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小小說:歪脖樹也有春天

2020-12-16 經典小小說

文/王少波

跟著爸爸走出家門,馬小虎便看見了歪脖樹。胳膊粗細,離地不到兩米便歪向了一邊,枝丫向前一直伸著伸著,是那樣的不協調,讓人擔心哪一天它便會一頭栽倒,再也扶不起。

別人才不會擔心呢!要不是馬小虎堅持,爸爸早把它連根拔掉了。

「要材料沒材料,要長相沒長相。」爸爸評價這棵樹時,小虎差點哭出聲來。

小虎想起了老師對自己的評價:「要皮沒皮,要毛沒毛,唉一一」老師說這話時還搖著頭,那長長的嘆息裡儘是無奈。

有什麼辦法呢?為了提高馬小虎的成績,老師絞盡了腦汁:培優補差、優生幫帶、口頭鼓勵、物質刺激……幾個月下來,老師瘦了一圈兒,眼晴也繡上了黑邊兒,可小虎成績硬是沒有進步。

老師著急,小虎也著急。本來想早上起早到學校,來個笨鳥先飛,可往往一睜眼就看到太陽公公已在朝著自己嘻嘻地笑;他也想晚上晚睡會兒,可躺在床上,剛打開課本兒,眼皮就打架,往往不知什麼時候就進入了夢鄉;上課,他試著注意聽講,可那腦袋裡的小人兒總是慫恿他去看窗外的藍天、白雲、小鳥……

所以,馬小虎也覺得大家說得對,自己不是學習的料。既然不是那塊料,他也就不再為難自己。

沒了學習的壓力,馬小虎便難免把心思用到別的地方:打個遊戲、掏個小鳥、畫個花朵、唱支小曲……

當然,打遊戲也會忍不住在上課的時候打;掏小鳥有時也會掏到小蛇,提著小蛇把女同學嚇得鼻涕一把,淚一把;畫花朵時可能也會畫個烏龜貼在前邊同學的背上……

這些都成了馬小虎的罪行,這些罪行讓老師、學生整天都想躲著小虎,這些罪行也讓小虎換了好幾所學校。

今天是馬小虎到又一所學校的日子。跟在爸爸後邊的馬小虎覺得自己和歪脖樹一樣不討人喜歡。

走進高大的校門,穿過寬闊的校園,又繞過幾個長長的迴廊,爸爸終於在一個辦公室門口停了下來。

從昨天爸爸的訓斥中,還有今天的半天環繞中,小虎意識到這是一所很不錯的學校。校園綠樹環繞,花池中的花草修剪整齊,正有幾色鮮豔的花朵在爭奇鬥豔。偌大一個校園,除了朗朗的讀書聲,竟聽不到一絲雜音。

可是這又有什麼用呢?看著正躬腰和一個中年男人說話的爸爸,小虎有點心酸。

後來,一個年輕漂亮的姐姐接待了小虎。叫她姐姐,說明小虎不討厭她。她那滿蘊溫情的雙眸,她那淺而甜美的笑容,她那富有魔力的聲音,就是你也會叫她姐姐的。說她是自己的班主任王老師,小虎簡直不敢相信。老師不是應該板著臉,很威嚴的嘛?

可她,這個漂亮姐姐就是他的班主任。

送走爸爸,漂亮姐姐便和小虎聊起了天兒。她聽小虎講了自己求學的經歷,她也講了自己上學時的調皮。小虎覺得王老師小時候和自己現在差不多。這個發現讓小虎興奮了好幾天。究竟為什麼興奮,小虎自己也說不清楚。

接下來,發生了一連串不可思議的事情:先是小虎畫的《歪脖樹下的春天》受到了美術老師的稱讚,接著小虎的歌喉又受到了同學們的追捧……這些幸運的降臨讓小虎也始料不及。

「你美術、音樂這麼優秀,充分說明你有實力。你所缺的只是信心和毅力。努力,老師相信你!」美女姐姐的話語讓馬小虎渾身充滿了活力。

是啊,我並不笨呢?天生我材必有用,我一定也會有用的。我家的大公雞雖不會下蛋,但它打鳴打的好呀!還有我家的歪脖樹,雖不能長成參天大樹,可它也有一種獨特的美呢!如果世界上所有的雞都下蛋,所有的樹都筆直,所有的人都成科學家,那才可怕呢!

想著想著,馬小虎仿佛看到在春風的撫慰下,門口那歪脖樹萌發了嫩嫩的小芽,那小芽像眼睛一樣,調皮地向他眨呀眨的。他又仿佛看到那歪脖樹的枝椏正向前伸去、伸去,一直伸向雲端,像一條騰飛的龍。

作者簡介:

王少波,洛寧縣西山底鄉初級中學語文教師。洛寧縣作協會員,作品散見於《中學教學參考》《天涯知己》等文學平臺。性情沉靜、多思,愛散步、塗寫心情。願從容自若,靜享生活,寧靜淡泊,追求真性情。

相關焦點

  • 【原創】歪脖樹的氣數
    走的匆匆,留下了一個倒下的王朝,來不及入土的你啊,連累的歪脖樹都咬牙切齒。認識你是在《努爾哈赤傳》這本書裡,昏君的帽子總比明君多,況且你處於我那時欽佩的三位皇帝之間(朱元璋、朱棣、康熙)。按照現在的話形容你:老弟,你真敗家!而現在我要幫你回應:大哥,我真冤! 有時候真想在樹旁陪你喝點(當年樹已自戕)。
  • 市井鄉情《歪脖子樹》
    無辜的歪脖子樹被賦予了傷情傷感的印記,成了走心走淚的象徵。宮家莊村口的歪脖子樹也是方圓有名,一摟粗的柳樹在人頭高處擰巴半圈側身遠眺,老乾枯杈枝簡葉稀,春綠秋黃不死不活。裸露出的蜿蜒根系如幾條幼龍,爪子牢牢伸進溝壩土層,顯示著樹的滄桑和與眾不同。沒有人知道歪脖子樹栽種於何年何月,經歷過多少風雨霜雪。
  • 趣話歪脖贔屓
    趙縣政府路一片綠地裡,就有這麼一尊歪脖贔屓,贔屓的脖子扭向了身體左側,頭部則與身體左側平齊。贔屓頭頂有一處圓圓的凹陷小坑,它的眼睛、嘴巴顯得俏皮,加之刻有清晰的龜甲、爪子等花紋,看上去栩栩如生。一位文物專家稱這種歪脖贔屓在當地極為罕見,在國內也數鳳毛麟角。        由於趙縣方志沒有記載這尊歪脖贔屓,而該贔屓所負的石碑亦尚未出土,所以,它究竟「誕生」於哪個朝代?其「身世」如何?
  • 楊曉敏的軍旅人生和他的小小說情結 ——記河南省作協副主席、河南省小小說學會會長楊曉敏
    現任河南省作協副主席,河南省小小說學會會長,曾任鄭州市小小說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編輯兼《小小說選刊》《百花園》主編。著有《當代小小說百家論》《小小說是平民藝術》《我的喜馬拉雅》《冬季》等,主編《中國小小說大系》等圖書400餘卷。
  • 歪脖老母傳說有哪些?
    歪脖老母傳說有很多種來源,其中傳的最多的一種是:當年,這尊石雕觀世音佛像雕刻完畢,眾僧人選擇吉日,率山民抬著佛像進佛殿。
  • 貪官終結(小小說)
    立春跟著混,骨子裡似乎也有了霸氣。我見不到立春,只好在微信裡罵他丟了軍魂。可立春回我,你真是死腦筋,那一套早過時了。我聽說鄉裡有種糧大戶補貼的政策。於是我要立春幫忙申報一下。可立春坐在老闆椅上,品著茗茶,翹著二郎腿,也不給我叫個座。猶豫了大半天,卻說沒有了指標。他吐著煙圈,心不在焉地說著,眼皮都不抬一下。我明白什麼意思。我說莫非也要我送禮?這可不是軍人作風!
  • 從「瑜伽樹式」開始,與春天一起綻放!
    春天已到,這個寒冷的冬季終將過去,也許這個城市還沒有什麼春天的跡象,但風真的就不一樣了。我們開始感覺到早春的氣息,不過這僅僅是春天的前奏,而後,春天的序幕才會真正地拉開……東風送暖,大地開始解凍,江南一帶變得春光明媚。冬季裡沉默的植物、蟄居的蟲類,將被陽光和春風召喚得慢慢甦醒。河裡的冰開始融化,魚開始到水面上遊動。也許北方依舊寒冷乾燥,但陽光總會伴著春風帶來些許溫柔。
  • 四川作家駱駝小小說再入語文試卷 近年在華西都市報多次發表作品並...
    封面新聞記者 謝穎近日,四川巴中市2020屆中考語文模擬試卷中,作家駱駝小小說《晨曦裡的那雙手》入題。這是駱駝第9篇小說被選入全國通用、省市中考語文、高中語文試卷。巴中市教科所中學語文教研員苟志弘介紹,類似的閱讀理解題,主要採用本土作家的作品,作品內容又要與課內的知識點相結合,比如朱自清的《背影》,是描寫父愛的永恆經典,小小說《晨曦裡的那雙手》講述了一位父親對女兒深沉的愛,兩者有相同的地方。通這課內外知識的融會貫通,增加了學生的閱讀量,進而提升他們認識世界、了解社會的能力。
  • 詩詞禪意 ▏老母歪脖不作聲
    【老母歪脖不作聲】 古幽州之側,閭山之頂,有洞名曰:歪脖老母洞。陰風颳翻觀音鬥,老母歪脖不作聲。迷頭認影狂歡樂,其中矗立幾棵松。心性默然常向道,苦行無益也苦行。文:宗佑佳山人圖:禪意一文化卍卍卍【禪意—文化】原創稿件。轉載請註明轉自【禪意—文化】,並註明作者。謝謝合作!
  • 邯鄲當代「蒲松齡」小小說作家趙明宇
    在邯鄲提起小小說作家趙明宇,可謂名聲貫耳,婦孺皆知。趙明宇因了小小說,從一個農村青年一步一個腳印,成長為中國微型小說學會會員,河北省作家協會會員,理事。邯鄲作家協會副主席,這在全國也是數一數二的。趙明宇1970年出生於河北省大名縣農村,中學畢業後回村務農。酷愛寫作的他積極寫作,痴心投稿。
  • 經典小小說:誰教你這樣說的
    作者簡介:趙豔宅,供職於河北省獻縣教體局,小小說愛好者。有作品散見於《三月三》《小小說大世界》《微型小說選刊》《上海故事》《演講與口才》等及各地報刊和新媒體。
  • 小小說閱讀教學,難在哪兒
    其難度不僅在於教學生們認識小小說這種虛構文體,還在於指導學生們掌握相關語言表達的技巧,並應用於作文當中。在整本書閱讀的倡議下,教師應該怎樣完成這個教學任務呢?《俗世奇人全本》(人民文學出版社)這本書的語言凝練、人物鮮活、情節離奇巧妙,是小小說的代表作,因此,筆者以該書為例,探討教育部統編《語文》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課程設計,希望能對教師們的教學實踐有所啟發。
  • 春天來了,樹也綠了,花也開了,不知細葉誰裁出
    春天來了,樹也綠了,花也開了,不知細葉誰裁出春天來了,樹也綠了,花也開了,不知細葉誰裁出春天來了,樹也綠了,花也開了,不知細葉誰裁出春天來了,樹也綠了,花也開了,不知細葉誰裁出春天來了,樹也綠了,花也開了,不知細葉誰裁出春天來了,樹也綠了,花也開了,不知細葉誰裁出春天來了,樹也綠了,花也開了,不知細葉誰裁出春天來了
  • 經常落枕別忍著,中醫專家5招讓你遠離「歪脖黨」
    經常落枕別忍著,中醫專家5招讓你遠離「歪脖黨」 2020-04-12 08: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吉林省作家韓山寺作品《一局》入選 2018全國小小說20篇年度佳作
    木質也不一樣,什麼樹的都有,每個「棋子」都平滑得象浸了包漿。「大爺,這棋真有特點呀!咱倆下下呀」。我省裡象棋業餘組得過獎的,看老爺子的「棋」,估計是世外高人。這無字棋其實沒多少神秘,細想想就是介於背棋譜、與下盲棋的綜合,考的就是一個記憶力。自覺尚可,輸就輸唄,不贏天贏地,這裡人少也不丟面子。老爺子嘴裡淌出一絲笑,欠起了身子,給我鞠了一躬,邊上樹枝拂到了他。
  • 在《心居筆記》裡,馮驥才成就了自己小小說的另一種可能性
    作家謝志強撰文認為,《心居筆記》可視為馮驥才的筆記體小小說,然而他的思維和視角起了變化:平等且平常地安放、處理細節,剝離了傳奇色彩,傳而不奇,意而不外。《心居筆記》中,他不是在寫小小說,或說寫出的已不像小小說(汪曾祺曾感嘆:現在的小說太像小說了)。他「自管隨便」,就這麼「隨便」,馮驥才成就了自己小小說的可能性,終於達到了「隨性」的境界。
  • 【惠州文脈·一周年特刊·西湖】小小說的小與大
    這個「折」,是寫「一個有自己的思想,很有趣味的」人,他心中也有「掛礙」;「清明節,我給父親掃墓,發現他的『墳頭』沒有了」,這一「折」,是寫人的放下、從容與達觀。8囿於1500字左右篇幅的限制,小小說創作在選材上有自己獨特的要求,那就是儘可能選擇小題材。原因很清楚,大題材在1500字的篇幅內,是很難玩轉的。
  • 小小說|黃庭凱:一條魚
    【作者簡介】黃庭凱,廣西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廣西小小說學會會員,來賓市作家協會會員,曾有習作發表在《三月三》《民間文學》《上海故事》《微型小說月報》《天池小小說》《小說月報·大字版》《小小說月刊》《微型小說選刊》《小小說選刊》《來賓日報》等報刊,有作品入選全國小小說年選。
  • 經典小小說:大黑
    河南省小小說學會秘書長,鄭州商學院客座教授,鞏義市文聯兼職副主席、作協主席。相繼在《北京文學》《小說界》《山花》《莽原》《飛天》等多家刊物發表小說、散文上千篇,有二百餘篇被《小說選刊》《讀者》等刊物轉載,著有小說集23部。有7部作品被搬上螢屏。部分作品被譯介到海外。曾獲吳承恩文學藝術獎、冰心兒童圖書獎、全國微型小說年度評選一等獎等獎項。小小說金麻雀獎獲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