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國人忽略的電影《百鳥朝鳳》

2020-12-15 騰訊網

小編個人對百鳥朝鳳這部電影的點評

這些年來我在電影院看過的國產電影大概也只有《痞子英雄》和《戰狼》這種動作片了。但是今天這部影片我不得不推薦,無關愛情,也沒有拯救世界特效酷炫的超級英雄。如果一定要論英雄,大概就是這部影片的導演吳天明了。為此我還特意去搜索了一下他的資料。

吳天明是中國第四代導演,代表作有《老井》、《人生》 、《變臉》 。這都是八九十年代的老電影了,雖然我沒看過,但從這些影片獲得的獎項來看,確實是當時不錯的影片。不知道上面的影片沒關係,但你們應該聽說過張藝謀指導的《紅高粱》吧,吳天明正是該片的製作人。影片的開頭就是中國第五代導演張藝謀和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馬丁斯科塞斯對吳天明的評價。

「沒有吳天明,就沒有《紅高粱》。」不知道為什麼,張藝謀的這句話突然讓我有些感動。也許是因為這部影片千辛萬苦的上映經歷,也許是因為吳天明身上的那股子對藝術執著追求的韌勁。

影片主要講述的是學徒遊天鳴和藝人焦三爺對嗩吶的執著追求。在無雙鎮,嗩吶班子是一種特殊的存在,不止平時大家自個兒吹樂呵樂呵,更重要的是在紅白喜事上都需要嗩吶班子來吹響,特別是在白事上,它吹響的不止是對逝者的哀慟,更是對逝者人品的評價。片名《百鳥朝鳳》是嗩吶曲子中難度最高,最為經典,最顯榮耀的曲子,只有德高望重的人才配得上它,也只有最踏實,最能把嗩吶吹到骨子裡的人才有機會學習吹這支曲子。

焦三爺是焦家班的班主,整個無雙鎮只有他會吹《百鳥朝鳳》,但是年事已高的他還沒有找到接班人,直到天鳴的到來。其實天鳴一開始並不樂意學嗩吶,可是拗不過父親,又見不得父親失望,才堅持著一步一步學習直至完全愛上嗩吶。

這部片子的每個場景我都記得。

我記得天鳴的父親為了讓天鳴進焦家班,罵著打著踢著讓他喊出聲證明自己有天賦。

我記得天鳴練習了一個多星期終於第一次用細而長的管子將湖裡的水吸.上來時興奮地跑去告訴焦三爺,三爺面無表情地砍了一根更長的比他還高出一頭的管子遞給他讓他繼續吸。

我記得下雷雨天鳴也還是站在湖邊練習吸水,急得師傅和師娘滿山遍野地找他。看上去嚴酷的焦三爺還把自己頭上的箬笠戴到天鳴頭。上。

我記得焦三爺將嗩吶交到天鳴手上囑咐他「嗩吶離口不離手」,天鳴特別小心地把嗩吶裝進布袋。

我記得天鳴第一次去參加演出死活不讓人幫他拿嗩吶,草堆著火的時候顧不上火燒屁股也想把嗩吶從火裡搶出來。

我記得某個村子連任了四十多年的村長去世時焦三爺坐在太師椅.上接受著臺下成千上百個孝子賢孫的跪拜,卻因為村長欺壓其他姓氏的人而怎麼都不願吹《百鳥朝鳳》。

我記得天鳴自立門戶,成立遊家班的時候,他有多迷茫,多慌張。焦三爺說當初之所以選天鳴接班只是為了一滴眼淚,一滴第一次見面時天鳴為摔破了頭的父親流的眼淚。

我記得天鳴第一次接到活兒喊人去請焦三爺卻被三爺罵了回去,後來問起時,焦三爺笑著說:「當時我要是在場,你怎麼放得開手腳。」

我記得天鳴把發小給的闊綽的工錢又平分給遊家班的其他人,只留了一點錢給師傅師娘買東西。

我記得焦三爺一邊給天鳴倒酒,一邊告訴他:「吹嗩吶不是為了掙多少錢,而是為了取悅自己。」他掏出寶貝嗩吶自顧自地吹起來,搖頭晃腦,吹得不亦樂乎,吹得直到酒醉酣睡。

我記得遊家班跟洋樂隊爭高低,被人打傷了腦袋,劃破了臉。直到垂垂老矣的焦三爺掀了桌子喊停才發現地上已經被踩得支離破碎的嗩吶,就像中國這一段支離破碎的文化,就像老人為了守護嗩吶而支離破碎的心。

我記得焦三爺闖進天鳴家質問他為什麼讓遊家班散夥,還帶著他一家一戶地去找不願再出活兒的徒弟。

我記得焦三爺一件一件地把三師兄布袋裡的衣服拿出來丟到一邊,三師兄一句話沒說只是低頭撿衣服。三爺踩著布袋不讓他撿,抬腳就踢了他一個趔趄。病重的老母親自知自家孩子對不住焦三爺的苦心栽培,只能掉淚。

我記得焦三爺吹《百鳥朝鳳》一直到吹出血,也還是衝徒弟們揮揮手,說曲子不能停,搬來大鼓繼續撐著為他們伴奏。

我記得天鳴站在焦三爺的墳頭,久久地吹著嗩吶,看著三爺的忠魂漸行漸遠。

全片沒有一點曲折的情節,離奇的故事,有的只是一代匠人對藝術的執著追求和一場保護民俗文化「不滅絕而與高速發展的社會相抵抗的博弈。

我們能看到的不止是影片中嗩吶藝人對中國文化的保護繼承和發揚,更反映了吳天明導演對電影事業孜孜不倦的追求和永不言棄的執著,他就跟焦三爺-樣,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還在為自己所熱愛的事業奉獻全部。

對,這是吳天明生前指導的最後一部電影,幾經波折才得到上映的機會。

我拍著胸脯保證,《百鳥朝鳳》 這部影片的每一個場景拍下來都是--副絕美的圖畫,每一句臺詞都可以講一個故事。可是那麼好的國產電影排片量真的少得可憐。跟同期上映的《美隊3》相比,不知道有沒有夠到它的零頭。不是每個地區都會上映的電影,也不是上映地區中每個影院都會放的電影,更不是上映的影院裡一早到晚都會有的場次。

本文由套餐搬運工原創,我知道不會有多少人看完的,理解其中之意便好

相關焦點

  • 《百鳥朝鳳》:中國藝術電影裡程碑,吳天明寫給電影的一首輓歌
    本期這部電影,講述了中國傳統樂器百樂之王嗩吶的傳承與沒落的故事。無雙鎮,有金木水火土五個莊子。水莊的焦三爺憑著一曲《百鳥朝鳳》遠近聞名成為無雙鎮一時無倆的嗩吶王,他親手創立了一個嗩吶班子——焦家班。這就是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影片,由第四代導演領軍人物吳天明執導的《百鳥朝鳳》。影片樸實深情地講述了兩代民間嗩吶藝人的生活,並透過生活的表象還原了民間嗩吶藝術被現代文明擠壓消亡的沉重又無奈的過程。對於很多年輕觀眾來說,吳天明這個名字可能並不熟悉,但他對於中國電影的貢獻,卻少有人能及。
  • 電影《百鳥朝鳳》:什麼最講究?還得是我們的傳統文化
    《百鳥朝鳳》是導演吳天明於2016年上映的電影作品,由陶澤如、胡先煦、鄭偉、嵇波、李岷城等飾演。嚴格而言,這是一部文藝片,講述我國傳統樂器嗩吶傳承的故事。但讓人遺憾的是,這部電影上映後的反響,就如同嗩吶這種民族樂器如今面臨的尷尬處境:藝術成分高,但無人問津。拋去功利的想法來看,這部電影著實是近年來質量最高的文藝片。
  • 《百鳥朝鳳》:匠人精神
    關於《百鳥朝鳳》這部電影的爭論有很多,有人說它是一部講述對「匠人精神」傳承的文藝片,也有人說它是一部徹頭徹尾的爛片。說它是爛片的主要觀點有,電影畫質粗糙,演員演技極差,臺詞幼稚虛假;劇情支離破碎;思想內涵膚淺、媚俗。說它好的人,說它表達了吳天明導演不向電影市場低頭,如焦師傅堅守嗩吶一般堅守著自己心中的電影藝術。
  • 《百鳥朝鳳》餘音繞梁,眾生難忘
    小嗩吶裡有大人生,嗩吶事裡有大時代,一部《百鳥朝鳳》由小見大,折射了傳統與現代的交織與更迭,而在5月6日公映對陣《美國隊長3》,更是將影片中的民間藝術的發展宿命帶到了電影市場,但可貴的是,片中對嗩吶的堅持,市場對中國優秀電影的堅持,都是一樣令人肅然起敬的風骨。
  • 一部講述嗩吶藝人的電影《百鳥朝鳳》(正片)
    影評摘錄█《百鳥朝鳳》從表層看是寫的吹嗩吶,但從深層看,表現的是對中華民族對優秀傳統文化應持有的正確態度。如何對待本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其中包括根植於民眾的民間文化,這是當前中國面臨的一個嚴峻課題。(中國文聯原副主席仲呈祥)█《百鳥朝鳳》堅守的,正是一條與《人生》《老井》《變臉》《執行長》等一脈相承並與時俱進的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深化現實主義的電影發展道路。這正是在東西方文化八面來風的現實背景下,面對形形色色的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和東施效顰的「西化」鼓譟,依然葆有可貴的文化自覺和文化定力的體現。它是中國特色的電影創作的成果。
  • 《百鳥朝鳳》 亡靈的最高禮遇
    古城牆上有人吹起嗩吶,衣著光鮮的遊客們隨手扔下一枚硬幣…… 即使片前有老謀子和馬丁斯科塞斯的推薦,片後有一大堆電影圈裡的大佬背書,吳天明最後的遺作《百鳥朝鳳》在電影市場遭遇的冷遇如同這部電影的結局,他好像已經預見了這樣的結果。 去年樂壇發生的一件事似乎讓我們看到了傳統文化的一絲希望。
  • 由張禹導演執導院線電影《百鳥朝鳳圖》 演員何江昊處女作殺青啦
    由延星影視總導演張禹執導,何江昊、桂圳紅、郭浠桐、周思貝妮、陳思宇、葉恩彤、劉佳琪、譚江敏、王梓懿、陳力瑜、李羽桐、凌小雅、李思嘉、黃玉、劉文燦、黎心如等人主演的院線電影《百鳥朝鳳圖》於2019年12月29日正式殺青。影片融入動作、感情、懸疑等時下流行的電影元素,引起了廣大影迷的期待。
  • 電影《百鳥朝鳳》:以「嗩吶」為象徵,淺談影片帶來的價值和思考
    電影《百鳥朝鳳》圍繞嗩吶技藝興衰榮辱的歷程,講述了老一代嗩吶藝人焦三爺和徒弟遊天鳴因嗩吶而發生的故事。無雙鎮,主人公焦三爺是德高望重的嗩吶藝人,在他冰冷的外表下藏著一顆對嗩吶無比熱愛的心,他是傳統文化的堅守者,而徒弟遊天鳴也在他的影響下成為嗩吶技藝的傳承者。
  • 《百鳥朝鳳》《大魚海棠》,國產電影中的非遺你知道多少?
    吳天明在遺作《百鳥朝鳳》中,用悲憫的情懷表達了對傳統藝術形式「嗩吶」的憂思和感懷,刻畫了社會變革中新老兩代嗩吶藝人對藝術信念的堅守,可以說,這部電影也是導演的自畫像。反映民間音樂的電影還有《郎在對門唱山歌》(紫陽民歌 章明導演 2011年)、《信天遊》(陝北民歌 馮小寧導演 2004年)、《漫瀚調》(漫瀚調 趙國樺導演 2014年)、《天琴》(廣西民歌 江秀佳導演 2013年)等。
  • 《百鳥朝鳳》-「嗩吶」憾人心
    《百鳥朝鳳》講述了德高望重的嗩吶老藝人焦三爺帶領徒弟們用執著的熱情與堅定的信仰追求和傳承嗩吶精神的故事。導演吳天明在創作《百鳥朝鳳》時已經72歲高齡,劇本改了很多稿都不滿意,最後甚至閉關一個半月逐字修改,經常改到痛哭流涕。
  • 導演跪求排片的電影:一曲百鳥朝鳳,傳統藝術的生存空間在哪裡
    他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學會師傅的手藝「百鳥朝鳳」。據說嗩吶活有四臺和八臺之分,而八臺之上,最頂級的就是「百鳥朝鳳」。這首曲子一般在白事上吹奏,而且只能是德高望重的人,才配享用。焦三爺是整個無雙鎮唯一一個會吹百鳥朝鳳的人。為了父親的期望,遊天鳴也告誡自己必須要學會百鳥朝鳳。就這樣,他每天練習著用蘆葦吸水的技巧。這天,焦三爺又收了一個叫藍玉的小徒弟。
  • 一曲百鳥朝鳳成絕唱:手藝人的堅守與傳承
    這部先後獲得金雞獎的評委會特別獎、華表獎、全國五個一工程獎等大獎的電影,是第四代導演吳天明的遺作。「他那一跪,我理解是為了情懷而跪。」肖江虹說,之前大家都說好了,這部電影如果能掙錢,所有的贏利都將注入「吳天明青年電影基金會」,用來扶持青年導演。一個把嗩吶吹進了骨頭縫的人,就是拼了老命都會把這活保住往下傳的。
  • 《百鳥朝鳳》中的嗩吶
    以後,每逢鳳凰生日之時,四面八方的鳥兒都會飛來向鳳凰表示祝賀,這就是百鳥朝鳳。電影《百鳥朝鳳》中的嗩吶給人的感覺太過沉重,《百鳥朝鳳》成了評判道德的準繩,給嗩吶附加了太多東西。我家鄉鎮巴也有自己的嗩吶,風格獨特。小時候喜歡熱鬧,紅白喜事對於小孩子來說是很好的聚會機會,村裡的小夥伴都會聚一塊玩。
  • 電影《百鳥朝鳳》宣揚匠人精神:用時代情懷保持對傳統民俗的敬畏
    有一部電影片名叫《百鳥朝鳳》,講述了傳承農村習俗的一代嗩吶匠人的興衰過程,讓人感嘆時代變遷下傳統民俗的凋敝速度之快。作為已故導演吳天明的力作,電影選取最具代表性的民間文化進行深入挖掘,也表現出資深電影人對中國傳統民間文化習俗應有的態度。重視和傳承傳統文化技藝,電影給了我們一個新的認識。
  • 出府門吹的是百鳥朝鳳 一路上奏的是鸞鳳和鳴
    隨著大時代的衝擊,歷史的變遷,如今已是物慾橫流的社會,高速發展的社會經濟使得人們越來越尊崇利益至上上的原則,對於一些歷史傳承下來的傳統文化越來越不受人們的重視,甚至慢慢地開始遺忘,也正是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吳天明導演的遺作《百鳥朝鳳》橫空出世了。
  • 流氓樂器,最強嗩吶《百鳥朝鳳》
    這時代,翻天覆地,這年月,再尋不到那些走街串巷的匠人們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電影是《百鳥朝鳳》,講述的是關於嗩吶的故事。長大後的天鳴(左一)邀請嗩吶匠前來演奏的禮儀和禮節是十分繁雜和隆重的,特別是請求嗩吶匠演奏百鳥朝鳳時更是如此。
  • 嗩吶一響,百鳥為王,淺談《百鳥朝鳳》所傳遞的嗩吶精神
    《百鳥朝鳳》是 2016 年上映的一部電影,導演吳天明,曾經執導過《人生》、《老井》、《變臉》等評價頗高的電影。他的導演風格凝重、厚實,有著濃鬱的民族特色,他的作品中總是透視著對社會、對人生的深度思考,這部《百鳥朝鳳》亦不例外。電影上映之初,雖經歷過一些波折,但最終還是成功展現在觀眾的面前。當很多人抱著試試的心態觀看時,沒想到卻被深深的震撼到了。
  • 《百鳥朝鳳》,嗩吶一響,百鳥為王,人事皆往,啼血何方?
    今天跟大家聊一部關於文化傳承的電影《百鳥朝鳳》,裡面所講的每一個傳統文化,在他們的誕生之初,都是一個新興的物種,在他們前方,都是被淘汰被替代了的舊形式的的滅亡。藝術是為了他的受眾而存在的,藝術形式和人一樣有生老病死,有興有衰,不合時宜者被淘汰,是一個自然規律,這部電影就講了嗩吶藝術的傳承和沒落。焦三爺是鎮上最有名聲的會吹嗩吶的人,是焦家人人敬重的傳承者,更是方圓百裡唯一一個會吹百鳥朝鳳的嗩吶人。大家不管辦紅白事都以能夠請到焦師傅感到榮幸,就像電影說的,嗩吶一響,鑼鼓齊鳴。
  • 故宮美食-百鳥朝鳳
    經過前兩期的介紹,想必大家都對宮廷美食有了一定的了解,這一期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道葷菜,百鳥朝鳳。
  • 《百鳥朝鳳》丨帶你領略一下美輪美奐的東方風格繪本
    看到「百鳥朝鳳」這四個字,你會想到什麼呢?多半是吳天明導演的電影《百鳥朝鳳》吧!我也是一樣,看到最近有個金鑰匙繪本創作大賽的金獎獲獎作品《百鳥朝鳳》,我還想和那個電影是不是有啥關係,後來才發現完全不是一回事:這個繪本《百鳥朝鳳》是給兒童看的和中國古代民間的傳說「百鳥朝鳳」有點關聯的一個繪本圖書。看到這本書的封面我就喜歡上了,很中國風有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