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東漢故事集

2021-02-23 翩翩飛鳥

緹縈救父

倉公,又稱太倉公,姓淳于名意(前205-前140年),是臨淄人,因其做過齊太倉長,管理都城倉庫,所以習慣上稱他為倉公。

倉公師從陽慶,陽慶傳他「黃帝、扁鵲之脈書,五色診病」。他學了三年,給人治病,能預決病人生死,一經投藥,無不立愈,因此遠近聞名。倉公切脈已臻於神乎其技的程度。如齊侍御史成自述頭痛,倉公為他診脈,診斷為疽症,其病因內發於腸胃之間,因貪酒所致,五日當腫脹,八日時便嘔膿而死。果然,成於第八天因嘔膿而死。

由於求醫者眾,而倉公又不常在家中,所以,病家常失望而歸。日久,求醫者開始憤懣異常。就象以上所舉醫案,由於倉公能預知生死,有的病人就無藥可醫,病人就責怪倉公不肯醫治,以致病人死亡。怨氣積久了,終於釀成禍祟。漢文帝十三年(前167年),有權勢之人告發倉公,說他借醫欺人,輕視生命。地方官吏判他有罪,要處倉公肉刑(當時的肉刑有臉上刺字,割去鼻子,砍去左足或右足等)。按西漢初年的律令,凡做過官的人受肉刑必須押送到京城長安去執行。因此,倉公將被押送到長安受刑。

倉公沒有兒子,只有五個女兒,臨行時都去送父親,相向悲泣。倉公看著五個女兒,長嘆道:「生女不生男,遇到急難,卻沒有一個有用的。」聽完父親的哀嘆,十五歲的小女緹縈決定隨父進京,一路照顧父親的生活起居。臨淄相距長安兩千餘裡,一路上父女倆風餐露宿,嘗盡人間辛酸。好不容易到了長安,倉公被押入獄中。為了營救父親,緹縈鬥膽上書漢文帝為父求情,請求做奴婢替父贖罪。上書中這樣寫道:「妾父為吏,齊中稱其廉平,今坐法當刑。妾切痛死者不可復生而刑者不可復續,雖欲改過自新,其道莫由,終不可得。妾願入身為官奴婢,以贖父刑罪,使得改行自新也。」

漢文帝看了信,十分同情這個小姑娘,又覺得她說的有道理,就召集大臣們,對大臣說:"犯了罪該受罰,這是沒有話說的。可是受了罰,也該讓他重新做人才是。現在懲辦一個犯人,在他臉上刺字或者毀壞他的肢體,這樣的刑罰怎麼能勸人為善呢。你們商量一個代替肉刑的辦法吧!"

大臣們一商議,擬定一個辦法,把肉刑改用打板子。原來判砍去腳的,改為打五百板子;原來判割鼻子的改為打三百板子。漢文帝就正式下令廢除肉刑。這樣,緹縈就救了她的父親。

漢文帝侍母

漢朝時,漢文帝雖然貴為皇帝,卻很孝順自己的母親。雖然每天都要處理很多公務,但是他從來沒有忘記到母親的房間進行問候。後來他的母親病了,漢文帝日夜精心服侍,甚至目不交睫,衣不解帶,從未睡過一個安穩覺。每天母親吃藥時,他都要先親口嘗嘗。常言道:「久病床前無孝子。」漢文帝侍奉母親,卻從不懈怠,長達三年之久,實在是難能可貴。

後來,漢文帝侍奉病母的故事,成為千古傳頌的佳話。

漢文帝勤儉治國故事三則

(1) 漢文帝時,已經有了布鞋,草鞋淪為貧民的穿著,而漢文帝劉恆以「履不藉以視朝」,就是說他穿著草鞋上殿辦公,做了節儉的表率。不僅穿草鞋,就連他的龍袍破了,也讓後給他補- 補再穿。他的後宮嬪妃也穿著樸素的服飾。

(2) 古代皇帝住的宮殿,大都要修又大又漂亮的露臺。漢文帝也想造一個露臺,他找到工匠,讓他們算算要花多少錢。工匠們說:「不算多,一百斤金子就夠了。」漢文帝吃了一驚,又搖頭又擺手,取消了這項計劃。漢文帝當皇帝二十多年,居然沒有蓋宮殿,沒有修園林,沒有增添車輛儀仗。

(3) 漢文帝最後一次節儉活動是他的喪事。他在遺詔中痛斥了厚葬的陋俗,要求為自己從簡辦喪事,對待自己的歸宿「霸陵」, 明確要求:「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銀銅錫為飾,不治墳,欲為省,毋煩民。」後來赤眉軍攻進長安,許多皇帝的陵墓被挖了,唯獨沒動漢文帝的陵墓,因為他們知道裡面沒啥貴重東西。

王莽篡位

公元前87年,武帝病逝。大將軍霍光遵武帝遺詔,輔助年僅8歲的劉弗陵為帝,是為昭帝。昭帝在位13年,因年幼,由霍光攝政。昭帝死後,霍光擁立武帝曾孫、流落民間的劉詢為帝,是為宣帝。宣帝勵精圖治,使漢朝出現了中興局面,史稱「昭宣中興」。以後相繼即位的元帝、成帝、哀帝、平帝,或為幼主,或為昏君,導致外戚勢力坐大,西漢帝國日衰,王莽趁機奪取了西漢政權。

王莽是漢元帝的皇后王政君的侄子。在元帝、成帝掌握朝政時,王氏家族利用外戚的身份,長期握有朝廷內外的軍政大權。這一時期,社會矛盾十分尖銳,到處流傳著「湯武革命」的流言,似乎漢朝的氣數快要盡了。王莽瞅準機會,巧妙地偽裝自己,在朝廷內外博得了好名聲。

在王氏家族裡,王莽的同門兄弟們都過著紙醉金迷、聲色犬馬的放蕩生活。唯獨王莽儉樸溫順,一副謙謙君子的模樣。他的伯父王鳳生病時,王莽親自熬湯煎藥,噓寒問暖,整整一個多月沒有脫衣解帶睡覺。王鳳十分感動,臨終前囑託妹妹王政君要關照好這位好侄兒。

不僅對伯父如此,王莽對母親更是體貼入微。在王莽招待賓客的宴會上,經常可看到一位家臣出來要王莽請老夫人服藥。於是王莽便在眾目睽睽之下去後堂探問老母病情,親自送上湯藥。朝廷內外,因此都說王莽是孝子。

蝗災之年,老百姓的生活過不下去了,紛紛賣地賣房、賣兒賣女,王莽卻主動捐獻100萬錢、30頃土地,由國家財政大臣分給災民。在他帶頭下,滿朝公卿紛紛捐錢捐地,賑濟災民。大家都說王莽仁慈善良,是個好人。

在一片讚譽聲中,王莽擔任了大司馬,掌握了朝廷大權。他為了撈取政治資本,敢於拿皇親國戚「開刀」:他先把皇太后趙飛燕貶為皇后,後再降為庶人,迫使趙飛燕自殺;他還大封劉姓、王姓和功臣後裔為侯,給退休官吏增加俸祿,博得了上層貴族階層的好感;他甚至「大義滅親」,他的兒子王宇殺了一個奴婢,他當即迫使王宇自殺。於是,人人都說王莽是個公正的好官。

元始元年(公元1年),即平帝即位次年,遠居南方的越裳氏獻來了白雉。王莽黨羽一陣鼓譟,說是吉兆,吹捧王莽安定漢室、德比周公,要求賜予安漢公的稱號。王莽假意推託了一番,也就做了安漢公,不久又獲得了宰衡重職。這時,太后王政君看出王莽有篡漢野心,但對羽翼豐滿的王莽已無可奈何。元始五年(公元5年),王莽毒死了年僅14歲的平帝,擁立兩歲的宣帝玄孫劉嬰當皇帝,號為孺子,自己做了「攝皇帝」,並將年號改為「居攝」。

過了三年,王莽指使他的黨羽放出風聲,說王莽是真命天子,天命授意他做真皇帝。在黨羽的鼓譟下,王莽宣布自己承受天命,迫不得已「即真天子位」,建國號為「新」,年號為「始建國」,就這樣,王莽的新朝取代了漢朝。這一年是公元8年。



漢光武帝劉秀

劉秀騎牛打仗

劉秀28歲之前,一向在南陽郡老家種地,「性勤於稼穡」,是個幹農活的「好把式」。史書記載,劉秀性格內斂鄭重,乃至有些沉悶。他的哥哥劉縯脾性豪爽,並常自比漢高祖劉邦,廣交豪傑。那時,王莽的新政不得民氣。天鳳年間,農夫叛逆軍蜂起,此中以赤眉、綠林、銅馬等最為聞名。

棲身在南陽郡的劉縯、劉秀兄弟以為機遇到來,舉兵相應綠林軍。這次叛逆,在南陽當地留下了很多故事,此中最著名的便是「賒旗叛逆」。相傳,劉秀剛起兵時,曾逃到一個名為茂盛店的小鎮,在一家酒館喝酒時,有時間看到酒旗上繡了一個大大的「劉」字,便想買下作為軍旗。

然而,他一摸口袋,別說買旗,連酒錢也付不了。好在店老闆通情達理,不僅免了他的酒錢,還將旌旗賒給了他。現在,隸屬於南陽市的社旗縣,其舊稱「賒旗縣」便是由這個故事而得名。連酒錢都付不起,劉秀起兵時,窮到什麼程度?據《後漢書》記載,「光武初騎牛,殺新野尉乃得馬」。由於買不起馬,劉秀第一次上戰場,是騎著耕牛衝鋒陷陣的,他也因此被稱為「牛背上的開國皇帝」。

昆陽之戰 

兩軍交戰時出現過非常詭異的事情,最著名的莫過於公元23年的昆陽之戰。

昆陽之戰是劉秀的成名戰,也是我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之一,當時王莽的新軍近四十萬,而守衛昆陽的義軍只有不到兩萬人。四十萬圍攻兩萬,似乎勝負已見分曉,但劉秀可是位面之子,雖說只有兩萬,但對劉秀來說足夠了。

《後漢書》裡有一段對這場戰役的記載:「會大雷風,屋瓦皆飛,雨下如注,滍川盛溢,虎豹皆股戰,士卒爭赴,溺死者以萬數,水為不流。」

  後漢書記載的大意是說,就在兩軍激烈交戰的時候,天空突然電閃雷鳴,不一會兒大雨傾盆而下,屋頂的瓦礫都被突來的大風颳走,河水暴漲,新軍陣營裡的虎豹等野獸都嚇得四腿顫抖,新軍頓時作鳥獸散,士兵爭相渡河逃走,因此而溺死者無數,河水也因此斷流。

雖說這是正史的記載,但對於那場突如其來的狂風暴雨,史官記錄的實在太過詭異,連筆者都無法相信,最大的疑問就在於,既然是兩軍交戰,那麼突變的天氣為何只單單影響了敵軍,而沒有影響義軍?難道天上的那片烏雲是一直籠罩在敵軍上方,且如鬼怪纏身般地跟著敵軍移動而移動嗎?如果不是這樣,那就很難解釋為何同樣面對這種詭異的天氣,敵軍受到非常大的幹擾,而義軍仿佛沒有絲毫影響。

不過雖然老天爺也幫忙了,但這絲毫不影響劉秀在此戰中的英勇表現。

昆陽之戰,劉秀首功,但他不居功自傲,韜光養晦,在長兄劉縯被殺後,仍不動聲色,謙遜忍讓,躲過種種猜忌,被更始帝劉玄封為武信侯。公元25年,已經是「跨州據土,帶甲百萬」的劉秀在眾將擁戴下,於河北鄗城登基稱帝,建元建武,仍然使用「漢」的國號,史稱東漢,劉秀成為了漢世祖光武皇帝,這時距他起兵造反只有三年。此後劉秀繼續東徵西討,經過一系列統一戰爭,又用了十四年時間一統天下,開創了著名的光武中興。

相關焦點

  • 西漢和東漢有區別嗎?東漢的宗廟會不會供奉西漢的皇帝?
    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來講一講東漢和西漢,首先東漢時期和西漢時期的首都不一樣,西漢時期的首都在長安,而東漢則在洛陽,然後是東漢和西漢之間還有一個朝代,是王莽建立的,漢朝出現斷層,這樣就可以看出,東漢和西漢應該是兩個朝代,不過卻都被稱為是漢朝,到底是不是同一個朝代呢?
  • 西漢與東漢
    在我國歷史上,有些朝代被分為兩個部分,如晉朝分為西晉和東晉;北魏分為東魏和西魏;宋朝分為北宋和南宋;漢朝分為東漢和西漢。
  • 西漢和東漢
    所不同的是,兩漢具體敗家的模式不完全一樣,而且西漢在敗家階段開始前,還經歷了昭宣中興的階段,這是東漢沒有的。下面我們就具體看看上述規律在兩漢歷史中的體現。 一代建國 一代建國,當然指的是開國君主。西漢是漢高祖劉邦,東漢是光武帝劉秀。對於劉邦,大家應該都很熟悉,所以不用介紹太多;而對於劉秀,有些人會感到陌生。
  • 【歷史解密】漢朝為什麼分西漢和東漢?揭秘西漢和東漢的關係
    那麼在漢朝的時候,為什麼會有東漢和西漢之分呢?請往下看。  東漢和西漢之間的關係是怎樣的?  汗青上的漢朝為什麼會有東漢和西漢的劃分?西漢與東漢的關係是?西漢,又稱前漢,是中國古代的一個朝代,與東漢合稱漢朝,是中國第一個強大穩固的朝代。前206年漢高祖劉邦自稱漢王,前202年稱天子,成立漢朝。
  • 西漢滅亡後,劉秀創建了東漢,西漢與東漢之間究竟是什麼關係?
    西漢滅亡後,劉秀創建了東漢,西漢與東漢之間究竟是什麼關係? 今人看漢末三國題材,都會覺得相比曹操、孫權來說,劉備最大的政治優勢在於有漢室血統。但是劉備的漢室血統源於西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庶脈,而當時大漢王朝卻是漢光武帝劉秀建立的東漢。東漢雖名義上繼承了西漢,實際上卻是劉秀自己奮鬥開創的。
  • 漢朝分西漢東漢,西漢國祚210年,東漢195年,相比哪個更強
    劉邦建立西漢西漢有霍去病的封狼居胥,抵禦匈奴於千裡之外,東漢有竇憲的燕然勒石,擊敗胡人於萬裡之外,西漢有張騫開絲路出西域,東漢有班超一人平定西域36國,西漢有貳師將軍李廣利萬裡遠徵大宛(烏茲別克斯坦),東漢有伏波將軍馬援西破羌人南徵交趾(越南),西漢有陳湯「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豪情,東漢有馬援「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的壯語,西漢有蘇武被囚匈奴19年誓死不降
  • 東漢和西漢是一個王朝嗎?東漢是西漢的延續還是一個獨立的王朝?
    我們今天就來討論一下,東漢和西漢究竟是不是同一個王朝。,也是已經差得很遠了,現代人往往據此認為西漢與東漢不是一個朝代。西漢末年形成的「漢為火德」、「漢為堯後」的史觀重新得到了漢朝官方的確認。這一史觀表明,在東漢官方的意識形態中,漢朝有且只有一個,它經歷了中衰階段,然後光武帝劉秀復興了漢朝,它決定了西漢與東漢絕非兩個朝代,光武帝也不是哪個東漢王朝的太祖或者高祖,而是一個朝代內部初建和中興或者說復闢的關係。
  • 西漢和東漢區別很大,西漢為農民起義扮豬吃老虎,東漢為皇族光復
    西漢和東漢區別很大,西漢為農民起義扮豬吃老虎,東漢為皇族光復在時間先後上,西漢在前,公元前202年劉邦稱帝,歷12帝,享國210年,又稱前漢;東漢在後,公元25年劉秀創立,共14帝,享國195年,又稱後漢。
  • 西漢與東漢,看似長了同一副面孔,底子卻完全不同!
    透過歷史的瞳孔可以看到歷史長河波瀾壯闊,同時也蘊含著哲理,讓我們一起推開歷史的大門,感受古人的智慧吧 西漢與東漢雖然都是老劉家建立的王朝,東漢也的確是漢朝的延續,但是由於創始人的背景、地主階級的發展等等原因,兩漢在根子上還是頗有不同之處,東漢與西漢可以說是共同披著一隻皮的兩頭老虎。
  • 徐州千古之謎——西漢東漢是如何劃分的
    史學家把漢高祖劉邦登基稱帝, 至公元 8 年 12 月王莽篡漢之前,稱為西漢或前漢,其間,有 15 個皇帝,共計 231 年。 而把光武帝劉秀公元 25 年復漢稱帝, 到公元 220 年漢獻帝被迫讓位曹丕,稱為東漢或後漢,其間歷經 14 個皇帝,共計 196 年。劃分西漢、東漢的理由是什麼呢? 主要根據是建都的地理位置。
  • 西漢與東漢的由來
    關於漢朝和宋朝,我們總能在電視劇裡面和文學作品中聽見西漢和東漢、北宋和南宋這樣的叫法。這其中有什麼樣的聯繫呢?難道劉邦知道自己的朝代要滅亡,之後又要出現一個漢朝,所以劉邦就把自己的王朝叫作西漢,免得後面的朝代不好取名字?
  • 同樣是劉氏王朝,西漢與東漢對匈奴、西域的戰略有什麼不同?
    在西漢,有賈誼、晁錯、董仲舒等,他們對戰略、戰術的研究,深入而細緻,成為西漢對匈奴、西域戰爭最初使用的指導原則。東漢也出現了對匈奴的有價值的研究,但深度與廣度都遠不如西漢。況且,即便是正確的戰略,東漢的皇帝、背後的太后、身邊的宦官也不會同意,使得東漢對匈奴的戰略研究成果,更加膚淺。
  • 東漢和西漢有什麼分別?
    東漢的建立和滅亡東漢的開國皇帝劉秀就是利用了民間這種對漢朝的懷念和民眾對王莽政策的不滿,起兵反莽,最終勝利,恢復了漢朝的統治,因為定都在洛陽,所以在歷史上被稱為東漢。東漢在歷史上並不是一個新的王朝,而是對西漢的一個繼承。開國皇帝劉秀是漢高祖劉邦的九世孫,出自漢景帝子長沙定王劉發一脈。
  • 東漢歷史評價為什麼不如西漢?就因為西漢出了一個漢武帝麼?
    其實把東漢和西漢的時間加在一起,就是中國歷史上最長的一個朝代。但人們似乎對西漢的印象會比東漢更加深刻一些,而且評價也會更高。
  • 東漢和西漢,哪個更強大?
    所以西漢傳到平帝,白蛇轉投胎王莽,毒殺漢平帝,篡漢為新。後經光武中興,平滅了王莽,才又恢復了漢室,建立了劉氏東漢王朝。而東西漢恰巧各傳200餘年。那麼兩漢相比的話,又是誰更強大呢?從漢高祖劉邦到之後的漢武帝劉徹再到後來的漢中宗劉詢他們這一代皇帝基本上都屬於開疆拓土的皇帝。漢高祖劉邦就不需要多提了,在秦末亂世時期擊敗了其他軍閥一舉奠定了漢室江山。
  • 西漢和東漢是一回事嗎?
    籠統地說,東漢和西漢都可以叫做漢朝,或者正式一點兒,稱呼為漢代。
  • 西漢覆滅後,原西漢宗室遭遇如何?東漢朝廷又是如何對待他們的?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西漢的滅亡和其他王朝的終結截然不同,這個截然不同,還導致了西漢滅亡後,宗室的遭遇和其他王朝也存在不同。那麼,西漢滅亡後,西漢宗室具體有哪些待遇?並且,劉秀建立東漢以後,又是如何對待這些宗室的?這一切可謂說來話長。
  • 歷史:劉秀的東漢和劉邦的西漢有什麼關係?
    漢朝這個首屈一指的大一統王朝,前後一共經歷了400多年的時間,而西漢和東漢都是中國歷史上十分輝煌的時期。劉邦和劉秀分別是西漢東漢的開國皇帝,而他們兩個分別有這不同的性格特點。 西漢建都長安,而東漢建都洛陽,西漢在前,東漢在後,而洛陽在長安的東邊,所以叫東漢。東漢的創建者是西漢皇族宗親劉秀,是一個跟其祖劉邦一樣胸懷天下,橫掃乾坤的帝王。
  • 東漢士燮割據集團的崛起|東漢|刺史|交趾|南越國|西漢|士燮
    漢武帝設置交趾刺史部,統轄「嶺南九郡」:西漢初期,一直沿襲秦朝舊制,天下採取的是「郡縣」行政區劃制度。同時西漢的行政區劃制度也有著自己的特色,因為西漢初期需要安置大量的開國功臣,所以分封了大量的異性諸侯王國和劉姓皇室諸侯王國。所以西漢初期的行政區劃制度,其實是「郡縣」與「諸侯國」並存的。而至漢武帝時期,天下的諸侯王國大多已經被漢朝中央兼併,重新設置為郡縣。
  • 為何漢朝明君多出自西漢,而東漢總是默默無聞,有一個重要原因
    習慣把西漢和東漢合在一起說兩漢,兩漢共計四百餘國祚,其中西漢國祚210年,東漢國祚195年,其實西漢與東漢的國號都是漢,前面的」西「與」東「那是後人為了區分方便而加上去的,在史書上叫」漢「與」後漢「,此外還有一種感覺,總感覺兩漢的明君都是出自西漢,東漢總是默默無聞一樣。先說說西漢有哪些明君?