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菜系列:豐城凍米糖小吃

2020-12-12 騰訊網

豐城凍米糖,江西省豐城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豐城凍米糖為豐城市優秀傳統產品,俗稱"江南小切",以其"潔白如雪、香脆酥甜、落口消融"的獨特風味聞名天下。據《豐城縣誌》記載,明朝萬曆年間(1573年-1620年),豐城開始製作凍米糖,迄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

2009年11月19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豐城凍米糖"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歷史淵源

豐城凍米糖的生產加工始於明代。據《豐城縣誌》記載,明萬曆年間(1573年-1620年),豐城就開始製作凍米糖,已有400多年的歷史。相傳明代民族英雄鄧子龍(1531年-1598年)率領江西客兵轉戰福建、廣東、貴州、雲南及朝鮮等地,為了行軍打仗方便,曾令部下將士,把糯米飯晾乾,炒成爆米花,以糖粘拌,切成小塊包裝,取名"小切",這就是豐城凍米糖最早的雛形。以後每逢中秋佳節,豐城農村家家戶戶製作"小切"以示祭奠明代愛國將領鄧子龍。

此傳統一直延續至清代,逐漸演化為待客解茶、饋贈親友之用。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凍米糖則是精選上等糯米,在蒸熟後冷卻成為"凍米",然後用清油煎炒成爆米,撈起瀝盡餘油後,再用融化的飴糖攪拌,有時加入桂花、綠皮桔絲、紅皮柚絲等佐料,倒入平板上的方木框中,用木碾子來回滾動壓緊壓平。然後用專用的菜刀(有的刀背上開有五個手指抓孔,以便向下用力),以木條為尺,用刀切成方塊,便於包裝和食用。凍米糖的包裝紙為白色油蠟紙,包成小枕形狀,前後總共有二十多個工序才告完成。由於豐城凍米糖是由凍米加工製作而成,當地老百姓就形象直觀叫"凍米糖",從那時起,"豐城凍米糖"一名沿用至今。

豐城凍米糖最早稱"江南小切"。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乾隆下江南,途經豐城縣城"胡記點心店"品嘗豐城凍米糖,連聲稱讚"香、甜、酥、脆"。從此"小切"成為皇室貢品。

民國時期,豐城凍米糖成為豐城四大民間風味食品(凍米糖、醬羹嘰黴豆豉、救飢米菇印兜嘰、滑川)之首,遠銷長沙、武漢、上海、香港甚至南洋一帶,還出現了"天一齋"等遠近聞名的老字號。1949年2月14日的《民國日報》曾介紹:"豐城凍米糖自農曆八月十六日上市,到次年二、三月為止,一直行銷本省及滬港一帶,是茶會中的應時細點,又是舊曆年間拜年送禮的佳品。"

豐城凍米糖經歷了長時間的小作坊式的個體生產,1958年12月,由"和平"、"和昌"、"勝利"三家公私合營企業合併成立了豐城縣第一家食品廠,年產量10-15萬千克。

改革開放後,豐城凍米糖生產工藝設備和技術不斷得到完善和提高,品質日趨完美,花色品種多種多樣,滿足了不同消費人群的需求。隨著產品知名度的擴大,豐城凍米糖成為江西民航配餐、南昌鐵路專供,產品銷往北京、上海、武漢、南寧、石家莊等大中城市和廣大農村。

2006年底,豐城子龍凍米糖被法國、義大利、瑞典等20多個國家的專家機構看好;同年底,經江西省外貿公司與美國紐約新亞貿易公司達成出口協議,打入紐約市場,走向世界。

相關焦點

  • 被乾隆「帶火」的豐城凍米糖 在匠人的「傻氣」裡傳承
    新京報訊(記者 王紀辛)「四四方方的紙包,一包凍米糖、一包燈芯糕,分別用紙繩紮好,這是豐城人拜年時必帶的兩樣點心。」江西省級「非遺」保護項目豐城凍米糖製作技藝第四代傳承人遊兵幹告訴新京報記者,「記得我小時候,每年過了臘八,家家戶戶開始做凍米糖,油炸糯米的焦香和著麥芽的麥香,整個村子都包裹在一種過年的甜蜜裡。」
  • 江西豐城凍米糖——凝結在舌尖上的歲月
    凍米糖又名小切,是一種用糯米經煮熟後製成凍米,再選用優質茶油輔以白砂糖、飴糖、桂花、紅絲等作料,經油炸、膨發、壓模、切塊而成的糖。它以其「潔白如雪、香脆酥甜、落口消融」的獨特風味聞名天下,成為江西的非遺產品。據《豐城縣誌》記載,明萬曆年間(1573年—1620年),豐城就開始製作凍米糖,已有600多年的歷史。
  • 江西老字號,豐城凍米糖名揚天下
    豐城凍米糖為什麼會叫凍米糖?是因為我們老祖宗教我們做凍米的時候一定要在立冬以後,因為這個時候空氣和土壤的水分都很少,非常乾燥,然後溫度也比較低,水容易結凍,這個時候做出來的凍米子它是自然的,陰乾而不是暴曬,一般應該要達到3到4天。
  • 凍米糖——品出年味與情懷
    他說,做凍米糖的起因就是在外面做生意時,別人說現在凍米糖沒有原來的味道了,為了找回這個味道,他開始凍米糖的手工製作。 豐城凍米糖非遺傳承人 遊兵幹(讓每一個豐城人民和別人分享豐城凍米糖的時候都有一種自豪感,這是我最終堅持把豐城凍米糖的傳統工藝做到今天的最終動力。)
  • 傳承不變的「江南小切」凍米糖:浸潤年味與情懷
    數九寒天,又到了凍米糖飄香時節,已經做了23年凍米糖的王誠忠也迎來了一年之中最忙碌的時候。香松酥脆的凍米糖。金東宣傳部提供王誠忠是浙江金華金東江東鎮上王村人。浙江一帶喜甜,糕點、甜食的品類數不勝數,金東也不例外。這其中,凍米糖承載了大多數金東人兒時的美味。凍米糖相傳已有兩百多年的生產歷史,以「江南小切」而出名。
  • 徽州區:凍米糖飄香
    中新網安徽新聞12月19日電(李靜雯 閆豔)12月16日,在徽州區巖寺老街上一對年輕的90後夫妻正在父親的指導下,製作徽州米糖。
  • 凍米糖飄香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近日,記者來到鎮海澥浦鎮鄭氏十七房景區裡的「老劉凍米糖」。老劉叫劉國文,他是鎮海僅存的手工凍米糖技藝傳承人,從13歲開始,就跟著父親學做凍米糖,幾十年來,他的生活與米食緊緊「黏」在一起。        「現在的凍米糖最好吃,因為用來做凍米糖的原料,像大米、芝麻、花生,都是新鮮上市的。」老劉說。
  • 贛菜
    九十年代老菜譜——贛菜(含清燉武山雞、牡丹鱖魚、蘭花豆腐、紅燒牛肚、湖口螃蟹、八卦金鑲玉、宮燈雙龍、三杯子雞、清燉鱅魚頭、葵花豆腐、信豐雞、過橋肚尖、香酥魚蝦、炒魚絲等贛菜做法)3.贛菜新譜寧都賴村小吃,外酥內軟,中間藏有魚條,入味爽口,吃了叫人回味無窮,意猶未盡!9、燙皮
  • 今日常山丨凍米糖,凝固在舌尖上的芳華歲月
    片片凍米糖,件件躬耕事,悠悠歲月情……三百六十五個日子,緩慢而有力地穿行在二十四節氣裡,也許你不曾留意歲月的味道,但我十分清楚:凍米糖,是凝固在舌尖上的芳華歲月!一年之計在於春,「立春」像個淘氣的孩子,有時躥在「年」前,有時躲在「年」後,真正的孩子們卻一直無憂無慮地泡在年味裡,享受凍米糖般的舌尖美味!唯有勤勉的老鄉悄悄地開啟新一年的凍米糖醞釀之旅!走向春意萌動的田野,捯飭好甘蔗種苗床,只待驚蟄一聲雷響,就可順利入駐,及至清明時分擇優株移入大田靜待茁壯!
  • 沙縣小吃只有蒸餃,烏雞湯?那你真是孤陋寡聞!!!
    // 第二道菜:米凍皮米凍皮類似於北方的涼皮,沙縣人喜歡稱之為寫米凍,是指在燒開的水中加入米漿攪拌花圈,最後冷卻後就可以食用啦。口感和形態和廣東的腸粉也有些相近呢。推薦店鋪:這家阿素米凍皮是當地人還愛吃的小吃,一桶白色清爽的米凍皮,一桶紅色喜果。夏天吃米凍皮真的很有必要,口感涼爽,非常美味!
  • 撫州黎川芋餈衝上「十大名小吃」評選第二位
    十大贛菜十大名小吃評選  十大贛菜、十大名小吃由公眾投票和專家評審確定。南昌  101977  6.蓮花血鴨  萍鄉  99059  28.臨川藕絲  撫州  90871  1.寧都三杯雞  贛州  89729  20.米粉蒸肉
  • 沙縣小吃開到日本後火了!拌麵30元一份,想吃竟然還要排長隊?!
    // 第二道菜:米凍皮米凍皮類似於北方的涼皮,沙縣人喜歡稱之為寫米凍,是指在燒開的水中加入米漿攪拌花圈,最後冷卻後就可以食用啦。口感和形態和廣東的腸粉也有些相近呢。推薦店鋪:這家阿素米凍皮是當地人還愛吃的小吃,一桶白色清爽的米凍皮,一桶紅色喜果。夏天吃米凍皮真的很有必要,口感涼爽,非常美味!
  • 巍山小吃:傳承一塊核桃糖的品質
    來巍山快十年了,巍山的路走了近十年,「小吃之鄉」也聽了快十年,而巍山的小吃,我一吃也就吃了十年,這裡的小吃地道味醇,在我看來,和這座古城的歷史一樣讓人綿久回味。巍山的小吃很多都是祖輩流傳下來的,經過一輩又一輩人的傳承。比如今天我要說的核桃糖,它就是巍山地地道道的利用純天然食材,純手製作的一種小食品。製作人就地取材,利用大麥、玉米和核桃經過一系列繁瑣的加工工序製作而成。
  • 南昌人,你還記得這道小吃嗎?
    上一期洪城裡的「贛菜有故事之找年味」我們關注的是豆泡,文章發出當天,朋友圈裡一片曬吃豆泡的圖片,好像一場豆泡大賽在沒有硝煙沒有冠軍中開始。正如我們上期文章標題——《每個南昌人心中都有一個油豆泡》,自己的心頭所好無疑就是冠軍。承接上期,這一期的「找年味」我們將目光投向洪城裡一種快要消逝的傳統小吃——牛舌頭。
  • 米花糖飄香年味濃
    來源:人民圖片原標題:廣西都安:米花糖飄香年味濃作者:高東風
  • 當糖球遇上小吃 美味也要健康
    糖球會開幕,跟著熙熙攘攘的人群去感受濃濃的節日氛圍,吃點小吃是少不了的。更何況來自全國各地的小吃本身也是糖球會的一大亮點。一碗熱氣騰騰的撒尿牛丸,一串香噴噴的羊肉串,一杯甜甜的鮮榨果汁,一手舉著糖球,一手吃著小吃,那叫一個爽。
  • 青島糖球會開街 160多種小吃11家糖球大戶聚集
    歷時14天的蘿蔔·元宵·糖球會進程過半,昨天蘿蔔·元宵山會在昌樂路文化街落下帷幕,糖球會「接棒」,160多家小吃開始提前試營業。昨恰逢元宵節,糖球會以全國各地小吃打頭陣,賺足了人氣,11家糖球也設計出了新花樣,為今天的開街儀式做好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