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家家彌勒佛,戶戶觀世音」,自佛教傳入中國,觀音菩薩大慈大悲的悲憫精神和美名就深深刻入百姓心中,成為人們心中的敬仰。我們最常見到的觀音菩薩造像往往是菩薩一手持淨瓶,一手持楊枝播灑甘露,象徵播灑清涼於人世間,解救眾生脫離危難。其實,觀音菩薩有三十三化身,還有我們所熟知的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
如果我們常出入寺院,會發現有些寺院的殿堂門口寫著「倒駕慈航」四個大字,這個其實說的就是觀音菩薩。觀音菩薩其實早在過去無量劫前因地修行的時候就已經證得佛果,法號「正法明如來」,但後來因深感眾生疾苦,倒駕慈航,自請降格為菩薩。菩薩慈悲為懷,若有眾生在危難之際一心稱念觀音菩薩,菩薩即觀其音聲而救度。
所以《觀音偈》裡有唱道:觀音菩薩妙難酬,清淨莊嚴累劫修;三十二應周塵剎,百千萬劫化閻浮;瓶中甘露常遍灑,手內楊枝不計秋;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做渡人舟。
觀音菩薩與大勢至菩薩同為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左右兩位脅侍,三者合稱「西方三聖」。有些人糾結觀音菩薩到底是男身還是女身,其實這都不重要,菩薩應緣示現,本沒有性別之分,菩薩信仰傳入中國後因其平和慈愛的精神更符合女性,遂逐漸被漢化,都只是更好渡人,我們萬不可著相。許多人都喜歡稱念「觀音菩薩」名號,如何做才能更有功德呢?心中默念這三句話,福報無量!
一、要心懷慈悲。
佛門裡有句話叫「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我們拜觀音菩薩,一定要學習菩薩的慈悲之心,善待一切有緣、無緣眾生,將眾生的疾苦視為自己的苦難。在這點上,我最想提到的就是佛教裡真正出家修行的僧人。真正的出家人,不是去享清福的,更不是逃避社會責任,而是替眾生去受苦。
菩薩「自覺覺他」、「自度度人」,不但自己覺悟,還要幫助眾生解脫,自利利他。我們也要學習菩薩的精神,多利益他人,像菩薩一樣幫助眾生,那我們自己就是自己的「觀世音」。一個人最好的相貌是修成菩薩相,心中有慈悲,自然能與菩薩感應道交。
二、要深信因果。
許多人一到寺院就喜歡燒香拜佛,覺得香燒得越多越貴,就越有功德,這是迷信、是無知。供養只是一種恭敬的發心,若有心「賄賂」菩薩,到頭來不過一場自欺欺人。佛門有句話叫「菩薩畏因,眾生畏果」,菩薩福德無量,尚且仍舊救苦救難、積德行善、廣種善因,而眾生卻顛倒愚痴,作惡多端,自感惡果。
菩薩再有無量神通,也不可能幫你改變因果。你自己作惡,自己遭業報,誰也拯救不了你。試想,一個窮兇極惡之人,果報來臨,到佛前祈求避難,大家認為這合理嗎?再者,一個不努力、好逸惡勞之人,卻想天上掉餡餅,多燒幾炷香,就滿願了,這不是妄想嗎?燒香,燒的是因果之香,不信因果之人,「口念觀音心不善,喊破喉嚨也枉然」。
三、要內心清淨。
世人都嚮往西方極樂淨土,但卻不知道最好的極樂世界就在我們的念頭裡,我們的心裡。心中有光、心裡清淨的人,所到之處皆是極樂示現。「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人的心不清淨,念多少萬遍佛號也是枉然。一個人懂得再多的佛法,如果心中執念妄念太多,煩惱欲望太重,再高深的佛法也是徒勞無用。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學佛真正的受益不是你誦讀了多少經書,而是你內心的修行。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之中,心不妄動,不動則不傷。「一念天堂、一念地獄」,人一生的修行其實就是與自己的抗爭,若能做到如如不動、心無掛礙,不被外境所轉,才是真正的智慧。
希望大家多懺悔、多積德,善用其心、六時吉祥。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