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忍則平心安身,不忍則怨氣滿身

2020-12-23 歷史國學教堂

忍,是一種境界,更是人生的一種善。遇到爭執時,我們要忍,這是一種小善;遇到羞辱時,我們還要忍,這是一種大善;遇到誘惑時我們更要忍,這是一種至高無上的至善。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家人,家中有四個兄弟:老大叫「心」,老二叫「言」、老三叫「上」、老四叫「刀」。

老大特別好,處處為他人。但是怎奈「器量各相懸,賢愚不同科」。無論老大怎麼樣努力,但是總有做得不如意的地方。最可惡的是名叫「嘲笑」和「譏諷」的二人,根本不相信世上會有如此好的人,更是極力曲解,誹謗老大。

「心」雖從不計較,但還是去問好友「豁達」:「有人罵我、辱我、欺我,該怎麼辦?」好友給了他一個絕妙的方法:「隨便他、避開他、莫理他。」「心」開朗起來,更是見善必行,見過必改。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老大的委屈還是被老四知道了。老四「刀」年輕、脾氣暴,性情倔強,況且長兄如父,是他最敬重的人,豈能被小人欺負?「刀」衝動地要出去拼命,為兄長出氣報仇。

「心」挺身上前阻擋「刀」,眼看「刀」離「心」越來越近,「心」趕緊變大、變廣、變寬、變厚,像盾牌一樣把「刀」堵在屋裡。老二和老三也立馬站在大哥身後,肩並肩形成第二道防線。

四弟怕哥哥流血,就那樣懸掛在哥哥的上面,再也不敢往下落。為了彼此不受傷害,只好往刀口上加滴水,使之慢慢鏽去鋒芒。這就是「忍」和「讓」的故事。

忍,就像一把插在心頭的利刀,忍則平心安身,不忍則燥氣滿身,心神不寧。正所謂,「一忍百事成,百忍萬事興」。

俗話說:「小忍成仁,大忍成佛。」能夠容忍他人的人,就能夠做到領悟人生的真諦,參透其中的奧秘,遠離急躁,獲得真正的快樂。

忍,是一種境界,它在處理日常的矛盾和糾紛上也常常能發揮巨大的作用。對於隱忍,人們應該有一個正確而充分的認識,這樣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了解隱忍的內涵,就要明白它並不是儒弱的表現,而是智慧的象徵。

小方在服裝市場有一個自己的攤位,也許是因為她的衣服比較好看,也許是因為她的服務態度非常好,總之小方的生意特別火爆,引得其他攤主分外嫉妒。因此大家就有意無意地把自己門前的垃圾都掃到小方的攤位前。

每次,小方總是寬厚地笑笑,並不在意,反而主動把垃圾清掃到自己的攤位角落裡。旁邊賣小吃的婦人觀察了好幾天,忍不住問她:「大家都把垃圾掃到你這裡,你怎麼還這麼平靜呢?

小方笑著說:「我門口的垃圾越多,說明我的生意越好呀。現在每天都有人送錢到我這裡,我怎麼會在意呢?你看我的生意是不是越來越好了?」

從此以後,這些垃圾就不再出現在小方的攤位前了。小方用自己的忍讓,為自己贏得了良好的人際關係。忍讓,並非遷就,它是一種智慧的處世之道。

小方並沒有錯,面對其他攤主過分的行為,本可以據理力爭,但她選擇了忍讓。試想,如果小方因此與周圍的鄰居爭吵起來,就會很可能敗壞自己的聲譽,以致影響到自己的生意。

中國人自古就講究以靜制動、以柔克剛、以不變應萬變,行事風格更是以隱忍為主,宣揚三思而後行、欲速則不達、小不忍則亂大謀等。

一個人要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生存,就要掌握一些安身立命的方法,「隱忍」便是其中最好的選擇。火燃燒時散發出強烈的光和熱,最終把一切化為灰燼。同樣,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不能戒除急躁的個性,就不能把各種事務處理得妥善、圓滿,達不到理想的目標。

隱忍自己的焦躁,心平氣和地思考,才能有效解決各種問題,才能讓自己勇往直前。

相關焦點

  • 佛說:有容德乃大,有忍事乃濟
    一個想修佛的人當然需要學會忍,且時時記住要忍。忍耐是磨礪生命的第一要務。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也曾經解釋過「忍」:這個忍在佛法修持裡是一個大境界。大乘的佛法,則必須「得成於忍」。得忍與得定不同,所以說菩薩要得無生法忍,才進入大乘的境界。
  • 佛說:忍常人之所不能忍,才有常人所不能成
    如「君子報仇,十年不晚」,這是為了個人之仇而忍辱,雖然成就了他報仇的願望,以佛法來分析,以境界來看是小忍,以定力來看,是弱忍,以時間來看是短忍。佛教修忍辱,是要達到無我之境,覺悟「五蘊皆空」,所以比起世間之忍來說,它是大忍、強忍、長忍。很久很久以前,釋迦牟尼在一個偏僻的山洞裡面坐禪。
  •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忍……不了的一知半解
    《論語·八佾篇》第一章: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孔子對季氏(行為)品評:「他將八佾規制天子專用的樂舞逾越舞於自己的庭中,連這種違禮之事都忍心做,他還有什麼事不忍心做呢?」「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本是評價魯國正卿季平子禮應以士大夫之等級守周禮以低於六佾之舞典慶於庭院,但僭制違禮之事,但多半被引用引深,被扭曲了多少涵義。更多的時候,被當作忍無可忍應用的居多,甚至被年輕人戲說為「叔可忍,嬸不可忍!「。想想也有趣,都是氣憤憤地說出來,狠狠地恨恨地,一臉地這也不能忍那也不能忍的樣子。
  • 火影:木葉村的治安為何只要下忍維護?莫非中忍上忍不如下忍?
    在火影博人傳140集中,一上來就是新生代豬鹿蝶抓歹徒的故事,而這3個人裡除了鹿丸的兒子鹿臺是中忍以外,其他兩個全都是下忍。其實這已經不止一次是靠下忍來「拯救世界」了,之前博人傳郵局炸彈事件最終也是被幾個下忍輕鬆制服,而其實在疾風傳裡這種情況也比比皆是,因為村子裡大事小情好像都需要下忍來解決,那為啥不讓中忍和上忍來保護村子的安全呢?
  • 百忍堂:從來富貴忍上熬,不忍百福皆雪消
    這個大家庭當時就是仁孝之家的典範,受到歷代朝廷的旌表,唐朝皇帝李世民特賜親書「義和廣堂」金匾,唐高宗攜皇后武則天封禪泰山,到壽張縣訪賢,詢問張公藝治家之道時,張公藝寫了一百個「忍」,並解釋了忍的含義,從來富貴忍上熬,不忍百福皆雪消。上至達官貴人,下至黎民百姓,各行各業的人都要忍,當今皇上也要忍,十萬江山坐得牢。引起唐高宗深切共鳴,潸然淚下。
  • 《大智度論》:觀諸法實相而修法忍
    為人者,為眾生說是常、是無常,如對治悉檀中說。若說無常,欲拔眾生三界著樂;佛思惟:「以何令眾生得離欲?」是故說無常法。如偈說:「若觀無生法,  於生法得離;若觀無為法,  於有為得離。」云何「生」?「生」名因緣和合,無常,不自在,屬因緣;有老、病、死相,欺誑相,破壞相,是名「生」;生則是有為法。如對治悉檀說:常、無常,非實相,二俱過故。
  • 26|淨土法門的「無生法忍」,就是決定信受彌陀救度
    就是在「正宗分」最後,請大家合掌跟我一起念一遍:說是語時,韋提希與五百侍女聞佛所說,應時即見極樂世界廣長之相,得見佛身及二菩薩,心生歡喜,嘆未曾有,豁然大悟,逮無生忍。這一段經文是說,釋迦牟尼佛說完了「正宗分」全部的十三觀與九品,合起來就是十六觀的時候,韋提希與她的五百位侍女聽過釋迦牟尼佛說法之後,隨即當下看到極樂世界,她們同時也在世尊講說第七觀「華座觀」的時候,親眼看到了住立在空中的阿彌陀佛,以及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看到了佛身和菩薩,因為心中充滿了歡喜,感嘆這是未曾遇見過的殊勝、尊貴、難得的救度的法緣,就像撥開浮雲見到陽光一樣
  •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是誰「忍」
    《論語八佾篇第三一》,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錢穆譯】季孫氏在他家廟的庭中使用了周天子八八六十四人的舞蹈行列,孔子說:「這等事,他都忍心做,什麼事他不忍心做呀!」【楊伯峻譯】孔子談到季氏,說:「他用六十四人在庭院中奏樂舞蹈,這都可以狠心做出來,甚麼事不可以狠心做出來呢?」【傅佩榮譯】季氏在家廟的庭前,舉行天子所專享的八佾之舞。孔子評論這件事時,說:「這可以容忍,還有什麼是不可容忍的!」
  • 忍,是意志的磨練
    忍,總是使人感到痛苦。人在利益面前,在氣恨面前,在良心面前,能夠忍,能夠有容讓之心,這便是一個好人的表現。其實,對他人的惡不記恨在心,這才是- -個做人真正的標準。-- -題記忍!面對挫折,能坦然;面對嘲諷,能凜然;面對名利,能淡然。漫漫人生路有太多的不如意,退一步海闊天空,只要不忘記自己的最終使命,我還是我。
  • 卡卡西阿凱獲得新綽號,蒙面鳥窩頭我忍了,凱皇的這個真忍不了
    龍奇大人為了學會飛段的不死之身,於是利用謊言騙走了很多女孩子,猿飛未來誤打誤撞最後和卡卡西以及阿凱救出了這些女孩,任務也完美完成。其次所謂的飛段傳人完全是龍奇大人的一廂情願,他只不過是略懂一點皮毛的江湖騙子,飛段的不死秘術應該是已經失傳了,畢竟這個術在整個火影中也就只有他一個人會用,博人傳的編劇也就是拿來吸引一下眼球,並不會真的搞出另外一個飛段來。
  • 「忍辱」是佛弟子的必修課,忍得過「出色」,忍不過「出局」!
    「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這句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並非易事。當我們遭遇惡緣時,面對他人的無理指責、謾罵、羞辱、誣陷和誹謗,幾人能忍?學佛的同修應該都聽過,釋迦牟尼佛在因地,做忍辱仙人時的故事。歌利王一刀刀割截忍辱先人的身體,忍辱仙人不但不生氣,不反抗,反而感恩他替自己消除業障,成就自己修忍辱波羅密,並承諾自己修成正果後首先來度他。這樣大忍的境界,恐怕也只有佛菩薩才能做到。我們日常生活中,別人瞪我們兩眼,我們都會感到不舒服,馬上就得怒目相視的懟回去,更別說被人打罵了。這一點點委屈都不能承受,忍辱又從何修起呢?
  • 物語系列:小忍和男主只有主從關係?不,小忍的感情早已超越愛!
    首先,我想來聊聊小忍,一個對男主不離不棄的女主,互定生死之人。在男主剛成為小忍的眷屬時,小忍是稱男主為僕從;在小忍與男主和解之後,她是稱男主為吾主的。那小忍和男主之間就只有主從關係嗎?不,其實小忍早就喜歡上男主了!他們之間的感情甚至已經超越了愛的程度。在《傷物語》中,男主和小忍初次見面,那時的小忍是處於瀕死狀態,就在這個絕望的時期,小忍和男主相遇了!
  • 人生就看我們自己是否可以忍得住,能忍則萬事成金,但忍也需有度
    一樣,唯有忍得住他人所不能忍,才能成就他人所不能成,唯有所可忍才能有所可成;「忍」字裡孕育我們為人處事求存之道,是保存和成就自己美好的最淺顯道理;「忍」之一字有如一把鋒利的尖刃架在心上,唯有修心以忍才能使萬事而成金,不懂「忍」以情緒而行,往往會帶來各種各樣的浮躁和矛盾;「忍」是一個人內在涵養真正的體現,是人在低勢而無能時,儲蓄暫時無法承載夢想能量的有效方法
  • 杜蘭特的笑容我忍了,姚明的笑容我也忍了,鄧肯這個真忍不了
    不過也有些球星雖然不喜歡笑,但他們有些微笑的瞬間,只出現過一次就被人們所記住3:杜蘭特的笑容我忍了杜蘭特有一個響噹噹的綽號叫「死神」,不僅因為他有著聯盟裡最無解的進攻能力,而且在比賽的關鍵時刻,他經常會面無表情進行自己的表演時刻。
  • 火影忍者手遊:如何快速獲得S忍A忍?(新手向教程)
    最近很多朋友問我各種S或A忍者怎麼得,缺多少碎片,怎麼弄划算,其實這些東西對於剛接觸遊戲的朋友來說真的很複雜,本期文太整理了一下歷年的活動,簡單說一說當前版本忍者的常見獲取手段:1、高招忍者不管你身處哪個版本,不管你於何時加入守護木葉村的行列,你一定會接觸到一個東西,叫做「忍界召集卷
  • 海賊王993話漢化:小菊「斷臂」成焦點,小忍身中數箭卻無人問
    這一話中有兩個比較意思的點,那就是小忍和小菊,這兩個人都在這一話中受了比較嚴重的傷,但是海迷的態度卻截然不同,到底是為什麼呢?其中的緣由還需要細細道來。小忍為了保護桃之助身受重傷先來說說小忍這邊,小忍這邊保護著桃之助離開大戰現場,他們此刻卻不知道有一雙眼睛在盯著他們。在房梁上一隻貓正在窺視他們,這隻貓正是保皇的技能。貓臉上貼著一張紙,紙上面有一隻眼睛,此時小忍帶著桃之助逃跑的信息已經被完全掌握了。
  • 鬼滅之刃:聲音甜美,對壞人卻毫不留情,蝴蝶忍——蘿莉身,惡魔心
    導讀:《鬼滅之刃》是一部讓人看了就上癮的動漫,蝴蝶忍一出場時,相必有很多小夥伴們都和羽毛君一樣認為這是一位溫柔的小姐姐吧?可最後她卻用最殘忍的方式殺死了鬼。明明聲音是那麼溫柔,說的話也是如此的溫柔,並且還帶著甜甜的笑容,可殺起鬼來卻毫不留情。
  • 745,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
    實際上呢,人家也是佛,人家的自性也能生萬法,哪裡有什麼方法,幫助別人得到佛智慧呢? 一切法無我,就是說並沒有一個真實不虛的我,作為主體在以法布施,我與別人在自性上是平等的。這就沒有主客分離的問題了,你是佛,我也是佛,機緣巧合之下,相遇相知,共同探討某個問題,僅此而已。
  • 到職場生存要「忍」,是收斂鋒芒的「忍」,也是砥礪前行的「忍」
    從職業的角度上來說,工作是企業和員工之間兩者之間的磨合,但凡有一點不合適,二者都會不愉快,這時候辭職似乎是最明智的選擇。但是從發展的角度來說,工作是員工對企業的適應,因為適應不了,就不打算再嘗試,立馬選擇放棄,不利於下一段職業的開始。我將這種願意為職業改變自己的行為,稱之為「忍」。忍,在我看來是最重要的技能。
  • 火影手遊:第4季忍法帖不是羅砂,忍戰卡卡西有望是S忍
    忍法帖大約每五個半月更新一次,上架後持續4個月,中間停了1個半月的時間,但這次可能因為博聞錄的原因吧,導致忍法帖已經停了兩個月的時間!但最近策劃又開始拋出忍法帖的消息,這說明忍法帖要上架的。之前因為拆包的時候發現了羅砂,所以很多玩家覺著忍法帖不會是羅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