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披露「漲價」背後: 曾計劃上半年執行,定價經過多次調研測算

2020-12-23 第一財經

對於「漲價」這件事,醞釀已久的愛奇藝終於提上了日程。從明天(11月13日)開始,愛奇藝將正式調整黃金VIP會員服務價格。以黃金VIP會員月卡為例,目前價格是19.8元,即將漲至25元,漲幅約在26%。

在此之前,包括愛奇藝、優酷、騰訊視頻在內的主流視頻平臺的基礎會員費已經9年沒有漲價了。

「其實愛奇藝本來計劃在今年上半年就開始進行調整,但因為疫情的原因推遲到現在。」對於此次漲價,愛奇藝會員及海外業務群總裁楊向華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他在接受第一財經採訪時表示,愛奇藝一直在判斷漲價的時機,也研究了國內外其他的同業漲價的歷史以及數據的變化,並圍繞消費者接受價格程度做了多次調研,「看消費者對月費價格的接受程度,中位值是多少,平均值是多少。」在做了不同價格調整幅度下用戶的接受程度和變化等測算後,最終定出價格。

他透露,基於調查下來的用戶可接受程度,愛奇藝原本定下的價格比目前已公布的價格要高,在最後執行時還是決定再往下降了降。「因為畢竟現在經濟各方面還是受到影響。」

漲價的背後,一方面是中國視頻行業10年投入10年虧損的殘酷現實,另一方面是行業正在經歷從商戶付費到用戶付費主導的過渡,用戶逐漸掌握了直接評判內容質量的話語權。

過去十年,視頻網站正在告別過去瘋狂砸錢買劇的階段,轉向內容自製。但即使到了今年,有「一起爬山嗎?」口碑懸疑網劇《隱秘的角落》爆火破圈,以及《樂隊的夏天》、《中國有嘻哈》、《奇葩說》等爆款網綜,包括愛奇藝、騰訊視頻等在內的主流視頻平臺始終沒有扭轉虧損的局面。從愛奇藝財報來看,在2019全年愛奇藝虧損103億元,其中內容採購和製作費用高達222億元。

高品質的內容創作和基於用戶付費的可持續商業模式的建立,對於苦苦追求正向現金流和正循環發展的視頻平臺和內容方而言至關重要。

在視頻行業成立之初以及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廣告收入特別是品牌廣告排在視頻網站營收首位,但這一模式的缺點是天花板低,增速慢,空間有限。到了2011年,視頻行業開始上線了會員模式,但當時盜版不少,向用戶收費還不是一個太可行的商業模式。隨著打擊盜版力度的加強,行動支付的快速普及以及中國影視行業高速增長,直到2018年時,愛奇藝的會員收入開始超過廣告收入。目前,付費會員收入已經約為廣告收入的2倍 。

而視頻行業的會員付費業務也經歷了幾個發展階段,一開始是以好萊塢電影為核心做付費內容,到2013年開始嘗試國產電影的收費。當時只要幾萬塊錢,一部院線電影就可以授權給視頻網站,國產電影在此後驅動了付費會員的增長。直到2015年《盜墓筆記》的播出,視頻行業開始嘗試會員搶先看全集等不同差異化的排播模式,並延續至今帶動了付費會員的持續增長。

「在會員制下,內容創作者更直接地面向消費者,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你好不好觀眾說了算。以前的廣告模式下,更多地是看廣告主買不買單。」楊向華對記者說。之所以要進行這些商業模式的變革,核心是要做大整個市場,在消費者能夠接受的情況下,讓這個產業鏈的各個參與方都受益。

對於未來是否會像Netflix的做法那樣連續多年提價,楊向華稱現在還沒有定論,「這要看看我們提供的內容的數量、質量,消費者對我們的滿意度以及消費者對我們提供服務價格的接受度,綜合調研來決定。」

他認為,未來付費會員仍有增長的空間,一是來自于越來越新的一代年輕人不斷加入付費大軍。二是單個用戶購買會員的數量在增加。

不過,對於尚處虧損的視頻行業而言,漲價只是解決了內容成本問題中的一環。目前會員雖然是愛奇藝最大的收入來源,但是營收佔比並不佔據絕對地位。當人口紅利逐漸消失,網際網路廣告和流量增長放緩,推動會員增長的電影行業受疫情影響面臨挑戰,尚處虧損的視頻網站想像空間在哪兒?

從競爭角度來看,長視頻行業發展逐步穩定,但整體視頻領域的競爭持續膠著,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迅速崛起。今年第一季度,頭條系西瓜視頻免費播放院線電影《囧媽》成為長視頻行業的攪局者,而靠二次元起家、亞文化圈層的B站也在加速出圈。

視頻網站要實現更多營收,不能僅僅依靠用戶付費,還需要拓展更多營收渠道。楊向華提到「一魚多吃」的模式。例如,圍繞著一個IP進行多元化的內容開發、商品開發和商業模式的探索,以及除了廣告、會員費外,還有發行、遊戲等多元業務帶來的收入,被寄予期望。

不過,上述每一種收入都帶來邊際成本,特別是發行、遊戲這兩個業務自身也在解決虧損問題。只有當邊際收入大於邊際成本,貨幣化能力越來越強,成本增速放緩,收入增速大於成本增速,視頻行業才會距離盈利更近一步。

對於多業務的未來成長預期,楊向華認為,「每一個業務的發展階段不同,會員業務也是2011年開始做,直到2018年才超過了廣告收入。是不是有其他業務類型撐起另一個可觀的收入比例,平臺一直在探索。我們判斷這個空間是有的。」

相關焦點

  • 我樂家居上半年淨利增130%背後:多位高管離職 經銷商渠道貢獻逾七...
    我樂家居上半年淨利增130%背後:多位高管離職 經銷商渠道貢獻逾七成收入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8-16 00:10:32
  • 金融壹帳通又有兩名高管傳出離職,上半年已有7名高管離開
    此前,界面新聞曾報導稱,邱寒等公司高管辭職只是公司管理層洗牌的開端,在通過一系列對公司經營和人員的摸底調研後,金融壹帳通或將面臨更多管理層人員的變動。目前,CFO 羅偉傑已經向公司提出離職,隨之而來將會是公司因成本削減而帶來的人員精簡。這與新經濟IPO了解到的信息相符。
  • 龍蟒佰利股價大漲,鈦白粉漲價背後推手是什麼?
    今年以來,龍蟒佰利已經先後三次公告漲價。此輪鈦白粉漲價背後的推手到底是什麼?這種漲價對於上市公司業績會有多大的影響? 推手一:周期底部 鈦白粉是世界無機化工產品中銷售值最大的三種商品之一,僅次於合成氨和磷酸。西部證券在其研究報告中指出,全球鈦白粉是千億級別的市場。
  • 高端產品調價對標飛天茅臺,漲價背後的酒業「年中考」
    在業內人士看來,此輪名酒甚至是區域白酒品牌紛紛調漲產品價格,已經不再能用過去調整市場布局的邏輯來進行解釋,更多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可能存在的銷量下滑背後所帶來的業績壓力。更重要的是,漲價似乎已成為企業在新形勢下提振市場信心,穩固產品話語權的一種方式。但有觀點提醒,過於盲目的漲價,並不能提升品牌的價值,反而會讓品牌失去自己固有的客群。
  • 【調研快報】納川股份接待道奇·考克斯等27家機構調研
    調研主要內容一、公司上半年業績情況納川股份2020年上半年公司將根據後續與長江生態環保集團的合作進展情況,按照有關規定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2、公司高管是否有增持計劃?目前未接到公司高管有增持的計劃,如有增持計劃公司將按照信息披露規則進行披露,請關注公司公告。3、星恆電源的IPO進度?
  • 「漲價被罵,不漲價也被罵」——鐵路定價權該不該鬆綁?
    據公開報導,2001年喬佔祥律師起訴鐵道部春運漲價一案引發社會轟動。2005年,一名全國政協委員建議取消鐵路春運車票違法漲價。2006年,有人大代表質疑鐵道部門以「漲價」限制客流的做法只是其壟斷價格的「幌子」。2007年,時任鐵道部新聞發言人王勇平宣布鐵路春運火車票價不再實行上浮制度。 「漲價被批評,不漲價也被批評。」
  • 春風祥玉漲價40%,說說窯口的茶器定價機制
    40%,說說窯口的茶器定價機制》前兩天,九叔聽到了風聲,春風祥玉要漲價,本來想等到市場有了波瀾,再來說道說道,但想了想,反正要漲,不如早點說這次漲價的前因後果假如春風的背後操盤人,如果沒有把量控制好,市場在春風的供需關係沒做好,會成為了一個極大的門檻吧。
  • 藍月亮的利潤及估值測算
    : 上半年收入減少10%利潤反而多了8400萬,主因是疫情下不用打廣告,光這個省了2個億。 則可以得到24年淨利潤15.65億港幣 (大家也可以試著自己測算一下,參數可以自己調)。
  • 瀘州老窖一心求漲 背後藏著喜與憂
    針對瀘州老窖接連漲價一事,行業內也有不同的聲音。在中國消費品營銷專家肖竹青看來,漲價是品牌溢價的體現,更從側面表明瀘州老窖今年整體市場供需旺盛,疊加消費者對高端白酒的剛性需求,支撐了瀘州老窖半年來接連漲價的信心。預計瀘州老窖明年會繼續採用多次少量的接連漲價模式。
  • 漲價「一把火」帶旺乳業股:伊利蒙牛打響頭炮 哪些公司火速跟進?
    來源:財聯社漲價「一把火」帶旺乳業股:伊利蒙牛打響頭炮,哪些公司火速跟進?財聯社(北京,記者 李冰)訊,1月5日,乳業板塊午後持續大漲,伊利股份盤中一度大漲超9%,總市值超3100億元,蒙牛乳業漲超6%,總市值超2000億港元。
  • 佳發教育:高管吳燦彪尚未減持,減持計劃時間已過半
    佳發教育:高管吳燦彪尚未減持,減持計劃時間已過半 每日經濟新聞 2020-10-27 20:21:04
  • 減少近12萬代理人,高管頻頻變動背後:中國平安的轉型「陣痛」
    最近兩天,中國平安高管人事變動的消息引發了市場關注。平安人壽換帥背後,是其壽險改革之路承壓繼續。作為知名的大白馬中國平安,到底是價值所在,還是被高估了?今天蜜姐就來聊聊它的高管變動、主業之一壽險的改革,以及今年現有的業績。
  • 口罩概念股欣龍控股業績飆升10倍 高管藉機高位減持
    應急響應啟動後,該公司在生產成本漲幅不大的情況下,連續多次大幅提高熔噴布對外銷售價格,最高至35萬元/噸。除此之外,伴隨著公司股價水漲船高並創下歷史新高,欣龍控股還遭遇重要股東和多名高管的減持。此間,公司還經歷了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變更。
  • 山西汾酒漲價市場反應消極 經銷商「價格倒掛」清庫存
    2020年以來,山西汾酒定價上漲,其中53度「青花30」的網絡零售價格已與新品「青花汾酒30·復興版」定價一致。然而提價背後,有經銷商表示,市場對新價格接受度較低,「青花30」的舊庫存只能以「價格倒掛」方式出售。
  • 愛奇藝談會員漲價:根據用戶調研和訪談 找到可接受的平均值
    有分析師詢問,此次漲價漲了大概25%,這個背後的計算方法是什麼?愛奇藝會員及海外業務群總裁楊向華回答稱,「這次調價的依據是,我們連續做了多次的用戶調研和訪談。」「我們從大概2018年下半年開始就為這次調價做準備,然後進行了多輪的用戶訪談,找到用戶可接受價格的中值和平均值,然後我們根據不同的模型來預測調價後對用戶的影響和對收入的影響。
  • 為什麼大數據不殺熟 ——線上購物中的隱私披露與定價策略
    此文運用博弈模型研究在單一商家壟斷的購物平臺中,消費者線上消費過程中的隱私披露決策,以及商家採取的隱私使用承諾和定價策略間的博弈,並以此討論為什麼比起「使用隱私進行價格歧視」(大數據殺熟),在商家「承諾不使用隱私數據定價」(大數據不殺熟)的情況下,消費者會為商品支付更高的價格,即購買商品的收益下降;這同時也意味著商家獲得了更高的收益。
  • ST天娛撥雲見日 重整計劃執行完畢輕裝上陣未來可期
    本報記者 李勇 受沉重債務拖累曾深陷困境的*ST天娛終撥雲見日,重現光明。 12月9日晚間,*ST天娛披露公告,稱已收到法院裁定,確認公司重整計劃執行完畢。
  • 長江財險上半年虧損1736.94萬 高管團隊僅剩兩人
    來源:華夏時報原標題:長江財險上半年虧損1736.94萬 年報「難產」 高管團隊僅剩兩人記者 吳敏 隨著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的披露,長江財險今年上半年經營業績也隨之浮出水面。7月27日,長江財險發布的2020年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該公司保險業務收入2.04億元,較去年同期的2.09億元微幅下降;淨利潤為-1736.94萬元,虧損幅度較去年同期有所收窄,去年上半年淨利潤為-2423.54萬元。
  • 雷軍公開「曬」高管名單:有人誤以為小米高管很多,僅僅15位
    對於雷軍這一公開「曬」高管,網友也開始發問:「常程那500多萬,你付嗎」「不是高管多,是空降有點多」。 近期,小米人員變動成為焦點。10月9日,國慶長假後的第一個工作日,小米集團副總裁兼CFO林世偉正式履職。此前的8月26日,小米集團公告披露集團新CFO這一人選。
  • 辛巴公司高管被曝多次騷擾求職者,此前曾在蔣凡公司擔任高管
    雖然辛巴已經公開道歉,官方經過調查後也給出了一個階段性的處罰結果,辛巴公司行政罰款90萬元,但王海卻非常不滿,怒斥辛巴出售燕窩,甚至道歉信都是在坑害消費者,行為屬於詐騙,應該移交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