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是「世界土壤日」,溫州市鹿城區分類辦聯合鹿城區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組織甌越小學的環保小志願者們來到七都街道紅領巾農場,觀察土壤改良實驗,土壤在分類好的易腐、廚餘垃圾堆肥後,讓失去活力的土壤重新煥發活力。
為什麼要改良土壤?因為種植植物的土壤是巖石經過風化後,再與有機質混合產生的。如果長期沒有有機質的補充,它就會退化,而使用化肥的話會加劇這種退化。土壤退化的具體表現是田地裡的土壤板結,沙化;或花盆及花槽裡的土黏在一起,沒有孔隙度了,水下不去,肥進不去,根也長不好。
什麼是土壤改良?土壤改良就是想辦法讓土重新「活」過來,恢復有孔隙的狀態,讓水能夠有效補充進去,讓植物可以紮根以及呼吸,同時植物生長所需要的肥力能夠貯存在土壤裡而不會快速流失,從外觀看起來,就是「化團為粒」。
環保小志願者們在驚嘆於土改實驗神奇的同時,也將本次科學實踐活動的經過,精心製作了實驗報告,記錄這個「世界土壤日」的奇妙之旅。未來,鹿城區分類辦將以紅領巾農場作為垃圾分類「學生實踐」教育基地之一,讓更多的學生和市民有機會近距離了解垃圾分類給生態環境帶來的良好效應,帶動大家加入垃圾分類綠色環保新時尚。
溫都記者 陳偉 通訊員 林迎春
審核 黃小玲
監製 陳博盛
【來源:溫都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