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拿身體的自律,掩蓋思想的懶惰

2020-05-14 金猴子來啦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自律這個名詞變得額外的熱門,受到越來越多的人的追捧。

而出現最多的就是運動自律,更多的短視頻和圖文記錄著一個一個所謂自律的人群。

似乎運動成為了自律的代言人,而這裡面展現的只是自律裡面最簡單的一面----行為

什麼是自律?自律是自我約束。不僅僅包含了你的行為和行動裡,更重要的是在你的思想裡。

眾所周知,影響一個人最大的是人的思想。

所謂自律,應該是你的行為改變了你固有的思想,讓你出現了新的行動力,改變了你目前的狀況或者是改變了你現在的想法。如果你的自律只是簡單的運動,你的身材改變了,但你的思想 你的目標 你的工作方式 你的個人性格等等,還是一層不變的,那麼你的自律就走錯了方向,只是養成了一個運動的習慣罷了,這不是自律。


別拿身體的自律,掩蓋思想的懶惰

若你以為自己的運動是一種自律,那請你想一想,自從你有了這個習慣之後,除了身材的改變之外,你還改變了什麼?從思想了做了哪些之前不敢做的事情,也就是你的思想的突破有哪些?

看到很多每天自律打卡的人群,運動之後還是保持著守舊的思維。

看到更多的人融入到自律當中,每天讓更多的是時間投入到健身當中,健身是好事情,對身體有好處,但這不能成為阻擋你思維進步的藉口!

成年人的世界裡,最珍貴的是搞笑的時間利用率 敏捷的思維模式 從經驗中得出的與時間相結合的有效行動力。

總的來講,自律應該是一種思想的進步和行為的進步,若僅僅是運動健身,沒有改變你的思想,你這樣的自律不能說是自律,只能說你養成了一個新的習慣來改變自己的身材。

不要拿身體的自律來掩蓋你思想上的懶惰。

運動自律和看書是一個道理,盡信書不如無書,看書的目的不只是閱讀,而是從中學到更有用的東西。運動自律也一樣,是為了更好的改變自己,願你能堅持自律,徹底改變自己!!

相關焦點

  • 懶惰的人總有藉口,自律的人才能自救,不要自甘墮落
    是懶惰,不自律和自甘墮落。沒有了熙熙攘攘的上班人群,你沒了早上7點起床的動力。沒有了朋友的交流,你失去了努力的欲望。沒有了KPI,沒有了工作計劃,沒有了領導監督,你得到了最大的自由。卻喪失努力的目標。沒有了工作的辛苦,你失去了鍛鍊身體的欲望,大腹便便和滿臉油膩是你目前的形象。
  • 此消彼長的姐妹花:自律和懶惰
    靠著我一百多斤的體重,也沒有列一個計劃,每天堅持運動,準備一個月或者一個星期瘦多少,都沒有明確的目標,變得憊懶,我的自律丟了,此時我的懶惰穩穩的佔據了上風。懶惰的我做了些什麼呢?本來打算堅持寫的減肥日記才記錄了10天,就斷更了,狂熱的喜歡看頭條,幸好我還不喜歡回答問題,我只是喜歡看看煙火男女們對於日常瑣事的看法,不同的人站在各自的角度各抒己見,但是這些答案真的滿足了提問者了嗎?
  • 你不要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
    你只是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不是勤奮沒有用,而是你所謂的勤奮是無用功。電影《肖申克的救贖》裡,安迪花費了20年離開了監獄。挖隧道逃監獄的想法,相信很多在監獄裡的人都會想過,卻被這「不切實際」的想法唬住。安迪一開始就知道自己的目標就是逃出去。他所有的行動都是圍繞著這個目標進行。
  • 你練過的瑜伽,會刻在你的身體裡,誰也拿不走....
    你練過的瑜伽會刻在你的身體裡你的骨子裡,你的氣質裡誰也拿不走千萬別因懶惰降低練習的標準千萬別因自滿低估練習的力量堅持練習1、健康生命來來往往但來日並不方長唯有健康的身體最重要無法自律的人也無法獲得瑜伽的任何好處所以堅持練瑜伽吧,你獲得的自律
  • 你練過的瑜伽,會刻在你的身體裡,誰也拿不走
    你練過的瑜伽會刻在你的身體裡你的骨子裡,你的氣質裡誰也拿不走千萬別因懶惰降低練習的標準千萬別因自滿低估練習的力量堅持練習1、健康生命來來往往但來日並不方長唯有健康的身體最重要你獲得的自律誰也拿不走5、好心情瑜伽,就是把你僵硬的身體
  • 通過培養孩子的自我控制力來實現自律?對不起,那是最低級的自律
    就拿學習來說,有的孩子放學就總想著玩,不想老老實實的坐在課桌前複習,那成績肯定好不了;相反,有的孩子儘管也想玩,但是他卻知道只有努力複習將來才能取得好成績,因此,他就克制住自己想玩的衝動,老實地坐在課桌前複習,最終也會取得優異的成績。這就是自律能力的差別。
  • 做一個自律的人,為了夢想,為了身體的健康
    再懶惰的人都會有夢想,區別是成功的人有了夢想,就去做一個自律的人。有些不成功的人,還是渾渾噩噩的讓人生流逝,還是簡單地去隨波逐流的生活。得過且過的混日子,只會讓你焦慮不堪,沒有奮鬥方向的人生,只會使你越來越痛苦。「自律,是解決人生問題的首要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的重要手段。」
  • 自律自控,成就優秀的自己
    人啊,要墮落荒廢的過日子,很容易,懶惰的思想能成就你,一個能自律的人,一定是個能堅持的的人,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克勞狄烏斯曾經說過,每個人都是自己命運的建築師沒錯,我們的的確確是自己的建築師,想擁有好的身材,你必須經營自己的身體,想從事什麼性質的工作,你必須學好相關技能,才能順利進廠
  • 健身的確不易,但如果懶惰太長時間,你可別後悔哦
    導語:不得不說健身真的是一項體力活,它不僅需要你對健身的喜愛,還需要極強的毅力,尤其是沒有習慣長期健身的人,剛結束鍛鍊更是感覺身體被掏空一般,真的好想放棄啊,不想再每天勞累了。你只知道暫時的停歇會很舒適,但你知道停止健身的不良後果嗎?跟我一起來了解吧。
  • 越自律的人生越自由
    人的思想就是一個惰性的孩子,稍微有點放任,有點喘息的時間,就會得寸進尺,一點點迷失,直到最後,根本早就忘記了當初是為何要堅定,最終還是步入了以往的軌跡,敗給了自律。自律就是強迫自己,哪怕山崩地裂,有些目標就是死任務,必須完成,沒有任何理由,久而久之,思想就成了一種定勢,沒有任何藉口,只是要完成任務。
  • 七個技巧教你保持自律!
    相信自己可以做到自律這個信念開始影響我們的行動,比如開始每天早起去圖書館學習。我們的行動進一步影響別人對我們的看法。別人的改觀會進一步改變他們對我們的反應,比如他們不再約你一起熬夜打遊戲。最後他們的改觀反過來增強了我們自律的信念。在一輪輪正向循環中,自律逐漸從想法成為了現實。
  • 自律是人生最好的修行
    遵紀守法,自我約束,自律是一種不可或缺的人格魅力,人的一生其實就是修行的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有人飛黃騰達,有人每天進步,也有人自甘墮落,碌碌無為,一事無成,追究其根源其實和「自律」兩個字有直接關係。每天抽菸喝酒說為了應酬,有多少次說要減肥,可是堅持三天的跑步沒有看到結果就放棄,我們每天熬夜加班刷手機總是給自己找一個合理的藉口,說這都是為了以後獲得更加自由生活,其實這一切都是假象,真實的是你沒有良好的生活習慣,沒有明確生活目標,更談上什麼志向高遠,如此下去,當有一天你會發現,你身體垮了,所有這一切都歸零了,哪來的什麼自由,這樣故事三天也講不完,為什麼我們就這麼容易放棄
  • 自律的人生才出彩
    一個人越自律, 就能收穫越多的自由。 蔡瀾先生在《今天也要好好吃飯》中曾寫過: 一個人吃東西的時候, 千萬別太刻薄自己,
  • 若想自由,就須自律
    而且,自律的人,並不會覺得自律是一種對自我的束縛,相反,自律讓他們擁有更健康的生活,也讓他們擁有更多的選擇,可以這樣說,那些足夠自律的人,精神上,絕對是放鬆且自由的。一個人,如果想要真正的自由,想要在現實和精神層面都儘量少受約束,就要先變得自律,變得更加優秀。
  • 關於自律的句子,讓自己自律的句子,改變自己,從自律開始!
    2、節制既高級,自律既自由。Abstinence is both advanced and self-discipline is free.3、不自律的人生是一種怎麼樣的體驗?被命運反覆羞辱,卻毫還手之力。
  • 梅西的天賦太耀眼,以至於掩蓋了作為球員,該付出的努力
    C羅有天賦,只是沒有梅西那種不世出,更沒說梅西不努力,梅西的天賦太耀眼,以至於掩蓋了作為球員該有的努力。我覺得C羅的自律與自信就是最大的天賦,大的前無古人,難有來者。很幸運能夠看到絕代雙驕,他們兩個的存在讓其他人黯然失色,即使是同樣有希望拿金球獎的裡貝裡、斯內德、伊涅斯塔,也讓內馬爾不得志。
  • 自律和不自律之間,差的是一整個人生
    有人靠自律一步一個腳印,從一無所有到功成名就。有人一副好牌不知珍惜,自甘墮落,懶怠無望。人與人之間的差距,不過就在「自律」二字。每次翻看朋友圈,總能看到這一類人。一年365天,天天打卡。有人曬跑步公裡數,每天5公裡,偶爾身體不舒服也能跑個3公裡。
  • 提醒自己自律的優質句子,精闢走心,送給想要自律的你
    3、一定要自律,比如說早睡早起,當你堅持久了,自律就會成為一種良好的習慣,你的生活也會更加規律。Be sure to be self disciplined. For example, go to bed early and get up early.
  • 「小哥」楊洋,麒麟紋身掩蓋不住肌肉身材,運動的男生很帥
    「小哥」楊洋,麒麟紋身掩蓋不住肌肉身材,運動的男生很帥相信有不少朋友比較喜歡看《盜墓筆記》,也因為《盜墓筆記》喜歡上了一系列的IP劇。不可否認,《盜墓筆記》真的是成就非常高的,無論是從小說的人氣還是從一些電視劇或者是影片的呼聲來看,很多人都是對《盜墓筆記》有著非常高的評價。
  • 「媽媽餵,媽媽餵」,孩子的懶惰是種情緒,別把它養成習慣
    一、孩子的懶惰是種情緒1、孩子的懶惰是歸屬感的缺失為什麼有的孩子在家裡,總是一副毫不在意的樣子。比如別的孩子當看到父母回家後,會立刻上前幫爸爸媽媽拿一拿東西,幫著父母做家務,顯得格外懂事乖巧,而有的孩子卻沒心沒肺,只等著別人去關心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