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區:凍米糖飄香

2020-12-26 安徽新聞

  中新網安徽新聞12月19日電(李靜雯 閆豔)12月16日,在徽州區巖寺老街上一對年輕的90後夫妻正在父親的指導下,製作徽州米糖。十餘平方米的房間內,放滿了米花、山芋條、芝麻、花生、麥芽糖等配料。操作間內,只見師傅將油、麥芽糖……按比例倒入鍋中,並用鏟子不停攪拌,待鍋內糖稀拉絲,再將準備好的配料倒入鍋中,用鍋鏟迅速翻炒,攪拌均勻然後趁熱鏟至木容器內,用力壓平,再用刀將米花劃條切塊,最後過稱裝袋。整個過程,乾淨利落,一氣呵成。



  年關將至,訂製凍米糖的顧客越來越多,該店每天要製作700餘斤,除了本地顧客外,很多外地人通過網店購買米糖。

 

編輯:成展鵬

相關焦點

  • 凍米糖飄香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近日,記者來到鎮海澥浦鎮鄭氏十七房景區裡的「老劉凍米糖」。老劉叫劉國文,他是鎮海僅存的手工凍米糖技藝傳承人,從13歲開始,就跟著父親學做凍米糖,幾十年來,他的生活與米食緊緊「黏」在一起。        「現在的凍米糖最好吃,因為用來做凍米糖的原料,像大米、芝麻、花生,都是新鮮上市的。」老劉說。
  • 傳承不變的「江南小切」凍米糖:浸潤年味與情懷
    數九寒天,又到了凍米糖飄香時節,已經做了23年凍米糖的王誠忠也迎來了一年之中最忙碌的時候。香松酥脆的凍米糖。金東宣傳部提供王誠忠是浙江金華金東江東鎮上王村人。浙江一帶喜甜,糕點、甜食的品類數不勝數,金東也不例外。這其中,凍米糖承載了大多數金東人兒時的美味。凍米糖相傳已有兩百多年的生產歷史,以「江南小切」而出名。
  • 贛菜系列:豐城凍米糖小吃
    豐城凍米糖,江西省豐城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豐城凍米糖為豐城市優秀傳統產品,俗稱"江南小切",以其"潔白如雪、香脆酥甜、落口消融"的獨特風味聞名天下。據《豐城縣誌》記載,明朝萬曆年間(1573年-1620年),豐城開始製作凍米糖,迄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
  • 凍米糖——品出年味與情懷
    他說,做凍米糖的起因就是在外面做生意時,別人說現在凍米糖沒有原來的味道了,為了找回這個味道,他開始凍米糖的手工製作。 豐城凍米糖非遺傳承人 遊兵幹(讓每一個豐城人民和別人分享豐城凍米糖的時候都有一種自豪感,這是我最終堅持把豐城凍米糖的傳統工藝做到今天的最終動力。)
  • 江西老字號,豐城凍米糖名揚天下
    豐城凍米糖為什麼會叫凍米糖?是因為我們老祖宗教我們做凍米的時候一定要在立冬以後,因為這個時候空氣和土壤的水分都很少,非常乾燥,然後溫度也比較低,水容易結凍,這個時候做出來的凍米子它是自然的,陰乾而不是暴曬,一般應該要達到3到4天。
  • 江西豐城凍米糖——凝結在舌尖上的歲月
    江西名產豐城凍米糖。到民國時期,豐城凍米糖已遠銷長沙、武漢、上海、香港甚至南洋一帶,還出現了「天一齋」等遠近聞名的老字號。1949年2月14日當時的《民國日報》曾介紹:「豐城凍米糖自農曆八月十六日上市,到次年二、三月為止,一直行銷本省及滬港一帶,是茶會中的應時細點,又是舊曆年間拜年送禮的佳品。」
  • 被乾隆「帶火」的豐城凍米糖 在匠人的「傻氣」裡傳承
    其中,產自四周高山的新鮮茶葉製成的擂茶,配著一塊酥脆甜香的凍米糖,是豐城人記憶深處的家鄉味兒。凍米糖在農耕社會就已出現,足以證明一個地區的經濟實力,畢竟這種甜點要用到上好的糧食、油料等進行深加工。而直接「帶火」凍米糖的,是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品嘗了之後,乾隆的評價是:「脆、酥、香、甜」。
  • 今日常山丨凍米糖,凝固在舌尖上的芳華歲月
    片片凍米糖,件件躬耕事,悠悠歲月情……三百六十五個日子,緩慢而有力地穿行在二十四節氣裡,也許你不曾留意歲月的味道,但我十分清楚:凍米糖,是凝固在舌尖上的芳華歲月!一年之計在於春,「立春」像個淘氣的孩子,有時躥在「年」前,有時躲在「年」後,真正的孩子們卻一直無憂無慮地泡在年味裡,享受凍米糖般的舌尖美味!唯有勤勉的老鄉悄悄地開啟新一年的凍米糖醞釀之旅!走向春意萌動的田野,捯飭好甘蔗種苗床,只待驚蟄一聲雷響,就可順利入駐,及至清明時分擇優株移入大田靜待茁壯!
  • 徽州區:油畫中的山地車競速
    2020年11月21日,黃山市徽州區,「相約徽州、樂享山水2020中國黃山綠水青山運動會徽州區戶外趣味體驗賽—西溪南分站山地車騎行賽」在雨中詩意進行。杏黃楓紅的初冬時節,鄉間小道沁人心脾,千年古村魅力無限,田園生活靜謐安逸,車手們仿佛穿梭在一幅鄉村油畫中,帶給人無限的美好。都說一場冬雨一場寒,一場山地車賽卻讓初冬的西溪南迸發出別樣的激情和活力。
  • 米餅飄香——難忘的童年味道
    武宣米餅甜硬香,童年歲月倍難忘,老街情結斬不斷不信你去打聽打聽,各菜市場(包括柳州市的菜市場)、車站門口都有攤販在擺賣武宣米餅。每天購買的人流不斷,節假日有時要排隊才能買得到。她既香甜可口,又方便攜帶,深受人們喜愛。可是,拿現在的米餅與兒時的米餅相比,不管在形狀上,或是餅餡上都相差甚遠。       小時候家裡打的米餅特別講究「精細」二字,從炒米、磨餅粉、煮糖油,到準備餡料都力求完美無缺。雖廢工耗時,但餅香甜好吃。
  • 鶴山年味系列:勾起你童年回憶的爆米糖
    記憶中,年味是紅紅的一片,貼對聯和「福」字、滿地鞭炮爆開的紙碎、給小孩壓歲錢的紅包;年味是買買買,跟著父母大包小包的買年貨,有年桔、年花、糖果瓜子等;年味是傳統,親友間互相拜年、舞獅賀年;年味是美食飄香的味道,與家人吃團年飯。我自小在農村長大,也喜歡城裡買來的糖果,真正吸引我的味道,來自那些有點土氣、年底才有得吃的爆米糖、炒米餅、大餈(齊)、蛋散和炸油角等鄉村零食。
  • 米花糖
    那是上世紀70年代,村裡人得到了一條致富秘方,形成了全村上下密不外傳的生意經,製作出了聞名渭北的米花糖。米花糖的製作相當麻煩。首先,要選優質的黃小米爆成米花,要選優質的大麥泡出了2-3cm芽,要選優質的紅薯蒸熟、放涼。後兩者和在一起,用木槓打粘合,和成漿。架大口鍋上,用白粗布包上,過慮,去掉渣。
  • 徽州區巖寺鎮:小手拉大手 繪報頌民生
    12月2日,徽州區巖寺鎮民生辦在下街中心校開展一場以「小手拉大手 繪報頌民生」為主題的手抄報評比活動。為加大民生工程宣傳力度,擴大民生工程品牌效應,今年來,徽州區巖寺鎮積極創新宣傳載體、活躍宣傳方式,通過扇繪民生、手抄報比賽、公益演出、抽獎活動、巡邏車循環播放民生政策等多種形式,開展民生政策及實施成效的宣傳,讓更多群眾了解民生工程,營造全社會關心、關注和支持民生的良好氛圍。
  • 桂花飄香的季節,來桂林就對了
    又到了桂花怒放滿城飄香的季節每次聞到桂花都會覺得桂花就像是藏一身故事的名伶
  • 徽州區:工業企業大幹快幹跑出發展加速度
    今年以來,徽州區工業企業大幹快上,在提質增效上精準發力,努力跑出發展加速度,以決戰決勝之勢衝刺全年目標任務。  今年以來,面對複雜的宏觀形勢和持續下行的經濟壓力,徽州區緊盯年度目標抓進度、著力要素保障抓調度、服務重點項目抓推進,工業經濟總體呈現平穩增長的態勢。1-11月園區實體稅收達4.3億元,同比增長14.15%;其中規上稅收3.6億元,同比增長17.63%。
  • 茉嵐回首 | 爆米糖
    幸虧還有爆米糖,但爆米糖只有年底才有吃。「嘭」的一聲,是迎接新春的第一聲大炮仗的響。人們循聲拿著大米匯聚到村部門口的古樟樹下,爆米師傅每年都準時到的。小弟興衝衝地跑進門來:「媽,媽,打爆米去。」媽媽說:「好。」說罷,從米缸裡舀10來斤米倒到一隻小布袋裡,用一根繩系出環來,叫我們用小扁擔抬著,她自個兒拿著幾隻大的塑膠袋跟在後面。
  • 溫柔內心的英文句子,治癒心靈,有糖炒慄子的飄香
    捧著飄香的糖炒慄子,這是我眼中沒有寒意的秋。Eating roasted chestnuts full of fragrance,this is the autumn in my eyes.走在每天必須面對的分岔路,懷念過去單純美好的小幸福。
  • 米花糖飄香年味濃
    來源:人民圖片原標題:廣西都安:米花糖飄香年味濃作者:高東風
  • 苦澀的米花糖
    他說他這輩子做的第一樁生意,就是賣米花糖,那一年他剛8歲,上小學三年級。老杜的家鄉在南部縣定水鄉碧龍觀村,雖然地名裡又是龍又是水的,卻是乾旱的丘陵地帶,物產並不豐富,生活相當艱難。老天爺並不因此而憐惜他,而是將大塊的災難,往他那原本就艱辛的家中砸來──最早是用病魔,奪走了他的父親;接下來,用自私奪走了剛剛可以為母親分擔家務的哥哥。
  • 自己凍冰棍兒,DIY出一個夏天
    開火煮沸後將火關小,攪拌至糖完全融化,關火晾至室溫。1.將梅子,糖,和水放入煮鍋中,在中火煮約10分鐘, 至糖溶化,梅子變軟。1.在煮鍋中加入糖、水和25片薄荷葉。1/2杯凍桃子1個小橙子1/4杯凍芒果適量水用來稀釋黃色2根凍香蕉1/2杯希臘酸奶1杯凍菠蘿適量水綠色2根凍香蕉1/2杯希臘酸奶1把菠菜1杯凍菠蘿適量水藍色2根凍香蕉1/2杯希臘酸奶1杯凍菠蘿適量藍色食用色素適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