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巴尼亞制定打擊人口犯罪國家戰略

2020-12-16 搜狐網
  東方網7月17日消息:阿爾巴尼亞政府部門間協調工作組16日召開會議,研究制定一項打擊人口犯罪的國家戰略。

  據阿爾巴尼亞政府新聞處當天發布的公報稱,這個部門間協調工作組是根據總理梅塔的命令組建的。公安部、情報局的負責人以及國際組織的代表應邀出席了由國務部長萊吉西主持的工作組會議。

  據透露,這項國家戰略將主要包括以下內容:調查分析人口販賣、偷渡等犯罪活動的目的和原因;收集人口犯罪及其造成的嚴重後果,對公眾進行宣傳教育;消除貧困,杜絕人口犯罪滋生的土壤;幫助和遣返人口犯罪中的受害者,特別是婦女和兒童;完善立法,提高警察部隊的效率,努力同國際法規標準接軌等。

  自1992年以來,人口犯罪在阿爾巴尼亞日趨猖獗。由於阿與義大利僅隔80公裡寬的奧特朗託海峽,因此每年都有蛇頭組織大量阿爾巴尼亞人偷渡去義大利,其中不少婦女和兒童被犯罪分子販賣到西歐國家,淪為娼妓或出賣器官。自去年以來,阿爾巴尼亞警方加大了打擊人口犯罪的力度,僅今年年初就截獲了包括48名外國人在內的336名偷渡者,並逮捕了多名蛇頭。

  作者:郭亞冬

相關焦點

  • 蔡英文曬「打擊販賣人口成績」遭諷:雞毛當令箭
    報告真實性一直備受詬病早在2015年,路透社爆料稱,這份本該由美國國務院「監督與打擊人口販賣辦公室」獨立發布的報告遭到國務院外交官具有政治目的的幹涉,各國能評上什麼級別,與美國的外交戰略直接掛鈎。路透社從十幾名來自華盛頓和其他國家的相關消息人士處獲悉,美國「監督與打擊人口販賣辦公室」經常受到美國高級外交官幹預,在當年的報告中,外交官更是向評估專家施壓,迫使專家提高了14個對美國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國家的評估。
  • 李紀恆: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
    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這在歷次黨的全會文獻中是第一次,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總攬全局、審時度勢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
  • 一個被傳銷毀了的國家——阿爾巴尼亞
    阿爾巴尼亞,對大多數人來說恐怕是個「總覺得在哪裡聽過」但仔細想想卻又並不了解的國名。它是上世紀七十年代「抬中國進聯合國」的主力國家之一,也曾經在短暫的外交蜜月期內被稱作「歐洲的社會主義明燈」。 它的國土不大人口又少,但在歷史上也曾經剛過一波——它曾經是既反美又反蘇的。
  • 阿爾巴尼亞國家概況
    【首 都】地拉那(Tirana),人口90.6萬(2020年1月)。  【國家元首】總統伊利爾·梅塔(Ilir META),2017年7月就職,任期5年。  【重要節日】國慶節暨獨立日:11月28日。
  • 為什麼阿爾巴尼亞的奔馳比德國還多?
    俄羅斯人迷戀阿迪,阿爾巴尼亞人信仰奔馳。 阿爾巴尼亞是梅賽德斯-奔馳人均擁有量全球最高的國家。 這個只有280萬人口的歐洲窮國卻擁有100多萬輛奔馳車,整個國家的汽車超過80%都是奔馳。
  • 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這是黨的文獻首次將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將對我國「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乃至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進程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有效應對我國人口老齡化,事關國家發展全局,事關億萬百姓福祉。
  • 阿爾巴尼亞如何成為歐洲唯一一個伊斯蘭國家?
    ▲歐洲各國各個次級行政區主要宗教,波赫起碼還有不少地區天主教佔優勢地位然而這裡卻有個例外,地處歐洲腹地(相對於亞塞拜然這種地處歐亞分界線上的國家)的阿爾巴尼亞,卻是個伊斯蘭教佔絕對主導地位的國家。阿爾巴尼亞人口約305萬,其中58.8%為伊斯蘭教徒,10%為天主教教徒,6.8%為東正教教徒,2.5%為無神論主義者,其他信仰者佔5.7%,不能確定信仰者佔16.2%。那麼為何阿爾巴尼亞獨樹一幟,成為歐洲唯一一個伊斯蘭國家呢?
  • 阿爾巴尼亞退出華約後,蘇聯為什麼沒有入侵阿爾巴尼亞?
    1968年9月13日,阿爾巴尼亞宣布退出華沙條約組織,也是東歐劇變之前唯一退出華約的東歐國家。眾所周知,蘇聯往往會直接入侵不聽話的東歐國家,比如1968年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 歐洲罪惡之花——阿爾巴尼亞黑幫,成因簡單,卻難以根除
    阿爾巴尼亞,是一個位於歐洲東南部,巴爾幹半島西南部的國家,歷史上先後被土耳其、義大利、德國先後佔領,波赫戰爭時,又差點被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等周邊鄰國瓜分,可以說是個多災多難的國家
  • 碉堡之國——不足300萬人口的阿爾巴尼亞,為何建有36萬個碉堡?
    阿爾巴尼亞隨處可見的碉堡被稱為「山鷹之國」的巴爾幹小國阿爾巴尼亞是歐洲十分不起眼的一個小國,這個小國面積僅有2.8萬平方公裡,人口也僅200餘萬。從1957年開始,中國對於這個人口不過200餘萬的小國開始了大力援助,短短20多年的時間,中國就給予了阿爾巴尼亞約100億人民幣的援助,中國的援助,從飛機、大炮到糧食、鋼筋、水泥、機械設備,幾乎無所不有,無所不包。
  • 為進一步打擊犯罪,瑞典將推動新一輪人口普查
    根據瑞典國家統計局的最新統計數據,瑞典有近1035萬人註冊人口。這是來源於瑞典稅務局的人口登記系統獲得的數據。
  • 世界最橫的國家,天生倔強阿爾巴尼亞,就是窮橫你能把我怎麼滴?
    阿爾巴尼亞全國人口不到300萬,卻擁有各種鋼筋水泥的碉堡70多萬個。有人戲稱阿爾巴尼亞是歐洲最安全的國家,打起仗來到處有地方可以躲,四人一間絕不擁擠。建這麼多碉堡是因為這個國家從東到西,從遠到近,從世界大魔頭到歐洲小霸王,統統得罪了遍,不搞一些防禦工事看家護院,睡覺的確不踏實。
  •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躋身國家戰略,有何深意?
    新華社北京11月18日電 題: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躋身國家戰略,有何深意?新華社記者田曉航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約有2.54億,佔總人口的18.1%。面對人口老齡化嚴峻形勢,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
  • 阿爾巴尼亞,曾經與我國「稱兄道弟」的歐洲國家,為何還是窮?
    可當有一天,光源漸滅,曾經被他它的光明所覆蓋的遠方區域重新墮入黑暗的時候,也許會有人:誰來傳個火~巨變前的阿爾巴尼亞是蘇聯時代顯然是很不妥當的。儘管屬於社會主義國家,但阿爾巴尼亞與蘇聯關係只能用一般來替代,阿共能夠在四十年代中期上臺很大程度是因為他們依靠以及力量驅逐德意法西斯,解放全國。
  • 【阿爾巴尼亞】我在歐洲最窮的國家像個有錢人一樣生活
    阿爾巴尼亞,全歐洲最窮的國家,被稱之為「歐洲北朝鮮」。半夜剛出地拉那汽車站的時候,我懷疑我大概真的腦子出了問題才跑這地方來。阿爾巴尼亞是世界上人均碉堡最多的國家,有「碉堡王國」的「美稱」。一個面積僅2.8萬平方公裡、人口不過300萬的國家,卻密密麻麻分布著幾十萬座碉堡。。。
  • 阿爾巴尼亞是世界上最「窮」的國家嗎?它怎麼混的?
    雖然阿爾巴尼亞有一些礦產資源,但由於國內開採技術不行,也得不到開發利用,也就無法給它帶來錢。山地和丘陵遍及的地理環境,和降雨不均的氣候因素,讓阿爾巴尼亞無法實現全國農業化,農業技術專業化更無法實行,所以阿爾巴尼亞就只能窮著。說起後天折騰,阿爾巴尼亞倒是「當仁不讓」,折騰分兩大板塊——一是,折騰走了中國這個最大的盟友。
  • 伊利裡亞人及早期國家的建立,第三個非斯拉夫人國家是阿爾巴尼亞
    伊利裡亞人及早期國家的建立,東歐的第三個非斯拉夫人國家是阿爾巴尼亞。與東西部斯拉夫人和把南部斯拉夫人攔腰截斷的匈牙利和羅馬尼亞不同,阿爾巴尼亞卻被南斯拉夫人和希臘人圍在巴爾幹半島西部的海邊上。今天阿爾巴尼亞的領土南北長東西窄,西北、北部和東部連著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東部與馬其頓接壤,東南與希臘為鄰,西部和西南則瀕臨亞得裡亞海,隔海與義大利相望。
  • 世界文化歷史,國家,阿爾巴尼亞
    簡稱「阿爾巴尼亞」(Albania),是一個位於歐洲東南部,巴爾幹半島西南部的國家。阿爾巴尼亞西隔亞得裡亞海和奧特朗託海峽與義大利相望,南面則與希臘接壤,東臨馬其頓,東北是塞爾維亞、北接蒙特內哥羅共和國。阿爾巴尼亞國旗上繪有一隻黑色的雙頭雄鷹,沿自15世紀抵抗奧斯曼帝國入侵的領袖斯坎德培的印章,所以雄鷹是民族英雄斯坎德的象徵,故此阿爾巴尼亞也有「山鷹之國」之稱。阿爾巴尼亞為歐洲中最不發達和低收入的國家之一,但在近年已有顯著的改進。2014年6月,歐盟接納阿爾巴尼亞為歐盟候選國。阿爾巴尼亞人,是巴爾幹半島上的古老居民伊利亞人的後裔。
  • 阿爾巴尼亞:點不亮的「歐洲明燈」
    古往今來多少史料證明,落後就要挨打,這句話不僅對人民適用,對國家也十分適用。經濟與發展有利於保障國家長治久安。所以,想要強國,一定要發展經濟。 對於大國而言,謀求經濟與軍事的發展是不斷摸索的過程,需要幾代、乃至是幾十代人的辛勤勞動,付出成倍的人力、物力、財力,去奉獻、去犧牲。
  • 被傳銷毀掉了的國家——阿爾巴尼亞,曾經敢和蘇聯美國叫板
    它的領土面積只有2.8萬平方公裡,人口數量為300萬左右,沒有豐富的資源,境內大都是山地和丘陵。別看阿爾巴尼亞是一個小國,曾經卻敢和蘇聯、美國這樣的世界強國叫板。那麼,阿爾巴尼亞為什麼會變成現在這樣?一切,還得從阿爾巴尼亞的領袖恩維爾·霍查說起。雖然他帶領族人實現了民族解放,但上臺後的獨斷統治、封閉外交,導致國民收入不高,為內亂的爆發埋下了禍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