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四大才女之呂碧城。 呂碧城是安徽旌德縣人,是中國近代女子教育的先驅,也是女權運動的倡導者之一;在事業上,呂碧城在作詞方面非常有成就,與秋瑾被稱為「女子雙俠」,對20世紀初的中國文化影響甚遠。
民國四大才女之呂碧城。 但其實呂碧城是非常坎坷的,呂家本是書香門第,但在呂碧城12歲時,由於父親去世,在加上父母未育有兒子,其家族的人借無人繼承家產來爭奪呂家的財產,最後母親只能帶著她們姐妹投奔娘家舅舅,但此後也是遭遇一系列變故。 後在機緣巧合下,呂碧城進入了《大公報》,成為《大公報》第一名女編輯,開始了她的事業,於1943年去世,終年60歲。
民國四大才女之蕭紅。 蕭紅是我國近代著名的女作家,出生於一個富裕家庭,因此從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初中畢業後,蕭紅不顧家人的阻攔,來到北平讀高中,此後經歷過一系列的坎坷。 民國「四大才女」的珍貴照片,個個才高八鬥,最長壽的是最後一個 民國「四大才女」都是誰?通過一組老照片看看她們的真實面孔!
民國四大才女之蕭紅。 1933年4月,蕭紅髮表了小說《棄兒》,從此踏上文學之路,此後又發布了多部十分具有影響力的作品;兩年後,又在魯迅先生的支持下,發表了成名作《生死場》;但在1942年,蕭紅因病去世,年僅31歲。
民國四大才女之石評梅。 石評梅也是中國近代著名女作家之一;她出生於書香門第,從幼年起父親就教她認字,由於有父親的薰陶,加上自己也夠努力,上學後成績突出,成為人盡皆知的「才女」。
民國四大才女之石評梅。 1923年,從南方旅遊回來的石評梅發表了五萬餘字的長篇遊記《模糊的餘影》,並進行連載;後來還和陸晶清合編《京報》副刊的《婦女周刊》,還得到魯迅先生的大力支持;但遺憾的是,正當石評梅事業蒸蒸日上之時,卻在1928年因病去世,年僅26歲。
民國四大才女之張愛玲。 張愛玲爺爺是晚清名臣張佩綸,奶奶是李鴻章的女兒李菊耦,家境也是還不錯;在讀私塾時,張愛玲就發表了多部小說,可見其才華橫溢;10歲時,父母協議離婚,張愛玲則跟著父親生活,並進入新式小學就讀;在讀書期間,張愛玲發表了《不幸的她》、《霸王別姬》等作品。
民國四大才女之張愛玲。 19歲時,張愛玲考入倫敦大學,但因戰爭的原因便改進入香港大學就讀,後來由於太平洋戰爭的爆發,張愛玲未能讀完大學;新中國成立後不久,張愛玲便到美國旅居,此後更是發表了多部文學作品,在文學界影響很大,於1995年去世,享年7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