住院風險。
  • 每經數說丨8月下半月新藥研發:拜耳1類心衰藥物報上市,齊魯再爭託...
    同時,我們可以在臨床試驗申報和上市申報的具體欄目中欣喜看到,越來越多跨國藥企已經明顯加快在中國市場的1類新藥臨床研發,或許不久之後我們在新藥可及性上能比肩歐美日。與此同時,本土的創新藥企也在提速,積極向港交所、科創板等資本市場靠攏,尋求更靈活的融資途徑。而本次點評的德琪醫藥,已是港交所允許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以來第30家「報名」的中國創新藥企業。
  • 世界心衰日|糖尿病與心力衰竭:為何降糖藥物能治療心衰?
    後續的DAPA-HF研究發現,在未合併2型糖尿病的患者中,達格列淨對心衰患者的預後改善與合併糖尿病的心衰患者相近,這一發現令無數心血管醫生欣喜若狂,也令達格列淨成為了「被降糖耽誤的抗心衰藥物」。 因此,2020年5月5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准達格列淨用於成人HFrEF患者,以降低心血管死亡和心衰住院風險。
  • 【健康】「明明白白」我的心——心衰的自我評估與自我管理
    在這邊,小編特別要提醒有心衰病症的患者「時時刻刻」要做到以下六個注意點!一、心衰患者限水結合症狀,自我評估液體每日攝入量。心衰會導致身體內的水鈉瀦留,即過多的水分存留在心臟反過來,水鈉瀦留又會促進心衰症狀的出現。
  • 預防心梗後心衰,這5點須知
    心衰作為急性心梗患者的常見併發症,佔到住院患者的14%~36%。心衰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差別很大,可以是無症狀的左室功能障礙,也可以表現出心源性休克。不管病情嚴重程度如何,發展到有症狀的心衰是心梗後短期和長期死亡的最有力預測因素。
  • 慢性心衰新藥!安進新型心肌肌球蛋白激活劑omecamtiv mecarbil獲...
    2020年05月09日訊 /生物谷BIOON/ --安進(Amgen)與合作夥伴Cytokinetics近日聯合宣布,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已授予omecamtiv mecarbil快速通道資格(FTD),該藥是一種新型選擇性心肌肌球蛋白激活劑,目前正開發用於治療射血分數降低的慢性心力衰竭(HFrEF)。
  • 乾貨丨靜脈正性肌力藥物在心衰患者中的使用
    患者既有淤血,又有外周組織低灌注,屬於最危重的狀態,根據血壓狀態,給予患者血管擴張藥、利尿劑、正性肌力藥物。 正性肌力藥物的種類 一.
  • 心衰患者能活多久?醫生:不積極治療,生存率比很多癌症還低!
    一個人一旦因心衰而住院,30天內死亡的風險為10.4%,1年內死亡的風險為22.0%,而5年內的死亡風險為42.3%。這一系列的數據,是遠遠超過大多數惡性腫瘤的,可見心衰對生命的威脅有多大。從根本上講,心力衰竭並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它是各種心臟病發展到最後階段的共同表現。由此可見,心衰患者死亡率這麼高,是不意外的。
  • 醫藥股千億市值俱樂部新增8家 創新藥和疫苗成「黑馬集中營」|專題
    生物製藥領域,尤其是疫苗研發企業,因護城河與新冠治療題材,成了最大贏家。伴隨醫改逐漸深入,那些在創新藥研發上,具備「熱門領域+網紅團隊+明星資本」的公司,也成了資本追捧的熱點。港股市場上,2018年港交所開啟醫藥股IPO快速通道,首次允許未通過財務資格測試的生物科技企業赴港上市。從此,生物製藥公司湧向香江。港股的醫藥股盛宴,比A股來得更早。去年底,港股6家市值千億公司,全部來自生物製藥領域,內地企業涵蓋藥明康德、翰森製藥、藥明生物、中國生物製藥、石藥集團。
  • 加速心衰進入「門慢」病種目錄 緩解患者長期用藥負擔
    嚴格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基礎上,烏魯木齊各大醫院紛紛推動「雲醫療」模式,利用線上線下一體化的醫療服務,滿足患者多樣化的就診需求,避免感染風險。 「雖然目前疫情形勢逐漸好轉,但免疫力較低、屬於易感人群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仍然不可鬆懈,特別是作為心血管疾病的嚴重和終末階段的心衰患者,是新冠肺炎的高危人群,一旦感染或將多途徑引發及加重心衰。」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湯寶鵬教授說,心衰疾病的高危潛在患者,如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也應了解和警惕心衰,加強本身疾病的自我管理與心衰防治。
  • GALACTIC試驗失敗 安進砍掉心衰新藥項目歸還給Cytokinetics
    編譯丨範東東在與Cytokinetics合作心力衰竭藥物試驗十多年之後,安進於日前決定終止合作,將兩個心衰治療項目omecamtiv mecarbil和AMG594交還給Cytokinetics。此次試驗是一項多中心、雙盲、安慰劑的對照試驗,該研究共計招募了8256例有症狀的、射血分數≤35%的慢性心衰患者,患者被隨機分組,在心衰標準療法的基礎上聯用omecamtiv mecarbil或者安慰劑。
  • 送給心衰患者的一份利尿劑應用指南
    心力衰竭簡稱心衰,是「心臟病」發展到晚期的表現。是全世界老齡化國家共同面臨的嚴峻問題。我國心衰患者數量超千萬,患者不僅面臨死亡威脅,還飽受睡不好、動不了等各種困擾,生活質量嚴重下降,由於經常住院治療,經濟負擔沉重。心衰的發病率有增高的趨勢。
  • 心衰比癌症更可怕?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牢記這7點,「防患於未然」
    心衰是因為原發的心臟損害引起心排血量減少,不能滿足組織代謝,其主要特徵是肺循環和體循環淤血、組織血液灌注不足等,患者常常出現體液瀦留、呼吸困難和全身無力。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方法能徹底根治心衰,患者需做好多方面護理,減少病情發作次數。 心衰患者需牢記哪幾點?
  • 如何治療心衰 心衰病人能活多久
    心衰就是我們常說的心力衰竭,也是常見面的一種心臟疾病,心臟在我們的身體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如果心臟出現了問題那麼我們的身體就會有大問題。那麼心衰病人能活多久呢?心衰的治療有哪些方法呢?  心衰病人能活多久這個與很多因素有關,有的人可能身體、心理素質都很好,所以活的就會久點,但是有的人被疾病折磨的苦不堪言,可能會活不了多久。
  • 球王馬拉度納因「急性心衰」去世,如何處理預防看這裡
    目前,急性心衰已成為我國>65歲患者住院的主要原因,其中15%~20%為新發心衰,大部分則為原有慢性心衰的急性加重,即急性失代償性心衰。(點擊查看大圖)(2)血管擴張藥:收縮壓是評估患者是否適宜應用此類藥物的重要指標。
  • 新品研發遲緩 市場份額遭搶食 通化東寶或面臨集採危機
    Fiasp 2017年開始陸續在歐盟、美國等市場獲批上市,Liumjev 2020年在歐盟和日本獲批上市,目前均未在中國上市。一位不願具名的醫藥行業分析師11月23日對時代財經表示,通化東寶的超速效賴脯胰島素注射液是在當前主流的第三代餐時胰島素類似物製劑(賴脯胰島素注射液)基礎上改良而成,對早期降糖效應更強,副作用更小,具有一定市場競爭力。
  • 海澱成立「心衰診治同盟」 實現院際之間心衰患者遠程會診
    海澱醫院院長張福春表示,海澱心衰同盟整合了區域醫療資源,規範心衰治療,建立長期隨訪機制,使得心衰患者得到最有效的治療。  據介紹,隨著人口老齡化到來,高血壓、冠心病、老年瓣膜病、心房纖顫等心血管疾病發病率逐漸升高,據統計現我國有2.9億心血管疾病患者。這些心血管疾病的高發,最終導致心力衰竭患者日益增多,目前估計我國超過450萬心衰患者。
  • 原研藥降價進醫保 本土生物類似藥研發商業化新徵程
    復宏漢霖聯合創始人、總裁兼執行長劉世高在漢利康的上市會上表示,「漢利康是全球第三個獲得批准的生物類似藥利妥昔單抗。」繼美國和歐洲之後,類似PD-1/L1藥物的布局方面,中國市場也成為目前生物類似藥研發管線最多的國家。激烈的競爭不可避免,在研發創新、品種選擇、卡位上市和後續商業化銷售、渠道、產能、價格等方面,國內企業面臨的挑戰和機會一樣多。
  • JACC:射血分數恢復的心衰,如何管理?
    近年來有研究指出,心衰患者中可觀察到心室的逆向重構,心肌部分或完全恢復,射血分數提高,臨床症狀改善,稱之為射血分數恢復的心衰(HFrecEF)。由於臨床資料匱乏,目前尚無如何評估和管理HFrecEF患者的指導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