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此瓜是南瓜的變種,稀罕又奇特,營養堪比魚刺,人稱「植物魚刺」
夏季的時候,瓜果也是最豐富的。去到菜市場,各種蔬果讓人也容易挑得眼花繚亂。其中比較常見的有甜瓜、香瓜、南瓜、冬瓜和西瓜等。這些都是我國南北方都有種植的果蔬,大家也都是比較熟悉的。而在南方有一種稀罕菜,它長得其貌不揚,還常常被誤認為是香瓜,但是卻來頭不小,在古代還是朝廷貢品,並且營養很豐富,堪比魚刺,並且有著「植物魚刺」的稱號,你們認識它嗎?
金絲瓜就是這樣一種稀罕蔬菜,大家可不要以為它是金黃色的絲瓜,這種蔬菜和絲瓜一點關係沒有,並且長相也不像絲瓜,反而很像甜瓜。它成熟了以後就是金黃色的,並且最奇特的地方在於,金絲瓜不用刀切就能自然成絲。因為金絲瓜的果肉就是絲狀纖維的,稍微一攪拌就變成了粗細均勻的粉絲狀了,並且因為果肉是金黃色的,因此得名金絲瓜了。
金絲瓜是葫蘆科的一種草本植物,屬於南瓜的一個變種。它原產自墨西哥,學名叫美洲南瓜,在我國的栽種歷史可以追溯到明朝。清朝的時候,乾隆皇帝下江南時第一次吃到了金絲瓜,就為它爽脆清香的口感所驚訝到了,龍顏大悅還寫詩讚嘆:「清心止渴,脆嫩爽口」。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從這以後金絲瓜就成為了朝廷貢品,專門供皇親國戚們食用。
很多人在煮菜的時候,都會為自己的刀工而煩難,因為切的菜薄厚不均勻,還有些或大或小。而金絲瓜就是專為這些人而生的,它的果肉是自然成絲的,就和粉絲一樣粗細非常的均勻。金絲瓜是真正不用刀切,就能自然成絲的。最關鍵多一點是它的營養還很豐富,可以和魚刺、燕窩媲美,因此還得名植物燕窩、魚翅瓜等。
金絲瓜是生熟都可以吃的,其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蛋白質、碳水化合物以及18種胺基酸。不過在過去一般都是皇家貢品,老百姓一般吃不起。而且在當時也僅有安徽、上海這一點有種植,所以知名度也不高,很多人沒有品嘗過它的口感。在後來科學家對其品種進行了改良,金絲瓜的種植面積也越來越廣了,只要是南瓜、葫蘆瓜能種植的地方,金絲瓜也就能種植。所以這個曾經博得過乾隆皇帝盛讚的瓜果,在百姓餐桌的出現頻率越來越高。
金絲瓜作為南瓜的一個變種,不僅適應能力很強,抗病性也強,生長過程中也很少遇到病蟲害,種植過程中基本不需要噴灑農藥,但是它的而且產量也很高,一般畝產可以達到6000斤以上。而其收購價也要比南瓜高得多,一般在四五元左右一斤,因此畝產值在2萬元以上。
生熟都能吃,能涼拌,也能油炸、炒食、做餡等,食用方式多樣,樣樣美味。並且金絲瓜還很耐存儲,在自然狀態下能保存半年左右也不壞。而經過風吹日曬以後的金絲瓜,口感要比剛摘的時候更脆更嫩。作為一隻潛力股,金絲瓜的未來前景非常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