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米糖飄香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2020-12-12 寧波晚報

    

    

    近日,記者來到鎮海澥浦鎮鄭氏十七房景區裡的「老劉凍米糖」。老劉叫劉國文,他是鎮海僅存的手工凍米糖技藝傳承人,從13歲開始,就跟著父親學做凍米糖,幾十年來,他的生活與米食緊緊「黏」在一起。

    

    「現在的凍米糖最好吃,因為用來做凍米糖的原料,像大米、芝麻、花生,都是新鮮上市的。」老劉說。

    

    

    圖為劉國文攪拌均勻後趁熱把米花鏟至案板的木架裡。

    (唐嚴 戴旭光 攝)

相關焦點

  • 徽州區:凍米糖飄香
    中新網安徽新聞12月19日電(李靜雯 閆豔)12月16日,在徽州區巖寺老街上一對年輕的90後夫妻正在父親的指導下,製作徽州米糖。
  • 「創客中國」累計招引項目逾千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最終,憑藉優異的市場表現以及光明的市場前景,「得油-海上智慧供油平臺」以及尚進自動化的「全自動引線鍵合設備項目」分別摘得「創客組」和「企業組」桂冠。    逐鹿本屆「創客中國」大賽項目,不乏新材料、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專精特新」的「小巨人」。透過他們的成長路徑,不難看出寧波中小微企業搶抓機遇的靈活應變能力,更能窺見寧波鼓勵創業創新,助力企業茁壯成長的肥沃土壤。
  • 打通網上就醫配藥「最後一公裡」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為打通「網際網路+」醫療服務最後一公裡,真正方便患者,寧波相關部門推出基層醫療機構「網際網路診療在線醫保支付」。患者可以通過雲醫院平臺獲得網際網路診療服務,並同步實現藥品配劑的醫保行動支付。    昨天,鄞州區第三醫院成為我市首個網際網路診療醫保在線支付的基層醫療機構。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邱隘鎮黨委書記盧明娟說,邱隘發動全鎮各村(社)、部門機關、企業商鋪、居民群眾共同參與,匯聚成了共建美麗家園、共創文明城市的強大合力。    隨手做志願,誰都不缺席    「隨手做志願,我們辦企業的也不能缺席。」在邱隘鎮沈家村順達工業園區,三諾照明電器配件廠負責人邱金春每周都帶領職工在園區參加志願服務。
  • 力爭今後五年主要經濟指標翻番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本報訊(記者董娜 通訊員周紅梅 戚鳴)記者昨日從寧波保稅區管委會獲悉,今年前三季度,寧波保稅區發展穩中向好,經濟企穩、指標有進,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4%,增速全市第二,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2%,增速全市第一。
  • ——記中國科學院院士王建宇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甬江實驗室建設第一次專家論證、寧波製造業「十四五」規劃……他出席多場會議,積極為家鄉寧波的發展出謀劃策。    從我國發射的世界首顆量子科學試驗衛星「墨子號」,到首顆空間引力波探測技術實驗衛星「太極一號」,廣袤的太空,承載著王建宇院士的心血和夢想。
  • ——從寧波出發的核物理學家戴傳曾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當天上午,在北京寧波賓館,戴傳曾的長女戴依明將父親的36件(套)珍貴物品交到寧波幫博物館館長王輝手裡,「雖然我父親多年來一直在外生活,但一直很記掛家鄉寧波,今天,終於『回家』了。」    一張1957年1月25日的《浙江日報》,頭版頭條刊登了「我國評定第一次科學獎金」的消息。在獲獎名單中,有我們熟悉的華羅庚、蘇步青、錢學森等科學家,也有寧波人戴傳曾的名字。由他帶頭研究的滷素蓋格計數管的生產工藝,填補了我國核探測技術空白。同時還研製成了強流管,並研製成手提式檢測儀表,為我國防化兵及時提供了裝備。
  • 林修鴻同志逝世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入伍後歷任浙東抗日遊擊縱隊三支隊、三北特務營戰士、警衛員、班長、新四軍班長、二十軍排長、分隊長;1949年8月任鎮海縣大隊區中隊長;1951年1月起先後任寧波軍分區政治指導員、政治幹事;1952年7月任寧波軍分區轉業大隊政委;1952年11月任寧波軍分區機關支部書記;1953年7月任奉化縣人武部政治協理員;1954年10月任奉化兵役局副科長;1958年3月退出現役;1958年4月至1962年2月期間
  • 贛菜系列:豐城凍米糖小吃
    豐城凍米糖,江西省豐城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豐城凍米糖為豐城市優秀傳統產品,俗稱"江南小切",以其"潔白如雪、香脆酥甜、落口消融"的獨特風味聞名天下。據《豐城縣誌》記載,明朝萬曆年間(1573年-1620年),豐城開始製作凍米糖,迄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
  • 「世界第一大港」新跨越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今年3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寧波舟山港穿山港區考察時強調,寧波舟山港在共建「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國家戰略中具有重要地位,是「硬核」力量。近期,本報記者深入寧波舟山港一線,從物流體系恢復、樞紐港建設、海絲指數打造三個維度,近距離觀察這個「世界第一大港」。
  • 餘姚集聚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內生動力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近年來,餘姚緊盯重大平臺、重大產業、重大項目、重大改革等戰略抓手,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補齊生態文明短板,實現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今年前三季度,餘姚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4.1%,居寧波全市之首。
  • 江西豐城凍米糖——凝結在舌尖上的歲月
    江西名產豐城凍米糖。到民國時期,豐城凍米糖已遠銷長沙、武漢、上海、香港甚至南洋一帶,還出現了「天一齋」等遠近聞名的老字號。1949年2月14日當時的《民國日報》曾介紹:「豐城凍米糖自農曆八月十六日上市,到次年二、三月為止,一直行銷本省及滬港一帶,是茶會中的應時細點,又是舊曆年間拜年送禮的佳品。」
  • 寫在中意寧波生態園成立5周年之際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中意寧波生態園管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作為前灣新區的前沿陣地,中意寧波生態園已駛入開發建設的「快車道」,成為一方投資的熱土,煥發出勃勃生機和活力。    去年6月10日,位於寧波前灣新區餘姚片區的中東歐國際產業合作園揭牌,首批15個入園項目籤約,總投資70.7億元。這是中意寧波生態園繼中意、中德合作後,打響「國際合作」品牌的又一大動作。    隨著合作深入和推進,中意寧波生態園在國內外的影響力日益擴大。
  • 凍米糖——品出年味與情懷
    他說,做凍米糖的起因就是在外面做生意時,別人說現在凍米糖沒有原來的味道了,為了找回這個味道,他開始凍米糖的手工製作。 豐城凍米糖非遺傳承人 遊兵幹(讓每一個豐城人民和別人分享豐城凍米糖的時候都有一種自豪感,這是我最終堅持把豐城凍米糖的傳統工藝做到今天的最終動力。)
  • 風雨過後見彩虹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寧波全面落實「硬核隔離+精密智控」機制,不惜一切代價、窮盡一切手段救治患者,用30天時間實現了本地確診病例「零新增」,用49天時間實現了本地確診病例「清零」,打了一場漂亮的攻堅戰。    從1月25日被隔離,到2月4日治癒出院,這是從武漢來甬過年的曾老師最難忘的11天,是寧波的醫護人員,把她從絕望、恐懼的泥潭中拉出來。
  • 書寫「重要窗口」模範生的交通擔當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近日,市交通局直屬機關黨委與浙江杭甬複線寧波一期高速公路有限公司黨委在項目西段建設現場S5合同段「蜂之巢」職工加油站(產業工人實訓基地)舉行「交通工程注入紅色基因」啟動儀式,這是交通黨建工作的重要創新,更是大力推動「支部建在項目、黨旗插在工地」的「黨建+項目」模式在交通工程項目的起航。
  • 4號線來啦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2020年,是寧波軌道交通開工建設以來開通運營裡程數最多的一年。繼2號線二期首通段、3號線鄞奉段開通後,4號線作為寧波一次性開通裡程最長的地鐵線路即將投入運營,屆時寧波軌道交通運營裡程將達155公裡,全面構建起軌道交通網絡化運營新格局。
  • 傳承不變的「江南小切」凍米糖:浸潤年味與情懷
    數九寒天,又到了凍米糖飄香時節,已經做了23年凍米糖的王誠忠也迎來了一年之中最忙碌的時候。香松酥脆的凍米糖。金東宣傳部提供王誠忠是浙江金華金東江東鎮上王村人。浙江一帶喜甜,糕點、甜食的品類數不勝數,金東也不例外。這其中,凍米糖承載了大多數金東人兒時的美味。凍米糖相傳已有兩百多年的生產歷史,以「江南小切」而出名。
  • 為市場主體紓困解難的政協擔當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一年來,市政協主動擔當,充分發揮聯繫廣泛、人才薈萃、智力密集的優勢, 有效發揮「重要陣地、重要平臺、重要渠道」的作用,深入開展「三服務」活動,協同黨政有關部門共同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化危為機,同時為我市經濟的長遠發展建言獻策,用工作實效展現政協的一線擔當。
  • 鄞江金泉農場:打造鄉村休閒基地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記 者 陳朝霞    通訊員 崔 寧 石婉羚           ■鄉土情懷,打造四季飄香的水果基地    今年48歲的王曉傑原本經營著花木公司,而投身農場源自從小產生的「鄉土情懷」。    「我小時候就生長在金陸村外婆家,直到初中才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