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取得決定性成果,全國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數萬病人獲得治癒,絕大多數都已康復回家,逐步恢復正常生活。但許多康復患者及其家屬仍然擔心新冠肺炎的「後遺症」等問題。為回應關切,5月15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獨家專訪了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醫療救治專家組副組長、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胡克教授,釋疑解惑。
問:新冠肺炎治癒患者肺部纖維化問題普遍存在嗎?
胡克:與任何一種疾病一樣,新冠病毒侵入人體後,會給機體造成不同的損害,損害程度因人而異。輕者類似於普通感冒,表現發熱而在數日後自愈;重者出現呼吸衰竭等各種臟器功能損害,乃至死亡;還有不少新冠肺炎無症狀或症狀極其輕微,甚至表現為無症狀性肺炎。這與2003年傳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以及2009年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期間的情形相類似。
新冠病毒對肺部的損害最大。這種病毒通過呼吸道進入肺部並發生肺炎,嚴重者導致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和嚴重低氧血症,但對機體的影響並不僅限於肺部。從某種意義上講,新冠病毒可以隨著病毒血症進入機體的任何組織和臟器中,並造成損害,但這僅見於少數病人,並不意味著每個病人都存在著多臟器功能損害。其他的病毒性疾病也有這種表現,例如,腮腺炎病毒可引起睪丸炎,流感病毒可導致腦膜炎,腸道病毒可引起爆發性心肌炎。因此,對於絕大多數已經康復的新冠肺炎患者而言,沒有必要過分擔心發生於別人身體上的損害就一定會發生於自己。
另一方面,新冠病毒對機體的損害主要發生於急性期,而患者在得到適當的治療後,這種損害絕大部分均能恢復。在我國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有關出院標準中明確寫道,「肺部影像學顯示急性滲出性病變明顯改善」是出院標準之一。這就意味著患者在出院時,肺部病變大部分都吸收了,僅少數患者可留下少許纖維條索狀陰影。而這種條索影對機體的通氣功能幾乎不產生影響。
早在一個多月前,武漢市的一些醫院已經啟動對新冠肺炎患者康復早期的隨訪工作,發現正常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即使CT上仍顯示少許肺纖維條索影,他們的肺通氣功能正常。根據2003年傳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的經驗,遺留的肺纖維化病灶大多可隨著時間而自行吸收,而真正留下肺纖維化者甚少。所以,建議患過新冠肺炎的患者不要為此過多焦慮。當然,需要大家配合相關部門的安排,定期接受康復期檢查,專業人員會定期評價您的臟器功能,並根據情況做出相應的處理。
問:新冠肺炎治療過程中使用的藥物會造成人體損害嗎?
胡克:藥物對身體的損害歷來受到重視,中國的老百姓都知道「是藥三分毒」這句俗語。但在治療新冠肺炎的過程中,所使用的藥物幾乎都是「老藥新用」。老藥的一個好處就是安全性相對更高,副作用少且為醫務人員所熟知。常人比較擔憂的糖皮質激素(簡稱激素)是一把雙刃劍,利與弊均存在。但與2003年「非典」時期相比,醫生在使用激素治療新冠肺炎時已經更加謹慎,使用指徵更嚴格,使用時機更加合理。迄今尚沒有發現一例因使用大劑量激素引發股骨頭壞死的病例。其他藥物如抗病毒藥物和抗感染藥物等,均可能引發肝腎功能損害,這都是藥物本身代謝所帶來的問題,並非只針對新冠肺炎患者,也就是說,任何人因其他疾病而接受這些藥物都存在肝腎損害的可能性。
問:一些治癒患者擔心遠期後遺症問題,目前專家如何判斷?
胡克:有一些患過新冠肺炎的人擔心在2至3年後再發生後遺症。理智地說,這種擔心是沒有什麼科學根據的,是完全沒有必要的。總體而言,遠期後遺症一定在近期已經發生了。如果近階段沒有相應症狀,而主觀推斷今後可能有後遺症,這顯然是一種臆測。
總之,對於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在現階段,儘快融入正常的社會活動至關重要。其次,接受有計劃的健康檢查是必要的,相關管理部門和科研部門已經開展了對新冠肺炎患者的監測和康復計劃。嚴謹的科學研究結果將會是一些問題的最終答案。
【來源:健康湖北】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