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篡位後周,為何留下柴榮子孫?看他託孤給誰就懂了

2021-01-11 騰訊網

縱觀歷史,一個政權的滅亡,一定會伴隨其皇族的覆滅,古往今來從不例外,但趙匡胤卻是個奇蹟。他不但沒有殺了後周柴榮的子孫,還給他們找了「寄養家庭」,讓他們在北宋繁衍生息。

常說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忍,趙匡胤不會不懂這個道理,他為什麼敢留下柴榮的子孫,就不怕他們報復嗎?其實趙匡胤不傻,看他所託付的人就知道了。

潘美收留遺孤,成就君臣佳話

後周皇D柴榮共育有7子,其中年紀大的三子早亡。柴榮死的時候才38歲,當時他傳位給年僅7歲的第四子柴宗訓。

趙匡胤趁人家孤兒寡母,發動了陳橋驛兵變,當他奪權進宮後,慌忙中看到一個宮女抱著一個小娃娃,趙匡胤問這是誰,宮女回答是周世宗的兒子。

正當趙匡胤不知如何抉擇時,他的第一謀臣趙普發話了,大意就是斬草要除根,這孩子不能留!

趙匡胤聽後,認為自己已經篡奪了周世宗的皇位,現在連他的血脈都要殺掉,實在不忍心。這時候,趙匡胤又問趙普旁邊的大將潘美。

潘美一臉凝重,先是不敢回答,後又鼓起勇氣說:「臣和陛下都是周世宗的臣子,如果勸您殺了孩子,會辜負周世宗,如果勸您不殺,那麼陛下必然會對我生疑。」

最終趙匡胤將這個孩子交由潘美撫養,但只能稱其侄、不能認為子。之後這個孩子就寄養在了潘美的家中,取名潘惟吉。

不過史料顯示,潘美收留的孩子是不是潘惟吉尚不能定論,可以肯定的是潘美收留了柴氏子孫。那麼,趙匡胤為何要把孩子託付給潘美呢?

趙匡胤的老謀深算

1、趙匡胤十分信賴潘美

不少人看了《楊家將》,對潘仁美這個角色恨之入骨,但其原型潘美是個不折不扣的忠君之臣。

潘美是北宋開國名將,其軍事能力能排進前三,而且潘美為人忠誠,誓死效忠趙匡胤。

趙匡胤能夠搞出來杯酒釋兵權,但潘美卻是他信任的為數不多的大將,在很多重要戰役中都委以重任。

2、潘美最了解趙匡胤,明為撫養實為監控

趙匡胤讓潘美撫養柴氏子孫,關鍵的一點是他最了解趙匡胤,他知道趙匡胤想讓他把柴氏子孫培養成什麼樣。

最危險的地方往往是最安全的地方,這個孩子雖然在將門世家長大,但潘美卻不是良師,反而不會讓他涉略兵法。

潘美深知,趙匡胤讓他撫養這個孩子,明為撫養實為監控,只有讓他成為一個最平庸的人,才是保他性命的最好方法。

3、柴榮之子孫雖然開枝散葉,卻也是苟且偷生

趙匡胤臨死之前曾立下一條遺訓:

柴氏子孫有罪,不得加刑,縱犯謀逆,止於獄中賜盡,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連坐支屬。

有了這條遺訓,柴榮子孫隨著大宋王朝一起開枝散葉,但絕大多數也不過是苟且偷生。

柴榮的直系血脈中,四子柴宗訓20歲鬱鬱而終;五子柴熙讓在宮變的當日便不知所蹤;六子柴熙謹在趙匡胤繼位5年後病逝;七子活得時間是最長的,但他是通過改名換姓才躲過了劫難。

種種巧合之下,很難說趙匡胤是真心容納了柴氏後人。那些相安無事的,恐怕都猶如潘美領養的那個孩子,默默無聞的生活在被監控之中。

相關焦點

  • 趙匡胤篡位後周登基,為何後周政權沒有人起兵反對他?
    趙匡胤曾經是後周的一員大將,他很早就投奔了郭威,一直到郭威建立後周。不過趙匡胤真正的映入別人眼帘其實是柴榮時期。柴榮繼位後,對軍隊做了改革,提拔一批人才,其中就有趙匡胤。
  • 趙匡胤奪取後周政權後,怎麼處置柴榮幾個兒子的?沒一個活過20歲
    趙匡胤這哥們做兄弟忒不仗義了,周世宗柴榮身為後周老闆,把他當兄弟,不僅給他高官厚祿,甚至還分配股權給他。可是趙匡胤在老闆柴榮去世以後,果斷篡奪了後周的江山,甚至連集團的名字都給改了。那麼周世宗柴榮的繼承人,柴宗訓啥下場呢?當時來看,柴宗訓是安然無恙地活了下來。可是他被降為鄭王,弄到了房州居住。房州是啥地方?唐朝的時候,專門流放貴族的地方。
  • 趙匡胤明明是奪了孤兒寡母江山,篡位當上皇帝,為何後世名聲較好
    趙匡胤出身並不高,通過自己的努力和軍功,後來逐漸成為後周的權臣,後周是後漢權臣郭威建立的,趙匡胤很早就投靠了郭威,一直南徵北戰,郭威成功建立後周政權後,趙匡胤已經初露頭角,郭威沒有兒子,臨死前傳位給自己的侄子兼養子柴榮,柴榮原本是一代明君,只可惜死得太早了,柴榮死的時候,他的兒子只有七歲。
  • 柴榮主張先解決契丹,為何趙匡胤不跟隨柴榮的步伐,而是先南後北
    歷史有時候對於有些人來說真的是一個莫大的玩笑,對於周武帝宇文邕來說是如此,對於周世宗柴榮來說也是如此,宇文邕時期他早已平定北方,此時只剩下南方偏安東南的南陳,宇文邕死前想要先打垮突厥再統一天下,可是上天不給他時間了,在北徵突厥時候就病死了,死後楊堅篡位奪取了他的江山。
  • 後周世宗柴榮與北宋宋太祖趙匡胤相比,誰的能力更強?
    但就交出的答捲來說,柴榮留下的後周天下,就非常不合格。原因不是他無能、也不是他不夠努力,而是死得太早。老天就沒有給他十年時間開疆拓土。如果能給柴榮十年時間,周世宗能夠完成中原統一的時代任務嗎?他可能比趙匡胤更有效率。但不是因為能力,而是因為時間。柴榮活得久一點兒,北宋代周這個內部政變就不會發生。北宋代周之後,趙匡胤先打了兩年內戰,即平定昭義節度使李筠、淮南節度使李重進的叛亂。
  • 封建統治者中,誰更接近普世觀?參考趙匡胤的行為
    所以這幫文人自然是要大力宣傳趙匡胤如何普世,如何英明了。02趙匡胤善待柴榮後人。自從司馬昭殺害曹魏皇帝曹芳以後,弒君篡位的行為基本上成為了一種傳統。如果你想要推翻這個王朝,建立新的王朝,那麼前朝留下來的皇帝,必然是要被殺掉的。
  • 不一樣:趙匡胤為何輕易就篡奪了後周江山?只怪柴榮「機關算盡
    鏾斕宏島賹覄閬傡蔇埓黗哪稲蔢霑熄玆棡庾埽搰斖駹擲緢戔鷈憤弎諈浧擬靟浩鈔齏鷦贄繈雱赥湣鐟嫥雲鎡嶮聨聾掗經此一戰,柴榮威望大增,徹底坐穩了皇位,開始著手建立強大的後周帝國。蠱傶嗹鯧喧繕鄖鼒恱酨鼤槎輦蟣菉晲涕絨序軲容遖簙動秷荖項礌鄛撖豵發鶡溣稷祆錺躃旿濤膖佸鯫鶹琤乸豸願貶癴而之前默默無聞的趙匡胤一戰成名,開始發跡,成為後周重要的將領。
  • 柴榮和趙匡胤誰更厲害?從一件事情上高下立判
    柴榮在位時間只有短短六年,但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柴榮卻讓後周成為了當之無愧的中原第一霸主,連北方強大的遼國對後周也是忌憚不已。遺憾的是,柴榮英年早逝,年僅三十九歲。那麼問題來了,如果將柴榮和趙匡胤列出來相比較的話,這兩位在歷史上大名鼎鼎的皇帝,誰更厲害呢?
  • 後周柴榮與趙匡胤有什麼關係?為什麼說柴榮是趙匡胤最崇拜的人?
    後周世宗柴榮五代時期後周第二位皇帝,宋太祖趙匡胤是北宋開國皇帝,在悅史君看來,這兩個人的關係非常複雜,需要深入分析。柴榮,是後漢樞密使郭威的義子,十五歲時便隨著郭威徵戰殺場。趙匡胤,洛陽的軍人家庭出身,二十一歲離家,尋求建功立業之路。
  • 河南新鄭後周世宗柴榮皇陵
    郭威在位四年,遺詔柴榮即位。柴榮有勇有謀,身先士卒,加上生性節儉,勵精圖治,迅速使後周成為當時軍力最強的國家,柴榮因此而被後世譽為「五代第一明君」。6月4日上午在新鄭市區參觀過鄭國車馬坑,即驅車來到郭店鎮後周皇陵。下車看時,周圍是一片平坦的農田。朝著公路是一條四五米寬的磚石道,由北而南,直通皇陵。道路兩邊栽有高大的柏樹,路口立有一對石獅,現場氣氛莊嚴肅穆。
  • 如果他繼承了後周皇位,就沒有趙匡胤的北宋了
    三,後周皇親後周北漢與遼聯合,趁機侵犯後周。張永德隨柴榮前往抵禦,兩軍在高平大戰。周將樊愛能、何徽戰敗後退。張永德與趙匡胤毫不畏懼,率軍前進,大敗北漢。南唐將曹澄送給後周,請求停戰。柴榮將曹澄交給張永德,讓他報仇。張永德與趙匡胤率軍進攻紫金山,唐軍堅守不出。趙匡胤假裝戰敗撤退,唐軍出擊,張永德趁機偷襲,大敗南唐。南唐因為水軍佔據優勢,派水師支援壽春。張永德趁機發起火攻,南唐戰船多被燒毀,損失慘重。柴榮大喜,封張永德為殿前都點檢。顯德五年(959年),遼軍入侵後周。
  • 先北後南的柴榮搞,趙匡胤先南後北,成敗誰對?
    每次看宋朝建國的歷史,都會有一些唏噓,因為當年的統一好難好難。千千萬萬的英雄都曾試圖實現這一夙願,但最終只有趙匡胤成功了,而那些先輩們都倒在了奮鬥的路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過於柴榮,個人認為他可能比趙匡胤更優秀,但遺憾的是他因為過早去世而失敗。
  • 杯酒釋兵權:為何他們願意放棄兵權?因為趙匡胤斷了他們所有退路
    酒到微醺時,趙匡胤終於開口了,你們羨慕我九五之尊,我卻羨慕節度使逍遙自在,我天天如坐針氈,吃不香睡不著啊!石守信等人心想,終於說話了:啥,不會吧,陛下這是咋了?趙匡胤說,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啊,這可是獨一無二的天子之位啊,誰不想啊?(居此位者,誰不欲為之)你們的忠心我都知道,但你們的部下呢?如有一天黃袍加身,你們怕是推也推不掉啊!
  • 趙宋的政治密碼——後周世宗必須姓「柴」
    明明是後周世宗郭榮,宋朝以降為何會變成柴榮《水滸傳》第九回,林衝刺配滄州時,曾路經當地豪紳柴進的莊上,並前去拜訪。柴進是誰,當地人是這麼敘述的:"你不知俺這村中有個大財主,姓柴名進,此間稱為柴大官人,江湖上都喚做小旋風,他是大周柴世宗子孫。"
  • 郭威、柴榮、趙匡胤、趙光義歷四代才滅北漢,北漢為何如此強大?
    在五代之中,最後一個王朝是郭威和柴榮的,滅於公元960年;在十國之中,最後滅亡的政權是北漢,滅於公元979年。也就是說,北漢是五代十國之中最後一個滅亡的政權,為了滅掉北漢,郭威、柴榮、趙匡胤、趙光義四代英主都曾率大軍伐之,但北漢依然堅持了近三十年,北漢為何如此強大?北漢來自何方?我們知道,「五代」指的是梁唐晉漢周,但後漢與後周之間的改朝換代與此前不同。
  • 趙匡胤推翻後周時,為何沒人出來維護後周江山?
    事實上,當時的情況可能比人們普遍認為的更複雜,而趙匡胤的稱帝之路也不是一帆風順。只能說,支持趙匡胤者比不支持者佔據了更大的優勢。那麼,為何面對後周的滅亡,幾乎沒人維護呢?有了這幾人當反例,我們可以得知當時的趙匡胤並不是沒有遇到阻礙,只不過支持他的人更多而已,鑑於此,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解釋為何後周滅亡,卻沒什麼人拯救。其一、趙匡胤稱帝得到了許多後周大臣的支持,想反對的人見大勢所趨,因而不敢發聲。
  • 趙匡胤,作為將領也不遜色,成為柴榮徵南唐的關鍵人物
    趙匡胤作為一個傑出的帝王,大家都知道一點,但是你可能不知道的是,作為一個將領他也是可以排上號的,為後周徵南唐立下不少的大功。我們且來看看戰場上的趙匡胤是怎樣的,還有他那特殊的軍事才幹,這也不奇怪柴榮為什麼會那麼寵愛和信任他。
  • 宋太祖趙匡胤的戎馬一生前傳:輔佐後周三代君王,最終取而代之
    而就在後漢初年間,趙匡胤在遊歷的過程當中碰到了一個老和尚,而這一個老和尚自稱精通於相面之術,趙匡胤將信將疑的讓老和尚幫他看了看,老和尚指點他說,讓趙匡胤一路向北,而且就在其後,趙匡胤投奔了郭威,也就是歷史上五代中後周的開國皇帝,而趙匡胤本身真的可以說得上是後周的開國功臣。
  • 趙匡胤為什麼不殺柴氏子孫?原因很現實!
    第一:「柴氏子孫,有罪不得加刑,縱犯謀逆,止於獄中賜盡,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連坐支屬。」第二:「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人。」第三 :「子孫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誓碑的大意主要是兩條:禮遇柴氏子孫,厚待士大夫。趙匡胤把不殺前朝宗室作為祖訓,這在中國歷史上並不多見。南北朝以來,改朝換代的新皇帝,往往會把前朝統治者肉體消滅。
  • 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卻不小心漏掉一個人,15年後此人篡位為帝!
    唐朝滅亡後,政權就像車水馬龍一樣不斷變化,自安史之亂以來的分崩離析尚未解決,藩鎮割據日益加重。而後,周世宗柴榮十分器重趙匡胤,因此讓他掌管兵權。柴榮去世後,趙匡胤假裝抵抗契丹人,欺負孤兒寡婦,在陳橋驛突然發難·,直接殺向開封成為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