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維為:​俄羅斯和華為怎麼合作?我先講一個德國人的笑話

2021-01-16 觀察者網

【5月17日上午,張維為教授應「今日俄羅斯」新聞中心(Rossiya Segodnya)邀請召開記者見面會,回答了來自10家媒體記者關於中俄關係前景,中俄美三邊關係,俄羅斯與「一帶一路」倡議,東北亞安全,中美貿易戰、全球化未來等諸多問題。

觀察者網整理其中部分內容,與大家共享。】

張維為:很高興有機會到莫斯科訪問。

中國在過去數十年的改革開放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現在國際社會經常會提到中國的崛起。

我們在俄羅斯有一種親切感,因為我們曾經從蘇聯學習了很多東西,並且在改革開放中進一步改革。比如我們保留了五年規劃——這是從蘇聯模式來的,但規劃的內容變了。原來蘇聯模式是指令性計劃,比如一個工廠要生產多少鞋子;現在中國的規劃是戰略規劃,比如我們要發展人工智慧,要發展5G。

我們決策程序採用民主集中制,這也是從蘇聯模式過來的,但我們現在是新型民主集中制。蘇聯模式的民主集中制逐步走向更多的集中,而民主開始減少。但我們現在決策模式中民主成分很高,最典型的案例就是五年規劃的制定,要經過上上下下成百上千次的磋商和協商,最終拿出來的決策水平也比較高。

所以我們到這裡來,一方面感到很親切,另一方面我們非常高興看到中俄現在形成了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在今天非常複雜的國際形勢下,我們需要把這種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做實做好。

提問:未來中國是否會在俄羅斯有更多的投資?中俄兩國在經濟合作上會有怎樣的發展?

張維為:現在中國和俄羅斯總體上政治關係非常好,經濟關係特別是貿易發展的也比較快。但在投資上,特別是中國對俄羅斯的投資,還沒到我們想像的水平,在投資上我們可以做得更好。

中國對外投資主要是兩部分,一部分是有中國政府背景的,比如國家開發銀行進行的戰略投資;另一部分就是大量的民間企業投資。

從中國投資的情況來看,一個重要經驗就是要雙方企業之間能夠形成可持續發展的投資關係,這就需要創造有利於投資的環境。中國在改革開放初期,為了吸引外資採取了一整套的方法,特別是地方政府都會有一些特別的政策。

比如常見的對投資所得稅兩免三減半,外商投資企業可享受2年免徵、3年減半徵收所得稅的待遇,也就是說有五年的優惠期。這樣就可以達到一個雙贏的局面,讓投資者和接受投資的地方都獲得比較可觀的利潤。

據我們了解,俄羅斯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間的關係和中國不太一樣。中國地方政府需要考慮投資相關的政策和有利的環境等,但俄羅斯地方政府這方面考慮的不夠多。在中國,像民營企業、私營企業或者是其他企業都能夠成為投資的主體,這樣經濟就活了。這一點上我們覺得俄羅斯可以改進。

中國會在很多地方設立各種各樣的園區,比如工業園區、農業園區、科技園區、自由貿易區等,在這些園區裡邊,我們有各種有利於投資的特別政策。在這方面中俄雙方可以交流,看怎麼能把投資的機製做的更有活力、持續時間更長、規模更大。政府可以做一部分工作,但最主要的動力還是來自於市場機制。

我們在推進「一帶一路」的時候,提出的口號叫做共商、共建、共享,就是一起來商量,一起來建設,最後一起來享有成果。如果我們兩個國家能夠具體的討論這些問題,一個一個項目的討論,包括地方政府之間也進行一些交流,最終會找到不少辦法,相應的投資也會增加。

提問:目前中國在航天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請你們想像一個外星人來到地球,他要求見最重要的人,您會給他介紹誰?

張維為:從外交語言上來講,一般外交官不願意回答假設的問題。

在航天領域中俄一直有一些合作,這個合作可以繼續下去,前景非常好。中俄在航天方面都有很多自己的技術長處,雙方可以優勢互補。

中俄如果能夠在一些大的項目,比如科技、太空梭製造等領域合作,貿易量很快就會上來。

相關焦點

  • 德國笑話集 - 德國人的笑話有多冷?
    我不在乎。」「恭喜您被錄取了!」注釋:吐槽德國火車晚點率高。2.地獄就是,吃英國人做的飯,讓義大利人指揮交通,看德國人的電視節目。注釋:吐槽德國電視節目無聊。「我可以先看下您的調查資格證書嗎?」注釋:吐槽德國人辦事死板,做什麼事都要走流程。4.默克爾在天堂,彼得接待了她。她環顧四周,看到到處擺滿了時鐘。默克爾問彼得:「這些時鐘是做什麼用的?
  • 德國人:中國人都在笑話我們,歐盟別再做美國的「長毛狗」了!
    美國為了讓其他國家響應其打壓中國科技企業的行動,就不斷靠威脅和打壓讓西方國家,特別是英、法、德三國站到自己一邊,共同封鎖華為等中國科技企業。德國對美國的華為禁令說「不」但是在前幾日,德國政府宣布不會禁止華為等企業參與德國5G建設,這讓美國人想徹底封鎖中國科技企業的想法變成了泡影。
  • 正能量學者之張維為教授,儒雅的談吐,非凡的履歷
    張維為教授獲不同年齡階層網友的推崇,爆紅於網絡,並非偶然,因為他的學問不是在象牙塔的溫室裡燜出來的,他坦言是「用腳底板走出來的學問」。他進一步解釋說:「當你有一定的人生閱歷和學問功底之後,去一個地方看一看,比不去要好得多,這種經歷能給你自信。」這或許是他和國外學者辯論時,能夠做到從容不迫,自信滿滿的原因吧。
  • 如何看待陳平,金燦榮,張維為?各有絕招,都是領域翹楚
    這個號是怎麼來的呢?據他本人講,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成昆鐵路眉山電務段當技術工人,後來他正是在眉山這裡,從鐵路上觀察到與書本上描述完全不一樣的經濟學,所以「眉山」對他後來從事經濟學研究有著特別的意義。金教授的絕招就是,對國際問題和國際局勢的解讀,猶如庖丁解牛,善於把其中的利害關係以通俗易懂話語講給普通大眾聽。比如,他說美國打壓華為,實際上是為了打斷我國的產業升級,把我們壓在只能生產科技含量低,附加值少的那些產品上,例如只是生產諸如襪子、服裝、玩具的日常用品,不讓我們進軍高科技領域和他們展開競爭。
  • 美國用幾近絕望的方法阻止華為,只能適得其反
    這一舉措確實令人匪夷所思,目前,美國自己處在新冠疫情最危險的關頭,卻不惜騰出精力來對華為這家企業重拳出擊,您覺得這背後的動機和邏輯是什麼?張維為:我個人認為這恐怕更多地反映了美國那些偏執狂對中國在5G等技術領域內超越美國的極端恐懼。他們把5G「控制權」的競爭看作是新的「軍備競賽」,認為誰控制了5G,誰就能在經濟、軍事和情報上領先他人。
  • 張維為:如果讓我評價印度和中國的現狀差距多少年……
    2019年底,張維為教授在時隔11年後再次訪問了印度,帶來了第一線的觀察。本文為1月14日《這就是中國》第45期的文字版,系網絡首發。張維為: 去年11月,我和勇鵬老師還有幾位學者訪問了印度,和印度的智庫、媒體、政府官員進行交流。
  • 通俗「歌星」張維為辯才所向無敵的奧秘
    然而,新左派普遍立足於象牙塔,主要面向知識社群發聲,使用的多是專業術語和學院式表達,整個陣營高揚的民族主義屬於專業性偏強的美聲唱法,不利於大眾傳播。這自然不像立足於自媒體、熟稔草根語言、面向金字塔底層的普羅大眾抒情的張維為顯得那麼親民。所以,毫不奇怪,張維為成了時代的主角。昨天,一位讀者告訴我,有一個知名公眾號在為張維為辯護的時候,順帶寫了幾段話罵我。
  • 張維為:香港未來增長點還很多 但首先自己要爭氣
    張維為認為,包括通識教育在內的各種問題是香港現在和未來必須要面對的內部問題。反對「港獨」的香港人要站出來,要團結起來對抗「港獨」。否則,最終受到影響與危害的還是香港人自己。張維為表示,就算「港獨」分子再怎麼鬧,從整個中國大局、世界大局來說都只是很小的一塊,成不了大氣候。同時,中國這一代廣大青年表現出了強烈的愛國主義熱情,這是今日中國不可小覷的軟實力資產。
  • 家庭教育是關鍵,聽張維為講
    張維為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在《這就是中國》的節目中曾經說過很多獲得諾貝爾獎的人他們不僅擁有驚人的大腦,對於自己的國家更是秉持著無私奉獻的精神。能夠擁有這樣的精神以及作為,因為他們都有美好的童年,童年生活美滿是父母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於科學的探知能力以及持之以恆的輸出,對於老師辛勤的教導培育,對於社會以及世界的好奇心,這點非常重要。
  • 用疫情嘲笑中國貨:德式冷幽默,幾個德國人關於新冠病毒的冷笑話
    德國主流全國性媒體《圖片報》的編輯認為,在新冠疫情大爆發的時期,幽默更加重要,笑話有助於幫助人們減輕疫情所帶來的壓力,因此請來了笑話界扛把子級選手,吉尼斯講笑話世界紀錄保持者 Rudi Breiteneicher(圖3),這個德國人曾在1分鐘內講了26個笑話,並以此獲得了吉尼斯講笑話世界紀錄
  • 張維為:西方國民一生奮鬥的最大財富就是一套房!
    總而言之,目前無論是國際上還是中國國內,對於中產階層的收入財富標準,都缺乏一個準確的共識。這就導致了不少爭議和分歧。而復旦大學張維為教授則給出了自己的標準。在我看來,張教授的標準說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說出了老百姓的心聲。
  • 張維為《這就是中國》第61集:美國抗疫失敗的背後
    「整個腦子就想著怎麼連任,怎麼確保他的利益。這個國家已經變了,變得我不認識了,我覺得可能要對中國、對美國,重新評估。」6月15日,在東方衛視《這就是中國》第61期節目中,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教授和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教授,共同剖析美國抗疫失敗的種種因素。觀察者網整理節目內容,以饗讀者。
  • 張維為:「亞洲世紀」加速到來;金燦榮:但中國就是不談它
    張維為: 今年疫情期間,《這就是中國》節目專門有一期聚焦中日韓的合作和「亞洲世紀」。我們當時是這樣說的:過去十來年,全世界都在談論「亞洲世紀」,現在這個「亞洲世紀」的圖象越來越清晰。「亞洲世紀」的主要推動者是東協十國和中日韓三國,也就是我們講的10+3機制。
  • 為「跪舔」美國:迫使華為「拋售」頂級業務,今成全球「笑話」!
    為「跪舔」美國:迫使華為「拋售」頂級業務,今成全球「笑話」!在華為的發展過程中,憑藉自己的研發能力和產品本身的技術優勢,華為獲得了大片海外市場,但這樣的成果卻讓美國眼紅,於是開始不遺餘力的用不正當手段限制華為的發展。
  • 張維為:世界將以更快的速度向東方、向中國、向社會主義傾斜
    去年1月我們開始做《這就是中國》,它實際上是2018年12月錄製的,當時正好趕上中國華為公司高管孟晚舟女士被加拿大非法扣留,在《這就是中國》第一期節目中,我說了這麼一句話,美國已經開始採取下三濫的手段,我們要知道怎麼應對。我說好在中國領導人是經歷過「文革」亂世的,我們知道怎麼對付流氓。當時我們內部有爭議,這句話能否播出,我堅持這句話一定要播出,最後播出的效果非常之好。
  • 張維為「良句」:我國傳統文化難道不好麼?中國教育排名世界頂端
    作為一名中國人,相信很多家長跟同學跟我有一樣的看法,就是我國的基礎教育太牛,在世界上排行前三不足為過,甚至說世界第一也無可厚非。基礎教育非常優秀說明我們很多中國孩子的衝勁是非常充足的,但是很多到了大學就顯得平平無奇了,多數的同學認為上了大學,上了一所優秀的大學那麼也算是學業完美了。但是實際呢?
  • 張維為《這就是中國》第63期:中國心勝
    簡單講就是祖祖輩輩是在一塊土地上生活過的,產生了祖先崇拜。因為祖先曾經是活著的人,去世了,變成鬼神,所以人能變成鬼神,就打通了人和神的界限,這是我們產生人本主義的一個很重要的切入點。人本主義體現在中國文化的各個方面,從古到今,中國人講人命關天,這是我們文化和道德的一個基本原則,也是今天抗疫中,中國和西方最大的一個區別。從定居的傳統,還產生了一種大同觀念。
  • 張維為:中國抗疫「心勝」,對西方價值形成壓倒優勢!
    簡單講就是祖祖輩輩是在一塊土地上生活過的,產生了祖先崇拜。因為祖先曾經是活著的人,去世了,變成鬼神,所以人能變成鬼神,就打通了人和神的界限,這是我們產生人本主義的一個很重要的切入點。人本主義體現在中國文化的各個方面,從古到今,中國人講人命關天,這是我們文化和道德的一個基本原則,也是今天抗疫中,中國和西方最大的一個區別。從定居的傳統,還產生了一種大同觀念。
  • 該如何看待張維為和金燦榮其人?
    張維為張維為教授除了學歷高,著作等身,年輕時曾擔任過鄧小平的翻譯。他的多部著作都暢銷國內,甚至被黨和國家領導人推薦給了外國嘉賓,可見實力不俗。他個人的在國內的爭議也很大,被媒體蓋以御用文人稱號,說話多有娘氣,給人以陰柔有餘而剛猛不足,其人其言莫不如此,社長按個人理解匯總為以下幾個方面,談一點個人看法!
  • 網易雲熱評:給你們講一個笑話吧,昨天我進他空間忘刪記錄,然後就……
    網易雲熱評:給你們講一個笑話吧,昨天我進他空間忘刪記錄,然後就……我相信未來會有一個男生很愛我,捨不得我哭,捨不得我受委屈,捨不得我受苦,但是我要等,我要先一個人走過這段孤獨的路。——網易雲熱評《我的宣言》要畢業了,隔壁桌的男生最近幾個月突然對我獻殷勤,今天他在我背上寫字,我說猜不出來寫的是什麼,開玩笑問他是不是說我漂亮,他說是的。其實我知道,他寫的是我喜歡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