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競技、競速運動項目中,遊泳運動是一項體能主導型運動,運動員依靠自身肢體動作,與水作用力相結合,在水中前行,或在水中運動,屬於一項技能運動。近些年來,現代競技體育日益發展,在體育運動體系中,遊泳運動重要性日益突出。和先進國家相比,我國遊泳運動的整體競技水平相對較差。所以,隨著科技不斷進步,遊泳運動必須依靠科技力量,方可突破訓練。同時,由於遊泳競賽激勵性增強,對於運動員體能要求逐漸增加,良好體能是運動員戰術、技術得以充分發揮的必要條件。
1 遊泳運動員體能訓練概念
對於遊泳訓練而言,採科學、合理的訓練手段,可改善人機體形態,轉移人體物質能量,發揮人體潛在能力,調節外界環境運動。在體育項目中,遊泳運動區別於走、跑運動,漂浮是遊泳運動最為顯著的特點,在遊泳運動時,必須通過消耗自身能量,克服水面阻力,而阻力大小,與遊泳者身材、遊速、水質相關。由於漂浮作用力,遊泳所需能量,遠遠大於跑步能耗。在遊泳運動時,有氧代謝十分明顯。若距離越短,人體無氧代謝比重愈大。另外,運動員的體能,和機體器官水平、形體結構、儲備心理、外界環境、意識品質等因素有關。所以,對於遊泳運動員而言,體能主要為代謝狀況、技能水平和形體結構的綜合型表現。
2 遊泳運動員的體能訓練內容
現階段,運動訓練理念不斷更新,人們逐漸認識到體能訓練重要性,在體能訓練中,遊泳運動主要包含如下三個方面。
首先,一般身體訓練。對於運動員而言,一般身體訓練是項目運動的基礎,是運動物質基礎。而遊泳運動員必須紮實機體能量基礎,根據生理、解剖與生化知識,結合一定訓練方法、手段,提升運動耐力度與柔韌度,增強運動速度與力量,為專項運動打下堅實基礎。
其次,專項體能訓練。一般來說,專項體能訓練具有針對性特點,主要包含耐力、柔韌、速度與力量訓練,提升機體與水體環境的適應度,加強抗時差訓練,提高抗缺氧能力。在遊泳訓練中,主要包含水上訓練、陸上訓練。遊泳運動員必須在水中快速前進,有快速第一步,了解水中狀況,做出最快速反應,在任何時候、任何方向,均可快速前進、連續前進。而實現這些目標,遊泳運動員必須具備良好力量保證、體能保證,運動只有具備最佳的身體狀態,方可獲取專項體能訓練的最佳效果。
第三,綜合體能訓練。可以說,綜合體能訓練是一般身體訓練、專項體能訓練的綜合與升級,主要指遠動員心理與智能、技能與戰術的訓練,通過實戰訓練,提升運動員的綜合體能。在遊泳運動訓練中,主要包含單一、複合與表達等三種運動能力培養。其一,單一運動能力。在體能訓練中,運動員專門訓練單一動作,將整套動作分解為幾個獨立、單一的動作,教練進行個別指導,進而提升運動員的整體水平;其二,複合運動能力。通過單一體能訓練之後,再進行連續、系列的動作訓練,因遊泳運動動作呈周期性特點。所以,體育工作者根據運動實際競賽情況,分解整套動作,再組合在一起,形成一條複合動作。以複合訓練方式,提升運動員的實際競賽水平,增強專項運動能力,分解複雜動作。例如,在爬泳訓練中,可手分解為抓、推、出、入、抱等動作,再組合這些動作,進行循環、複合訓練;其三,表達運動能力。表達運動能力是指運動員已經獲得複合運動、單項運動能力。處於比賽情況下,運動員可完成複合運動、單項運動。
3 遊泳運動員的體能訓練原則
遊泳運動訓練是一項專業性、特殊性的運動訓練,因運動員諸多因素不同,為確保訓練效果,必須按照一定原則進行訓練。對於運動員而言,機體呈綜合、不均衡、局限與專項等特點,進行遊泳訓練時,必須按照如下原則。
首先,個體差異。在現代體能訓練中,集中體現了區別對待與極端個體化原則,通過體能訓練,使運動員心理活動、物理活動不斷推向極限。而運動員自身狀況,決定著體能訓練效果。在不同階段,運動員的體能發展存在差異。解決某一因素後,原來次要因素會凸顯出來,必須轉移訓練重點,使主導因素突出。
其次,科學安排體能負荷。在體能訓練中,主要包含強度負荷、數量負荷。而遊泳運動訓練,基本是「年、月、周」的次數訓練,強度指速度與時量的練習質量,數量為訓練基礎,強度為訓練核心,關係著負荷認識基本。在遊泳比賽中,同等距離的遊泳比賽,遊泳快慢是強度、速度的競技比賽。而數量作為訓練基礎,確保機體變化持久、緩慢,可以說,強度與數量相互補充,若側重單一效果訓練,必然影響體能訓練效果。
第三,系統性原則。遊泳運動的體能訓練,作為連續性、變化性過程,是一個生物改造、訓練積累的過程。為保持訓練效果,必須進行長期體能訓練。而現代訓練作為訓練、恢復的有機結合,訓練是為提升機體能量,恢復則為進一步提升。因此,體能訓練是一個「負荷到疲勞、恢復到再負荷」的過程,也是一個現代運動訓練模式,在訓練過程中,集中體現了人體生物學規律。科學安排休息、負荷,是系統性訓練基本要求,是體能訓練的重要原則。
第四,訓練負荷專項。體能訓練必須符合專項要求原則,針對某個專項訓練開展體能訓練。每個運動員因生理學因素、遺傳因素不同,在戰術融入這些因素,進而提升競技水平。現階段,競技運動需求不斷提高,職業遊泳員和業餘遊泳者相比,生物力學、機體生理等要求不同,遊泳運動員若想提升遊泳水平,需具備超高戰術水平,以良好體能為基礎。通過體能訓練,可提升先天遺傳優勢,例如心臟體積、肌纖維體積等,依靠專項訓練,使各遺傳因素得以充分發揮,使競技能力最大化。
第五,時空性原則。對於運動員而言,體能訓練作為客觀性、特殊性物質活動,與空間、時間無法脫離,時間特徵是一個訓練周期,是橫向發展的集中體現。而空間特徵是訓練方法與訓練手段,是縱向發展的集中體現。而體能訓練,是對時間、空間的處理過程。
4 遊泳運動員的體能訓練要求
全面發展運動員的體能、體質,提高與遊泳技術、戰術相關的專門素質,挖掘運動員的身體技能潛力,尤其是提高構成遊泳技術、戰術要素的速度、爆發力、靈敏、協調反應和平衡能力,從而保證運動員掌握新技術的數量和質量,提高運動員的競技水平,增強遊泳比賽的應變性能力,延長運動員壽命,減少運動創傷,培養優良作風和頑強的意志品質。筆者認為,對於遊泳運動員而言,在體能訓練中,必須滿足如下要求。
首先,樹立正確訓練觀。在體能訓練時,需全面認識體能訓練含義,訓練身體素質的同時,還需注重身體機能、身體形態訓練。而教練員必須不斷更新訓練知識,方可真正了解體能訓練含義,在實際訓練安排中,納入科學訓練理論。因此,訓練員必須樹立正確的訓練觀。
其次,合理運用各種恢復手段。在國際體壇中,訓練比賽成果,有一半取決於恢復訓練。在遊泳訓練中,合理運用恢復手段,採取心理、醫學生物、營養補充等恢復手段,使訓練得以事半功倍。所以,對於每位運動員、教練員而言,必須高度重視恢復手段的運用。
第三,科學安排專項、一般體能訓練。立足人體結構角度,人體作為有機整體,具有局部功能優勢。專項、一般體能訓練,構成了全面訓練體系。一般訓練,是為提升運動員的健康水平、身體素質。而身體素質不是特殊性、專項性運動能力,卻是專項成績的基礎。若僅開展專項體能訓練,運動員的機體機能、系統機能無法提高,專項系統也無法明顯提升。而一般體能訓練作為基礎性訓練,提升機體總體水平,是專項訓練的前提、保障。
第四,培養意志品質。由於長期體能訓練,運動員通常會覺得疲勞,部分體能訓練十分枯燥、單調。在遊泳項目中,運動員的心理穩定、感情控制、情緒自律能力,是遊泳成績的重要影響因素。所以,體能訓練不僅是機體訓練,更加要注重思想教育,提升運動員的訓練意識,培養運動員的堅強、刻苦精神。
5 結語
綜上所述,在體能訓練中,必須了解訓練理論,掌握生理學基礎,對於訓練的恢復、數量、時空、強度等因素,必須合理安排,確保機體適應能力、反應能力最大化,進而提升訓練效果。只有這樣,方可準確把握訓練各要素,使之互相作用,使訓練過程更具組織性、合理性,有利於選擇最佳訓練手段、方法,獲得最佳訓練效果。同時,運動員能否提高運動水平,除先天遺傳因素,和科學訓練具有巨大關係。身體機能適應能力、反應能力具有一定規律,不是刺激強度愈大,訓練效果愈好,應該有機結合運動負荷和運動恢復,根據機體變化規律,科學安排運動訓練,方可獲得最佳訓練效果。所以,要想提升體能水平,必須掌握訓練生理學知識,掌握機體刺激反應、恢復規律與適應規律,促使體能訓練效果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